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锈的铁钳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dong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沙威作为《悲惨世界》里的主角之一,人物形象具有着多重性:在与其他主角的对比中,形象特点是单一固定的,而在故事情节发展之中,他的形象又具有着某种复杂性和深刻性。本文探究了沙威形象的多重性,以及多重性出现的原因:既是美丑对照原则之下人物形象的呈现,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与刻意性;又是真实社会环境的产物,具有不可忽视的客观性与悲剧性。
  关键词:沙威;人物形象;悲惨世界;美丑对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3--01
  《悲惨世界》作为一部浪漫主义手法与现实主義手法相结合运用的鸿篇巨著,成功塑造出了很多具有一定 典型性的人物形象,例如历经苦难的苦役犯形象——冉阿让;饱受压迫的下层妇女形象——芳汀;等等。沙威作为小说主角之一,以威严不可抗的姿态出现,是维护保守社会里一切严苛秩序准则的人物形象典型。但在仔细探究之后,却不难发现,他的形象又具有着某种多重性,可以说是单一形象特点与复杂化性格的双重刻画。从这一角度入手,可以深入探究这样一种多重性是如何呈现的及其出现的原因。
  一、多重性形象的呈现
  1、扁平性
  英国批评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首次提出了“扁平人物”的概念。在福斯特看来,扁平人物的性格元素是单一而固定的。沙威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扁平人物形象。“警长大人”是对沙威全部人生的精准定义,以至于在小说里,只要提起沙威,就意味着严苛准则的降临;他已然成为法律与秩序的化身。而在仅有的“警长”这一重身份下,他的形象也必然是单一的。福斯特认为,扁平人物的好处之一在易于辨认。正因为扁平化的形象,沙威在小说里的出现是极易辨认的。
  而在福斯特看来,扁平人物的第二种好处在于他们易为读者所记忆,因为他们的性格固定不为环境所动,而各种不同的环境更显出他们性格的固定。在与冉阿让的多重身份对峙的时候,沙威都是细心谨慎,大胆质疑,迅猛行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现的破绽,像一只猎豹,紧盯眼前的猎物。因此在不同环境里,沙威总是具有猎犬般的警惕和警觉,时刻给人来自紧追不舍的一方的真实震慑感。
  2、内在复杂性
  沙威扁平化的形象特点是对沙威人物的整体概括,是在与文章中其它主角的对比之中突显出的特点。但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我们能够发现,在沙威外化的扁平性形象之下,又有某种内在复杂性蕴含其中。在冉阿让放走被革命青年捆绑的沙威这一情节里,“沙威服从了,带着难以形容的微笑,里面浓缩了虽然权力受困,仍然表现出的高傲。”冉阿让放走沙威,沙威没有发觉,他用第二称单数称呼冉阿让了。这里是沙威第一次显现出的异常。但是他还是清醒地保持着高一阶级的警长的自觉与高傲;但在革命失败,冉阿让背着受伤的马里于斯出逃这一情节里,沙威没有急于抓捕冉阿让,甚至为他们叫来了马车。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原则性的转变在沙威身上发生了:他开始相信一个他眼里的苦刑犯了。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了这其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沙威最后选择了自杀。这也就使得沙威的形象之下不得不具有某种复杂性:因为一种内在的、隐藏的、无意识的、甚至与外在形象相悖的个性的存在。
  二、多重性出现的原因
  1、美丑对照原则的使用
  雨果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善于使用美丑对照原则,不仅仅表现于不同人物之间美与丑的对照,还表现在同一人物身上“美丑共存、薄恶共处,灵肉相混的二重对照”,由此来深入揭示人物性格。而在沙威身上,就展现出了美丑的共存。作者塑造出了美丑共存,并以极端状态出现于一身的沙威形象,是无限放大了这一矛盾体出现的可能,所以沙威的形象也无可避免地呈现出一种多重性。究其原因,是在于作者想要用这样的极端美丑共存来引人探讨:为什么本属于人类意识所特有的美德却变成了另一种丑恶,从而使得人们跳出美丑的单纯对照,而将目光投放于外部环境,从外在社会中去寻找原因。
  2、社会原因
  美丑善恶的极端共存引导着我们去外在社会境况里寻找根源。首先是严刑峻法对人性的毫不包容。法律与秩序是沙威生存下去的支柱和一切行动的行为准则。在沙威看来,高贵正直的警长是应该高高站立的,而低贱的苦刑犯应该是曲腰跪着的,有朝一日他们居然直起身来,这使沙威震惊,让他觉得不可思议。他质问自己,迷失自我的沙威还是沙威吗?他无法去面对,所以选择了自杀。这也就象征了封建制度与思想观念虽然已经被动摇,却仍然难以根除。
  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就忽视了爱与道德的巨大力量。沙威在投河前,写下了给当局的报告,在其中提出了关于改进勤务的几点意见,最初的残忍冷静的秩序坚守者、不可接近的威严警长开始拥有了人道主义关怀,这也正是雨果作品里的永恒的主题。
  他是可怕的,也是可敬的;他是可恨的,也是可怜的。他代表了正统的善意,也显现出了另一种丑恶。他这一把封建保守社会里的巨大有力的铁钳,在雨果的笔下,在所有的爱与道德里生了锈。生锈的铁钳,无法再成为过去维护保守的利器,但同时,它也不再令人生畏,只叫人悲悯和感慨。
其他文献
