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黄体诚修建贞节牌坊的成因
汉源是西南地区人类居住最早的地方之一,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物产丰富,现有大量的考古遗迹可以佐证。汉源县九襄镇处在川藏线、川滇线的交通要道上,自古以来就是古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之一。历代都有驻军把守,很多驻军后代就遗留在当地,蒙古族、满族、甚至石达开的众多部众遗留很多,所以汉源县拥有众多的少数民族人口。既然是商道,本地经商之人就多,大户也就多。黄体诚据汉源县志记载,就属大户之巨富之一,据笔者考察当地文化站曹启东老人及贞节牌坊看守者后人(贞节牌坊修建之初,在牌坊不到五米的西面修筑了三间土坯房放置工具及看守,建成后黄家就这三间土房安排其长工一家专职看守牌坊,直到现在。文革期间红卫兵欲砸毁牌坊,倒塌的石头马上会祸及这家根红苗正的长工,无奈下只得作罢。牌坊至今较少损坏,这也是原因之一),证实了这一点。
雅安地区盛产石料,石料加工业非常发达。雅安市、芦山、上里等地留下了众多汉阙、墓石雕刻,芦山县、宝兴县、荥经县,包括汉源县,至今还有众多雕刻石匠在从事这个行业。这从技术角度解决了牌坊的制作问题。
黄体诚从炼银矿发家,历代商人均是解决经济问题之后要谋求政治地位,黄也不能免俗,捐钱买了个贡生。这些还不足以满足其心理需求,于是有了“恩贡黄体诚为旌表其母、嫂节孝,在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请旨修建位于九襄镇南街尾上的石牌坊”。
牌坊,又叫牌楼,《中国大百科全书》给牌坊下的定义是“一种只有单排立柱,起划分控制空间的建筑。”通观中国牌坊,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显著特征,那就是通常在牌坊的两边望柱上端,髹黑漆以防腐。因此,牌坊又被称乌头门或棂星门,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标志和纪念性建筑,有建筑史家将中国牌坊与西方的凯旋门相对应。
牌坊的出现,几乎与中国的封建社会同步,最早见于史料文献的当为春秋时期,最初的雏形仅为两根立柱上架设一根横梁,春秋时称为“衡门”。至隋唐时期,出现了用于里、坊门的“乌头门”,早期乌头门的立柱都与实体墙相连接并安装门扇,并非独立的建筑,即“将雕工相当精致、形制赫然华贵的华表柱移植到了坊门上来,成为两根立柱中间连一至两根横梁及门扇组合成的乌头门”。乌头门有旌表门第的意思,非一般家庭所允许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唐六典》规定,六品以上官员的府第才准用乌头门。到了宋代,乌头门又被称为“阀阅”(据《营造法式》)。北宋中期,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城市中封闭的里坊制格局,坊门变成了跨街而立的独立牌坊。宋以后,自成一体的牌坊就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艺术建设类型。到了明清时期,牌坊的建立达到鼎盛,双柱、三柱、四柱、五柱方形、亭状等形制的牌坊,在中国封建社会大地上遍地开花,用料也由原先的木质变成了砖制、石制,甚至于汉白玉;牌坊上的装饰雕刻也日臻精美,额坊上起楼筑顶,柱体坊间雕龙画凤,甚至连斗拱、屋檐之上也无不镌刻纹饰,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牌坊最早的功能,是作为里、坊的“门”而存在的。除了用以里坊、衙署前的“门”外,牌坊还常作为桥梁、街衙、墓道、祠堂等建筑的标志性符号。牌坊逐渐演变成褒扬功名、旌表节烈的机构性功能,无疑是从其标志性的宣传功能中衍生而来的。
