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改革精神注重能力考查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lun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作出了四大调整,这些调整在今年的高考全国卷Ⅰ(如河北试卷)中得到了比较全面而充分的体现。可以说,今年这份全国试题是一份改革颇有力度,具有积极探索精神,且又贴近生活,注重实际能力考查的试题。
  
  一、对试题的认识
  
  2005年高考全国卷I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客观题锐减,主观题猛增
  第Ⅰ卷(客观题)由2004年的14个减少为10个,分值由42分减少为30分;第Ⅱ卷(主观题)第四大题关于文学作品阅读的4分的多项选择题,今年也被取消了。这样,今年共有16分的试题由原来的客观选择变成了主观表述,这种压缩客观题、扩充主观题的做法,既是在向2004年的“北京卷”靠拢,也应是今后命题的一种发展趋势。因为选拔性考试更关注的是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仅仅是思维结果,但这无疑也增加了学生答题的难度。
  
  2.试卷结构、分值安排有所调整
  今年试卷的总题数为21道,比2004年少了4道。第Ⅰ卷(客观题)与第Ⅱ卷(主观题)的分值比例由42:108调整为30:120。和2004年相比,文言文翻译增加2分,为10分;诗歌鉴赏增加2分,为8分;默写名句名篇增加1分,为5分;现代文阅读增加4分,为22分;语言综合运用增加3分,为15分。虽说今年的总题数减少,但学生的答题量不仅没有丝毫减少,反而明显增大了。例如现代文阅读理解第15、17小题,虽各只有两小问,分值却高达6分、8分,若思路不到位,表述笼统含糊,就有可能失分惨重,“大意失荆州”。故而,在今后的高三复习中,对于现代文阅读,不仅要重视理解能力的提高,解题思路的训练,更不能忽视表述能力的提高,力求做到表述简明、准确、有条理。
  
  3.考查范围扩大了,考点却减少了
  被誉为“天下第一题”的“字音”,今年却悄然隐退,不见了踪影。考前备受关注,被重新列入考查范围的“标点符号”、“识记重要作家作品”、“识记文体常识”等考点均未在试卷中设题,这不能不说是命题者的有意回避。若考前以此为重点,认为是必考内容,而花长时间、大力气去复习背诵,则显然有失妥当。属于考的范围的,不一定就是必考的内容。故而在高三总复习时,更需要一种从容、镇定、冷静的态度与全局观念。
  社科类阅读中,关于“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考题没有了;文言文阅读中,关于“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考题也没有了;扩展语句、仿用、变换句式也均未考查。不求点点都考,但求考一点就考得扎实,考得到位,这也许是出题者的一个命题思路。如试卷第3、4小题,均为辨析病句的试题,就是一个证明。
  而第20小题“写请柬”的出现,则为试题增色许多。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简明,而且还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真正体现了语文是为生活服务的理念,不失为一道好题。
  命题者从试卷结构、分值安排、考点选择等方面都做了大胆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一改过去试卷的四平八稳,让人有了些许新鲜、灵动的感觉。语文试卷“变脸了”!虽说有些地方的变化有些操之过急,但此份试题仍算是一份稳中出新、极有探索精神的试题。
  
