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议题式教学的三种“议”境喝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ige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议题式教学尚属于新事物,它的核心在于“议”,是一种以创设议境为载体,以学生议论为路径,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在议题式课堂教学中,创设思辨性情境、两难性情境和生成性情境有助于学生在“议”境中边活动边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思辨性情境;两难性情境;生成性情境
  议题式教学是与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級课程相适应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显著特征是“议”,强调主题要具备“议”的特征,即选择的主题需要议也能够让师生议;它注重创设情境化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开展议论活动,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最近,在一节“参与民主生活”的公开课中,执教老师以“议”为引线,创设了助“议”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议”了起来,“玩”了起来。这节课共设置了三种恰到好处、令人喝彩的“议”境,让学生过足了课堂“议”之瘾。
  一、 思辨性的问题情境——以问题和辩论为助推剂,激活思辨“因子”
  思辨对初中生而言,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他们思辨能力的要求。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对议题的分析和推理,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澄清认知,加深理解。为何思辨?谁来思辨?怎么思辨?这是教师在择取思辨性的问题情境时需要把握的。思辨的问题应侧重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要把主动权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体。因此教师设置议题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围绕议题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在“参与民主生活”一框的教学过程中,执教者选取了以下思辨性的问题情境,以问题和辩论为助推剂,激活思辨“因子”。
  [情境]社会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谣言,对此,人们有不同的态度和观点:“说话权利包括说错话的权利,对谣言的宽容本质上是对说话权利的保护”;“有些谣言没有什么大的危害,可以宽容”;“谣言是没有事实依据捏造的话,不能传播”。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活动1]以“谣言是否可以宽容”作为辩题,组织一场辩论会。辩论会简化为三个环节:一是正反方陈述观点及理由:二是正反方质疑辩论;三是结题陈述。
  [活动2]正反方角色互换,再次阐述观点及理由。
  [结果]学生对本辩题的思辨结果总结如下:
  正方观点:①造谣是具有主观故意的破坏行为,干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②无原则的宽容和漠视让社会和人们变得麻木,宽容并不等于“放纵”。
  反方观点:①发表意见是公民说话的权利,言论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②民主社会奉行宽容、合作和协商的价值观念,社会生活中需要宽容。
  对于学生来说,手机和网络中经常接触到谣言,出于猎奇心理对造谣的问题则很感兴趣,因而执教者设置的辩论主题具备了学生真实和主动参与的心智前提。执教者通过设置“谣言是否可以宽容”这一问题,教法循序渐进,情境应时应景,促使学生理解宽容的边界、谣言的性质,增强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民主态度。自主交流——观点汇总——正反方辩论——正反方互换辩论,这里隐藏的四个小环节,使思辨活动动静结合、层层递进,尤其是正反方角色互换环节的突现,使听课老师眼前一亮,也瞬间增强了课堂的“思辨”氛围。
  二、 两难性的问题情境——以问题和心选为帮衬,直面责任“两难”
  正像哲学家黑格尔所说,“两难”是“两种合理性的冲撞”,因为两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让人进退两难。“两难”情境的最大功能在于让学生在责任与价值冲突中思考、辨别和选择,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情境中“两难”的真实性、情境的生活性是教师在创设两难性问题情境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在“参与民主生活”一框的教学过程中,执教者创设了“是否妥协”的“两难”情境,以问题和心选为帮衬,直面责任“两难”。
  [情境]作为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实行民主管理。社团管理和活动表决一般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如果你是少数派,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A. 不会妥协,坚持自己的立场,维护自己的利益;
  B. 改变自己的立场,服从集体的决定。
  [结果]让学生进行心选。
  [点评]教师:为什么要少数服从多数?少数人的权利就不要维护了吗?当你学会在“两难”的情境中思考,并做出正确选择的时候,便已经向成熟和理智靠近了一步。
  少数服从多数是处理组织行动的最基本原则。在世俗的评判标准里,向他人妥协,改变自己的立场是非常憋屈的做法,但是作为集体的一员,“服从集体的决定”是对集体尽责的表现,这便形成了责任“两难”。学生在私人利益和集体责任的“两难”面前进行心选,这种“深刻的无奈”内化为“主动的选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便会在学生心里悄然生长。
  三、 生成性的问题情境——以问题和求助为搭力,突击课堂“生成”
  叶澜教授认为一节好课的五个标准之一就是“生成性”,它是不可预测和即时的,课堂高度灵活和开放,有师生情感和智慧的投入,在互动的过程中推动课堂产生质变、飞跃。然而,“课堂生成”极其考验教师的教学机智,为谁生成?靠谁生成?如何解决生成?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树立生本意识,珍视学生的“突然袭击”,把问题本身看作可贵的课程资源;愿意为学生学习服务,充当学生学习的伙伴;紧紧依靠学生资源和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实现“生成”。在“参与民主生活”一框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在尾声阶段出现了一个“急转弯”,执教者即时把问题抛回学生,以问题和求助为搭力,突击课堂“生成”。
  [情境1]假如你所在的班级正在组织投票选举班长,在“投谁一票”的问题上,你是怎么选择的?说明理由。
  A. 谁跟我关系好,票就投给谁。
  B.谁有能力,票就投给谁。
  [情境2]学生A:支持“好朋友”一票,有利于维护我们之间的友谊,而且还能在学习中给我“打掩护”。
  学生B:工作能力是担任班长的首选要素。
  学生C:老师,我们村里选举村主任的时候,有人给我爸一条香烟,希望投他的票。所以,谁向我拉票,答应给我好处,我就把票投给谁。(全班哗然)
  [情境3]教师:你所说的是社会生活中存在一些贿选行为,那我们接下来讨论一下“能不能拉票贿选”。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也可以现场咨询听课老师,或者借助老师的手机查找网络资源。
  [活动]学生们有的在讨论,有的请教听课老师,有的借老师的手机查找网络……
  [结果1]学生A:老师,我们小组认为拉票贿选是一种不法行为,影响选举的公平性,会让人对选举失去信心。
  [结果2]学生B:老师,这位老师(听课人员)查到拉票贿选的危害,不在于贿赂金额的大小,而在于破坏民主、污染风气和践踏法治,影响优秀人才参选,容易导致选后腐败。
  [结果3]教师:这样说来,我们应该学会理性看待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应然”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目标,那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同时我们需要看到,社会“实然”总不是那么完美,总有不和谐的声音,需要我们通过制度的完善、公民民主意识的提升来纠正和抵制。