将牌坊与妇女的贞节关联起来进行旌表的做法,最早出现在东汉。《后汉书.安帝纪》载,元初六年,“召赐贞女有节义谷十斛,甄表门闾,旌显厥行”。到了唐代,对贞节妇女“表其门闾”,采用树阙以显。而真正采作树立贞节牌坊予以旌表的制度,则是从明代才开始的。到了清代,《大清会典》对此作了详细的规定,即获准旌表后,由地方官府拨出官银三十两,“听本家建坊”。按此方法建立的是专坊,即一人一坊。建坊地点,可为贞节妇女居住处附近,如家门、村口等,也可于贞节妇女的墓前。由于统治者对旌表贞节的大力提倡,故清朝各地官府上报请旌趋之若骛,节烈妇女激增,贞节牌坊遍树各地。清政府大量拨官银建坊,使财政支出激增。于是,自清嘉庆起,拨专银建坊者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诏令各地建立总坊,将所有需要旌表的妇女的姓名,刻在总坊上,如四川隆昌陈氏“节孝总坊”等。此时,建贞节牌坊已成定制,对于那些有钱有势的官宦、富商家族,只要不要官府出钱,仍然可以自建专坊。
黄体诚修建的牌坊背北面南,高3.39丈,宽3.33丈,全部为红砂岩石质结构。整个造型,由四柱三间,四层出檐多脊,南北两大面,东西八小面垂直三段式组成。每层对称,逐层内缩,直上顶端,凝为一座宝塔。再配以坊顶脊头,四周蛮吻,岔脊鸱吻,云纹飞檐,使整个牌坊,气势开张,充满活力。该牌坊四柱基部,有八座抱鼓,抱鼓顶端,刻有八尊立体仙佛,跨狮伏虎,各具形态。石柱前后,刻有对联,其中有四川学政使文清颜联:“竹柏凌霜,劲节永延千岁荫;芝兰擢秀,荣封伫荷九重褒”。清溪知事吴云程联:“光争日月照千载;志凛冰霜翠一门”。石牌坊的三间门洞,中门宽大,两侧略小。中间横额上,刻有“姑媳冰霜”四字,两侧的横额上,前后分别刻“钟礼”“郝法”“浑金”“朴玉”。横额之上是额匾,前后刻黄家姑媳节孝铭文和建坊工程始末。更上一层,正中楷书“节孝”两字,再上则为龙蟠绕的“圣旨”竖匾。
二、黄体诚修建贞节牌坊的艺术特色
(一)雕刻题材和内容极其丰富
整个牌坊雕刻题材全部来自传统川戏,其中以表现女性故事为主,如“杨门女将”、“樊梨花”等,总共雕刻传统川戏剧目48个,整个牌坊雕刻有人物788个,最小的不到三厘米,雕工精美绝伦,可以说是一个川戏雕刻的博物馆。整座牌坊,有阑额12面,檐坊13座,浮雕168幅,人物刀法细柔,姿态典雅,衣冠简朴,线条清晰。
修建牌坊,历时九年,耗资巨万。初建成时,金碧辉煌,点朱染翠,迄今160余载,部分彩色,仍清晰可见,牌坊以精湛工艺,为后人留下研究清代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珍贵资料。
(二)构思布局极其巧妙
牌坊的总设计师是黄体诚在全国各地高薪聘请的(据曹启东老人口述,大师傅是曾经参加过皇家建筑的工匠),是一次统一指挥总体设计,分工合作的集体创作,从雕刻内容到形式都具有独特的四川地方特点。同时由于统一规划,图纸设计在雕刻中至关重要,反映在牌坊中,可见雕刻和绘画、和川戏的关系在牌坊中得到了很好的结合。黄家为了光宗耀祖,不惜一切代价营造,除了不得不刻文字的地方,无一处不雕刻川戏人物;空间实在无法容纳人物形象,则以各种传统装饰纹样进行修饰,总之,该牌坊在布局安排方面无所不用其极。具体研究每一幅川戏雕刻、文字、装饰纹样,都可以独立撰写一篇川戏舞台艺术、书法艺术、图案纹样转化为雕刻艺术的学术论文。 (三)修建牌坊的石头等原料、表现的川戏剧目等就地取材,生活气息极其浓郁
雅安地区盛产各种石料,该牌坊石料全部来自对面山坡的红砂石,这种石料颗粒细腻,软硬适中,适合雕刻。牌坊雕刻的内容几乎来自川戏,川戏在四川人农闲时很多人都可以表演一段,雕刻工匠又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创作,那么生活气息在雕刻中得到充分反映就是必然的了,牌坊中所有川戏人物的装扮全是舞台扮相。又如在北面第二柱的北棱上刻了一个蒙古服饰的人物动态;八个抱鼓上的大型人物的服饰,完全是清代四川人的装扮。研究这些服饰,完全可以还原当年的舞台场景,所以说这是川戏艺术雕刻的博物馆名副其实。川戏艺术只在云、贵、川传播,目前还没有发现第二处这么大规模的川戏雕刻艺术。
(四)风格技法极其统一
由于黄体诚财力雄厚,参与人员众多,报酬不菲,据守牌坊者后人介绍,每天吃菜用的辣椒面这种调味品,就是用水碾子加工制造才够食用,虽然工期长达九年,没有中途停工换师傅,保证了整个思路的连贯性。
