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les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教学过程就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教师一定要强化自身的创造意识,调动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塑造其创造精神,以提高历史教学效率。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一、创新意识的培养
  
  根据初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的明显特点,教师应让学生感到进行大胆想象,培养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以讨论、辩论等形式,使学生各抒己见,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每一堂课,我都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短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如:教《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时,将课本中思考题“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改为“没有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为什么?”促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在八年抗战中的作用进行全面的思考、归纳。有的认为没有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就难以取胜;有的认为抗战是正义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最终将取胜,但需借助国际抗日力量,否则中国人民将花费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大的代价。这样,既复习了前面的内容,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
  
  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对于神机妙算、遇事先知的“知多星”诸葛亮,我认为教材只从正面谈到他的智慧、才能,而历史上的诸葛亮非“不食人间火”的超人,他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当我这样说以后,同学们立即来了兴趣,各抒己见,有的学生提出了诸葛亮的不聪明之处:①用人多疑,不会招贤;②事无大小,亲自过问;③实无大事,缺少勇气和判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疑问,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创造思维的火花,为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可不可以那样。“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它的关键在于“新”和“异”,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在上个学期的公开课比赛时,我在上《走近秦始皇》一课中,让几个学生上台表演了有关秦始皇修建长城时强拉壮丁的小品,不仅引来了全班的笑声和掌声,也让同学们牢固地记住了秦朝是因为暴政短命而终这样一个历史概念。同样,在上现代史部分的内容时,可让学生模仿毛泽东、蒋介石、周恩来、邓小平等人的声音(学生通过电影、电视等可以学到这些的),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学习历史的乐趣,增长历史知识。
  
  四、反推创新
  
  反推就是突破常规的传统思考方法,采取逆向的思维方式,从而得出新理论、创出新天地的过程。例如:讲到中国近现代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可让学生联系“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在经济上的原因进行讨论,明白这些国家长期以来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经济危机又引发政治危机,使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但没有发挥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而我们中国,改革开放20年以来,在邓小平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一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稳步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经济高速健康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在中国旗帜不倒,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路。
  “创新意识的培养”,“学会到会学”的飞跃等创新教育的尝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另外,必须注意的是培养创造性的同时,教师一定要强化自身的创造意识,调动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塑造其创造精神,以提高历史教学效率为宗旨,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不断探索和改进,才能日益完善。
  (作者单位:068350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黑山嘴镇中学)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教育创新是一个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源泉。对于教师来说,应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把握教学挈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感作为一个全新的内容,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并指出数感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是学生认识数学对象进而成为数学气质的心智技能,数感来源于数学活动实践,又指导数学实践活动。     一、营造气氛,诱发创
期刊
创新性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创新性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创新动机,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教学活动。    一、优化教学目标    所谓优化教学目标,是指教师编制的教学目标在做好系统把握、整体协调、子目分解、表达确切、难度适中的前提下,突出创新教育的要求,体现教学目标的开放。笔者认为开放性的历史教学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全面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期刊
根据“考察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察能力”的原则,近年高考命题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将知识、能力与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在高考题中出现了不少“以双基为立足点,进行横向比较、纵向加深”的试题,要求考生对新颖的信息、情境和设问,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综合与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创造性地对问题进行解决。    一、横向类比,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例1:(200
期刊
阅读课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新语法和巩固旧知识的主要载体。阅读题型在现在的各类各级考试中,是考试的主要部分,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阅读课,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于英语各方面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开发阅读课的潜力,有效地利用阅读课的资源。把听力、语法、发音、单词等知识融入到文章中去,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印象,也可以使学生对文章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可采用以下方式:    一、巧设情景激趣法    初中数学,许多知识的引入都是从实际问题出发,在课题引入时,教师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实出发,采用图片、多媒体等手段,
期刊
课程改革强调历史学科的“基础性、时代性、发展性”。现就如何注重历史教学中的时代意识,谈谈个人想法,以与同仁交流、商榷。  历史学科是实证性学科,求真、求实是历史学生存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历史学光辉的品格。这一学科特征要求我们要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放在特定的历史时代,予以求证、求真、求实和复元,即注重时代意识的历史性时代,属一般过去时。  历史学科又是经验性、反思性学科,学科的又一特征要求我们对历史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门极富艺术特色的创造性劳动,如何化平淡的课堂为神奇的世界,增加课堂的艺术魅力,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把学生的注意力牢固地吸引到课堂上来,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探寻的目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精研教材内容,精心制作课件,联系学生实际,并一改过去的“老师独导”为“学生演导”或“师生合导”。把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得出新、出奇、出巧,具有创
期刊
当前,正进行新的教育教学改革,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能力,发展智力,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要以典型事例说明、解释教材内容,启发诱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案例教学模式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案例式教学的种类    (一)、增强直观效果,化难为易式  在案例式教学过程中,案例是学生探究的对象和学习知识的载体。例如:在讲解初一《思想政治》上册,正确看待自己这一框题时,
期刊
政治课,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又称为思想品德课。顾明思义,这门课程担负着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任。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教者曾试图打开书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线,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感受知识、领悟知识,从而逐步培养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思想品德课无疑地要教会学生认识、分析事物的正确方法,用以改变他们的一些不良习惯,达到转变学生思想的目的。    一、关注现实生活,提高理论知
期刊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未来社会的知识不断更新,新问题不断出现,它需要人们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思考,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因此,素质教育应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数学课中实施素质教育,关键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独立思考,发展思维    数学的认识活动是理性活动,数学思维来自本人的心理运算和对运算的抽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