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仁者:“险”“稳”之间的平衡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ux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者也好,儒家美学也好,其核心概念都是儒家哲学所谓的“仁”,所以也可以说向明老师作为诗人同时也是个“诗仁”,就像说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李贺是“诗鬼”一样。不管怎么说,向明先生的诗歌美学,包括他的诗歌风格,在我看来首先是围绕“仁”建立起来的。
  读诗可以获得最直接的感受。读向明先生的诗,你会觉得像是在和一个蔼然长者、一个灵魂的朋友倾心交谈,会感到兴致盎然,如坐春风。同是语言的结晶,向明先生则更多以文化和人格力量取胜。这种文化和人格的力量是长期修持涵养的结果,它提请我们把关注的目光延伸到文本之外,延伸到那些使一个诗人成为那个诗人的更广阔的背景因素。比如日常生活方式,做人的方式。陆游告诫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诗外功夫当然也包括日常生活的修持。儒家诗学倡导的温柔敦厚,某种程度上又何尝不是做人的尺度?
  我们看隐地先生所写,回忆向明先生的文章,让人没法不感动,尤其是他对覃子豪先生和周梦蝶先生的那份情谊。这份情谊真当得起所谓“生死与共”。有几人能做到像向明先生那样,在覃子豪去世以后,年年都去坟上给他祭拜?我看了之后很感慨。不记得是沃尔科特还是布罗茨基说过,一个人如果想要改变语言方式,那么首先就要改变其生活方式,实际上讲的是写作与做人的同一性,讲诗是一种生命形式。人格分裂是现时代的一个普遍现象,但还有一个怎么对待这种分裂的问题。传统诗学要求诗格、人格的统一,理想的状态是所谓“德艺双馨”,这在今天几乎成了一种奢望,但我觉得向明先生还是给了我们这方面的信心。
  向明先生从70年代到80年代这一段没有出什么诗集,但是80年代以后一发而不可收拾,连出三本。当然不仅是量的问题,还有风格的变化,有这种变化背后的精酿过程和自我革新的雄心。确实,我读向明先生的诗,越往后越有杜甫所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的感觉,也可以说越往后越是进入了一种自在的状态。比如《尽头》,比如《隔海捎来一只风筝》,等等。但不论风格如何变化,却也自有一种不变的追求贯穿其间。这种追求或许可以借孟子的一句话来表达,那就是“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刚才向明先生谈到自己写作之初曾面临种种西方风潮的冲击,从象征主义到现代派,到存在主义等,尤其是超现实主义;我们也会注意到,向明先生从一开始就对所有这些持某种审慎的态度。这种审慎是不是就意味着比较保守呢?不一定,要看具体的上下文,还要看怎么定义保守。从作品看向明先生的写作心态其实一直相当开放;然而,相对于那些把开放和盲目“跟风”混为一谈的人,说他有点保守也并无不可。那是一种“必要的保守”,当然也可以更积极一些,说“始终有所持守”。有所持守并非是说任何情况下都内心笃定,更不是说墨守陈规,拒绝变革,而是说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像盲目跟风者那样,写些脚下无根,心中无数,不知所以,虚头巴脑以至装神弄鬼的东东,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落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底线之下。
  必忠实于内心方可言天空,必信任自身生命的经验、精神的生长、想象的魔力、语言和沉默的能量方可言“充实”。至于怀疑、质询、探索未知,作为诗人那是题中应有之义。我记得91年读向明先生所赠诗集《水的回响》,开篇就是《生活六帖》,其第六帖写道:“天空以各种好看/与不好看的脸色/示意它的宽容与/涵广//痴心向往的/是树与人/树在拼命伸展仍够不到时/会放出鸟去探询”,最后他问的是,“那么你呢?人”。将这一节视为一个整体的动态情境,再加那一问,我觉得所谓“充实之谓美”,都在这里了。诗就是不断往返于我们心中的大地与天空之间的语言之鸟。