摘 要:本哈德·施林克的小说《朗读者》中秘密这一主题是其中心线索,在小说中主人公汉娜为掩盖自己是文盲这一秘密甚至不惜承受更长时间的监禁。本论文从小说中秘密这一主题着手,结合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探究主人公汉娜的心路历程,解析其为了尊严与自由最终走向自杀的原因。  关键词:《朗读者》;存在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5-
摘 要:21世纪,中美两国交流日益密切,这也导致了两国文化在交流时产生了差异,家庭文化方面的差异尤为明显。本文以文化维度理论为理论,结合中美各自文化背景,对中美家庭文化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其差异及原因,以期对之后的中美文化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家庭文化;《家有儿女》;《摩登家庭》  作者简介:彭军(1993-),女,汉族,河北邢台人,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中图
作者简介:安琪,女,汉,山西省大同人,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03  提到荀子,其与孟子“性善论”针锋相对的“性恶论”,可谓是妇孺皆知。因此,若是从“性恶论”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认为,荀子认为“欲”是恶的,因为“欲”是人性的外在表现,性恶,欲当然
摘 要:《文史通义》是我国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的代表作,由于其地位之重要,历代诸多学者为其进行校注。本文主要以叶瑛的《文史通义校注》与仓修良的《文史通义新编新注》为例,将两个版本中《诗教》篇的注释进行对比,研究其注释内容与风格方面的差异,以期深化对于《诗教》篇的理解,为《文史通义》的研读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文史通义》;注释;叶瑛;仓修良  作者简介:刘晓玮(1994-),女,河北省石家庄
摘 要:《和平饭店》这部电视剧因其独树一帜的叙事方式,在谍战剧中脱颖而出,吸引了一大批观众。本文试通过多线并行的线索叙事、互为因果的空间叙事、跳跃性的时序叙事,对其独特的叙事策略进行解读。  关键词:《和平饭店》;线索;空间;时序;叙事  作者简介:张海新(1995-),女,辽宁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通讯作者:王立宏(1971-),女,黑龙江人,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比
摘 要: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19世纪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作品《觉醒》中的女主人公艾德娜的边缘型人格障碍,以及其背后主要的成因。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的标准,边缘型人格障碍最主要的体现是极不稳定的情绪,害怕被抛弃,在压力下容易自伤或自杀等。艾德娜的原生家庭和婚后压力是她的人格缺陷最主要的罪魁祸首,也间接导致了她最终的自杀悲剧。  关键词:《觉醒》;边缘型人格;原生家庭;自杀  
摘 要:英国唯美主义提出无功利的“艺术至上”观使其成为对抗维多利亚时代道德束缚艺术自由发展的炮弹,用以在过于强调文学的道德功利性的环境中捍卫艺术的独立性,并将维多利亚时代具有历史局限性的狭义道德上升为审美性的超越时代的广义道德,从而阐发出一种新的道德观念。  关键词:唯美主义;艺术观;道德  作者简介:殷艺格(1992.10-),女,汉族,陕西宝鸡人,宝鸡文理学院文传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6级
摘 要:尼采在《悲剧的诞生》、《瓦格纳事件》中将“苏格拉底理性主义”和“瓦格纳病”看作希腊悲剧和现代音乐艺术衰落的根本原因,以诗化的激烈言辞对整个欧洲文化历史进行了重新评价,本文拟通过尼采对苏格拉底和瓦格纳的批判来思考尼采的艺术观。  关键词:悲剧;酒神精神;理性主义;瓦格纳事件  作者简介:梁凤强(1992-),男,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文化与文论。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坠落的人》出版于2007年,是唐·德里罗的第14部小说,讲述了“9·11”事件幸存者及其家人的劫后生活,展示了恐怖袭击事件给美国民众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以及难以平复的精神创伤。《泰晤士报》评价这部作品为:“为‘9·11’中的纽约和那些坠落者而作的一曲圣歌”,鼓励人们正视创伤,重拾希望。  关键词:唐·德里罗;坠落的人;创伤  作者简介:果玉(1995.6-),汉,女,黑龙江黑河人,哈尔滨师
摘 要:格非的《小说叙事研究》是一本小说叙事的研究著作,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小说叙事的基本理论,从小说与现实、作者与读者、故事、结构、语言以及小说的未来等六个方面加以论述,第二部分则以一批文学大家的作品为例,对小说的叙事方式做了具体的分析。如何处理小说,小说如何叙事,本就是作者与作者,与读者,与世界的一个关系的制衡,本文将在格非对小说叙事手法和策略的分析之上,具体分析作者、读者、世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