  二、由试题引发的思考
  
  今年高考全国卷Ⅰ语文试题的命题,注重了考生能力的考查,是一份闪烁着智慧、放射着魄力、具有创新意义的试题。这一尝试的成功会引发我们作以下的思考。
  1.妥善地处理“稳”与“变”的关系。高考语文试题历来有“稳中求变”之说。“稳”就是维护大纲、考纲的权威性,“变”就是在维护大纲、考纲权威性的前提下的取舍。但多年来“稳”的程度大,“变”的程度小。今年的全国卷Ⅰ也是“稳中求变”,但变化较大。题数由25道压缩为21道;客观题一下由15道(去年第一卷14道,第二卷还有一道多项选择题)压缩为10道;古文分量再次增加,古诗鉴赏赋分也由历来的6分增加到8分;现代文阅读也由一向的18分提至22分。这两年恢复考查的标点不考了,文言虚词不考了,对联不考了,现代文阅读中的选择题改为主观题,从未考过的请柬今年出现了。这样的“大”动作令人感到意外,但仔细一想,又不得不为命题者的果敢而惊叹:试题精简了,考查能力的目的更鲜明了;稳定的试卷结构改变了,题型更灵活了。今年出现的题型(如请柬),明年不一定出;今年不考的内容(如标点符号、错别字、文言虚词、文学常识等),明年不一定没有。这稳中求变的考法,恐怕是今后的命题方向吧。不过不管怎么变,都不会超出大纲、考纲范围。
  思考:充实知识点,拓宽知识面,以不变应万变。
   2.妥善地处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考语文试题该如何贴近教改、贴近教材,从而让我们将中学语文教育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已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今年的这份试题,在这一点上也做出了让我们欣喜的探索。首先,完全与现行课本直接“挂钩”的试题分值增加了:第13道“补写名篇名句”,分值达5分之多,考生只要按教学大纲学习,“拿下”这5分不成问题;其他“语知”题、“语用”题也没有“偏、难、怪、刁”的现象,而仅仅涉及了课本中规定掌握的“语知”、“语用”的一般规则,充分体现了语文科“学以致用”的特点。其次,作为来自课外的试题素材——古诗文、散文也没有艰涩到让考生莫名其妙的地步,这就为考生将从课本中学到的知识、技能灵活迁移出来提供了极大可能性,并将会有效地避免高考备考不注重课文、不注重积累的弊端;而“语知”题、“语用”题的素材,更基本上来自媒体语言,来自生活语言,只要平时真正以“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作为指导思想进行语文学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思考:立足课内,放眼课外,注意积累,关注生活。
   3.妥善地处理“难”与“易”的关系。高考的目的是“选拔人才”,因而试题一定要有一定的区分度。然而高考语文试题,在“难”与“易”的关系处理上往往难尽如人意,或过难、过高、过于“专业”,或无原则地不要难度白送分。今年这份试题,在这一点上让我们眼睛一亮:考生都能做,但做得好与不好,就要看基本功了。换言之,今年这份试题,总体来看“易中含难”(当然,“易”并非“唾手可得”、“难”又并非“无从下手”)。很多题目好像给了考生一个无形的“梯子”,而这“梯子”到底有多少级,还是个未知数。于是,有的考生只爬上第一级,就误以为到顶了;有的爬了二三级,就摸不着上面的级数了;只有那些真正的“攀高者”,才能做到拨云见日,顺利登顶!最典型的题目有三道:古文翻译、古诗鉴赏和作文。古诗鉴赏题的材料是《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问题是:(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 ,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关于第(1)问,学生一般可以轻而易举地感知出作者的孤寂之心、羁旅之愁、思家之情,却不容易想到这一句诗用了细节描写和衬托的笔法;而第(2)问,一般学生可以答出“语言通俗质朴”的特点,而进一层面的分析——明明是自己“思家”却说家里人想自己,于质朴平直之中增添几分曲折,就不是一般考生想得到的了。这样,考生水平的高与低就区别开来,分数也拉开了。
  思考:重思维方式点拨,重答题技法训练,场上十分钟,场下十年功。
   4.妥善地处理“正”和“奇”的关系。“正”是指考纲、大纲规定的内容,“奇”是指出人意料的考点和考法。有“正”无“奇”,就容易被投机钻营者猜中,助长猜题的不良习气;有“奇”无“正”,则试题流于“偏、难、怪、刁”,不易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今年这份试题,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总体而言,绝大部分考点给人以新意,而又都在考纲、大纲的范围之内,在情理之中。文言文考题,人们猜想会选自《史记》,可偏偏选自《北史》;诗歌鉴赏,人们猜想会考宋词或元曲,结果却考唐诗,而且更出人意料的是选一首通俗的不讲究什么特别“技巧”的诗;名句考查,有人猜想到会考课内的名诗,可是,要考的五句却全出自一首律诗。
  再看作文。作文仍为并列式关系型话题作文——“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初看题目,似难下手;仔细分析,实易入题。“出人意料”是未作分析时的感性认识,是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而“情理之中”是看似“偶然”背后的“必然”,是“惊异”之后的“豁然”,是事物本身蕴含的客观之理。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必须是同时体现在一个事物或现象上的。考生必须有了一定的思考后,起码是可以自圆其说之后,方可动笔去写。 此作文题有较强的思辨性和哲理性,旨在引导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不仅要看到事物的表象,“出人意料”的地方,更要分析事物的本质,即隐含在背后的“情理”内核。学生平时若能多注意观察生活,关注现实,勤于思考,就会发现无论是课本中,还是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是很多的。在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方面,此作文题起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但客观地讲,今年的作文题目的确加大了试题的难度,恰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命题“奇”“正”结合,成功地实现了反猜题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高考的公平性。在这点上,今年的命题确有可取之处。
