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hing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國家“一带一路”国家级顶层战略实施背景下,文章针对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特点和行业对人才需求特点,分析了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现状和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引言
  当今,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活,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面对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环境,我国的外贸人才在从事对外经贸交往工作中必然需要掌握和运用国际贸易地理知识。因此,我国各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国际商务、报关等专业纷纷开设了国际贸易地理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对未来从事国际商贸及货运代理的学生提供有力的基础知识储备。
  二、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性质和目的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是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国际商务、报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集国际贸易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国际贸易中的交通运输、全球主要贸易大国概况于一体,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国际贸易地理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对外经贸行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三、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1.教材内容时效性较差
  现有的国际贸易地理教材出版时间距课程授课时间往往具有一定的时间差,教材中无法引用最新经济数据,无法更新中国与主要大国的经贸关系的新进展情况,学生学习陈旧的教材内容无法全面应对新形势下的国家贸易环境。因此,教授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教师只有将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培养出实用型人才。
  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
  (1)高职院校的学生多从中学或中专刚毕业,中学地理课程给很多学生的直观印象是内容比较枯燥,课堂上所讲的地理知识过于陌生,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在课堂上抱着消极的态度在听课。所以,目前最亟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了解国际贸易地理知识,进而想到自己的专业中哪些地方需用到国际贸易地理知识。然后再去进一步发现国际贸易地理中难以解答的问题,补充和运用国际贸易地理知识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2)由于高校扩招以及现在中学实行文理分科政策,高职的学生个体水平参差不齐。在班级里既有文科的学生,他们可能已经熟练掌握这门课程的基础必备知识;也有理科的学生,他们可能基础薄弱,无法跟上整个班级学习进度,从而丧失学习兴趣,给教师的上课带来一定的难度。另外,部分高职院校也仅将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定为选修课,就造成教师讲授时无法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3.实践教学环节缺失
  国际贸易地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较强的学科,但是部分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缺失。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全面掌握国际贸易地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实践教学环节能为学生提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4.师资力量有待增强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地理课程主要由国际贸易、国际商务专业教师任课,这些教师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经济学相关领域,而地理学相关领域并非其专长。同时,有限的师资力量也增加了这部分教师所承担的压力,进而影响到学科教学质量。因此,师资力量成了部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的薄弱环节。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优秀的师资力量的培育,优秀的师资力量能够将课程的精髓提炼出来,培养出更专业的实用型人才。
  5.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在制定考核方式时存在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的问题,在期末考试多采用一张期末考试试卷定成绩的方法,这种方式可以考核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水平,但是无法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考核学生的时候只注重考核结果,不注重考核的过程,无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无法培养出具有较强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四、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选择时效性较强的国际贸易地理教材
  现有的国际贸易地理教材质量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在甄别和选择过程中慎之又慎,坚决摒弃那些内容陈旧和过时的教材,选择适合授课对象使用的、时效性强的国际贸易地理教材。另外,教师可以到相关的专业网站、著作、学术期刊等搜集最新的资料作为补充,结合热点时事新闻,更新数据资料。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如在讲解国际铁路运输时,除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还可联系中欧班列的开通进行讲解。
  2.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在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摒弃单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备课时不能单纯以教材的知识为对象,而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一个良性互动的学习环境。
  (1)地图教学法。地图是地理学,也是国际贸易地理最形象的语言、有力的工具和最有效的表达方式。如在讲解矿产资源、农产品分布或国际铁路干线、国际航空线、海运航线和主要港口分布时充分利用地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学互动中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相关的国家、城市、港口、山峰等地理信息的确切位置,可提高学生的“图感”。
  (2)多媒体教学法。采用PPT等软件制作教学课件,播放相关的视频、动画,教师采用边讲授边多媒体演示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授课知识。例如,在讲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地理环境时可播放《寰宇地理》视频辅助教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印度的语言、民族和宗教等文化环境。
