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保险消费途径探析

来源 :大众商务·小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ulsww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扩大保险消费对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市场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根据有关<报告)和(调查)资料,在分析了我国保险消费现状基础上,针对影响保险消费的因素,提出了进一步扩大保险消费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保险消费;影响因素;扩大途径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10-0241-03
  
  进一步扩大保险消费。对当前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市场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一个成熟的保险市场,应当是供求双方的协调发展,不仅需要成熟的保险供给者。更需要成熟的保险消费者与之匹配。因此,扩大保险消费是促进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根据《2007-2008年中国保险市场调查与投资咨询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及2004年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山东省保险行业协会联合对山东省17城市居民和团体单位进行的4800份“保险消费环境问卷调查”(以下简称《调查》所披露的数据,就进一步扩大保险消费的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我国保险消费的现状
  
  1.1保险消费水平低下
  首先。居民保险参与度低。‘报告>结果显示,在我国城市市场,有46.5%的城市居民已拥有社会保险。仅有4.5%的居民购买了商业保险,有21.1%的居民既拥有了社会保险又购买了商业保险。此外,尚有27.9%的居民没有购买任何保险产品。
  其次。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均较低。
  中国2008年的保险密度为724元,保险深度为3.25%,这些数字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有20年左右的差距,和我们国家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相比还很不相称,发展潜力巨大。(引自新浪财经——平安总经理张子欣:以建立综合金融集团为目标)
  再者,农村保险市场尚待有效开发。
  总体而言。我国保险消费整体水平普遍低下。
  
  1.2保险消费倾向偏低
  首先。由于住房、教育、社会保险等体制改革的影响,以及多种社会及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居民预期消费压力较大。因而,在我国居民家庭收入可投向的比较上。保险尚处于较次要的地位。《报告》结果显示,居民将保险投资与消费列在储蓄、购房、教育、证券之后;其次,随着我国大中城市住房改革。城市居民的资金转向房产市场,而选择购买商业保险的消费者只有9%。《调查》显示,在购买了保险的消费者人群中,保险费支出占可支配收人的比例在5%以下者数最居多,有着深度开发的巨大潜力。
  
  1.3保险消费结构畸形
  保险消费结构是指消费者购买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的比例关系。从保险产品的功能看。保障型的保险产品的特征是低保费高保障,适宜的目标客户群是中低收人层寻求基本保障的消费群体;投资型产品的目标客户群是收人较高和寻求高投资高回报的消费群体。但根据我国大多数消费者的目前收入状况,居民投保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充足的风险保障,然后再考虑保险“投资”的因素。而目前市场销售情况是:购买保障型的保险产品的较少,而购买投资型产品的较多,保险消费结构畸形。这也说明人们对保险功能的认识存在偏差。
  
  1.4保险消费理念不成熟  它表现在:一是投保动机上只注重有形的物质保障,无视保险的无形保障,以至于有些不出险的保户总有“吃亏”之感;二是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三是投保决策受他人左,缺乏冷静思考和自主性。
  
