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工业大学着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构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素质教育推动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确立了符合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学校学生特点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共同提高的素质教育观,在实践中努力坚持“三个融合”,着力推进“四个工程”的实施,不断增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坚持“三个融合”的理念,树立与时俱进的素质教育观
1.与学生的精神塑造相融合
教育的本质不仅是一种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手段,而且还是一种塑造完善人格的活动。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一种品格健全的人,其核心就是对学生进行基本价值观的精神塑造,帮助大学生树立探求真理的执著信念、甘于奉献的做人准则和追求崇高的审美情趣,并将对真、善、美的追求内化为德性,规范行为,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核。因此,学校在实施和深化素质教育中,始终坚持与学生的精神塑造相融合。
2.与学校的办学定位相融合
学校作为北京市市属重点大学,学生多数来自北京,毕业后多数在北京就业。学校把素质教育与“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相融合,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建设,培养适应北京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使学生们既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首都的行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贡献力量,又能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传播科学思想、传承民族精神、弘扬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良好文化环境的形成,提升社会整体的知识品位、文化品位和精神品位。
3.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融合
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之一,以培养“应用性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为主要人才培养目标。随着中国社会逐步进入工业化后期,部分发达地区进入后工业时期,社会对技术和产品的需求已经从单纯对功能的需求上升到对功能与文化相融合的需求层次,缺乏文化品位的技术和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没有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时,要高度重视工程素质和人文素质的融合,所培养的工程师真正成为有文化、高品位的卓越工程师。
突出引领,发挥先导,实施“塑魂育人工程”
1.推进学生党、团建设机制创新
支部工作角度创新——实施“手拉手”共建制度。实施学生党支部与学业困难学生“手拉手”共建制度,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各党支部不仅促进了学业困难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且也带动了支部的建设。
党员教育实践创新——树立“五星党员”先进典型。为进一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以榜样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来激励学生,在学生党员中广泛开展争做“五星党员”(即奉献之星、助人之星、创新之星、实践之星和学习之星)的活动, 鼓励学生党员“争做成才表率”。
团支部建设途径创新——“闪光青春”团支部建设活动。“闪光支部·青春风采”系列活动是学校直接面向各个团支部开展的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品牌活动,活动举办至今已有23年,每年约有200个团支部参与到活动中。该活动通过开展以跳绳、拔河、定向比赛等为主要形式的团队活动,丰富广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强化了团队意识,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了基层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活力,为团支部和团员青年提供了展现集体与个人风采的舞台。
2.拓展主题教育品牌活动内涵创新
近年来,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着眼点,逐步构建了以 “五彩奥运,青春榜样”(2008年)、“我与祖国共奋进”(2009年)、“爱首都,爱工大”(2010年)、“知工大,爱工大”(2011年)、“践行北京精神,争做工大先锋”(2012年)为核心的主题教育,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主题教育,通过开展系统、科学、轻松的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广,覆盖面达到95%以上,学生积极性高、自主性强、成果显著,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突出特色,夯实基础,实施“文化育人工程”
1.开拓校园文化建设有效途径
学校每年举办近百场各种类型系列的报告,包括院士、大师、著名学者和企业家的各种演讲、论坛等,在学生中影响广泛,既满足了广大学生不同层面的文化诉求,也加强了对学生文化品位和文化情趣的引导,使先进文化、高雅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学校现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北京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等一批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为实现人文素质和工程素质的有机融合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学校非常重视文化品牌的建设,着力打造了校园文化节和科技节两个校园文化品牌、毕业生歌会和新年音乐会两个音乐会品牌、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两个典礼品牌,有效地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增强了文化育人的实效性。
2.搭建高雅艺术教育平台
学校提出了以“引领——感染——辐射”为主线,以“高水平艺术团、一般性艺术团、院系艺术团”为抓手,以“艺术特长生——艺术爱好者——普通学生”为主体的“金字塔式”艺术教育模式。学生艺术团在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多次举办专场演出,并与来自国内外高校的艺术团体开展交流活动,强化了艺术教育的引领作用;建立了舞蹈二团、院系艺术团、话剧团等群众性艺术团体,定期举办群众性艺术赛事,扩大了艺术教育的感染力。
突出创新,提升竞争力,实施“创新育人工程”
1.构建多维度的学生科技创新体系
在学生科技实践工作中,建立了由“基金体系”“竞赛体系”和“实践体系”构成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健康、有序、持续、高效的发展。 本科生设立了“星火基金”,通过该基金支持,很多项目在“挑战杯”等国家级竞赛中崭露头角,诸多学术论文、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孕育而生。研究生科技活动丰富多彩,设立了科技基金,建立了创新实践基地,与多家跨国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全方位满足研究生自主创新的需求,营造研究生自主创新环境。