  (3)探究式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是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的最直接最简便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借以接受学生反馈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例如,讲解世界重要海峡和运河通行能力时,提出 “一艘30万吨的货轮从孟买出发到伦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通过查看地图和相关资料给出不同的运输路线方案,比如可以走好望角航线、苏伊士运河航线;教师引导学生要考虑沿途需经过的运河、海峡的通行力,学生会想到苏伊士运河的通行能力最大为25万吨,教师再提出问题,还有哪些世界主要海峡和运河的通行能力大于20万吨。   (4)模块实训教学法。教师根据模块授课内容提出实训任务,将学生分成小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完成实训任务。例如,教师设计“举例说明政治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的实训任务,学生可以分工通过网络、报刊和杂志等媒介寻找热点时事案例,并提取相关贸易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制成PPT展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整理资料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5)案例教学法。指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应结合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尽量选取贴切的、有代表性的、难度适中的案例。例如,讲解风俗习惯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时,先让学生相互交流家乡的风俗习惯,请学生上讲台介绍家乡的风俗习惯,使学生激起学习兴趣。最后,选取“中国春节,美国龙虾销量大增”等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进行分析。
  3. 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学时中应安排适当的实践学时(笔者认为如果课程设置为48学时,应安排8学时的实践课),同时各高职院校应该选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以及为师生创造实践教学条件。
  实践教学可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需要相應的实践设施(计算机机房和地理实训室),例如,在掌握港口位置、海运航线时可运用实训室中的超大平面海运航线图进行讲解、地理板图进行教学,边讲边画、讲练结合,可以化文为图,化难为易,变抽象为直观,把复杂的地图变得简明、醒目,使静态图变为活图,激发学生的兴趣。校外实践教学是指导学生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周围见闻的事物产生联系的重要环节,需要各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与外贸相关企业的合作,如安排学生到外贸企业中去交流、参观,或鼓励学生到学校所在城市开展乡土地理调查。
  4.增强师资力量
  针对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师资力量在水平薄弱的问题。一方面,应注重对校内任课教师的培训,这些培训应该既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又有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培训; 另一方面,还可通过从校外国际经贸相关企业、机构中聘请兼职教师的方式增强师资力量,这些兼职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给学生实践性指导。
  5.采用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改变传统单一的卷面考试方式,采用多样化考核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而且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考核应分为过程考核(60%)和期末考核(40%),其中过程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和实训任务完成情况。期末考核途径可多样化,如采用填图考查、小论文和案例调查等方式。
  五、结语
  国际贸易地理学是一门介于国际贸易学和地理学之间的边缘性学科,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针对学科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法、地图法和系统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课程学习,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升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应加强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如增加实践环节课时和加大对实验设施的投入;还应该加强校企合作,安排教师和学生到外贸企业中去参观和学习,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国际贸易地理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对外经贸行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因此,高职院校应深化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苏广实.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1).
  [2]顾晓燕.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5).
其他文献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城市中的建筑数量不断增加,人们主要注重建筑的质量和建筑环境。本文对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进行分析,并且深入了解建筑环境艺术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本文分析了美国“绿色家庭”和“辅助生活”两种小型养老院的建筑特点。中国城市社区和乡镇养老院可借鉴美国的两种养老模式,建立小型化的“医养结合”养老院。租“塔楼”建筑
建筑电气工程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范围也涉及的比较广,还具有专业性.加上工作人员不负责任等现象的出现,建筑电气工程要进行全面整改来保证它的高质量水平,给人
<正>Fu says that sickness is painful,but he learns to face it.In the past,he was busy from dawn until dark and hardly had time to ponder things.Now he has enoug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国民对于建筑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对建筑的外观效果也有所要求,因此,土建施工技术的发展受到了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土建施工缺乏组织性、保护层同荷载
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为建筑行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顺应发展所表现出来的是在建筑的设备设计方面的创新和多样性.目前,建筑行业的建筑结构以框架结构为主,虽然被大量应用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工民建工程在发展过程中也更加规范和完善,工民建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建筑工程良好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但与此同时工民建工
摘 要:当前,中职德育课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缺乏热情、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如何打破这种沉闷气氛,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是德育课教师需要不断探究的课题。文章结合作者自身实践,谈了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一、中职德育课教学现状分析  (1)中职生学习德育课热情普遍不高。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学生的上课表现反映出来的,很多学生认为德
摘 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目的是通过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探究,找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正确的人才培养方式。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论述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对高职院校教学的重大突破和对企业人才需求的强大推动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诉求;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一、“校企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十足的发展,但是在建筑安全管理上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建筑结构在设计建造中片面追求功能性和经济性,缺少对建筑结构安全上的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