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人类学领域的一部力作

来源 :广西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beishangdeni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Education)是教育学和人类学相互交叉而形成的综合性学科。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我国教育学领域的研究者和人类学领域的研究者从各自的学科立场出发,在借鉴哲学教育人类学和文化教育人类学的基础上,持续地推进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2017年6月,中央民族大学滕星教授主编的《教育人类学通论》(以下简称《通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通论》共由五篇二十一章六十九节构成,全书共60余万字。2017年7月,滕星教授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一带一路”战略与民族教育研究学术研讨会上正式向学界推介了《通论》。与会者一致认为,《通论》是“按照知识逻辑结构编写的集大成成果,是一本全面、规范的教育人类学教材,为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 ]。也有研究者撰文指出,《通论》是“中国教育人类学领域的一项开拓性成果”[2 ]。鉴于《通论》在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学术成就,笔者从如下三个方面对《通论》进行评介。
  一、在内容设计上看,《通论》既立足本土,又放眼世界
  《通论》的成书得益于以滕星教授为核心的学术共同体。这个学术共同体既有来自国内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者,如北京大学的钱民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郑新蓉教授、南开大学的袁同凯教授和陈巴特尔教授,也有来自美国内华达大学(University of Nevada,Las Vegas)、得克萨斯理工大学(Texas Tech University)的研究者。多元化的学术共同体为《通论》的立足本土和放眼世界奠定了基础。
  从内容上看,《通论》的许多章节都是本土与世界的结合。在此,笔者选择其中几章呈现《通论》在立足本土与放眼世界上的结合。第六章标题为“国内外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在这里,《通论》不仅就国外学校教育民族志(微观民族志和宏观民族志)研究的历史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概要介绍和评述,还对我国学校教育民族志研究的发展情况、关注焦点做了梳理。第二十章标题为“流动人口与移民的教育”,主要从人类学的视角来分析当代人口流动给教育带来的特殊影响。在本章,分别从两个不同的地域范畴——国际社会和中国社会——来探讨人口流动和移民的教育问题。首先从全球化的视角出发分析人口跨国流动给教育带来的影响与挑战,并以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移民及其子女面临的教育问题和相关研究结论。然后,《通论》将目光聚焦到中国国内人口流动及其移民教育问题上,重点探讨了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最后,《通论》从跨地域人口流动、跨文化人口流动的视角探讨未来的移民教育。类似的章节还有很多。
  从总体上看,《通论》在内容设计上放眼世界,为读者呈现了教育人类学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在内容设计上立足本土,清晰地刻画中国本土教育人类学30多年来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有效地增强了教育人类学的学科自信和理论自信。有研究者指出,“教育人类学作为一门‘舶来’学科,其本土化过程的前提是准确把握当前我国教育所面临的问题”[3 ]。
  《通论》既立足本土又放眼世界,不仅将国外的教育人类学理论与国内的教育实践相结合,使国外的理论“入乡随俗”,还能从中国本土实践出发,突破国外教育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创建适合自身的研究体系,促进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
  二、在体例编排上,《通论》既涉猎全局,又聚焦专题
  从《通论》的体例编排来看,全书五篇中有三篇探讨教育人类学学科的全局问题,有两篇聚焦于教育人类学学科的专题问题。
  在《通论》中,关注教育人类学学科全局问题的有第一篇、第二篇和第五篇。其中,第一篇为教育人类学学科本体论与学科发展史,包括教育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学科因素、学科发展历史等。在学科发展历史中,系统地呈现了文化教育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哲学教育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中国教育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一篇为读者呈现了教育人类学的概貌,能使读者对教育人类学学科的基础性概念形成较为系统和清晰的认知。第二篇为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渊源、理论流派和研究方法。在理论渊源中,主要呈现了经典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思想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如进化论学派、文化传播论学派、结构功能学派、文化相对论学派、文化与人格学派等等。在理论流派中,《通论》从哲学教育人类学和文化教育人类学两条线来介绍理论代表人物的思想。值得一提的是,《通论》将文化教育人类学细分为由人类学家组成的教育人类学理论学派和由教育学家组成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学派。第二篇通过介绍学科基础理论、学科流派、学科研究方法和学科研究成果,将读者置于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如果说第一篇、第二篇关注的是教育人类学学科的理论,那么第五篇关注的是教育人类学学科的实践。第五篇主要探讨在教育领域中普及人类学知识,包括教育领域中为什么要普及人类学知识、美国和中国大陆地区如何在教育中普及人类学知识等等。