目前,学校已建立起学校、北京市、国家、国际四级科技竞赛体制,设置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设计、广告艺术设计、挑战杯等竞赛84项,年参与学生近3,000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
2.构建分层次的学业辅导体系
学校建立了学生学业指导中心,负责学业辅导员体系的组织与实施,针对当前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发展水平和特点,通过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业辅导,大力发挥课堂外“导学”对课堂内“教学”的补充作用。自2009年起,在全校招募志愿辅导教师,建立辅导教师专家库,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和团体辅导。围绕学生的需求,学校采取分步实施的方式,推行了学业辅导的三大计划,即基础课辅导计划、杰出学子培育计划和杰出学子新生计划。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了学校在大学生学业辅导工作方面的理念和举措,在社会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突出能力,拓展空间,实施“实践育人工程”
1.构建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体系
学校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外部条件进行多样化的设置,分别进行以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专业素养形成、社会服务能力、职业生涯发展为侧重点的分层实践教育,全方位、全过程、多视角地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创造条件,从而为培养个性化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创造条件。一是立足平时,组织学生开展社区共建、专业调研、商业实践、社会调查等多样化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利用每年暑假精心组织开展集中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坚持在“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原则下,组织和指导学生走出校门、面向社会、开阔眼界、积极实践。三是积极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形成以校团委下属的校级志愿者组织为核心的志愿服务体系。四是大力推进国际志愿交流活动的开展,积极与国外志愿者机构建立联系,组织优秀的学生参与到国际志愿服务中去。
2.构建就业辅导与创业教育体系
就业辅导和创业教育主要围绕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和实践环节的设计、组织、安排以及就业调研和专业化培训;不断完善和改进课程体系建设,把就业引导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拓展就业信息化服务职能,打造信息畅通的校企互动平台;努力改善就业服务质量,提高就业服务水平,使毕业生满意度和企业满意度共同提高;大力发展职前培训,推广就业实习、实践,建立稳定的毕业生输送渠道;深入开展创新及创业教育宣传,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就业中实现创新;建立就业工作考核与评估体系,开展专业就业预警机制尝试研究。逐步形成具有品牌课程、示范中心、特色项目、创业孵化和优质服务为一体的“五维”就业辅导体系。
通过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使得学校的学生不仅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而且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管理能力及创新创业素质都有显著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使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就业机会中脱颖而出,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和好评。2009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地区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学校被评为2011年~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责任编辑:于 洋】
坚持“三个融合”的理念,树立与时俱进的素质教育观
1.与学生的精神塑造相融合
教育的本质不仅是一种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手段,而且还是一种塑造完善人格的活动。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一种品格健全的人,其核心就是对学生进行基本价值观的精神塑造,帮助大学生树立探求真理的执著信念、甘于奉献的做人准则和追求崇高的审美情趣,并将对真、善、美的追求内化为德性,规范行为,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核。因此,学校在实施和深化素质教育中,始终坚持与学生的精神塑造相融合。
2.与学校的办学定位相融合
学校作为北京市市属重点大学,学生多数来自北京,毕业后多数在北京就业。学校把素质教育与“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相融合,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建设,培养适应北京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使学生们既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首都的行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贡献力量,又能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传播科学思想、传承民族精神、弘扬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良好文化环境的形成,提升社会整体的知识品位、文化品位和精神品位。
3.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融合
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之一,以培养“应用性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为主要人才培养目标。随着中国社会逐步进入工业化后期,部分发达地区进入后工业时期,社会对技术和产品的需求已经从单纯对功能的需求上升到对功能与文化相融合的需求层次,缺乏文化品位的技术和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没有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时,要高度重视工程素质和人文素质的融合,所培养的工程师真正成为有文化、高品位的卓越工程师。
突出引领,发挥先导,实施“塑魂育人工程”
1.推进学生党、团建设机制创新
支部工作角度创新——实施“手拉手”共建制度。实施学生党支部与学业困难学生“手拉手”共建制度,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各党支部不仅促进了学业困难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且也带动了支部的建设。
党员教育实践创新——树立“五星党员”先进典型。为进一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以榜样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来激励学生,在学生党员中广泛开展争做“五星党员”(即奉献之星、助人之星、创新之星、实践之星和学习之星)的活动, 鼓励学生党员“争做成才表率”。
