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美学与内容在技术创新中的价值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35451972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安执导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创新性的探索了以120高帧速率电影创作,被誉为“电影又一里程碑”。本文结合电影文本内容重点探究技术创新在电影内容创作与电影美学之间的关系。
  一、 电影创作与新技术
  (一)“视觉暂留”与120帧新技术
  19世纪30年代,诡盘,走马盘,轮车盘,活动视镜和频闪观察器等视觉玩具相机出现。其基本原理大同小异,即在能够转动的活动视盘上画上一连串的图像,活动视盘转动起来使那些静态的,无生命的图像便运动了起来,活灵活现。到了20世纪60年代,一些电影理论家对“视觉滞留”的问题提出来新的疑义,他们发现银幕上的全部运动现象实际上是跳跃的,不连贯的,但观众却意识到那是一个统一、完整的动作连续。由此证明,真正起作用的不是“视觉滞留”,而是“心理认同”[1]。如今电影技术的发展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20帧速率。120帧,高帧率的一种。首先电影是利用人脑的视觉暂留原理,当每秒钟闪现足够多的静帧画面,人眼就会产生连续运动图像的幻觉。帧率是指每秒钟出现了多少帧静止的画面。我们平时看到的电影通常使用的是24帧拍摄和放映技术,即每秒钟24张静止的画面,而120帧则意味着每秒钟有120张静止的画面。120帧的拍摄与放映,相比24帧,可以看到更多的细节,高速度下会使重影消失,画面细节更丰富,更连贯,并且解决了摄影机摇移过程中产生的画面跳跃闪烁问题。[2]120帧技术的新突破,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画面的跳帧感,使观众的肉眼很难分辨出画面的交替,而且影像的画质也随着4k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画面质量整体提升。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理认同”,也就是接受新技术的观念,笔者认为观众对120帧的观念改变,也许只是时间的问题。
  (二)社会文化与120帧新技术
  从社会背景来看120帧电影的美学价值,在于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符合当下电影文化的转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除了一般的白领阶层需要所谓“周末狂欢”之外,蓝领也加入了文化消费的大军中。其次,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裂变式发展,移动客户端的电影购票APP的发展,以及相关的电影评论大V对电影的解读,也使得很多并不是主修电影相关专业的普通观众和电影爱好者的观影水平大幅度提升,那么这就使得受众观影品味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其需求也相应变得“刁钻”。并且手机移动媒体的普及使得商家能够利用“长尾理论”做到低价销售电影票,这也使得学生这一“电影消费大军”能够为电影买单,而学生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之一。同时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培养,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影内容质量的提升,也有利于推动电影美学的发展,所以120帧的出现正好满足了电影市场需求的升级。
  二、 120帧电影放映技术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电影内容
  (一)主人公林恩拯救长官“蘑菇”与敌人枪战
  这场戏无论是在故事情节上还是讨论120帧对这部电影的影响上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主人公林恩和B组队友与长官“蘑菇”执行一场解救人质的任务,不幸长官“蘑菇”被敌人击中,此时主人公林恩挺身而出。在试图将长官挪回安全地带的途中遇到敌人袭击,这时主人公开枪射击对方,对方瞬间化为粉色烟雾。正是这关键的一场戏串起了整个电影故事情节,这也是整个B组参加中场秀的原因,而这一前提性的故事情节李安导演并没有放在最开头,而是以参加中场秀这一天为故事讲述的中轴线,期间运用闪回的手法去表现主人公的第一人称的内心独白以及士兵在战场上的故事。通过这样的“赋比兴”式的手法去讲述这部电影所要传达的最突出的思想---战场与生活,像电影中烟花与炸弹的联系,两个不同场地的打戏,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到在士兵心中对于战场与生活抉择的矛盾挣扎。那么再加持上120帧的技术,使观众沉浸在枪林弹雨中,沉浸在“粉色烟雾”中,更沉浸在主人公的内心世界里。如果说这并不能充分展现这部加持了120帧技术的电影与往期3D电影有何差别,那么接下来描述的这场戏就更加具有说服力。
