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作笔 自然天成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1986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坛各种流派,面貌、探索争奇斗艳,但终究离不开传统与现代,写实与抽象之纷争。
  章燕紫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一个属于她的切入点。在她的作品中,大多是表现现代都市女性,可是在一举手,一投足,一颔首,一回眸中。却流露出悠悠的古典气质。画是心的反映。情感的抒写,是描写自然和人生,从她的画中 可以感受到画家平淡天真的心恋,文学艺术的修养,以及对笔墨的个人理解和运用。
  现代很多青年人,有急功近利的心恋,像章燕紫这样素养全面,才情横溢,能沉静下来的画家实不多见。章燕紫在中央美术学院李少文工作室学习,少文是我的同学,一个多方面素养极高的艺术家,他非常注重学生各方面修养的修炼。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章燕紫清醒地认识到功夫在画内亦在画外,坚持每天读书做笔记,除了对古诗词的偏爱,也涉猎许多杂书。在不知不觉中。涵养自身的品性。如果没有深厚的艺术感悟和修养,表现都市女性这样的题材,往往遗神取貌,失之肤浅艳俗,或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世易事变,风尚不同。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却永远是支撑画面的框架。笔墨是精神,笔墨也是技法。精神是画家对中国文化的参悟,是心的写照,是内在的,技法即功夫,是外在的,有了功夫不知如何用,或是用锚地方,那即使一身的功夫,也无济于事。技法必须唯我所用,不以是而分高下,其于幽放之间皆能作物入微。技法没有高低,只要适合于画面就是好的。仔细分析章燕紫的画,从造型、笔墨、色彩、线条等技法上都不是无可挑剔的,可是它们非常协调地依附于她的作品,成为她营造气氛的工具。在这里关键的是,她驾驭了这些技法,而没有为单纯追求技法所累,因此在读她的画时,能真切地感受到难得的轻松、自然、率真。
  在章燕紫的作品中,最能转达画家气质的是她的线条,很多看过她的画的专家都惊讶于她的线条的灵动飘忽,超然物外。这除了平日的体会理解,也是画家的个性特质使然,带有强烈的个人面貌,同时着眼于整体气氛的把握,画家阔笔疏毫.兴致所至。色调柔和统一。画中的人物似乎游离于现实和梦幻之间,人物已经成了一个素材,一个符号,一种情绪,和画面中经常出现的不知名的花草,窗牖,相互重叠、揉合,传达出古雅的气息。
  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是一千善于拿来的人,无论他是否愿意,他的作品中总有前辈的贡献。这是学习的必然阶段,如何吸收、理解、消化、扬弃,如何在继承中发展?我们处于信息化的时代,获取新知识的速度和手段使人们对很多事物都失去了好奇心,艺术家也因此丧失了更多的直觉和灵性,只能在骚乱的人群中随波逐流。只有能经受得住孤独,独立思考的艺术家,才能拔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功夫不负有心人,章燕紫在一个月画完一刀六尺宣,加之平常累积的文化修养,使得她能在介入水墨人物短短的时间里,迅速形成了她的个人语言,发挥了自己率性的艺术特质和笔墨的书卷气,使画面浑然天成。在今后深入的探索中,章燕紫必须紧紧抓住稍纵即逝难能可贵的直觉,多角度地丰富、完善个人风格,必须对传统的技法加以锤炼,借助这些练习所产生的感觉的统一真正做到物我两忘。面对多种题材时使技法成为自己信手拈来,举重若轻的个人语言,达到自然浑融,高远疏朗的更高境界。我们期待着章燕紫的新作不断面世,取得更可喜的成果。
其他文献
吴林田(大壶、江东大壶) 1969年11月生于江苏海门,现居上海,职业艺术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客座教授。近年来在《文汇报》《新民晚报》《美术报》《新民周刊》等报刊发表美术随笔评论百余篇,作品参加国内外学术展览及艺术交流活动二百余次。2011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吴林田中国画集》,2013年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艺术文丛《荡漾时代》。  全球化问题对于当代任何人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不过更不应忽视的是自己
2018年1月3日,B站的著名up主“木鱼水心”在他的“木鱼微剧场”栏目上传了一个时长达50多分钟的视频,借助苏联1966年版的电影画面,较全面地讲解了托尔斯泰的原著《战争与和平》。令人惊讶的是,不到20天时间,视频在B站的点击就达38万,8541人收藏了该视频,获得5205条弹幕和2126条评论。  木鱼水心在视频中表示:“鉴于影视语言与文学之间的距离,电影其实穷尽所能也无法完全表达出书中思想。
