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华夏民族的文化之根

来源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u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显示出地域性、多元性和融合性等特征。
  请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面(如服饰、饮食、民居)开展调查活动,了解身边的民风民俗,然后围绕“走近民俗文化”这个主题,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习作。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提示
  “民俗”,词典上解释为“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具体说来,作为文化之根的民俗风情,涵盖了物质民俗的生产、交通、商贸、居住、饮食、服饰,社会民俗的村落、家族、民间组织与社团、岁时节日、人生仪礼(婚丧嫁娶),以及精神民俗的民间信仰、禁忌、巫术、民间文艺、体育竞技等。
  构思本题时,可以写节日习俗,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作文素材上,以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到的为主,也可适当融入课外阅读所获得的,或者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
  时新素材
  1.我们为何淡忘端午节
  《中国青年报》近期刊登评论说,在城市中,端午节已经被简化为去超市买几只粽子,很多人除了知道它和纪念一位名叫屈原的诗人有关外,对它所蕴含的其他文化意义知之甚少。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功,引发了一场“端午节保卫战”,但“风波”过后,通过节日复兴传统文化的想法,仍然是一厢情愿。
  我们为什么遗忘了端午节?这和中国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有关系。作为农业社会的产物,它最初的形式和内容,和农事活动密不可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节日的娱乐化程度不够。中国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有过它狂欢的面孔,端午也是如此,由于在这一天要给孩子身上挂荷包,以雄黄在小儿额头画“王”驱毒镇邪,带孩子制作弓箭等等,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孩子节”“娃娃节”。让孩子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是传承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惜大人们对待传统节日,往往采取快速消费的敷衍态度,没有上一辈的言传身教,“水”未到,“渠”自然便成不了。
  2.切勿误读民俗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张双林撰文指出,不少人以为民俗是“传统文化的组成”和“宝贵文化遗产”,应该全盘继承。殊不知,在民俗中亦有良俗与恶俗之分。由于误读了民俗,今天有些人将老式婚礼中“照妖镜”“跨火盆”和向新娘射箭等也照搬过来,其实这些细节是封建迷信使然,明显表现出对妇女的歧视。此外,在行拜师礼时恢复烧香、焚表、下跪、磕头、赏饭等仪式也大不可取,因为这些仪式没有任何积极意义。至于个别人这样做只能是个人行为,媒体与民俗学者不应加以肯定,更不能推波助澜。由于误读了民俗,有些地区、有些人借“弘扬传统”和“民俗孝道”大修坟墓,乃至强占公共用地,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此外,误读民俗还将一些本不是民俗的现象也列入其中,如“重男轻女”、鼓吹“大老爷们儿”精神,打麻将、推牌九,“捧角儿”(追星),乃至将数字迷信、占卜算命和风水等,都与民俗联在一起,这是很可悲的事。
  3.“走婚”成旅游商家噱头
  摩梭村民们在腰包日益鼓起来的同时,发现在自己民族文化中最忌讳提起的“走婚”,成了吸引游客慕名而来的一大原因。
  “有男游客上来就问,今晚我可以和你走婚吗?听到这话,我别提多反感他,却可以理解他之所以问出这样的话,是因为他根本不懂什么是‘走婚’。”表演民族歌舞的摩梭姑娘桑娜,对大多数游客的无理要求已经司空见惯了。
  在泸沽湖畔一待就是10年的重庆小伙唐斌说:“‘走婚’被外界传得太离谱了,为了吸引旅游,一些不负责任的人和组织,把‘走婚’作为一种噱头,将‘走婚’曲解得与‘可以名正言顺地搞一夜情’混为一谈。现在外界对摩梭风俗的理解,似乎成了提及‘泸沽湖’就等于提及‘走婚’,而‘走婚’似乎就被视为等同于‘性’了。”唐斌说,摩梭人的“走婚”,类似其他民族的“结婚”,是一种异性相互结合的配偶形式,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件。
  4.民俗:华夏民族的文化之根
  我国不少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习俗。
  除夕迎新春,元宵看花灯,清明悼故人,端午包粽子,中秋观圆月,重阳赏菊花……这些绚丽多彩、古老绵长的民族民间文化,使中华文化更显博大精深。它们不仅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更是世界的文化奇葩。不论是那一首首充满民族风情的民间小调,还是那一段段有着乡土气息的方言俚语,抑或是那一个个流传民间的传说故事……都会让我们由衷地钦佩、感叹!