  教学追求精心预设,但预设却难于面面俱到。在这节课上,执教者珍视课堂生成,对学生提出的不可预测问题,即时调整课堂教学;听课者积极辅助解决问题,学生们既合作探究又与听课人员互动,多种教学力量的联动使课堂进入了动态生成模式,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课堂产生了质变和飞跃,实现了亮丽的“转身”。
  总的来说,议题式教学尚属于新事物,今后要实践的道路还很漫长,例如议题式教学更适用于何种课堂?它有哪些特征?在运用过程中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等等,这些都有待于去进一步的研究。相信随着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该教学方法会变得更加成熟,从而更好地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朱志平.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5).
  [2]严宏亮.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以垃圾围城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19):14-15.
  作者简介:陈玉成,福建省莆田市,莆田青璜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选取KJV英译本《圣经》中《雅各书》一卷全部文本,自建小型语料库,通过现代计算机语料库检索技术,对《雅各书》从词表、词簇、搭配、共现、语义韵等方面分析其词汇特征,进一步研究该经文的用词特点。  关键词:《雅各书》;《圣经》英译本;钦定版(KJV);词汇特征;语料库  一、 引言  在当代文化的跨学科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人对《圣经》的语言特点表现出浓厚兴趣。关于《圣经》的语言特点,王佐良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对高中历史課程标准的研究,提出了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经过多次修订,最终确立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其中,唯物史观是核心理念,时空观念是核心思维,史料实证是核心方法,历史解释是核心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历史考试大纲将“论证与探讨问题”能力作为历史学科能力的最高体现。这一能力在高考中着重以开放性试题来体现。结合多年历史教学实践,笔者分析了利用开放性试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在我国教育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来自高考的压力,怎样能够使英语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升,是教师需要不断思考的問题。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教学;教学策略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要着重把握课堂教学时间,并
摘 要: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培养方向,也是小学生建立语文学习兴趣与文学素养的重要教育内容。因此,教师应该通过作文能力培养来增强学生的语文课堂参与积极性,并通过生活化的场景建立和探索来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使学生的作文脱离模式化,变得更为真实、细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在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如过于强调“语用”功能,而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这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本文主要围绕初中阅读教学的缺失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缺失;策略  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也会影响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阅读教学
摘 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与其他文化课不同的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学生若想系统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不仅需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还得在课堂上实际操作。虽然新课程改革对于信息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灌输式教学和低效化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本文基于目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摘 要:计算是数学的基石,是数学的根本,也是小学数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计算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整体的数学学习水平。而计算内容本身又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计算原理与方法的探索中,让学生不仅掌握算法,更要理解算理,同时鼓励创新,优化方法,以题练思,从而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的共同发展,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
摘 要: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学习效率的最大化,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学科特点,以地图为基础,让学生掌握阅读地图的能力。本文以一道地理中考题为引线,引导学生绘图、识图、析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并注重学生读图习惯的培养,以求地图教学在地理课堂中发挥最大的实效。  关键词:高效课堂;地理简图;据图求理  徐州市地理学科加入中考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了,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几乎每道题都是
摘 要:初中数学复习教学离不开典型例题的引入和贯穿,以典型例题作为重要参照,可以帮助学生对于同类题型进行归总和整理,使碎片化的知识变得整体化、系统化,并最终转化为本身思维体系中的知识构成,达到知识巩固和强化的复习效果。由此,还原学生的主体化地位,采用典型例题的教学模式实施初中数学复习教学,实现以“典”促“效”的重要价值,是本文分析和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教学;典型例题;复习效果  
摘要:本文通过对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发现该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课学习存在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纪律差、学习效果不尽人意”等问题。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笔者还进一步就影响的因素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学生学习问题的存在与“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习的学风”,以及“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等因素有关,因而提出了“加强学风建设”“提高体育生的文化素养”“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