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秋时节,我与友人同游大学,微风拂面,身边的友人口中喃喃道香水好甜。我闭目轻嗅,的确很甜,不过那不是香水的味道,而是千里香的甜。申城的千里香,将我的思绪拉回了千里之外的故乡,那里存放着我12年的光荣与梦想。
一年前,我们拥有着蓝天、气球、白鸽、跑道、年轻的面庞,还有冲破云霄的呐喊。那一天,是我们的百日誓师大会。喊得震耳欲聋的口号,字字承诺,句句庄严。我记得那天,老校长请我们闭上眼睛,跟他一起穿梭时光。我还记得那天北风呼啸,滴水成冰,心从未像那天一般火热,火热到仿佛能够融化寒冬。100天,雾里看花,咫尺天涯。或许她的灵魂早已融进我的血液,又或许从一开始就没有退路可言。
她叫上海。许多年前,我来到这座城市,站在外滩观景大道遥望对岸。那种视觉和心灵的冲击力,大概只能用震撼来形容。我暗自发誓要不惜一切回到那里,生活在那里。年少轻狂,我已经认定了她会是我唯一的归宿。
三年前,我带着懵懂和期待,走进了小城里唯一的一所省重点中学。高一文理分科的时候,出于种种原因我违背意愿填报了理科,从此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血泪史。我从小便没有理科思维,对数字极其不敏感,物理化学更是一窍不通,高一伊始极其简单的课程我都学得十分吃力。第一次月考的成绩更是惨不忍睹,跟初中相比巨大的落差让我一时难以接受。偏偏前后左右都坐满了学霸,做题翻页的速度跟我看小说一样快,“刷刷”的声音搞得我自习的时候一度心里发慌发乱。
但我并没有打算认输,我认为只要比他们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只要努力下去就一定会得到回报。于是我将人生中的第一次熬夜献给了化学。拼命地做题、记方程式,配平速度慢就直接记在脑子里,书桌上堆满了演算纸、课本和习题集,长夜寂寂,我只听得到笔尖和纸面摩擦的声音。第二天,我一整天依旧精神抖擞,不停地做题不停地演算,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半个月,半个月后第二次测验,我的名次进步了100名。那种幸福的滋味让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也让我更加相信了“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的成绩时进时退,并不稳定,我也从不在意这些波动,每天踏踏实实地努力着。测验、讲评试卷、整理错题、布置作业无穷无尽,总是有做不完的试卷、完不成的习题。在这样的高压之下,我之前“拼命三郎”般的熬夜已经让我力不从心,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
终于,高一的期末考试给了我致命的打击,也彻底粉碎了我不切实际的自我安慰。数理化生四科不及格,年级倒数,仅高于班里从没碰过书本的垫底生。好在全科统考中,语文英语位列年级前十,史地政甚至超过了文科班的同学,让我的总成绩不至于不堪入目。
我至今还很感谢这次考试,在给我绝望的同时还留下了希望。我选择回到我本该去的文科班,去学习我喜欢的学科。事实上,并不是说付出和回报一定成正比,而是你是否具备付出的资本,是否真的懂得如何付出。
文科班,相比于理科班公式和数字的冰冷,这里具备一切我所渴望的温暖。妈妈般慈爱的老师们,关注着我每一天的努力和进步,叮嘱我不要熬夜,因为以我的能力根本不需要那样拼命去做。事实证明来文科班是正确的选择。在文科班的第一次月考,我便直接排到了班級的前面,而那之后的每一次考试,我都在一点点地进步,偶尔波动,却不伤根基。
可尽管如此,在一个以理科见长的学校,文科班在省内还是毫无竞争力。我的数学依旧没有起色,我距离我的梦想还有好远好远。那些课程,每一天我都在拼命追赶,一字一句地抄笔记,一本一本地刷习题,一遍一遍地背教材。这一次真的再也没有退路,向前走吧,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那座城,那个校园,是我每天把闹钟关掉又拼命爬起来的所有动力。有时翻来覆去睡不着,就默默躲在被窝里小声啜泣。那段时光,我像是一个走丢了的人,每天走着盼着,看不到路的尽头却一刻都不敢停留。
进入高三,状况明显好了很多。各科的教学内容都结束了,大批量的模拟题,以及十几轮模拟考试接踵而至,每天都过得充实而忙碌,每一次的模拟考结束都会有新的收获。墙上的数字一天天减少,书桌上的习题变多再变少,错题集厚了又薄;上课不再偷偷打瞌睡,桌上是书和习题,笔记摊在腿上,边听边记一刻也不敢放松。那段日子,班里的所有人都格外团结,所有人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一起讨论问题,一群人为一个细小的知识点争得面红耳赤然后跑去问老师,自习课再也无人聊天打闹吃零食。那种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曾经无比想要逃离的生活,现在看来,都是想回却再也回不去的曾经。
6月裹着微风如约而至。高三一年背了不下10遍的教材和笔记早已烂熟于心,草稿纸和用光的笔芯堆了满满一箱。在学校的最后一堂课结束后,所有人安静地收拾好书包,安静地合影留念。高考那两天,我十分平静,平静地思考每一道题目,平静地交卷,平静地走出考场,不曾有一丝的惊慌。
查询成绩的那天,我告诉自己要冷静,可手却控制不住般不断刷新着页面,直到那串数字出现在屏幕上。所有科目发挥稳定,而数学更是考出了三年以来的最高成绩。我终于赢过了高考,赢过了自己,我终于可以笑着对自己说,这场仗,你赢得很漂亮。
飞机起飞了,大地的轮廓越来越模糊,慢慢消失不见。