  (二)主人公林恩与“蘑菇”在大树下的对话
  李安导演设计的这场戏并不是一个吵杂的背景,而是“四周围墙,画中两人”的画面,颇有中国书法中“留白”的意境,这也恰好给了120帧“大展身手”的空间。画面具象的物体虽不多,但是抽象的风,抽象的光线,抽象的人物感情通过120帧的新技术无限放大,导演引导着观众注意电影中人物的对话和此时主人公林恩与“蘑菇” 之间的情谊,这也为主人公林恩拯救长官“蘑菇”与敌人枪战的情节做了铺垫。假设没有120帧新技术的加持,面对整个画面中只有大树和两个人物在对话的情景,难免会单调得难以带入观众的情感。而120帧的技术使观众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过,大树婆娑。
  (三)主人公林恩与敌人搏斗
  24帧在动作特效电影中,其弊端就显露无疑,那么120帧如何?影片中林恩将长官移到安全地带后与突袭的敌人进行了一场生死的搏斗,这场戏惊心动魄。对于经常接触动作片或者恐怖片的观众来说这多少都算得上“血腥”。而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120帧”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真实体验。通过画面我们能够清晰地看清主角和敌人此刻的血脉贲张,能够感受到双方在搏斗时扬起的灰尘,更能够感受到此刻的林恩因第一次杀人的原因而产生紧张、恐惧的反应。以及该片段最高潮部分,当敌人被刺伤后生命消逝的整个过程。没有背景音乐,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只有真实的哽咽声和鲜血四射的场面向观众逼近,而这就是120幀新技术带来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震撼体验。
  三、 120帧电影放映技术的美学分析
  (一)以3D电影美学为参照
  第一,立体性。通常情况下,电影院的投影技术和观众之间往往保持了10米以上的距离,而3D电影成像产生的立体感是因为它突破了电影银幕四个边框的束缚,将银幕内的空间延伸到了银幕之外,通过透视原理,纵深越大,前景离观众越近,景别越大,后景离观众越远,景别越小,但前后景都清晰可见,同时纵深范围没有变形,因此立体效果就越强。[3]那么《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的120 高帧率又如何体现了立体性呢?首先《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立体性要建立在3D的基础上,那么它就首先具备了上述所提及的特性,而120帧的技术就相当于“催化剂”或者说是“放大镜”的效果,将原先画面的立体性提升了数倍的同时,使被立体化的画面对象更加清晰,画面放映更加流畅,从而让观众不断减少由技术带来的干扰,将注意力集中在影片内容,也就是说3D在空间上下功夫,而120帧则如雕刻师一般雕刻每一个细节的美。   第二,现场感。那么这种现场感又从何说起呢?笔者首先要厘清“现场感”与“现场”的区别,本篇所要强调的“现场感”是观众与影片主人公的体验的接近性而不是“现场”所指一般认为的事件或行动发生的地点的一致性。随着影院的环绕立体声配置不断提升(如现在院线配置的杜比环绕立体声)使得电影不仅从画面上更加具有立体感,同时声音所营造的空间感也大大提高。电影能够叙述的内容也就大幅度提升,就好比报纸只能承载画面和文字符号,广播只能承载声音符号,电视虽然能够承载画面、文字和声音,但它不如手机便捷。那么120帧的电影所承载的不仅仅是立体感的画面和环绕立体声,而更多了一层现场感,让观众融入到影片角色中,二者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多种感觉比单一感觉对信息的接受更轻松,对信息的认知更全面。电视手段所造成的色彩纷呈的屏幕形象更容易使人兴趣盎然。从心里机制上分析,电视信息的多维性,或曰电视传播的综合信息,可以同时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并使人产生“触觉感受”,即所谓身临其境之感。根据《大众传播心理学》对电视阐述,那么120帧的电影如上所说是“放大镜”的话,观众在观影时,视觉和听觉都被激活的同时视觉和听觉被加倍放大,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在影院观看完该影片的观众纷纷表示信息量太大,有种“晕3D”的感觉的原因之一。由于信息量超过了观众以往经验域,观众一时“束手无策”,便会产生感官调节的不适感。“实践表明,每一种新媒体的出现,都会改变各种感官使用的比例,并使它们趋向新的平衡。”[4]
