巨噬细胞调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czxx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卒中关系密切,而斑块易损性对脑卒中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巨噬细胞全程参与斑块内炎症反应过程,是影响斑块稳定性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巨噬细胞可通过分泌促炎因子等维持斑块内局部炎症反应;同时与T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等相互作用,增强炎症反应,促进脂蛋白潴留[1]。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巨噬细胞迁移能力降低,不利于炎症消退,持续的炎症会导致过多的巨噬细胞凋亡,凋亡细胞的内容物过度积累,斑块中坏死核心形成,即为动脉硬化晚期病变的特征[2]。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Rotarex机械血栓清除系统在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中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25例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Rotarex机械血栓清除系统治疗,必要时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结果患者均成功完成Rotarex机械抽栓治疗,技术成功率100%。16例患者针对残余狭窄辅助PTA治疗,5例行PTA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术后ABI为0.93±0.24,较术前0.25±0.18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临床成功
患者1,男性,33岁,因双侧胸壁静脉曲张1年,胸闷1个多月以“上腔静脉梗阻”于2015年12月16日收入本院。患者既往肾小球肾炎致慢性肾脏病5期11年,血液透析7年,期间经右颈内静脉长期透析导管血液透析1年,目前经左上肢自体AVF规律透析治疗。入院后经左上肢AVF造影提示上腔静脉近心房处闭塞,奇静脉及半奇静脉开放并代偿性增粗。
内脏动脉瘤(visceral artery aneurysms,VAAs)是腹腔干、肝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胰十二指肠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及其分支的动脉瘤。VAAs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的内脏区域,治疗指征和策略也因动脉瘤部位而异。本研究旨在总结VAAs诊治的进展,初步评估开放治疗和腔内治疗在VAAs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目的了解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气道管理药物应用情况,评价用药的合理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普外科254例出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研究,统计并分析使用气道管理药物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诊断、临床症状、给药途径、药物选用情况、用法用量及用药疗程、联合用药情况(同一给药途径的联合用药、不同给药途径药物联用情况)、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54例患者中132例使用了气道管理药物。132例患者中男75例,女57例;年龄1~86岁,平均年龄55.38岁;132例患者中以消化道疾病(
目的 探讨球囊阻断在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柳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采用球囊阻断下手术治疗25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
目的总结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 venous disease,CVD)采用医疗弹力袜治疗适应证的最佳证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国立指南库、英国国家临床技术研究院、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BMJ最佳临床实践、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等指南网站和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9月关于CVD采用弹力袜治疗适应证的相关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总结最佳证据内容。结果共计纳入指南6篇、共识3篇、系统评价4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发生破裂产生无法控制的大出血时,致死率可达90%[1,2];因此,评估其整体情况来预测破裂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在影响AAA破裂的众多因素中,血流作用于血管壁的应力与血管壁强度的影响相对最高。AAA腔内不断变化的壁应力使瘤体不断扩张,血管壁也不断变薄,对应的强度则随之下降[3,4]。目前,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仿真AAA内部流体力学变化的技术已逐步趋于完善,本文就预测AAA破裂风险的计算机模拟相关因素及其进展进行综述并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导管吸栓技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行CDT后残留血栓性静脉闭塞的可行性.方法 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是一种以肢体中、小动脉为主,常累及静脉的炎症性闭塞性疾病,绝大多数发生于下肢,内脏血管也偶见发病[1]。TAO通常出现在年轻(<45岁)的男性吸烟者中,在中远东地区比欧美地区更常见[2,3],临床表现通常为始于远端小动脉和静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缺血症状,随着疾病进展可能会出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和皮肤溃疡。缺血性疼痛通常会随病情的进展而愈发难以控制,最终出现严重的皮肤溃疡、远端坏疽,可导致截肢[4]。
动脉粥样硬化是胆固醇在动脉壁内膜沉积的慢性免疫炎症反应[1,2]。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重要因素,其中炎症因子是血液促凝、形成斑块的主要原因[3,4],而斑块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性病变[1],这是一个损伤与修复并存的过程[5]。斑块形成的主要原因为脂蛋白在动脉壁蓄积后引发的炎症反应[2];斑块是否会变得不稳定,目前依然是临床研究的难题[6]。研究证明,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和易损性是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产生的主要原因,而斑块纤维帽和胆固醇结晶所影响的炎症反应是造成斑块的不稳定性和易损性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