纵观全国各地的牌坊艺术,除了武当山的皇家牌坊的修饰比较繁琐富丽、雕工无与伦比外。在民间,就是以牌坊著称的安徽、江西古徽州地区,四川隆昌、富顺、自贡、贵州赤水(以前属四川管辖)等地,在修饰的丰富、雕刻技术的高超、题材的广阔、艺术表现的审美品位等方面,无一能超越这个牌坊。其他地方的牌坊就是一个宣传工具,修饰较少,特别是人物雕刻的数量都没有黄体诚的多,毕竟这个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撑。该牌坊在吸收、融汇其他牌坊雕刻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在题材、艺术表现形式、造型技巧、审美品位诸方面都较其他地区的牌坊有所突破,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自身的审美意识,更具有巴蜀文化的地域特色;既有雄浑的阳刚美,又有世俗情趣的婉约美。是川戏艺术世俗化的画卷,是清代社会的缩影。同时是川戏的大百科全书、川戏的殿堂。石刻艺术生活化、舞台艺术平面化的典范,认识川戏的鲜活史料。在戏曲、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建筑、民俗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极高价值,是川戏艺术与雕刻艺术相融合的杰作。也是雅安地区乃至巴蜀地区雕刻艺术的里程碑。三、巴蜀文化及汉源县九襄镇境内的风俗特色对牌坊建造的影响
从古至今,巴蜀之地都天高皇帝远,远离政治中心,底层人好勇斗狠,特别是汉源县地处交通要冲,自古以来,哪怕是农耕时代,这种地方都是民风彪悍之地。没有战争的年代,在农闲时节,到处可以听到锣鼓喧天的自娱自乐的川戏表演,来发泄旺盛的生命力。所以,纵观全国的牌坊艺术,只有巴蜀文化的地区才会在牌坊上雕刻密密麻麻的戏剧场景,把一个代表儒家文化庄严神圣的贞节牌坊变成了大众娱乐的民间舞台,这确非当初牌坊的真意!
从中国石牌坊的历史梳理及黄体诚修建石牌坊的艺术价值研究来说,黄体诚修建的牌坊,对研究如何把戏曲艺术转化为雕塑形象的学术方法研究,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
汉源是西南地区人类居住最早的地方之一,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物产丰富,现有大量的考古遗迹可以佐证。汉源县九襄镇处在川藏线、川滇线的交通要道上,自古以来就是古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之一。历代都有驻军把守,很多驻军后代就遗留在当地,蒙古族、满族、甚至石达开的众多部众遗留很多,所以汉源县拥有众多的少数民族人口。既然是商道,本地经商之人就多,大户也就多。黄体诚据汉源县志记载,就属大户之巨富之一,据笔者考察当地文化站曹启东老人及贞节牌坊看守者后人(贞节牌坊修建之初,在牌坊不到五米的西面修筑了三间土坯房放置工具及看守,建成后黄家就这三间土房安排其长工一家专职看守牌坊,直到现在。文革期间红卫兵欲砸毁牌坊,倒塌的石头马上会祸及这家根红苗正的长工,无奈下只得作罢。牌坊至今较少损坏,这也是原因之一),证实了这一点。
雅安地区盛产石料,石料加工业非常发达。雅安市、芦山、上里等地留下了众多汉阙、墓石雕刻,芦山县、宝兴县、荥经县,包括汉源县,至今还有众多雕刻石匠在从事这个行业。这从技术角度解决了牌坊的制作问题。
黄体诚从炼银矿发家,历代商人均是解决经济问题之后要谋求政治地位,黄也不能免俗,捐钱买了个贡生。这些还不足以满足其心理需求,于是有了“恩贡黄体诚为旌表其母、嫂节孝,在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请旨修建位于九襄镇南街尾上的石牌坊”。
牌坊,又叫牌楼,《中国大百科全书》给牌坊下的定义是“一种只有单排立柱,起划分控制空间的建筑。”通观中国牌坊,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显著特征,那就是通常在牌坊的两边望柱上端,髹黑漆以防腐。因此,牌坊又被称乌头门或棂星门,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标志和纪念性建筑,有建筑史家将中国牌坊与西方的凯旋门相对应。