  思考: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注重基础训练,积淀人文情怀,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如此方可处变不惊,见“奇”不怪。
其他文献
这是一杯名副其实的“乡色酒”。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舒兰《乡色酒》    诗人以淡淡的诗景,淡淡的酒香,淡淡的月色,描绘出了浓浓的诗情,浓浓的乡思,浓浓的乡愁。用传统的审美形式表现出民族的当代情思,《乡色酒》达到了较为完美的情景交融(即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的境界。它撇开现
期刊
我想我并不是个很好的说者,通常情况下,只喜欢说前半句话,而后丢下一切去玩耍。很废的感觉。之所以决定要写下这些,不只是为了某些人,某些感动,更多的是在这个喧哗的季节留下永不复返的岁月。  在高考的当下,我们依旧谈笑风生。毕竟,经过了一年的苦等,除了继续大言不惭外,其他与从前都不同了。这大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年少的我们又是从什么时候真正蜕变的?听到光良的新专集中的那首《少年》时,眼泪在深夜里静静地流
期刊
我没有见过海,对海充满着向往之情。它那冲激着岩岸的潮汐,曾多次翻滚着、轰鸣着诱惑我的梦魂……  朋友要到海上去了,我投给他以羡慕的目光。  “需要我带点什么吗?”他看出了我的心思,“嗯,带给你奇特的贝壳,美丽的珊瑚……不,还是带一只海螺给你吧。”  “干嘛要带海螺?”  “你不是爱写诗吗?带一个做成螺号——愿你也像一把螺号!”  “不!不!带给我一壶海水吧!”  “海水!干什么?又咸又涩,还苦!”
期刊
《语文读本》(人教版)高中第一册有《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其中一段文字颇可玩味: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期刊
尹思贞,京兆长安人也。弱冠明经举,补隆州参军。时晋安县有豪族{1}蒲氏,纵横{2}不法,前后官吏莫能制{3}。州司令思贞推按{4},发其奸赃万计,竟{5}论{6}杀之,远近称庆,刻石以{7}记其事,由是知名。累转明堂令,以{8}善政闻。三迁殿中少监,检校尉铭州刺史。会{9}契丹孙万荣作乱,河朔不安,思贞善于绥抚,境内独无惊扰,(武)则天降玺书褒美之。神龙初,为大理卿,时武三思擅{10}权,御史大夫
期刊
女孩新搬进了一幢带厢房的石库门房子。窗框、门、地板全是一色红漆,像舞台上人家,很美。她嗵嗵嗵地从一楼跑到二楼,又从二楼回到一楼。一次踏空了一级,屁股随着惯性从楼梯上一级级蹭下来,笑着喊喔哟。满屋子是她清脆响亮的声音。   前天井的水门汀地上,是她用粉笔画的格子。她竖着一只脚踢钥匙串,一圈下来无闪失,就准许在某个格子里写个“房”字,那就是她造的房子了。这种游戏最好两个人玩,可是哥哥不肯。小大人的样子
期刊
这是一篇文笔优美、心境如诗、抒情性很强的散文。文章视角独特,感情炽烈,内涵深刻,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一、视角独特,别出心裁    “梅”是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笔下爱物,迁客骚人、文人墨客无不对梅情有独钟,有关梅的诗句俯拾即是,举不胜举: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咏梅》)  梅须逊
期刊
一位秀才为了炫耀自己的才华,曾写过一首打油诗:“天下文章属三江,三江文章在吾乡。吾乡文章数舍弟,舍弟向我学文章。”这首诗的本意在于吹嘘自我,可作者并不着意于自我,而是夸奖别人,由“天下”到“三江”,由“三江”到“吾乡”,由“吾乡”到“舍弟”,层层比照优选,“舍弟”拔得头筹,然而,结尾却突然一转,连文章冠盖天下的“舍弟”也要向“我”学习,“我”不就当之无愧地成为天下第一了吗?秀才自吹自擂的做法虽不足
期刊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中泰和进士,为偃师主薄。改宣德州司侯。州多金国戚,号难治。特立至官,俱往谒之。有五将军率家奴劫民群羊,特立命大索闾里,遂过将军家,温言诱之曰:“将军宅宁有盗羊者邪,聊视之以杜众口。”潜使人索其后庭,得羊数十。遂缚其奴系狱,其子匿他舍,捕得之,以近族得减死论。豪贵由是遵法,民赖以全。  正大初,迁洛阳令。时军旅数起,郡县窘迫,东帅纥石烈牙兀谊又侮慢儒士。会移镇陕右,道经洛阳,见
期刊
1、互生互惠    在一个玻璃缸里铺一层干净的细沙,再丢几根水草进去,这件事既不花钱又有趣。然后倒几桶水,把整个玻璃缸移到有阳光的窗台上,几天之后,水渐渐清了,水草也开始生长;然后就可以放进几条小鱼了。或者,带个罐子、一张小网跑到附近的水塘里,用网子在水底下兜几兜,你马上就可以带回家一大堆有趣的生物。   一个鱼缸就是一个世界,因为它就像是一片天然的池塘和湖泊,就像是我们住的星球,里面的动植物是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