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视域下数学教学设计及思考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uc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历史的视角来看,人类创造的各种数学知识,究其本质,就是一个广泛的蕴含数学文化的知识体系。如何在小学数学设计中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更能深刻领悟知识背后的思想和方法。教学设计要把握好三个策略:一是透视知识,充分发掘知识的文化内涵;二是厘清知识脉络,并将数学知识的相关历史融入数学教学中;三是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并在其中感悟知识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数学文化 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
  从历史的视角来看,人类创造的各种数学知识,究其本质,就是一个广泛的蕴含数学文化的知识体系。数学知识是人类以抽象的方式去把握世界客观规律的结果。这一过程体现人类的智慧与理性,蕴含着数学知识从产生到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人类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因此,数学符号作为数学知识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特征。数学教学中,学生如果忽略知识的文化背景,仅仅记忆一些数学知识,不仅不能感悟内蕴于知识之中的文化内涵,也必定不能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
  一、数学教学设计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基本策略
  数学教学设计是教师对数学教学活动的预先规划,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情况的预判。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如何在数学教学设计中进行有效的数学文化渗透?笔者以为,首先在设计时要发掘数学知识的文化内涵;其次要设计好数学知识的情境脉络;最后要让学生在知识的境脉中领悟知识的文化内涵。
  (一)透视知识,发掘文化内涵
  数学知识不是数学符号的堆积,数学学习也不单纯是对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的记忆。但实际教学呈现给师生的往往是静态的知识结构,这些结构掩盖了知识长期而曲折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人类在探索知识过程中的精神、数学知识背后所体现的思想方法及数学知识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因此,从文化的视角来探寻数学知识的发展,对于数学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用文化的视角来理解数学知识,关键要发掘相关知识的数学文化史。克莱因认为:历史是教学的指南。弗赖登塔尔曾说过:“儿童应该重蹈历史,尽管不是实际发生的历史,而是倘若我们的祖先已经知道我们今天有幸知道的东西,将会发生的历史。”
  以圆为例。圆是基本的平面图形,看似简单却蕴含了极其丰富的内涵。从历史上看,人类对圆的认识是从圆的应用开始而逐步深入的,其中包括许多重大的发现,如圆周率、割圆术等。大约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用一种尖状的石器来钻孔,一面钻不透,再从另一面钻。石器的尖是圆心,它宽度的一半就是半径,这样以同一个半径和圆心一圈圈地转就可以钻出一个圆形的孔。
  6000年前,半坡人就已经会造圆形的房顶了。古人还发现圆的木头滚着走比较省劲。后来他们在搬运重物时,就把几段圆木垫在重物的下面滚着走,这样就比扛着走省力得多。如古代金字塔的建造,古埃及人可能就是利用在巨石上装上圆轮将巨石拉上坡的。大约在6000多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轮子——圆的木轮。约在4000年前,人们将圆的木轮固定在木架上,这就成了最初的车辆。
  人类在生活生产中对圆的广泛应用,实际是自觉和不自觉地在应用圆的许多特性,如許多瓷器都制成圆形,是因为同样大的容积,圆形瓷器是最小的,而且相对容易制作。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墨子给出了圆的定义:“一中同长也。”意思是说,圆有一个圆心,圆心到圆周的长都相等。这个定义抽象出了圆最本质的属性,也可以理解为古人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对圆的理性认识。
  圆周率的发现可以说是人类认识圆的一个里程碑。据史料记载,古代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曾致力于寻求圆周率的精确值。在众多对圆周率的探寻者中,阿基米德是第一个通过计算方法而不是测量方法得到圆周率的人。他发现当正多边形的边数增加时,这个正多边形的形状就越来越接近圆,根据这个思路,圆就相当于一个由许多极其短的边构成的正多边形,这个想法提供了计算圆周率的新途径(见图1)。如果把正六边形看作近似的圆,通过内接正六边形和外切正六边形可算得,圆周率是3<π<3.46,当正多边形边数增加到96时,就可得到3.1408<π<3.1429。我们可以发现,通过这种方法,当正多边形边数越多,算得的圆周率就越精确。
  在这之后,刘徽的“割圆术”也是充分利用了内接正多边形计算出圆周率和圆面积。所谓“割圆术”,就是以“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来无限逼近“圆面积”。可见,人类在对圆逐步深入地认识的过程中,首次将极限和无穷小分割引入数学证明,成为数学史中不朽的篇章。
  发掘知识的数学史是渗透数学文化的前提,圆丰富的数学文化内涵,不仅揭示了圆的相关知识的形成,更为实际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二)厘清脉络,实现有效融合
  对内蕴于知识中的文化内涵的感悟,必须建立在学习者对相关知识的境脉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境脉,教师的教学设计就必须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厘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明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二是要根据知识脉络进行有效的设计,使之成为适合学生学习的材料。
