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生活浪花,学写灵动文章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me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表现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难点。提起作文,学生们不但觉得作文难写,而且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无从着手写。因此,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生活和思想的能力,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力克作文虚假空洞现象。我们就要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思维,注重收集生活素材,帮助学生克服无话可说、说不清楚的作文难题,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学会观察,培养兴趣
  我们要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老师就要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观察的一般方法是要有一定的顺序,还要抓住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从而进行深入的观察,逐步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并多引导学生参与各种体验活动,让他们体验大自然的美丽与纯真,让他们体验人际间的真情与关怀,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体验合作和交往的重要性,体验一个个成功后的幸福、失败后的悔恨沮丧等等。可让学生经常观察自己身边的一些人物、动植物等,并以写日记的形式写下来,坚持下去,必定会“言之有物”。比如,让学生连续观察妈妈的工作、劳动和生活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并及时记录下来。材料积累起来了,要表现妈妈的某一方面的特点,学生会水到渠成地写好一篇作文《我的妈妈》。
  二、搜索素材,不断积累
  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要有平时的积累,那就是搜集素材。叶圣陶先生指出:“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的生活积累”。
  第一,指导观察,诱发激情。
  小学生生活范围狭窄,又要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布置作文往往作一些硬性规定,使学生难以下手,便形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并做好记载。如时令春夏秋冬,早晨的校园景色;一天中各科教师的讲课的神态,忙碌的身影;家庭中父母对自己的教育、关怀和期望;上学、放学回家路上的所见所闻;一场球赛、一次演唱会、一次活动等,这些都是学生应搜集的素材。
  第二、贴近生活,不断积累。
  日记、周记是学生素材的积累。学生对每天的生活、一天的言行进行总结,自由记载。要打好作文基础,还要在遣词造句、精炼词语等方面下功夫。“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长期进行积累,获得生活素材,“日积月累,方能生悟”。
  第三、创设意境,感受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只要被一双充满兴趣的眼睛捕捉到,就可能成为美妙故事的开端。叶圣陶先生又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这道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作文是将学生阅读、观察、发现的生活积累、形成语言能力,转化为一个人的思想、认识、情感的综合体现。教师应充满激情,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的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有材料可写。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文化活动等,让学生丰富观察的内容,以挖掘作文素材,更新作文观念,在丰富的生活中得到熏陶,锤炼自己的生活语言,广积博学,提高作文能力。
  第四,聯系生活,指导学生自评、自改作文。
  作文水平的提高,光靠多写是不够的,必须依靠修改的功夫,这是铁的规律。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要从文章的标点、字词、句子、修饰、表达到材料中心等都需要推敲。文章的每一个零件都不能轻易放过。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时,我们课题组通过研究,认为指导修改作文除了让学生修改有无错别字;标点是否准确、富于变化;语意是否通畅,上下文是否连贯等问题之外。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回忆生活场景,多想几遍。想一想:字词用得自然贴切吗?表达有创意吗?叙事是否完整吗?……诸如此类。边想边改,边改边想,必有好处。
  三、博览群书,让学生胸有成竹
  阅读是吸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坚持阅读,学生不仅可以从中积累词汇,锻炼语言,还可以提高审美水平。苏教版的语文教材注意了课文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新增了不少传世名篇,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积极从课文中去寻找语言营养,对其中的重要篇目,不仅要精读,更要深读、体会、感受。不仅如此,还要有选择有目的培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阅读促积淀,以积淀带提高。
  四、评价创新,体验快乐
  “以我为中心,以真为基础”这一原则的核心是解决学生无话可说或有话难说的问题,调动学生作文積极性,作文涉及到的一些消极东西,教师应加以引导,不应因此一棒打死。评价中要以激励学生作文热情为主,“强调个人的自由表达,能敞开心扉,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教师都要肯定,以赢学生对于写作短时间的势能为长久性功能。
  例如,我们在批改完每一篇习作时,都会让学生读读自己最满意的一句话,一个片段,或整篇文章,可以读给班上的同学、老师听,还可以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或者把平时学生写的一些比较优美的句子整理成《精彩一笔》,把班级学生的部分优秀习作整理成习作集,让学生享受写作的快乐,体会成功的喜悦与幸福。
  总之,生活化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文学创作的本源。教师在作文课堂教学中要将生活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写作、提高自我。
其他文献
本课题采用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技术提取龙胆中的有效成分,以UV和HP[.C作为定量分析手段,与传统提取工艺相比,具有提取物质量较高的优势,并对提取物进行了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为龙胆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上及理论上的基础支持,为龙胆药用植物的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性工作。 本课题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研究,即: 龙胆药材总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初步研究,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以D101大孔吸附树脂(10cm×1.5cm)对样品进行纯化,龙胆苦苷为对照品,
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導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在质疑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质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有疑点、有问
期刊
从有效课堂的提出,到高效课堂的实施,至卓越课堂的飞越,教育工作者们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不断地思考反思中寻求答案,我也有幸成了不断摸索中的一员。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打造卓越课堂呢?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下面我就如何把握好教学主阵地,在卓越课堂中做个有智慧的钓鱼者谈谈自己实践的经验。  首先,充分准备  垂钓之前一定要摸清所钓
期刊
【摘 要】 小学科学课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探究为主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心理学表明,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通过设计趣味性实验,培养学生科学志趣及学科学、用科学能力,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趣味实验;科学素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42.3【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培养历史价值观等核心素养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重心。本人试以《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为例,确定取向;搭建平台,诠释历史价值观。  【关键词】 历史价值观;课堂教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3-0-0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部在2014年3月公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
期刊
【摘 要】 教育机智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对推动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内在修养。  【关键词】 教育机智;新课程;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3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3-0-01  教育机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变化,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对学生变化做出的及时的、灵活的应变
期刊
美术教育应该让孩子感受到幸福,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样,“在每一天醒来,照亮你每一个模样……我愿是清晨里阳光一段,爬过窗台在你脸庞。”孩子们不该错过的是新曦——清晨的阳光!所以我们应该推开孩子们心灵的门窗,让阳光进来。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拓展学科资源,而是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发现和创作美的灵感,使学生整体感知世界,在学习与创作的同时,体会自然的美、體验成功的快乐。让学
期刊
【摘 要】 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是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本质性标识。师生都敞开心扉、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是学生对文本的的理解、欣赏、评判,是学生张扬个性的一种自我超越。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他们用自己的经验世界和理解方式去阐释着文本,这是天然的由内而外的精神表达,课堂因对话而精彩!  【关键词】 小学;课堂;对话;阅读教学指导  【中图分类号】
期刊
空气与氧气这个专题在初中化学中占有重要作用,是开啟认识物质的重要专题,因此在中考中占有一定的考察比例。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空气的组成,随着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学生还需要知到空气质量的测定指标,为何PM2.5等这类生活常识。这类常识性知识成为了考题的热点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在复习此专题的时候多让学生课外关注了解身边的相关性的化学知识。  从空气的知识结构进行整理,如下图所示:  易错提醒
期刊
【摘 要】 为了扭转长期以来习作讲评耗时长、效果差的状况,我坚持在讲评中立足欣赏,科学讲评。努力让学生在作文讲评中真正体会到习作的成功之乐,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探究提高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立足学生;粗中有细;互动评析;扩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 G6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3-0-01  语文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