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对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并留置导尿管的患者1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尿路感染的预防护理,再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留置尿管时间、护理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除了要做好对患者健康知识的讲解,以及心理、饮食等方面的常规护理外,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留置尿管护理,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促进临床治疗效果,尽早让患者康复出院。
【关键词】泌尿外科;留置尿管;尿路感染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41-01
很多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在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后,会出现尿失禁、尿潴尿尿道创伤等诸多不良的现象,因此,临床上多会针对此类患者,于术后留置导尿管,以期望能通过对患者尿液的持续性引流,起到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留置尿管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作用,使得患者很容易发生尿路感染,这为治疗的有效性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基于这种现象,笔者就将近年来在我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并于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对患者给予的护理措施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并留置导尿管的患者182例,男女比例为135:47,年龄在15~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6.15)岁;留置导尿管时间在4~15d之间,平均留置时间为(6±2.31)d。所有患者均在接受治疗前经临床相关检查后确诊,并由患者本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泌尿系统结石者136例,前列腺增生者38例,尿道狭窄者8例。
将1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9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尿管留置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行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卫生指导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尿路感染预防性护理:
1.2.1 护理人员按照技术操作的规范对患者进行导尿,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清洗、消毒程序。所有的操作过程要保证认真完成,特别是对尿管进行固定的左手,必须保持绝对无菌,决不能与经过消毒后的皮肤进行接触,保证见尿后在插入尿道的尿管处于绝对无菌状态。避免将患者的表皮细菌带入,导致其尿道口发生感染。
1.2.2 导尿管留置处理 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气囊硅胶尿管对该类患者进行导尿管留置。该尿管对患者黏膜的刺激相对较小,气囊的内固定也可以避免用胶布进行外固定过程中存在的易污染、固定不牢等缺点。一般情况下每月对其进行1次更换。操作时手法要娴熟、轻柔,务必一次成功,并针对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生理构造、年龄等方面的不同,选择最为合适的硅胶导尿管。确定气囊已经完全送入患者的膀胱之后,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注入20ml左右的生理盐水,方能有效防止尿管发生脱出和渗漏现象。另外,在进行导尿之前要先用浓度为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患者的会阴部进行清洗,再用浓度为0.05%的碘伏对患者的尿道1:1进行两遍消毒处理,然后严格无菌的状态下进行导尿操作。在留置导尿管之后,采用浓度为0.02%的碘伏对患者的尿道口进行擦拭消毒,2次/d,并于排便后指导患者及时进行会阴部冲洗、清洁、消毒,勤换尿袋,最少也需每日更换尿袋1次,以防止逆行感染。同时,在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由专业的护理人员指导其进行膀胱功能锻炼,每日进行缩肛训练10—15min。
1.2.3 避免冲洗膀胱。留置尿管后, 作膀胱冲洗, 增加了膀胱粘膜受损的机会, 从而增加尿路感染。故应尽量避免膀胧冲洗,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加强对生理性冲洗膀胱的重视,若患者病情允许,可嘱咐患者多饮水,一般要引用2500 毫升到3000 毫升,从而有效的对膀胱中的沉淀物进行冲洗,达到稀释尿液、防止导尿管堵塞的目的,对于长时间使用导管的患者,要嘱咐其每日的饮水量要超过3000 毫升。
1.2.4 实时、动态地观察患者的尿液颜色、尿量与性质,主动地询问患者,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此外,还需做好患者尿液培养与病情监测工作,若患者有尿路感染迹象,则需及时选择相应的膀胱冲洗液进行膀胱冲洗。
1.2.5 当患者病情稳定,排尿情况良好时,可择机拔除尿管。拔除尿管前,最好协助患者进行膀胱功能锻炼24h以上,待患者膀胱充盈有尿意后,再拔尿管,并指导协助其立即排尿。尿管拔除后,给予患者耐心、细心的辅导,并根据其心理状况,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再通过听流水声、腹部按摩、毛巾热敷等方式,促进其尽早排尿[1-2]。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在P<0.05的情况下,表示两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导尿术属于临床泌尿外科常见的护理操作方式之一,其针对行泌尿手术的患者,主要起着防止尿潴留、控制尿失禁、促进术后恢复的有效作用。但是,对患者留置导尿管后,由于留置时间普遍较长,若在留置期间未做好相应的清洁与护理工作,也很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这对临床治疗效果也将造成负面影响。基于这种因素考虑,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除了要做好对患者健康知识的讲解,以及心理、饮食等方面的常规护理外,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留置尿管护理,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促进临床治疗效果,尽早让患者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 张张,戴雪娣,等.循证护理对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2,9(6):131-132.