团支部建设途径创新——“闪光青春”团支部建设活动。“闪光支部·青春风采”系列活动是学校直接面向各个团支部开展的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品牌活动,活动举办至今已有23年,每年约有200个团支部参与到活动中。该活动通过开展以跳绳、拔河、定向比赛等为主要形式的团队活动,丰富广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强化了团队意识,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了基层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活力,为团支部和团员青年提供了展现集体与个人风采的舞台。
2.拓展主题教育品牌活动内涵创新
近年来,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着眼点,逐步构建了以 “五彩奥运,青春榜样”(2008年)、“我与祖国共奋进”(2009年)、“爱首都,爱工大”(2010年)、“知工大,爱工大”(2011年)、“践行北京精神,争做工大先锋”(2012年)为核心的主题教育,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主题教育,通过开展系统、科学、轻松的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广,覆盖面达到95%以上,学生积极性高、自主性强、成果显著,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突出特色,夯实基础,实施“文化育人工程”
1.开拓校园文化建设有效途径
学校每年举办近百场各种类型系列的报告,包括院士、大师、著名学者和企业家的各种演讲、论坛等,在学生中影响广泛,既满足了广大学生不同层面的文化诉求,也加强了对学生文化品位和文化情趣的引导,使先进文化、高雅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学校现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北京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等一批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为实现人文素质和工程素质的有机融合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学校非常重视文化品牌的建设,着力打造了校园文化节和科技节两个校园文化品牌、毕业生歌会和新年音乐会两个音乐会品牌、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两个典礼品牌,有效地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增强了文化育人的实效性。
2.搭建高雅艺术教育平台
学校提出了以“引领——感染——辐射”为主线,以“高水平艺术团、一般性艺术团、院系艺术团”为抓手,以“艺术特长生——艺术爱好者——普通学生”为主体的“金字塔式”艺术教育模式。学生艺术团在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多次举办专场演出,并与来自国内外高校的艺术团体开展交流活动,强化了艺术教育的引领作用;建立了舞蹈二团、院系艺术团、话剧团等群众性艺术团体,定期举办群众性艺术赛事,扩大了艺术教育的感染力。
突出创新,提升竞争力,实施“创新育人工程”
1.构建多维度的学生科技创新体系
在学生科技实践工作中,建立了由“基金体系”“竞赛体系”和“实践体系”构成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健康、有序、持续、高效的发展。 本科生设立了“星火基金”,通过该基金支持,很多项目在“挑战杯”等国家级竞赛中崭露头角,诸多学术论文、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孕育而生。研究生科技活动丰富多彩,设立了科技基金,建立了创新实践基地,与多家跨国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全方位满足研究生自主创新的需求,营造研究生自主创新环境。
目前,学校已建立起学校、北京市、国家、国际四级科技竞赛体制,设置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设计、广告艺术设计、挑战杯等竞赛84项,年参与学生近3,000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
2.构建分层次的学业辅导体系
学校建立了学生学业指导中心,负责学业辅导员体系的组织与实施,针对当前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发展水平和特点,通过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业辅导,大力发挥课堂外“导学”对课堂内“教学”的补充作用。自2009年起,在全校招募志愿辅导教师,建立辅导教师专家库,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和团体辅导。围绕学生的需求,学校采取分步实施的方式,推行了学业辅导的三大计划,即基础课辅导计划、杰出学子培育计划和杰出学子新生计划。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了学校在大学生学业辅导工作方面的理念和举措,在社会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突出能力,拓展空间,实施“实践育人工程”
1.构建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体系
学校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外部条件进行多样化的设置,分别进行以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专业素养形成、社会服务能力、职业生涯发展为侧重点的分层实践教育,全方位、全过程、多视角地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创造条件,从而为培养个性化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创造条件。一是立足平时,组织学生开展社区共建、专业调研、商业实践、社会调查等多样化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利用每年暑假精心组织开展集中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坚持在“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原则下,组织和指导学生走出校门、面向社会、开阔眼界、积极实践。三是积极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形成以校团委下属的校级志愿者组织为核心的志愿服务体系。四是大力推进国际志愿交流活动的开展,积极与国外志愿者机构建立联系,组织优秀的学生参与到国际志愿服务中去。
2.构建就业辅导与创业教育体系
就业辅导和创业教育主要围绕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和实践环节的设计、组织、安排以及就业调研和专业化培训;不断完善和改进课程体系建设,把就业引导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拓展就业信息化服务职能,打造信息畅通的校企互动平台;努力改善就业服务质量,提高就业服务水平,使毕业生满意度和企业满意度共同提高;大力发展职前培训,推广就业实习、实践,建立稳定的毕业生输送渠道;深入开展创新及创业教育宣传,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就业中实现创新;建立就业工作考核与评估体系,开展专业就业预警机制尝试研究。逐步形成具有品牌课程、示范中心、特色项目、创业孵化和优质服务为一体的“五维”就业辅导体系。
通过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使得学校的学生不仅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而且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管理能力及创新创业素质都有显著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使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就业机会中脱颖而出,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和好评。2009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地区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学校被评为2011年~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