  2影响保险消费的主要因素
   2.1保险消费者家庭收入偏低  保险消费者家庭收入高低是影响保险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从保险消费者家庭收入与购买商业保险的关系来看,月收入在2000一一一20000元之间的家庭。购买商业保险的比重随着收人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保险消费者家庭收入不高的有力证明是消费者感到保险“价格太高”。《调查)表明。在“保险业存在哪些问题”的调查中,保险“价格太高”排在了第五位。对消费者“选择保险公司时,影响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价格因素”是影响购买的主要因素。 2.2公众的保险意识落后 早在1997年。有学者对部分城市居民的调查表明:对保险“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分别只有1.7%和18.6%。44.6%的居民还处于“不太了解”的状态,35.1%居民根本不了解(引自雪峰著《保险也如何做稳》。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而据<报告>显示,对保险了解很少甚至完全不了解的居民家庭占到了36%。 2.3保险服务不到位 《调查》结果显示。保险服务不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索赔困难。索赔难——是大家公认的保险业的第一大问髓。购买保险并有索赔经历的个人消费者中,认为不顺利的占22.3%,超过20%的消费者对保险理赔不满意;在“团体消费者认为保险业存在的最大问题”的调查中,认为最大问题是索赔困难的最多,占到了37.06%。在对保险消费各因素的评价中。理赔情况评价也最低。
  (2)夸大好处误导。43.3%的被调查者说,不想购买保险的理由是对保险公司不信任,因为保险营销员夸大承诺或者没有完全兑现承诺。
  (3)手续繁杂。保险的承保、理赔手续比较复杂,特别是人寿保险涉及的项目很多、赔付兑现时间长。调查团体消费者索赔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认为由于索赔手续复杂造成的有66.32%。
  (4)合同条款如雾里看花。合同条款难懂的主要原因仍然是保险条款存在晦涩、繁琐的问题。消费者反映,保险公司对“保险产品讲解不够”。在调查“对保险合同的明白程度”时发现。“基本能看明白”的消费者占78.34%;“不明白”的占12.73%;而且,由于保险条款的高度专业性。“基本能看明白”与“看得明白”有很大的不同,表现为对保险条款的一些具体内容不十分清楚。极易引起消费纠纷。另外。消费者对格式条款(俗称“霸王条款”)的不满也十分明显。
  (5)信誉不好。有80.2%的个人消费者表示。最迫切希望了解或者说最关心的保险公司信息是保险公司的“信誉”。在调查对象被问及“选择不同保险公司的原因”时,最多的回答是企业信誉和实力。占调查对象总数的68.76%。这一数字远远高于其他影响因素;没有参加保险的人群中,43.3%的人“不想购买保险的理由”是对保险公司不信任。
  (6)保险业务员素质差。有些消费者对“拉保险的”非常反感。其原因是认为保险业务员“素质差”。为了说服人们购买保险。一些保险业务员往往“王婆卖瓜”,极力夸大保险责任,而对于保险的除外责任避而不谈。与此同时,部分保险业务员缺乏专业知识,本身对保险条款一知半解,理赔时又不按规定办理。加之保险业务员频繁流动,对于这些违规者行业内缺乏禁人机制,所以业务员违规现象屡禁不止。
  (7)险种不丰富。消费者对险种不丰富颇有徽词,有些消费者反映没有自己需要的、想买的保险。比如:目前国内各大保险公司的医疗保 险产品品种不多,并且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这与国外各种各样的医疗险形成鲜明对比;现有的银行保险品种不多,多为分红型保险,这些保险产品和银行定期存款没有什么不同,与其称为“保险”,还不如说是“投资产品”更准确些。消费者希望可以选择的保险品种更加丰富。
   2.4保险信息披露不规范  它表现在:一是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信息沟通渠道,更谈不上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地获得保险信息。《调查》显示,消费者获取保险知识的主要渠道是“保险员的介绍”,占总比例的57.0%;二是保险公司或保险员言过其实,随意扩大保险责任。延伸产品功能。如人寿保险中分红和投资连接保险,往往靠夸大预计的投资收益率来招揽客户;三是刻意隐瞒,即对一些重要性的事实和一些直接关系到客户经济利益的信息表述模糊,告知不明确;四是一些条款、宣传材料和推销说明,使消费者容易产生歧义:五是行业可比性差。由于保险业务信息披露没有形成行业规范,使不同保险公司之间相类似产品的条款不具备可比性,使得消费者无法进行比较。
  
  3扩大保险消费的方法和途径  保险业的发展,不仅要将整体规模“做大”。而且要将实力“做强”。在保险消费方面,做大做强是以做“实”做“细”为基础的。所谓“实”是指保险产品货真价实。保险行为实实在在,消费环境宽松实惠。“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细化消费者”、“细化市场”、“细化风险”、“细化产品”和“细化服务”。
  