  如何有效地设计,教师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如学习圆的认识,学生的已有知识是对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的认识,经验是生活中观察到的圆形物体;二是要关注儿童的生活,要将数学知识镶嵌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三是要关注数学知识的历史,情境的设计要围绕相关的数学史组成知识结构,使数学情境充盈着文化的积淀和历史脉络,为学生提供一种浸润式的数学学习场域。图2就是笔者在圆的认识的教学设计中的一种尝试。
  (三)经历过程,感悟文化内涵
  文化意义上的数学观以包容、多元和整体的视角重新审视学生的数学学习。上面提到数学文化要通过感悟获得,而要有感悟,就必须亲历过程,具体地说就是要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弗赖登塔尔曾说:“数学是系统化了的常识。”数学设计通过情境引入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在这种深切关注学生生命体验的“再创造”过程中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正确对待差异,学生由于生活背景、知识经验及学习方式存在差异,他们对知识的探索、理解和领悟也会存在差异,教学中教师要用多元和宽容的眼光鼓励学生个性化地学习;二是及时把握动态,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感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和改进;三是关注多元表征,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数学文化的领悟往往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这种理解和感悟往往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表征,肢体的、艺术的、言语的等,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各种反应。   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思考
  有关圆的知识历来都是小学数学教材中“图形与几何”领域非常重要的内容。从相关资料发现,对圆的认识,很多国家(包括我国)的数学课程标准都是这样安排的:一、二年级直观认识圆,三、四年级教学圆的特征,五、六年级教学圆的周长和面积。这是比较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的。但如果從数学文化的层面,我们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应该有不同的意蕴。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出示正方形花园,思考从哪一点走向四个角的距离相等?
  操作:学生自己用正方形纸画一画。
  出示正八边形,想想这样的路有几条?正十六边形呢?
  想一想:这样一直下去会是一个什么图形,会有这样的多少条路。
  学生交流,揭示课题:圆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画圆
  我们已经能想象出这样一个图形了,你能把它画出来么?比比看谁画得最好。学生画完后全班进行交流,展示画得比较好的圆,并说说你是如何画的。
  同学们刚才画了这样的图形,能保证从中心点到边上的距离都相等吗?
  小组讨论:怎么画才能确保中心点到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用圆规画圆的同学介绍一次画法后,其他同学学着用圆规画一个圆。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不是简单地教学生用圆规画圆的技能,而是通过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逐步逼近圆形,让学生思考如何确保中心点到顶点距离一直保持不变,这实际就是圆规画圆的本质。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出示正方形和圆,小组讨论: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有一个中心点(圆的中心点为圆心),都是轴对称图形。
  不同点:正方形是线段组成的,圆是曲线图形;正方形的中心到四个顶点距离相等,圆的圆心到边上的距离都相等;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圆心到圆周上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r。
  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周上的线段叫直径d。
  同一个圆,直径是半径的两倍d=2r。
  2.做一做
  学生在自己画的圆上分别画出一条半径和直径,并标上相应的字母。
  通过画直径和半径,及时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思考
  根据以上教学,我们可以体会到,融入数学史的教学设计,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更准确地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二是教和学的过程实现了“再创造”;三是教学目标指向深层次理解。
  当然,基于数学文化视域的数学教学与新课标提倡的教学方式是完全吻合的,从知识目标上说,数学文化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从过程与方法目标上说,数学文化提供了丰富的问题解决方法,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上说,数学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数学变得更亲和、 更令人愉悦、更激动人心,揭示出数学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本质。
其他文献
司机驾驶汽车经过一个山村时向一位居民打听:“请问,此地哪里可以找到汽车配件?”  “往前走,过了那急转弯处有个峡谷那下边多的是。”    达尔文    小王新交了一个女朋友,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有学识,约会那天,他特地戴上了一副新买的眼镜。  “你知道达尔文吗?”约会时女友突然问道。  “当然知道,”小王的语调十分自信,“我学过两年,比英文、日文难学多啦!”