一、《绒花》产生的历史背景  催生歌曲《绒花》的社会因素是人们对军旅文化的看重与认可。20世纪后半叶,中国与邻国一共发生了三场大的军事冲突。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1969年的中苏珍宝岛军事冲突、19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军人以血肉之躯守住了家园,捍卫了祖国的尊严。据此,社会对于军人的敬重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家庭愿意把自己的亲人送上战场,大批的军事文学和军事题材的电影问鼎社会,促成了文坛军事热潮
《千与千寻》讲述了女孩千寻因巧合而误入了一个新的世界,父母因为贪吃变成猪,千寻在绝望中得到朋友小白的帮助,通过努力在油屋工作完成任务,最终帮助小白找到自我,拯救父母,重回现实世界的故事。该片荣获2003年奥斯卡最佳长篇动画,也是首部以电影身份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的动画作品。  关于影片的主题众说纷纭,但多数集中在青春成长,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对于童真的礼赞几个角度进行阐释。本文尝试从精神分析的维度
在有关“影戏”理论的讨论中,侯曜及其“‘影戏’理论经典著述”[1]《影戏剧本作法》,一直以来都是被关注的焦点。  1980年代中期,钟大丰与陈犀禾在初步建构“影戏”理论时,均不同程度地参考了侯曜的《影戏剧本作法》一书——或部分援引其中理论观点,或直接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进而在《论“影戏”》(1985)、《“影戏”理论历史溯源》(1986)以及《中国电影美学的再认识——评〈影戏剧本作法〉》(1986)
独立电影人多萝塔·肯杰尔扎沃斯卡是波兰少壮派女导演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20世纪90年代最优秀的女性作者导演之一。多萝塔电影最明显的特征,是对社会边缘人群、弱势群体的关注,她的镜头聚焦在女性和孩童的身上,细腻地刻画出他们的孤独、苦难和坚韧。作为相对弱势的流浪儿童群体,他们观看生活的视角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就与有着美满家庭、幸福童年的孩子大为不同,“家园”与幸福是他们所不拥有但又极度渴望的彼岸之物。  完
[摘要] 民间文化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对民间文化艺术一味的保护,更应该让其回到生活,焕发新的光彩,弘扬民间文化艺术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唯有如此才可能保持民间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间石刻 民间文化艺术 政府调控 可持续发展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1.040    
由许鞍华执导的影片《黄金时代》于2014年10月上映,许鞍华凭借《黄金时代》获得第34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多项大奖。整部影片的基调安静、平和,就像影片的叙述,就像萧红的文字。随着影片的推进,观众似乎真正走进萧红的文字世界。影片中许许多多像萧红、萧军一样的人共同创造了黄金时代,一个虽然物质贫乏但却充满自由和理想的时代。[1]黄金时代造就了一大批文学家、历史学家、编剧等等,每个人都拥有了自
[摘要]人类电影史上最为卖座和成功的影片之一《泰坦尼克号》,身披最新3D科技的外衣再度向世人走来。这部当年勇夺11项奥斯卡大奖的影片,又一次成为了人們谈论的焦点。成就这部经典凄美灾难巨作的众多元素中,音乐艺术元素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关键词]《泰坦尼克号》 凄美爱情 主题音乐 背景音乐  2012年4月上旬,人类电影史上最为卖座和成功的影片之一《泰坦尼克号》,身披最新3D科技的外衣再度向世人
一、 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演唱分析  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这个角色在剧情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在剧中人物安排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和艺术魅力。在她身上反映的是封建制度下贵族阶层女性的真实可悲的现实生活,在奢华、美丽的背后,其实也有着难以诉说的苦衷和无奈,莫扎特刻画伯爵夫人的独到之处在于,她虽然身处第三等级,却有着追求自由爱情的进步意识,和可以为爱情敢于反抗、甘愿死亡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