牌坊的出现,几乎与中国的封建社会同步,最早见于史料文献的当为春秋时期,最初的雏形仅为两根立柱上架设一根横梁,春秋时称为“衡门”。至隋唐时期,出现了用于里、坊门的“乌头门”,早期乌头门的立柱都与实体墙相连接并安装门扇,并非独立的建筑,即“将雕工相当精致、形制赫然华贵的华表柱移植到了坊门上来,成为两根立柱中间连一至两根横梁及门扇组合成的乌头门”。乌头门有旌表门第的意思,非一般家庭所允许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唐六典》规定,六品以上官员的府第才准用乌头门。到了宋代,乌头门又被称为“阀阅”(据《营造法式》)。北宋中期,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城市中封闭的里坊制格局,坊门变成了跨街而立的独立牌坊。宋以后,自成一体的牌坊就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艺术建设类型。到了明清时期,牌坊的建立达到鼎盛,双柱、三柱、四柱、五柱方形、亭状等形制的牌坊,在中国封建社会大地上遍地开花,用料也由原先的木质变成了砖制、石制,甚至于汉白玉;牌坊上的装饰雕刻也日臻精美,额坊上起楼筑顶,柱体坊间雕龙画凤,甚至连斗拱、屋檐之上也无不镌刻纹饰,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牌坊最早的功能,是作为里、坊的“门”而存在的。除了用以里坊、衙署前的“门”外,牌坊还常作为桥梁、街衙、墓道、祠堂等建筑的标志性符号。牌坊逐渐演变成褒扬功名、旌表节烈的机构性功能,无疑是从其标志性的宣传功能中衍生而来的。
将牌坊与妇女的贞节关联起来进行旌表的做法,最早出现在东汉。《后汉书.安帝纪》载,元初六年,“召赐贞女有节义谷十斛,甄表门闾,旌显厥行”。到了唐代,对贞节妇女“表其门闾”,采用树阙以显。而真正采作树立贞节牌坊予以旌表的制度,则是从明代才开始的。到了清代,《大清会典》对此作了详细的规定,即获准旌表后,由地方官府拨出官银三十两,“听本家建坊”。按此方法建立的是专坊,即一人一坊。建坊地点,可为贞节妇女居住处附近,如家门、村口等,也可于贞节妇女的墓前。由于统治者对旌表贞节的大力提倡,故清朝各地官府上报请旌趋之若骛,节烈妇女激增,贞节牌坊遍树各地。清政府大量拨官银建坊,使财政支出激增。于是,自清嘉庆起,拨专银建坊者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诏令各地建立总坊,将所有需要旌表的妇女的姓名,刻在总坊上,如四川隆昌陈氏“节孝总坊”等。此时,建贞节牌坊已成定制,对于那些有钱有势的官宦、富商家族,只要不要官府出钱,仍然可以自建专坊。
黄体诚修建的牌坊背北面南,高3.39丈,宽3.33丈,全部为红砂岩石质结构。整个造型,由四柱三间,四层出檐多脊,南北两大面,东西八小面垂直三段式组成。每层对称,逐层内缩,直上顶端,凝为一座宝塔。再配以坊顶脊头,四周蛮吻,岔脊鸱吻,云纹飞檐,使整个牌坊,气势开张,充满活力。该牌坊四柱基部,有八座抱鼓,抱鼓顶端,刻有八尊立体仙佛,跨狮伏虎,各具形态。石柱前后,刻有对联,其中有四川学政使文清颜联:“竹柏凌霜,劲节永延千岁荫;芝兰擢秀,荣封伫荷九重褒”。清溪知事吴云程联:“光争日月照千载;志凛冰霜翠一门”。石牌坊的三间门洞,中门宽大,两侧略小。中间横额上,刻有“姑媳冰霜”四字,两侧的横额上,前后分别刻“钟礼”“郝法”“浑金”“朴玉”。横额之上是额匾,前后刻黄家姑媳节孝铭文和建坊工程始末。更上一层,正中楷书“节孝”两字,再上则为龙蟠绕的“圣旨”竖匾。
二、黄体诚修建贞节牌坊的艺术特色
(一)雕刻题材和内容极其丰富
整个牌坊雕刻题材全部来自传统川戏,其中以表现女性故事为主,如“杨门女将”、“樊梨花”等,总共雕刻传统川戏剧目48个,整个牌坊雕刻有人物788个,最小的不到三厘米,雕工精美绝伦,可以说是一个川戏雕刻的博物馆。整座牌坊,有阑额12面,檐坊13座,浮雕168幅,人物刀法细柔,姿态典雅,衣冠简朴,线条清晰。