  《通论》的第三篇和第四篇主要聚焦于专题,分别是文化与教育、族群与教育。这两个专题都是当下国内外教育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也正是这些领域的深入研究在夯实着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厚度。文化与教育的专题由八章二十五节构成,主要包括人的发展与教育、社会文化变迁与教育、多民族学校中的文化适应、双语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若干主题。专题各章节围绕相应的主题展开深刻而具体的论述。如在“多民族学校中的文化适应”一章中指出,“不同民族(族群)学生的跨文化适应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涉及政治、文化、生态、教育、宗教、民族等问题。民族地区学校成为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最主要的场所,学校的适應性教育将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产生重要影响”[4 ]251。多民族国家的学校教育既要使所有少数民族群体拥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让少数民族学生适应、学习主流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又要适应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承认文化差异,促进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为了能够确实呈现多民族学校中文化适应的现状,《通论》引介了两则研究个案,即中国贵州石门坎苗族教育中苗族学生文化适应研究和奥格布关于对美国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差异的研究。   族群与教育的专题包含六章十九节,主要涉及社会分层、族群流动、族群差异、认同、低学业成就、原住民教育和流动人口教育等主题。这些主题主要围绕不同类型族群的教育现实和问题展开论述。如在国外原住民教育一章中指出,“教育,尤其是原住民及少数民族教育和人类学具有密切的关联。这种关联性的加强最终促成了人类学与教育学结合而形成教育人类学”[4 ]561。
  一般来说,原住民教育主要包括外来拓殖者到来之前原住民的传统教育、殖民者到来后对原住民实施的同化教育以及当代原住民自治教育三种类型。从这三种类型来看,原住民教育实际就是基于原住民自身文化与传统的自主与自治的教育和旨在废弃其传统文化的由他人实施的同化与整合教育。在这一章,首先详细地介绍了原住民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原住民人口分布及其变化的特点和原住民的历史与现实境遇,然后介绍北美印第安人的人口状况与地域分布、北美印第安人教育的发展历程、加拿大印第安人教育的历史演变和北美印第安人教育发展的特点,最后呈现了大洋洲原住民的人口状况与地理分布、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地区原住民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
  从总体上看,《通论》为世人完整地呈现了教育人类学的概貌,包括历史发展和未来趋势、理论脉络和实践应用。同时,《通论》又将文化与教育、族群与教育列为专题,深入、具体地探讨其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三、在成书理念上,《通论》既关注理论,又关切实践
  理论与实践的遥相呼应、有机融合是贯穿《通论》始终的理念。《通论》的第二篇就高度地体现了这种理念。第二篇的标题是理论与方法。从标题就可以看出,这一篇由理论与方法两部分组成。在理论部分,《通论》系统地介绍了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渊源和理论流派,让读者对教育人类学学科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理论有清晰而具体的认识。在方法部分,向读者呈现了教育人类学主要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通论》按照研究方法的操作步骤,将田野调查法分为进入田野点之前的准备、开展田野调查、撰写民族志和建构教育人类学理论四个环节。无论是田野调查法,还是它的四个环节,都是《通论》的主创者们从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中和自身的教育实践中衍生出来的。
  如前文所述,《通论》共由五篇构成,分别为学科本体论与学科发展史、理论与方法、文化与教育、族群与教育、教育人类学的实践。前四篇主要是向读者介绍教育人类学的理论,第五篇则是教育人类学的实践。具体来看,第五篇主要探讨的是如何将前四篇的理论应用在教育实践中,包括人类学知识在教育领域中普及的缘由、美国和中国大陆地区在教育领域中普及人类学知识的实践活动等主题。
  从总体上看,《通论》不仅详细、全面地呈现了教育人类学的理论,而且具体地分析了这些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教育研究等领域中的应用,将教育人类学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地融为一体。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通論》亦是如此。在教育人类学百年演进历程中,形成了文化教育人类学和哲学教育人类学两个主要的学术流派。其中,文化教育人类学主要流行于欧美及亚太等国家,注重运用文化人类学原理从跨文化、跨种族的角度来研究教育与人类发展问题;哲学教育人类学则流行于德语系等欧洲国家,注重运用哲学人类学原理,从阐释、模塑健全人性的角度来研究教育与人类发展问题。但从最终的内容来看,《通论》主要以文化教育人类学为主,对哲学教育人类学着墨不多。这可能是《通论》自身所存在的缺陷。如果从冯增俊1986年发表的《教育人类学刍议》一文算起,教育人类学在中国大陆生根、发芽已有30年的历史。在这30年里,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体系和理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都取得长足的发展。[5 ]但从最终的内容来看,《通论》对中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历程和理论成果的总结并不系统、全面。
  瑞士著名作家凯勒曾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作为中国教育人类学领域的一部力作,滕星教授主编的《通论》必将带领着中国教育人类学领域的学人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
  (作者韩雪军系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于龙浩系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
  参考文献:
  [1] 白亮,苏光正.“一带一路”战略与民族教育发展——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综述[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7(6).
  [2] 罗银新.中国教育人类学领域的一项开拓性成果:滕星教授主编《教育人类学通论》一书出版[J].民族教育研究,2017(5).