  或许这样说仍不充分,那就再换个角度。充实相对于虚空,因此“充实之谓美”也离不开虚空。必基于不可忍受的虚空或亏缺,才会对充实之美有切实的体认。余光中先生说向明先生什么时候起手都言之有物,这话听起来很平常,其实能始终做到未必没有难度。特别是在今天,在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和诱惑面前,你要真能做到起手就言之有物,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萧萧在序中说向明先生从不追求意象和语言的绚丽,可谓知心之论:既然不追求这个东西,那么他就要更多依靠人生的历练,依靠炼沙成珠,有时甚至是病蚌成珠。诗和病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就此而言,诗歌意义上的“充实”,往往也意味着对“病”的揭示和疗治的尝试:时代之病、社会之病、生命个体之病;机理的、生理的,当然更多是心理的。这里又要说到儒家哲学或美学的核心概念“仁”。仁者,二人之间,人人之间也;落实到诗,就是心与心之间,又每每是寻求揭示和疗治疾患的心与心之间。前面曾说到读向明先生的诗总有一种与灵魂的朋友倾心交谈的感觉,而他本人的一句话或可作为补充,就是这种诗的交谈“总是要关乎痛痒,非痛即痒”。我们都熟悉痛和痒这两种感觉,包括杀痛止痒的快意和够不着时的焦虑空虚,生理上如此,就更不必说心灵上了。
  当然,我还是倾向于在更广阔的意义上理解向明先生诗中的“言之有物”,或他对“充实之谓美”的追求。记得当时读《水的回响》,还有一首诗令我印象深刻,萧萧在这本诗集的序中也谈到了,那就是应该写于1980年代的《大地的歌》。大多诗人在诗艺趋于成熟的时候,会有一首“元诗”,即关于诗的诗,以此表达他对诗歌原理的独特领悟,而这种领悟往往也会构成他自己的诗歌“道统”。向明先生的《大地的歌》,在我看来也是一首元诗。 这是以大地自白的名义写的一首诗,实际上也是写的诗人自己;它也确实集中体现了向明先生那种大地般不忧不惧、坦坦荡荡的诗歌姿态,张力巨大,又特别诚实。诗歌好像不太特别要求诚实,但不如说诗歌要求的是一种特别的诚实,用爱尔兰伟大诗人西默斯·希尼的话说,诗歌本质上是一种谎言,却能更深入地揭示真实。所以语言的创新,手法的变化等等,对诗人来说才那么重要,这和他对生命的诚实,对世界的诚实,恰好互为表里。所以庞德才说,技巧是对一个诗人真诚的考验。当然,诗的世界是一个可能的世界,不同的语言技法,不同的风格,对应着不同的揭示真实的可能。向明先生的诗呈现的是最切实,换句话说,与我们日常生活关联最密切的某种可能。当然我们这样说时要当心。坦坦荡荡,不忧不惧,谁不忧不惧?勇者不惧,智者不忧,容易做到吗?另一方面,无论怎样坦坦荡荡,不忧不惧,在我们的上下文中还是要落实到诗。刚才向明先生也讲了,你要是在这方面没有起码的资质和才华,就谈不上这个东西,除非我们谈的是那些从不写诗,却活得像是一首诗的人。确实存在这样的人,依我之见,对他们最正确的态度是在心中深深地鞠躬致意。
  向明先生从不在诗中玩“花活儿”,但这一点都不妨碍他在诗艺上精益求精。《馬尼拉湾的落日》是他被谈得很多的一首诗,这次收入本诗集时用了周梦蝶先生的手书版,后面的小跋很有意思。周先生征引了李商隐“端居绝句”中的一首,又引用了杨注,以突出“只有空床敌素秋”句中的“敌”字,再由杨注“险而稳”,引出自己的一番评价:“返观董兄此制,破空而来飒飒然,若天风海雨逼人,无一字不险,亦无一字不稳,真神品也!”我觉得周先生说得真好,而且意义远不限于此诗。如果说“稳”可以从风格的角度,更多理解成是某种儒者风范的话,那么“险”就更多实现了诗的要求。这首诗好就好在达成了稳和险之间的平衡。劈头那句“还来不及呼痛”险不险?说落日经“黄昏的钟响一催/便从滨海的那棵椰子树顶/跃入海天相割的那片锐利刀锋 ”险不险?“火辣的血/把整个马尼拉湾/煮得通红”险不险?都极险,然而又都极稳妥。周先生说“无一字不险,亦无一字不稳”当然是极而言之,但从诗境来说,确实也是当得起这个评价的,包括进入的语言方式,包括核心象喻落日和砍椰子之间的这种连接,也包括并不在场,却被“来不及呼痛”卷入的项上人头。读这首诗的过程中我的脖子一直凉着呢——不开玩笑,那种来不及呼痛就被砍了头的事,在历史上,尤其在是我们的精神领域中,发生得难道还少吗?由此,修辞意义上的险和稳就溢出了诗境,而与我们的人生之境之间建立了一种关联,说出的和没说出的,包括说不出的,在这种关联中彼此映证。周先生将这首诗归于“神品”,我亟表赞成。
其他文献
错 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郑愁予认为,诗应该表现人类的状况,其表现方式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诗化,使之变成一种有希望的人际关系。如果说这样的诗学观点在“岁月静好”的现实中难
期刊
