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异同风格探讨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uangyun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末诗人司空图所著《二十四诗品》,是一部具有独特诗歌风貌的诗歌理论著作,他以独创的艺术形式对多样的唐诗风格进行了细致的分类阐释和形象的描摹,其阐明的美学观点影响深远而广泛。《二十四诗品》不仅蕴含了司空图对诗歌艺术多样化的审美追求,也集中反映了盛唐诗人在诗学理论上的审美理想,它所描绘的二十四种诗歌风貌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诗歌的意境创造,对后世影响深远。笔者只选取“雄浑”与“劲健”、“冲淡”与“自然”、“纤秾”与“绮丽”三组诗歌风格进行赏析。
  一、同中之异
  笔者发现,司空图对同一类型的诗歌风格进行了细致的辨析,能在细微处显真章,足见司空图鉴赏的能力高超,这对于学习者鉴赏诗歌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雄浑”与“劲健”
  “雄浑”与“劲健”都是盛唐诗歌气象恢宏豪迈的代表,但二者之间仍存在差别,不能混为一谈。
  “雄浑”指雄伟、浑厚的艺术风格。“雄浑”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为“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即浑灏壮宏的形式是充实丰富内涵的体现。“返虚入浑,积健成雄”,“虚”指原始状态客观存在的素材,“浑”指从素材中提炼出来的丰满厚实、真实可信的具体艺术形象。《诗品集解》解释“雄”为“刚也,大也,至大至刚之谓”,它由劲健之气积累而成,是一种非常巨大的乃至大到无限的力量。雄浑之风是从整体上对诗歌进行品鉴,因为“虚”包含了世间万物万象,所以不管是“油云”还是“长风”,这类具象都有“荒荒”“寥寥”的笼罩之感,仿佛使人置身于茫茫混沌之中,可感磅礴气势,可见“雄浑”是无限空间、无限力量与混沌朦胧的结合体。
  “劲健”是强劲有力、气势充足的艺术风格。“劲健”强调气势与力量,劲健之风犹如天马行空一往无前,要求诗篇内蕴与诗人内在精神之间的气运畅行无阻、往来无迹;劲健之风像长虹贯日横经天地,诗人的内蕴之气充盈贯注、遒劲健行于诗篇之中,其是诗作气魄的根本所在;劲健之风像千寻巫峡中风走云驰、怒濤奔涌的气充势足,疾驰之云因风连绵不绝,一动一静间气力贯注横行。劲健之风的形成在于满蓄、饱含真诚炽烈的感情与强劲的气势,还要守住事物本质,即为“守中”,诗中流荡纵横恣肆的刚健之气,形成了浑成雄伟的艺术风格。
  “雄浑”与“劲健”皆属阳刚,但“雄浑”可视为一类,而“劲健”则为一品,不论是“积健成雄”还是“喻彼行健,是为存雄”,都表明“雄”与“健”之间存在“非健无以成雄,无雄不必取健”的关系,劲健之风的积累是形成雄浑之风的前提,雄浑之风是劲健之风的升华,足见二者之间一深一浅之分,再者“雄浑”重在诗作整体笼罩之感,而“劲健”重在主体气势力量在诗作中的贯注,也显现了二者的不同。
  (二)“冲淡”与“自然”
  司空图是冲淡自然之美的赞礼者,《冲淡》《自然》两篇从篇名就已体现了自然诗美理想,但人们还是应该认识到“冲淡”与“自然”的同中之异。
  “冲淡”是指平和淡远的艺术风格。司空图强调人生修养与艺术方法的一致性,只有清心寡欲、恬淡无为,才能“天机自合”领略冲淡诗风的微妙之处。“饮之太和”强调诗人须先蓄柔和之气,以平和为性情之基调,使诗歌呈现冲和之气,有此般情怀的诗人,方能创造出“淡”的艺术风格。“犹之惠风,苒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让人不由得想起“风乎舞雩,咏而归”,惠风和畅,轻拂衣襟,翠竹修叶,清音流响,一派冲和淡逸之景,一股醇和的美感自心底涌起。由此可见,冲淡风格是诗人淡然无为的人生态度、平和的胸襟情性和自然界柔美景观自然遇合的产物,冲淡诗境的获得全凭自然遇合,而不能勉强凑合,强调诗歌创作要追求神似而非形似,切勿穷形极貌以致貌合神离。
  “自然”是指自然本真的艺术风格。司空图认为,对于“自然”精神的艺术创作,诗人只需直接面对客观世界,但有会心,则目之所及皆是素材,欣然即得。“俱道适往”是形成自然之风的基本条件,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便可开拓出美妙诗境。“如逢花开,如瞻岁新”,花开物自然,岁新时自然,客观事物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全然不必强夺或造作,只需静静等待,便可融会贯通,终得自然天成之妙,就像谢灵运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全无造作之意。司空图强调“情晤”必须是感情的自然触发,诗人在体察自然的过程中,以主观情感去观照客观事物,达到和谐一致的会合,就像幽人过空山,遇雨偶采苹,行无所事,行无成心,主客遇合,自然采之,采而成趣,都是不经意之举,却成妙趣。由此可知,“自然”就是诗人按照万物运行的规律观察世界进行创作,直接面对客观世界,在无意中发现美景,形成妙趣。