  (二)美学价值
  众所周知,电影是以影像来再现现实的,传统电影在立体感上与现实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一直是电影技术力求解决的关键问题。因而虚拟性与真实性之间的对峙是电影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李安导演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则在真实性上迈出了一大步,甚至在现阶段可以称得上“飞跃”二字。
  第一,高度还原现实。电影有另外一种美,即能够捕捉到生活中人們可能忽略的瞬间,这些瞬间可能是因为个人兴趣差异,也可能是消逝得太快,人们来不及驻足。影片中最核心的故事情节:主人公林恩持枪射击敌人的子弹脱壳的瞬间以及其击中敌人的瞬间,这些可能是现实生活中的战地士兵可能都没能够看清的画面,或许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个人的情感与生理因素,进而选择性忽略。而李安导演用这种直接且真实的画面内容再加上120 帧的高清晰感,创作出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画面,令绝大多数观众都屏住了呼吸,跟着影片主人公体验了一场摄人心魄的战斗场面。
  第二,电影展现的信息量的升级。正如前文所提,120帧技术以其每秒120帧的放映帧速率, 使得在3D电影中一向模糊的画面终于被细致且丰富地呈现出来,画面里的一切仿佛触手可及——无论是战争戏里弹出的子弹壳,亦或是士兵从嘴中呼出的寒气,都为这种浸入式真实感加分不少。这是低帧速率无法企及的效果,恰恰是这微小的细节呈现,丰富了电影艺术展现形式,将电影所能呈现的内容提升了一个量级,观众才能够体会到电影主人公林恩在战场上硝烟四起,剑拔弩张的氛围。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媒介本身就蕴含着无数的讯息,而媒介自身的更新换代所带来的内容增多也就不言而喻。
  历史上科学与艺术是与人类生活并存的两大学科,科学给人以物质力量,艺术给人以精神力量,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许多艺术的诞生提供了原动力。[5]21世纪,随着互联网以及计算机集成芯片的飞速发展,电影技术也在不断更迭,使得电影能够满足诸多人类奇特的想象和人类视听欲望,艺术与技术之间的“交锋”,是二者相会后擦出的真实与创造的火花。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正在从各个领域融入电影的体系中,借助数字技术而获得巨大成功的影片不胜枚举。
  结语
  120帧还只是刚刚进入受众的视野中,想象一下从山丘上踮脚望向远方到一步跨跃到喜马拉雅山上眺望山河是怎样一种心境。而120帧就如同让观众做出如此的转换,多少会一时“回不过神来”。120帧的跨越式前进是许多电影人未曾想过的未来,或曰许多从影多年的人梦过,但止于现实的一个期盼。李安将这个梦照进了现实,《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21世纪电影文明长河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种技术美对于电影内容来说,则再次应证了麦克卢汉的“媒介及讯息”的理论。这部电影给观众带来的不仅仅是李安那招牌式的人文情怀与人性的反思,更有每秒120帧放映画面所带来的技术震撼之美。该影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技术革新的力量与影片故事内容的和谐统一,其电影的美学意义不容小觑。这每秒120帧的电影新技术是否可以改变电影的未来,或许只有时间才可以证明它。李安导演的120帧尝试,就像为我们打开了电影通向另一种美学艺术鉴赏的大门,期待这扇大门门庭若市。
  参考文献:
  [1]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物,2013:2-3.
  [2]陈凡.高帧率给电影带来了什么[J].现代电影技术,2016(12).
  [3]王鸿海,刘戈三.数字电影技术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226-229.
  [4]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38-39.
  [5]张歌东.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4-5.