其他文献
72岁的陈老伯碰到了件麻烦事:胃肠时不时地在“关键时刻”闹别扭。比如说,去幼儿园接小孙子,若是小家伙被老师留下来不能准时和他回家,他的肚子就开始疼,逼着他一次次跑厕所。再比如说,晚上,儿子若是6点还没到家,他的肚子又会“翻江倒海”。他以为是普通腹泻,便买了些黄连素、多酶片服用,刚开始症状有些好转,可没多长时间,老毛病又犯了。  没几个月,他就消瘦了很多。“怎么药也不管用了?这么瘦下去可不是好事,我
近日,我拜读了徐群老师发表在《语文学习》(2010年7、8合刊)上的《一想到语文,我就心痛》一文。身处语文“江湖”,我能体会到徐老师所提及的高三语文教师的心痛:高水平习作不是好的“应试作文”、教师棱角在教学中被磨蚀等等。碰巧,我今年也带高三,可我想说:一想到语文,我就感到幸福。因为,这一学年,我们一直带领学生追求语文学习的幸福。  英国大思想家罗素在《幸福之路》中指出,幸福的秘诀是让你的兴趣尽量地
最近出炉的2014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人均每天读书13.43分钟。就笔者的生活经验来说,国人还是愿意阅读的,但是因为教育和生活经历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可能很多人阅读的态度不够积极,更多地愿意阅读一些比较娱乐化的简单读物,这些年随着网络的兴起,很多人将阅读转向了电子媒体。  这种对待深层次思想探究的需求欠缺,对出版业的影响是很明显的,而其最终的
“跟着女儿嫁成都。”我把这句话发给女儿。  女儿说,语气很苍凉,表达很现实,行动很走心,思维很有前瞻性!  女儿在四川成都,我在重庆万州。  2012年6月,女儿高中毕业。凭着她出色的外语成绩,我一直认为她会选择上海外国语大学或者北京外国语大学,结果她却选择了西南财经大学。  2012年9月10日,是送女儿到西南财经大学上学的日子。作为一个老四川人,我给自己设想了很多走向成都的理由,最后却以给女儿
2017年12月9-11日,第九届全球化时代犯罪与刑法国际论坛在印度新德里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共同探讨移民与人权保障、反对国际恐怖主义。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皮诺·阿拉齐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论坛主席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何秉松在致辞中指出:回眸走过的岁月,论坛紧紧抓住人类最关注的重大问题,整合全球性专家资源,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其成果获得联合国有关机构及有关国家的广泛认可。如今的中国,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自由,越
他们手脚并用,在一条高而窄、有些地方仅两英寸宽的山脊上爬行。那条勉强可以算是条路的小径,层积着沙土和零散的石子,一碰就会抖落。左侧是陡峭岩壁,表面结着一层冰,在穿透云层的阳光照耀下闪着光。右侧的景象并没有令人更轻松——悬崖直上直下,深达1000英尺;黝黯的岩壁上刺出匕首般尖利的石头。  亚历山大·冯·洪堡和他的三个同伴排成一队,缓慢跋涉前行。没有像样的装备,也没有合适的衣履,这次攀爬充满危险。寒风
关键词:童话;影子;阅读和教学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一篇童话。单元导读要求在进行这个单元的学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有意识地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深入理解课文。这篇童话富有诗意,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在叙述故事的方式上,比较侧重于写内心的感受和气氛的烘托,不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而是注重情调和意境的渲染。但可惜的是,这样一篇优美的抒情童话在真实的语文课堂上变成
我走进一家现代家居饰品店,想选一些有特色的东西,但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买什么好。突然,一个装饰橱窗吸引了我的目光。哦,窗花,久违了!我久久地凝视着这些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剪纸艺术品,大幅的有双龙戏珠、鲤鱼跃龙门、喜鹊登枝,小幅的有庆丰年的大肚皮娃娃、憨态可掬的小猫小狗。看着这些窗花,一道亮光划过我的记忆,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位老人慈祥和蔼的面容,那就是我记忆深处的窗花姥姥!  第一次见到窗花姥姥是在我8岁
摘要:古诗文为学生作文提供了充足多樣的写作素材。从近两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中,我们总结出在作文中运用古诗文的策略:一是巧引诗文名句入文,可以在拟题、开头、结尾、抒情说理中全方位引用;二是活用历史素材,注重对素材的概括、组合,注意角度的选取、主题的突现;三是学习古诗文的写法,进行创新作文。学生要树立活学活用古诗文的意识。  关键词:高考作文;古诗文运用;名句;历史素材  中华古诗文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
摘要:新课标强调:“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并且有效传承文化精髓。”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注重融入传统文化,组织一定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以《论语》整本书教学为例,探讨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拓展阅读视野,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中语文;《论语》  《论语》是儒家博大精深的经典之作,它承载着“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伦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