  “冲淡”“自然”都是司空图的诗美理想,并且二者同属一类风格,但是二者仍有不同。“冲淡”重在诗人自身人生态度与人格修养对于冲淡诗风形成的影响,展现着特定的个体人格与大自然和淡之美有机契合而生出的一种醇厚无尽之美。而“自然”重在诗人必须遵循万物运行的客观规律,在体察世界的过程中,情感与景物不经意间融会贯通,从而获得自然佳妙之诗。
  (三)“纤秾”与“绮丽”
  “纤秾”是指纤秀秾郁的艺术风格。“纤”指艺术境界的相对细小或小巧,但不微弱,“秾”指艺术景象的美盛却不俗艳,《纤秾》篇中展现了一幅生气蓬勃的仲春美景,生动清新,浓丽美艳。流水活泼,春色繁盛,春天的美盛繁闹在“采采”“蓬蓬”中显现出来,幽幽深谷中迎来明丽活泼、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与这繁盛之春相得益彰,更显浓艳之美。风和日丽时,碧桃花吐蕊,漫步柳荫下,时时听流莺,不论是天气氛围,还是自然景观,都有鲜活的生命力,构成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美丽的春景图。它以小画面为基础,辅以各种具有生命力的自然风物,虽然未着一字写其色彩,但浓、丽、艳、盛之美感扑面而来,充溢着浓郁的艺术氛围。总体而言,纤秾之风就是一种洋溢着浓丽盛美的相对细小的艺术境界。
  “绮丽”有华美艳丽之意,此处更重“丽”,在华丽之中糅合了清淡自然之气,即呈现清秀明丽的艺术风格。这里的“绮丽”与物质无关,旨在追求精神领域的绮丽富贵,这是一种人生态度。“浓尽必枯,淡者屡深”蕴含着深刻的辩证关系,浓艳到极点必然枯窘,平淡的地方往往深沉,说明“绮丽”更追求“淡”,或者说更追求“寓浓于淡”“淡中见丽”,而这“淡”亦指精神之“富贵”,相对于“浓”,更能增加诗作的精神深度,浓淡枯深之间阐发了“和实生物”的道理。雾退见青山,绿林一点红,月光照华屋,柳荫掩画桥,所用喻象色彩浓艳与清淡相结合,尽显浓淡互补的秀丽华美,甚至还散发出些许清寒之意。司空图写绮丽之情,着重在意洁身自守、心有所寄的士大夫的高情逸韵,讲求舒畅惬意、情境相谐,偏重于内在感情的自我满足,指明了诗风字面绮丽不及内涵绮丽重要。   “纤秾”与“绮丽”皆属秀美风格,所描绘的景象都富于色彩美,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确实千丝万缕,容易混淆,纤秾风格是一种浓艳的盛美,绮丽风格是一种明丽的华美,虽然都很秀丽,但在色彩、氛围的浓淡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纤秾”之风色彩偏“浓”,氛围偏重热烈浓郁,“绮丽”之风色彩追求浓淡相宜,在“纤秾”的“浓”之中加入了“淡”的成分,氛围较为疏朗。二者之间的主要差别就在于“淡”。
  二、异中之同
  《四库总目提要》评《二十四诗品》“所列诸体毕备,不主一格”,作跋“其教人为诗,门户甚宽,不拘一格”,其中所概括的二十四种风格,有相近之品,亦有相去之品,人们仔细研读便会发现众品看似并无联系,实则一线贯之,整体联系起来。
  “自然之道”是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阐释的诗美理想。司空图的“自然之道”的诗美理想囊括众多,包含诗歌的创作方法、写作手法、谋篇布局、语言词汇和诗思情感等方面。他在谈到冲淡风格的方法与途径时,强调冲淡诗境的获得全靠自然遇合,“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这都是告诫创作者要順其自然,万不可勉强取得。《自然》篇中“俯拾即是,不取诸邻”旨在阐明创作源于自然,“俱道适往”则强调要符合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真予不夺,强得易贫”与“冲淡”一意,讲究自然遇合,说明自然的赐予常在常青。《疏野》与《自然》相近,质朴真率的“疏野”主张“拾物自富,与率为期”,在诗歌取材和意境表达上强调“任情自然,绝去雕饰”,虽然更注重诗人主体,但是与《自然》在大体上不谋而合。自然质朴、情意真率的《实境》一品,着重强调获取诗境时要“如见道心”,即强调灵感的触发与情景的交融,“取语甚直,计思匪深”要求诗歌创作语言要自然质直,不可幽深隐晦,亦说明灵感“遇之自天”,依旧是顺其自然即可。
  唐代诗家众体擅胜,论家自然不能以一废全,所以《二十四诗品》中也包含“雄浑”“豪放”“纤秾”“绮丽”等风格,虽不相同,但亦有自然之迹可循。浑灏壮宏的雄浑之风茫茫然笼罩大地,自然万物亦在其中,只有做到“持之匪强”,才能“来之无穷”,依旧是强调自然之道,不可勉力相强。《豪放》篇中心胸阔大吞吐八荒之感皆因“由道返气”,从大自然养就浩然之气,与自然之道相契合,继而达到笔无涯涘、神迈千里。纤秾风格浓丽美盛,但其中“乘之愈往,识之愈真”的创作途径饱含自然诗美,自然中蕴藏着发掘不尽的诗境,诗人愈是深入地观察、体验自然,就愈能把握纤秾诗美的真谛,开拓新的美妙诗境,从而生生不息、永葆青春。《绮丽》篇因一“淡”不堕俗艳而入选自然之道,“浓尽必枯,淡者屡深”以充满哲理思辨的关系展示了“寓浓于淡,淡中见丽”的追求,从而达到与自然冲淡诗美理想糅合起来的目的。司空图从自然诗美相反的方向进行论述,但依旧以自然作为主线贯穿,功力深厚,
  新颖奇特。