其他文献
独立电影人多萝塔·肯杰尔扎沃斯卡是波兰少壮派女导演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20世纪90年代最优秀的女性作者导演之一。多萝塔电影最明显的特征,是对社会边缘人群、弱势群体的关注,她的镜头聚焦在女性和孩童的身上,细腻地刻画出他们的孤独、苦难和坚韧。作为相对弱势的流浪儿童群体,他们观看生活的视角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就与有着美满家庭、幸福童年的孩子大为不同,“家园”与幸福是他们所不拥有但又极度渴望的彼岸之物。  完
[摘要] 民间文化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对民间文化艺术一味的保护,更应该让其回到生活,焕发新的光彩,弘扬民间文化艺术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唯有如此才可能保持民间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间石刻 民间文化艺术 政府调控 可持续发展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1.040    
由许鞍华执导的影片《黄金时代》于2014年10月上映,许鞍华凭借《黄金时代》获得第34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多项大奖。整部影片的基调安静、平和,就像影片的叙述,就像萧红的文字。随着影片的推进,观众似乎真正走进萧红的文字世界。影片中许许多多像萧红、萧军一样的人共同创造了黄金时代,一个虽然物质贫乏但却充满自由和理想的时代。[1]黄金时代造就了一大批文学家、历史学家、编剧等等,每个人都拥有了自
[摘要]人类电影史上最为卖座和成功的影片之一《泰坦尼克号》,身披最新3D科技的外衣再度向世人走来。这部当年勇夺11项奥斯卡大奖的影片,又一次成为了人們谈论的焦点。成就这部经典凄美灾难巨作的众多元素中,音乐艺术元素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关键词]《泰坦尼克号》 凄美爱情 主题音乐 背景音乐  2012年4月上旬,人类电影史上最为卖座和成功的影片之一《泰坦尼克号》,身披最新3D科技的外衣再度向世人
一、 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演唱分析  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这个角色在剧情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在剧中人物安排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和艺术魅力。在她身上反映的是封建制度下贵族阶层女性的真实可悲的现实生活,在奢华、美丽的背后,其实也有着难以诉说的苦衷和无奈,莫扎特刻画伯爵夫人的独到之处在于,她虽然身处第三等级,却有着追求自由爱情的进步意识,和可以为爱情敢于反抗、甘愿死亡的勇气。
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坛各种流派,面貌、探索争奇斗艳,但终究离不开传统与现代,写实与抽象之纷争。  章燕紫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一个属于她的切入点。在她的作品中,大多是表现现代都市女性,可是在一举手,一投足,一颔首,一回眸中。却流露出悠悠的古典气质。画是心的反映。情感的抒写,是描写自然和人生,从她的画中 可以感受到画家平淡天真的心恋,文学艺术的修养,以及对笔墨的个人理解和运用。  现代很多青年人,
袁绍明 笔名古岚,1966年生,湖南汉寿县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书画研究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中央美院访问学者。1990年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系,199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研究生班。美术作品《金牛山》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黑山水》获文化部第八届“群星奖”银奖、湖南省“群星奖”金奖;《梦绕边城》获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
2019年春节期间,由韩寒执导的电影《飞驰人生》在影院上档并突破10亿大关,获得当月电影排行榜第三名。这是韩寒继2014年《后会无期》、2017年《乘风破浪》后的又一电影新作,它讲述了曾经叱咤赛车界的拉力赛车手张驰为了自己热爱的赛车梦想试图重返车坛,期间遭遇重重困难,最终突破赛车与自我极限的故事。如果说在《后会无期》和《乘风破浪》中,车作为叙事元素只是一个象征符号和点缀,而在《飞驰人生》当中,赛车
自1994年以来,姜文共导演了五部影片,虽不高产,但每部影片都不同程度地在电影圈引起反响。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揭示了特殊历史背景下一代人的青春时光,获多方赞誉,口碑甚佳;1998年自导自演的《鬼子来了》也在戛纳电影节大放光彩;2007年的《太阳照常升起》作为一部受小众追捧的艺术电影也是在各大电影节备受嘉奖;2010年的《让子弹飞》更是收获近7亿元票房,打破了纪录,上演了一出口碑与票房齐飞的电影
经典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给人以思想、给人以力量、给人精神上的指引,它穿越古今、超越时空,直至现在它所散发出的力量仍能在人们心中发芽。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电影传入中国,无论是文学、历史领域,还是哲学、政治领域,很多经典都被改编为电影呈现在观众面前,但在众多经典作品中,文学经典与电影的关系最为密切,电影的情节设置、人物形象、审美特质等方面都受到文学经典的影响,电影改编也多以文学经典为主。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