修建牌坊,历时九年,耗资巨万。初建成时,金碧辉煌,点朱染翠,迄今160余载,部分彩色,仍清晰可见,牌坊以精湛工艺,为后人留下研究清代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珍贵资料。
(二)构思布局极其巧妙
牌坊的总设计师是黄体诚在全国各地高薪聘请的(据曹启东老人口述,大师傅是曾经参加过皇家建筑的工匠),是一次统一指挥总体设计,分工合作的集体创作,从雕刻内容到形式都具有独特的四川地方特点。同时由于统一规划,图纸设计在雕刻中至关重要,反映在牌坊中,可见雕刻和绘画、和川戏的关系在牌坊中得到了很好的结合。黄家为了光宗耀祖,不惜一切代价营造,除了不得不刻文字的地方,无一处不雕刻川戏人物;空间实在无法容纳人物形象,则以各种传统装饰纹样进行修饰,总之,该牌坊在布局安排方面无所不用其极。具体研究每一幅川戏雕刻、文字、装饰纹样,都可以独立撰写一篇川戏舞台艺术、书法艺术、图案纹样转化为雕刻艺术的学术论文。 (三)修建牌坊的石头等原料、表现的川戏剧目等就地取材,生活气息极其浓郁
雅安地区盛产各种石料,该牌坊石料全部来自对面山坡的红砂石,这种石料颗粒细腻,软硬适中,适合雕刻。牌坊雕刻的内容几乎来自川戏,川戏在四川人农闲时很多人都可以表演一段,雕刻工匠又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创作,那么生活气息在雕刻中得到充分反映就是必然的了,牌坊中所有川戏人物的装扮全是舞台扮相。又如在北面第二柱的北棱上刻了一个蒙古服饰的人物动态;八个抱鼓上的大型人物的服饰,完全是清代四川人的装扮。研究这些服饰,完全可以还原当年的舞台场景,所以说这是川戏艺术雕刻的博物馆名副其实。川戏艺术只在云、贵、川传播,目前还没有发现第二处这么大规模的川戏雕刻艺术。
(四)风格技法极其统一
由于黄体诚财力雄厚,参与人员众多,报酬不菲,据守牌坊者后人介绍,每天吃菜用的辣椒面这种调味品,就是用水碾子加工制造才够食用,虽然工期长达九年,没有中途停工换师傅,保证了整个思路的连贯性。
纵观全国各地的牌坊艺术,除了武当山的皇家牌坊的修饰比较繁琐富丽、雕工无与伦比外。在民间,就是以牌坊著称的安徽、江西古徽州地区,四川隆昌、富顺、自贡、贵州赤水(以前属四川管辖)等地,在修饰的丰富、雕刻技术的高超、题材的广阔、艺术表现的审美品位等方面,无一能超越这个牌坊。其他地方的牌坊就是一个宣传工具,修饰较少,特别是人物雕刻的数量都没有黄体诚的多,毕竟这个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撑。该牌坊在吸收、融汇其他牌坊雕刻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在题材、艺术表现形式、造型技巧、审美品位诸方面都较其他地区的牌坊有所突破,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自身的审美意识,更具有巴蜀文化的地域特色;既有雄浑的阳刚美,又有世俗情趣的婉约美。是川戏艺术世俗化的画卷,是清代社会的缩影。同时是川戏的大百科全书、川戏的殿堂。石刻艺术生活化、舞台艺术平面化的典范,认识川戏的鲜活史料。在戏曲、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建筑、民俗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极高价值,是川戏艺术与雕刻艺术相融合的杰作。也是雅安地区乃至巴蜀地区雕刻艺术的里程碑。三、巴蜀文化及汉源县九襄镇境内的风俗特色对牌坊建造的影响
从古至今,巴蜀之地都天高皇帝远,远离政治中心,底层人好勇斗狠,特别是汉源县地处交通要冲,自古以来,哪怕是农耕时代,这种地方都是民风彪悍之地。没有战争的年代,在农闲时节,到处可以听到锣鼓喧天的自娱自乐的川戏表演,来发泄旺盛的生命力。所以,纵观全国的牌坊艺术,只有巴蜀文化的地区才会在牌坊上雕刻密密麻麻的戏剧场景,把一个代表儒家文化庄严神圣的贞节牌坊变成了大众娱乐的民间舞台,这确非当初牌坊的真意!
从中国石牌坊的历史梳理及黄体诚修建石牌坊的艺术价值研究来说,黄体诚修建的牌坊,对研究如何把戏曲艺术转化为雕塑形象的学术方法研究,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