  3.1加强保险消费教育,培育大批成熟、理性的保险消费者
  首先,可借鉴日本培育保险市场的做法。日本的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其社会形象是欠佳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谈寿险无法回避疾病和死亡,而日本比我国更忌讳谈论这些话题;二是个别保险代理人素质偏低。违规操作,损害了保户的利益,招致保户反感。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日本从三个层面展开了工作:一是开展“保险宣传月”活动。日本政府很早就推出了“保险宣传月”活动,其原始目的只是批评和纠正某些保险代理人的违规操作行为,后来则逐步发展成为声势较大的普及保险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宣传月中,金社会共同关注保险课题。人们从不同角度。讨论研究关于保险的各种问题,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二是创立“生命保险文化中心”。日本的各大保险公司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社会形象,真正地取信于日本国民。于20世纪70年代共同筹集了一笔基金,建立了“日本生命保险文化中心”。该中心的工作人员全部来自各保险公司,他们的任务绝不是为公司推销保单。而是专门负责对国民进行保险意识方面的培养和教育。通过出版书籍,建立阅览中心,举办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为日本社会提供专业的高质量的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工作不是一哄而起,一哄而散,而是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他们具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明确的服务对象和长远的服务规划,根据保险市场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予以及时的研究作出明晰的解答。三是从娃娃抓起。在日本的小学和中学里,有一门《社会》课,专门讲授社会学知识,其中包括金融保险方面的知识,这门课从小学延续到高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任何一个日本小学生都可以从课堂学到有关保险的知识。因而,通过以上做法。使日本社会的保险教育和宣传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地辐射渗透到每一个日本家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加强我国的保险消费教育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实施。  (1)培育全社会保险消费意识。在我国首先是提高各级政府对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的认识。增强运用保险工具规避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风险和个人风险的自觉性,挖掘保险业发展的巨大市场潜力。使经济增长、社会  稳定与保险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其次是提高广大民众保险的意识。
  (2)突出保险消费教育的重要地位。一是建立保险消费教育体系。从长远的角度来解决现实的问题。比如从现在开始就在高等院校设置相关的专业,为即将到来的保险消费储备人才;借鉴日本的方法将保险知识融人中小学《社会》课程等等。二是提供保险消费教育的渠道,特别是注重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媒体和新兴的社会机构,如媒体网络、咨询机构、社区服务等;在资金方面,保险公司可以借鉴建立”日本生命保险文化中心”的经验,由保险公司作长期的投资(包括人员和资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以各地的保险协会为活动的基地,逐步扩展协会的职能,将培育保险消费作为协会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增加入员。投入资金,面向社会,开展工作。三是注重保险消费教育的内容。比如向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灌输风险管理的理念。向居民家庭提供风险评估以及理财的方式方法,向潜在的保险消费者宣讲投保决策的选择。向购买保险的消费者讲明保险合同主体权利义务等等。  (3)高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的管理和决策水平。首先。保险市场的管理者应该明白,成熟、理性的保险消费者是保险市场的支撑点,保险监管部门要拿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定期地组织市场的调研和保险消费的调研,比如对消费者的投保心理、投保行为、投保能力等方面市场调查,从而提高宏观决策的正确性,增强宏观调控措施的灵敏度和有效性;其次,保险产品的提供者也应该知道,成熟、理性的保险消费者有助于保险公司改进服务的手段、方式,有助于提高保险决策的准确性,以便适时提供优质的、价廉物美的保险产品。
  (4)提倡成熟、理性的保险消费。一方面,鼓励城市居民中的中产阶层把购买保险、寻求保障、增加投资的行为经常化、必要化和计划化;另一方面,提高社会各部门(新闻、司法部门等)参与保险活动的机会,让社会来熟悉保险、理解保险。
   3.2加强保险宣传是培育保险消费的重耍耍手段  (1)加强宏观保险宣传势在必行。宏观宣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保险监管部门要加大有关保险政策的宣传,二是保险公司自身注重形象的宣传。宏观上的宣传,可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覆盖面广、影响大等优势加以宣传。比如制作保险专题片、保险广告,展示保险行业、保险企业和保险人的精神风貌。让公众了解国家保险方面的政策、保险行业的动态、保险公司的实力、经营理念、服务观念等等。另外,宏观宣传还要重视地方党政领导和各类企业事业单位,要让他们了解保险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了解风险管理的观念。了解国内外保险行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2)加强微观宣传,突出入性化特点。微观宣传是指对保险险种的宣传。微观宣传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突出人性化特点,站在客户的角度,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把自己当作客户的朋友、顾问;二是针对不同的消费层次,宣传不同的保险产品。