[2] 蒋华观.留置尿管伴随尿路感染的预防现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7 (28):148.
【关键词】泌尿外科;留置尿管;尿路感染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41-01
很多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在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后,会出现尿失禁、尿潴尿尿道创伤等诸多不良的现象,因此,临床上多会针对此类患者,于术后留置导尿管,以期望能通过对患者尿液的持续性引流,起到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留置尿管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作用,使得患者很容易发生尿路感染,这为治疗的有效性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基于这种现象,笔者就将近年来在我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并于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对患者给予的护理措施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并留置导尿管的患者182例,男女比例为135:47,年龄在15~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6.15)岁;留置导尿管时间在4~15d之间,平均留置时间为(6±2.31)d。所有患者均在接受治疗前经临床相关检查后确诊,并由患者本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泌尿系统结石者136例,前列腺增生者38例,尿道狭窄者8例。
将1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9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尿管留置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行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卫生指导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尿路感染预防性护理:
1.2.1 护理人员按照技术操作的规范对患者进行导尿,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清洗、消毒程序。所有的操作过程要保证认真完成,特别是对尿管进行固定的左手,必须保持绝对无菌,决不能与经过消毒后的皮肤进行接触,保证见尿后在插入尿道的尿管处于绝对无菌状态。避免将患者的表皮细菌带入,导致其尿道口发生感染。
1.2.2 导尿管留置处理 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气囊硅胶尿管对该类患者进行导尿管留置。该尿管对患者黏膜的刺激相对较小,气囊的内固定也可以避免用胶布进行外固定过程中存在的易污染、固定不牢等缺点。一般情况下每月对其进行1次更换。操作时手法要娴熟、轻柔,务必一次成功,并针对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生理构造、年龄等方面的不同,选择最为合适的硅胶导尿管。确定气囊已经完全送入患者的膀胱之后,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注入20ml左右的生理盐水,方能有效防止尿管发生脱出和渗漏现象。另外,在进行导尿之前要先用浓度为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患者的会阴部进行清洗,再用浓度为0.05%的碘伏对患者的尿道1:1进行两遍消毒处理,然后严格无菌的状态下进行导尿操作。在留置导尿管之后,采用浓度为0.02%的碘伏对患者的尿道口进行擦拭消毒,2次/d,并于排便后指导患者及时进行会阴部冲洗、清洁、消毒,勤换尿袋,最少也需每日更换尿袋1次,以防止逆行感染。同时,在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由专业的护理人员指导其进行膀胱功能锻炼,每日进行缩肛训练10—15min。
1.2.3 避免冲洗膀胱。留置尿管后, 作膀胱冲洗, 增加了膀胱粘膜受损的机会, 从而增加尿路感染。故应尽量避免膀胧冲洗,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加强对生理性冲洗膀胱的重视,若患者病情允许,可嘱咐患者多饮水,一般要引用2500 毫升到3000 毫升,从而有效的对膀胱中的沉淀物进行冲洗,达到稀释尿液、防止导尿管堵塞的目的,对于长时间使用导管的患者,要嘱咐其每日的饮水量要超过3000 毫升。
1.2.4 实时、动态地观察患者的尿液颜色、尿量与性质,主动地询问患者,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此外,还需做好患者尿液培养与病情监测工作,若患者有尿路感染迹象,则需及时选择相应的膀胱冲洗液进行膀胱冲洗。
1.2.5 当患者病情稳定,排尿情况良好时,可择机拔除尿管。拔除尿管前,最好协助患者进行膀胱功能锻炼24h以上,待患者膀胱充盈有尿意后,再拔尿管,并指导协助其立即排尿。尿管拔除后,给予患者耐心、细心的辅导,并根据其心理状况,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再通过听流水声、腹部按摩、毛巾热敷等方式,促进其尽早排尿[1-2]。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在P<0.05的情况下,表示两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导尿术属于临床泌尿外科常见的护理操作方式之一,其针对行泌尿手术的患者,主要起着防止尿潴留、控制尿失禁、促进术后恢复的有效作用。但是,对患者留置导尿管后,由于留置时间普遍较长,若在留置期间未做好相应的清洁与护理工作,也很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这对临床治疗效果也将造成负面影响。基于这种因素考虑,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除了要做好对患者健康知识的讲解,以及心理、饮食等方面的常规护理外,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留置尿管护理,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促进临床治疗效果,尽早让患者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 张张,戴雪娣,等.循证护理对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2,9(6):131-132.
[2] 蒋华观.留置尿管伴随尿路感染的预防现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7 (2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