  《二十四诗品》中还有许多篇目虽未铺排叙述,但亦时时闪现着自然诗美的影子,如《含蓄》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精神》中“欲返不尽,相期与来”“妙造自然,伊谁与裁”,《缜密》中“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水流花开,清露未晞”“犹春于绿,明月雪时”,《委曲》中“道不自器,与之圆方”,《形容》中“俱似大道,妙契同尘”,《飘逸》中“识者已领,期之愈分”,《流动》中“夫岂可道,假体遗愚”,总体而言都与自然诗美契合,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三、结语
  司空图创作《二十四诗品》,其贡献绝不仅仅在于归纳与总结唐诗风格,更在于他将相近风格的诗品能够辨别得细致入微,亦能将风格相去甚远的诗品以自然诗美理想贯穿融合。司空图更是以诗论诗,大量运用喻象,可谓传神不止,美妙有余,为后世的诗论奠定了基础,影响深远。
  (内蒙古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中日左翼诗歌曾经犹如红色风暴,迅速席卷中日诗坛,成为主流,在波澜壮阔的左翼文学运动中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作为左翼文学的重要领域,中日两国的左翼诗歌运动关联复杂,紧密互动,既具有联系性和相通性,又有差异性和特殊性。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无产阶级运动蓬勃兴起,国际左翼文学运动也随之狂飙突进,横扫东亚。中日左翼诗歌应运而生,犹如红色风暴,迅速席卷中日诗坛,成为主流,在波澜壮阔的左翼文学运动中,更加
期刊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学习江泽民同志十五大报告的体会杨兴富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江泽民同志在
《白鹿原》被称为记录中国人心灵和传统分化变迁的一部史诗,聚焦关中平原白、鹿两个家族跨越几代的各种社会政治环境中的恩怨纠葛,其人物丰满、线索复杂,曾经被改编成多种艺
期刊
柏格森是西方现代美学史上著名的美学家之一,是生命美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他提出的绵延与直觉体验两大理论批判了传统的机械时间观和实用主义理性,促使人类在意识流动中借助自身的情绪和心理体验去感知世界,实现生命之流的自由奔涌。而这种理念在文学领域掀起了一股新型的创作思潮,尤其为意识流小说的诞生提供了哲学依据。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杰出的意识流小说家,其创作思想正与柏格森的生命美学一脉相承。  一、柏格森生命
期刊
18世纪见证了英国的全面兴起,但同时经济扩张下私欲的张扬、社会转型时期的混乱和失序,也使人感到困惑与矛盾。作为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丹尼尔·笛福在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中塑造了一位不断开拓、积极进取、勤奋坚定、注重实际的创业英雄鲁滨逊。但是,这位英雄又时常流露出一种精神化的倾向,宗教忏悔、道德自省、悔罪伴随其创业历险经历,使其成为社会转型、变革时期道德寓言的代言人。  18世纪,海外
期刊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构造了“月亮”意象,他利用这一意象诠释了西方文化领域的现代主义.这一诠释不仅完成了对传统的颠覆,同时又实现了西化之路——对月亮颠狂意象的借鉴.rn
期刊
党史工作,是党的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党史工作,重视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研究和总结。早在1942年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同志就深刻地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哈代在1891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生活的窘迫、男权的压迫、命运的阴差阳错等因素造就了苔丝最后的悲剧人生。本文分别从生态女性主义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两个方面去解读苔丝的悲惨命运。  一、从人与自然的角度解读苔丝的悲惨命运  人与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女性因为其有着生理期、孕育子女等的循环和周期性又与大地孕育世间万物的过程有一种相连性,体现出一定的自然法则。因此,哈代在
期刊
一、前言 三池煤矿自建矿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开采历史,到目前为已发展为海底采煤的煤矿。然而,由于海底煤矿处于深部,生产的原煤价格很高。为此,要想削减价格维持竞争力只好
“体性”一词最早见于《国语·楚语上》,“且夫制城邑,若体性焉,有首领股肱,至于手母毛脉,大能掉小,故变而不勤”,意为“身体”;法家的《商君书·错法》则进一步将其表意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