  (3)加强危机管理,利用危机树立行业良好形象,会在宣传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日常工作中,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中介机构的不规范、部分人员诚信的缺失,保险公司自身。
其他文献
【摘 要】社会保障是实现居民收入再次分配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虽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面临的形势仍十分严峻。本文利用近年来武汉地区社会保障统计数据和调查资料,从深入分析城乡社会保障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入手,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武汉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老龄化;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以及就业市场供求不平衡等因素影响,劳动力就业市场矛盾突出,劳动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为当前劳动关系的规范和协调以及促进劳动就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条款趋于完善、规范,规定具体,可操作性极强。权益保障全面。但新事物的成长与发展需要一个历史过程,也是如此,尽管其出台是我国劳动权益保护的里程碑,但不可避免的也出现不足之处。全面地
期刊
【摘要】《劳动合同法》中第22条,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应在培训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进行了补充。面对此条新规定。企业在实践中应如何看待培训风险,以及如何依法避免培训风险等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将试图就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培训风险;用人单位:劳动者,  中图分类号:D92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10-0244一Ol  
期刊
【摘 要】构筑商业信用法律体系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该体系应当由涉及商业信用的多部法律规范构成,采取分散式的立法模式。为了使该法律体系完善、全面,我国首先应制定商业信用征信法律规范,此外,还应完善现有的相关法律规范,如在(民法通则)中明确增加对信用权的规定、完善商业信用风险救济制度、强化商业信用法律责任等。  【关键词】商业信用法律体系;立法模式;商业信用征信;完善  中图
期刊
【摘要】笔者对一起行政败诉案件进行论述,提出我们要时刻遵循“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基本原则。切实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维护法律的尊严。  【关键词】行政诉讼:事实为根据;法律为准绳  中图分类号:D9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lO-0255-01    去年,在北京市一中院一起工伤认定案件行政诉讼中,作为劳动行政部门的我们毫无疑义的败诉了。该
期刊
【摘要】建国后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地方政府间的“过度竞争”、“无序竞争”局势,严重影响到了整个国家的快速发展和全体人民的长远利益。在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以规范的前提下,只有通过相互合作才能使地方政府间这种不规范竞争关系得以改善。中央部署的四川省灾后重建工作,使得各地方政府在帮助灾区重建的过程中有望在相互合作中展开有序竞争,最终带来一种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地方政府:过度竞争;合作;有
期刊
【摘要】阐述了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变化的趋势,分析了施工组织对建筑工程成本的影响因素,说明了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的经济比较在降低建筑工程成本方面的重要作用,以达到通过施工组织设计来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工程成本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10-0267-01    1概述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各
期刊
【摘  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四川民族地区灾后怎样加快农民重建设的步伐?灾后农民如何合理、快速的发展,有着藏区第一州称号的阿坝州,是搞调研的好去处。小金县金锋村作为作为
期刊
【摘 要】责任政府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价值理念,是责任行政模式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必须回应和满足社会和民众的要求,承担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真正实现责任政府的构建,就耍从行政责任伦理的维度出发,站在公共利益的基点上,重塑政府行政的责任伦理精神。  【关键词】行政责任伦理;责任政府;伦理诉求  中圈分类号:D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
期刊
【摘要】西安高新区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同时,始终按照要把高新区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文明新城区的要求。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三个文明共同进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以打造现代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为主题,不断加大社区文化建设的力度。  【关键词】高新发展;和谐社区;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10-0280-01    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