期刊
【摘 要】略读课文教学应加强单元整体意识,精炼目标,精选内容,精设提问,采用简约而精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把精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在略读课中进行迁移操练,形成经验,最终运用于课外阅读与写作,实现读写知识与技能、情感与审美的有效生长。把略读教出“厚”意,这才是略读教学的正确打开方式。  【关键词】略读 “厚”意 单元整体意识  略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有着独特的价值定位。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
期刊
师生之间的问答与师生的观念、思维、情感、意志等要素密切相关,具有浓郁的多元性、偶然性等生成性意涵。  一、弹性化的答案预设  生成性思维重创造而反框定,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饱含自主性的主体与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境因素相互耦合、联动的过程。因此,事物的发展趋向存在着多种可能。这意味着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答案。无论这些答案正确与否,它们都是学生对于某一问题的原初思维反映,是课堂教学必须遵循的
期刊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方面形成理性思维,同时也要让学生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这集中体现为学生深度思维能力的提升。  那具体在课堂中如何将深度思维能力落地呢?小学生尚处于一个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阶段,而且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很大的感性经验成分。我们可以遵循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学科特点,开展循序渐进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一节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从文本和学情的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来探究基于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优质提问对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如下教学策略: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合理运用文本图片观察预测,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把握文本细节提取信息,提升学生思维的系统性;提炼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深层思考,拓展思维的深刻性;读写结合,迁移运用,体现思维的创造性。  【关键词】提问
期刊
【摘 要】古诗词对于学生而言,本就字少意境深,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尝试借助“对比”,通过诵读、选一句珍藏等形式,激活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诗词的感悟,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关键词】对比 叠加 单元要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章,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旨在培养学生不仅能体会情感,更能随着课文的学习展开画面联想的能力。古诗词对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的英语阅读课旨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运用到绘本教学中,不仅能引发学生思考,更能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本文试图通过课例分析,如何运用问题驱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设计运用综合英语语言表达的环节,创设契机进行语言及内涵和文化的拓展,为初中英语学习做好过渡和衔接。  【关键词】英语绘本 思维能力 问题驱动  核心素养强调人的思维,而作为核心素养的
期刊
【摘 要】在建党百年之际,语文教学该如何有所作为?本文着重分析了教材的独特优势之后,提出了一些观点与操作思路:借助课文中的党员形象,用情讲好党员故事,从而培养学生敬仰党、向往党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教材优势 党员形象 党员故事  如果我们仔细梳理一下统编版语文教材,就可以发现,表现有关中国共产党党员形象的课文,数量着实可观。根据笔者初步统计,12册教材中共有18篇之多,如果加上表现参加由中国共
期刊
【摘 要】“数”与“形”是贯穿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两条主线。数形结合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将“以形助数”和“以数解形”两者“结合”,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象化、繁杂的数学问题简洁化。教师应感知数形各有所长,感受数形结合思想的内涵与价值,达到以简驭繁、融会贯通的目的,最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形结合 几何直观 抽象  一、数形结合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要求学
期刊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的统编版语文教材重视红色革命文化教育,精心编排了近40篇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无法恰当把握“文道统一”的教学原则,实施精准教学。在这类课文的教学中,应避免教学思政化,要在把握教材编排特点、学科教学逻辑、学生心理特点的前提下,实施合理的教学策略,巧妙落实革命文化教育和语言训练,实现语文要素与育人要素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革命题材 统编版语文教材 “文道统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