  [3] 袁同凯.学校、社会与文化:教育人类学的情境观[J].西北民族研究,2008(3).
  [4] 滕星.教育人类学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5] 吴晓蓉.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10(2).
  ﹝责任编辑:袁丽红﹞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村寨传统文化的建构与发展受到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延续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精髓的载体,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中始终难以独善其身,而如何在冲突中实现融合值得深思。本文从文化自觉视角出发,以湖南省江永县勾蓝瑶寨“洗泥宴”为例,分析非物质文化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以期找出一条以文化产业化带动产业兴旺,以产业
期刊
【摘 要】京族是一个同源跨界民族,楹联在京族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表征意义。中国京族地区的汉字楹联体现着民族文化融合的历程,越南境内的汉字楹联既是越南传统文化的留存,也体现着儒家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涵化历程和结果;现当代的拉丁文楹聯是越南在当代世界文化之林中凸显其国家意识的形式表达;中越两国古喃字楹联的复兴则表达了族群认同的意愿,寄托着多元文化美美与共的理想,并对“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民心相通具有促
期刊
【摘 要】壮族节日来源于古代农业社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壮族传统节日具有强烈的宗教意味,并兼有文化认同与整合、休闲娱乐、交际游乐、文化承载、文化传承、文化教育、道德教化、经济贸易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壮族节日的宗教意味、文化教育、道德教化功能逐渐淡化,休闲娱乐、经济贸易等功能越来越明显,彰显了传统节日在当代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壮族;传统节日;社会功能;变迁  【作 者】黄润柏,广西
期刊
【摘 要】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在现代性进程中超越其同质性弊端,以每个人的自由和个性为目标的解放学说。民族国家的建构是现代性的必由之路,而民族国家所弘扬的民族文化是抗衡现代性的同质化因素的有效力量。马克思在人类解放视域下来审视民族复兴问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意义上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它既提供了现代性的全新选择,它所带来的中华文化的勃兴也将为全人类超越现代性的弊病提供中国智慧。伴随这一过程的是二十一世
期刊
【摘 要】使用铜鼓的族群在鬼魂崇拜和祖先信仰的基础上形成一套丧葬仪式。对考古实物及丧葬仪式实践的解读、文化功能的分析以及对铜鼓所包含的意象维的整体考察,均表明了铜鼓是彼岸祖灵世界的象征,并起着沟通天地、引导亡灵、娱神娱人的作用。铜鼓唤醒并建构了对于始祖、祖界的历史记忆。此外,铜鼓具有联系此岸彼岸的时空表意性,将死与生、祖界与现世、祖灵与后代紧密地联系起来。对铜鼓文化功能的解读,有利于理解和把握生命
期刊
【摘 要】人类学对发展的研究已成为现代人类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也应有多样化的选择。文章运用历史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对国外人类学发展研究的经典理论与成果进行思辨分析,梳理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发展观的历史形态与研究脉络,抽离并总结出多样包容型发展观、统筹整合型发展观、生态适应型发展观、自主自发型发展观和外界干预型发展观五种不尽相同的发展理论与观念,以期对我国当下人类学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有
期刊
【摘 要】沙镇的形成与发展,始终伴随的是具象的共同体意识。而地方性互惠作为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达,从人群集聚开始就扮演着一定的人文关怀的角色。基于蒙汉群众共同劳作、共同创造的地方性互惠在社会制度、民间信仰、日常生活中关照着沙镇的发展及沙镇的民族关系。从地方性互惠的角度理解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内涵可以成为和谐社会中“普遍的公民态度”,有助于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地方性互
期刊
【摘 要】贫困作为“穷人”的一种日常生活状态,是一种结构性的社会事实,也是一种文化存在。当前,在国家及社会的反贫困行动中,有关“贫困与反贫困”“减贫与发展”的研究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的重要领域。民俗学具有认识和理解贫困问题的独特维度,应当将贫困问题纳入研究视野,从学科立场出发,积极探索参与贫困治理的路径,实践学科经世济民的社会责任及时代担当。  【关键词】贫困;贫困治理;民俗学;参与路径  【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典型民族地区调查,分析居民对民族政策实施的全过程感知和满意度。研究发现,多数居民对现行民族政策了解程度不深,但民族聚居区居民对民族政策关注度较高;民族政策制定过程感知总体积极,接受性成为政策制定的主要障碍;民族政策执行以行政手段为主,政策执行公平公正和程序合理性有待提升;民族政策评估的必要性和结论可信度评价较高,评估方式方法有待完善;民族政策监督效果总体较为积极,但监督的程序和力
期刊
【摘 要】在个案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散杂居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了散杂居民族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提出要修订和完善关相关法律法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与建设力度,推动教育文化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大力开展民族精准扶贫工作,加强散杂居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动散杂居民族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关键词】散杂居民族发展;民族乡;问题;对策  【作 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