慕白的诗,山水类占了大量份额。集中读他的诗,感觉他更像一个山水行吟诗人。这也许是他把诗集命名为《行者》的原因。  中国古代的山水诗十分发达,是中国文学和中国精神、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家辈出,名篇迭出。到了当代,山水诗却处在了一种很尴尬的境地。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大量挤占了山水自然诗的发展空间,使当代诗歌里有叙事诗、口语诗等,却已经没有山水诗这个分类。再加上旅游业的过度发达,景区
期刊
当下的新诗创作正在经历着各种问题的纠缠,其中既有遗留的历史问题,也有新出现的现实问题。逐一分析新诗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我试图用“冷”与“热”来概括当下新诗创作的部分特征。这并不是一种忽视问题复杂性的傲慢,而是试图从新诗的内与外两个向度对当下新诗创作做一次力所能及的分析。我认为,当下的新诗创作呈现出内冷外热的基本面貌。  “冷”,指的是新诗一再被诗人与批评家们指认为当下文
期刊
我们煮茶,读经  冥想白蝴蝶轻盈的  梦。蹁跹在苍茫的人世  忘掉漫长的孤单  尖叫的苦寒  一把刀,已收敛了光芒  隐藏在骨头缝里  删掉多余的话  一个词抱紧另一个词  一双老手攥紧另一双老手  握住长夜的温暖  嘘,星空下的耳语  正吹开迷人的月晕  月光的蜜,悄悄  流淌在你我  —— 原载《延河诗歌特刊》2020年第2期  推荐语  诗人截取了一个漫长的大寒之夜,两个人(也可能是挚友或者
期刊
无字之字,有鸟声,有虫鸣  你来,山上露出磐石  种哪一种花,都离不开心花  四月初八日,天香弥漫乡野  小白兔与乌龟一道  在祭坛旁,学习闭关  袈裟包裹过隙的云  九龙意会人间带善的手指  佛光显发,甘露普洒  洗去庭前污垢,等待洁净的人  用真言找回自己的慧根  石阶绿了一层,不是因为苔痕  放下空相,是因为水止无涯  ——原载《国家诗歌地理》2018年10月号  推荐语  这是一首禅意很浓
期刊
灵魂在冷与静中站立  《听雪》是向瑞玲第二部诗集,是向瑞玲人生旅程中的一种印证:有面对自我静静的独白,有在人在事之前款款的倾诉,有对景对物对时光的点到即止,让感触、感悟与心性、心地凛然站立,把生命的诗情和诗歌的空白、意境的独特与文字的禅韵一一呈现出来。其主题明朗,色彩多姿,意象巧妙,情怀赤诚,语言清洁,简约而快速地刻写出外在参与的社会人境与内在参悟的心灵话语,可分为七个方面:  一写自我直接参与的
期刊
她把椅子往光里挪了一下  再挪一下  直到把自己全部放进去  这花花绿绿的季节  搁在年轻那会  真是做什么都好  可是,现在  现在,她的日子只剩  吃饭  睡觉  晒太阳  只剩,咒那个挂在墙上  看着她眯眯笑的男人  三年前扔下她  她,再找不到别的事  她今年九十五  她是我奶奶  ——原载《中国民间短诗》第3期2019年10月  推荐语  这首小诗不小,开篇就把人“唬”住了:她把椅子往光
期刊
数月之前,我应邀参观了重庆主城内一条路线,从中四路到李子坝,再上三层马路到二厂:起于曾家岩,止于鹅岭。  我是跟一伙诗人一块儿去的,大家一下子就被某杂志的李总组织了起来。李总是个看上去要比真实年龄显大的年轻人,我们表面上叫他李总,实际上他是李海洲。我个人意见老总长得太年轻反而不好,容易被人当成副总。   记得那天下雨,我们就成为一支打伞的队伍。途中随时有人加入,也随时有人离开,我们的队伍就以这
期刊
才来城里住了几天,母亲  就待不住了,一边说城里好  一边念叨她乡下的玉米,辣椒,果树  念叨她老屋的粮食,房前屋后的  她拾掇好过冬的柴火,她还念叨着  要去看看他的老娘,要去田野  和庄稼们拉拉话,踩着柔软的土地  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她说  她心里会特别的踏实  她不知道,她的故乡已经远去  她已经没有了她的庄稼,和粮食  她也不知道,她的老娘已经走了许多年  她今年快八十了,她老得和她的故
期刊
海神的一夜  陈东东  这正是他们尽欢的一夜  海神蓝色的裸体被裹在  港口的雾中  在雾中,一艘船驶向月亮  马蹄踏碎了青瓦  正好是这样一夜,海神的马尾  拂掠,一支三叉戟不慎遗失  他们能听到  屋顶上一片汽笛翻滚  肉体要更深地埋进对方  当他们起身,唱着歌  掀开那床不眠的毛毯  雨雾仍装饰黎明的港口  海神,骑着马,想找回泄露他  夜生活无度的钢三叉戟  《海神的一夜》是陈东东颇具代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