申城去,辞家三千里。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我终于又站在了这里,身后灯光璀璨恍如白昼。我永远忘不了报到那天的夜晚,那个拖着行李箱,站在江边泪流满面的姑娘。我看到震旦3591平方米的巨大LED屏上,滚动着11个大字:这里是上海,为梦想而努力。
那一刻,我仰望星空,用微笑掩饰住了滑下的泪水。我做到了,我回来了。
不要说那是你的远方,你有手有脚有心跳,为何不能让远方成为你的归途!逆着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天空会丰满你的羽翼,厚重你的翅膀。
一年前,我们拥有着蓝天、气球、白鸽、跑道、年轻的面庞,还有冲破云霄的呐喊。那一天,是我们的百日誓师大会。喊得震耳欲聋的口号,字字承诺,句句庄严。我记得那天,老校长请我们闭上眼睛,跟他一起穿梭时光。我还记得那天北风呼啸,滴水成冰,心从未像那天一般火热,火热到仿佛能够融化寒冬。100天,雾里看花,咫尺天涯。或许她的灵魂早已融进我的血液,又或许从一开始就没有退路可言。
她叫上海。许多年前,我来到这座城市,站在外滩观景大道遥望对岸。那种视觉和心灵的冲击力,大概只能用震撼来形容。我暗自发誓要不惜一切回到那里,生活在那里。年少轻狂,我已经认定了她会是我唯一的归宿。
三年前,我带着懵懂和期待,走进了小城里唯一的一所省重点中学。高一文理分科的时候,出于种种原因我违背意愿填报了理科,从此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血泪史。我从小便没有理科思维,对数字极其不敏感,物理化学更是一窍不通,高一伊始极其简单的课程我都学得十分吃力。第一次月考的成绩更是惨不忍睹,跟初中相比巨大的落差让我一时难以接受。偏偏前后左右都坐满了学霸,做题翻页的速度跟我看小说一样快,“刷刷”的声音搞得我自习的时候一度心里发慌发乱。
但我并没有打算认输,我认为只要比他们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只要努力下去就一定会得到回报。于是我将人生中的第一次熬夜献给了化学。拼命地做题、记方程式,配平速度慢就直接记在脑子里,书桌上堆满了演算纸、课本和习题集,长夜寂寂,我只听得到笔尖和纸面摩擦的声音。第二天,我一整天依旧精神抖擞,不停地做题不停地演算,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半个月,半个月后第二次测验,我的名次进步了100名。那种幸福的滋味让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也让我更加相信了“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的成绩时进时退,并不稳定,我也从不在意这些波动,每天踏踏实实地努力着。测验、讲评试卷、整理错题、布置作业无穷无尽,总是有做不完的试卷、完不成的习题。在这样的高压之下,我之前“拼命三郎”般的熬夜已经让我力不从心,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
终于,高一的期末考试给了我致命的打击,也彻底粉碎了我不切实际的自我安慰。数理化生四科不及格,年级倒数,仅高于班里从没碰过书本的垫底生。好在全科统考中,语文英语位列年级前十,史地政甚至超过了文科班的同学,让我的总成绩不至于不堪入目。
我至今还很感谢这次考试,在给我绝望的同时还留下了希望。我选择回到我本该去的文科班,去学习我喜欢的学科。事实上,并不是说付出和回报一定成正比,而是你是否具备付出的资本,是否真的懂得如何付出。
文科班,相比于理科班公式和数字的冰冷,这里具备一切我所渴望的温暖。妈妈般慈爱的老师们,关注着我每一天的努力和进步,叮嘱我不要熬夜,因为以我的能力根本不需要那样拼命去做。事实证明来文科班是正确的选择。在文科班的第一次月考,我便直接排到了班級的前面,而那之后的每一次考试,我都在一点点地进步,偶尔波动,却不伤根基。
可尽管如此,在一个以理科见长的学校,文科班在省内还是毫无竞争力。我的数学依旧没有起色,我距离我的梦想还有好远好远。那些课程,每一天我都在拼命追赶,一字一句地抄笔记,一本一本地刷习题,一遍一遍地背教材。这一次真的再也没有退路,向前走吧,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那座城,那个校园,是我每天把闹钟关掉又拼命爬起来的所有动力。有时翻来覆去睡不着,就默默躲在被窝里小声啜泣。那段时光,我像是一个走丢了的人,每天走着盼着,看不到路的尽头却一刻都不敢停留。
进入高三,状况明显好了很多。各科的教学内容都结束了,大批量的模拟题,以及十几轮模拟考试接踵而至,每天都过得充实而忙碌,每一次的模拟考结束都会有新的收获。墙上的数字一天天减少,书桌上的习题变多再变少,错题集厚了又薄;上课不再偷偷打瞌睡,桌上是书和习题,笔记摊在腿上,边听边记一刻也不敢放松。那段日子,班里的所有人都格外团结,所有人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一起讨论问题,一群人为一个细小的知识点争得面红耳赤然后跑去问老师,自习课再也无人聊天打闹吃零食。那种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曾经无比想要逃离的生活,现在看来,都是想回却再也回不去的曾经。
6月裹着微风如约而至。高三一年背了不下10遍的教材和笔记早已烂熟于心,草稿纸和用光的笔芯堆了满满一箱。在学校的最后一堂课结束后,所有人安静地收拾好书包,安静地合影留念。高考那两天,我十分平静,平静地思考每一道题目,平静地交卷,平静地走出考场,不曾有一丝的惊慌。
查询成绩的那天,我告诉自己要冷静,可手却控制不住般不断刷新着页面,直到那串数字出现在屏幕上。所有科目发挥稳定,而数学更是考出了三年以来的最高成绩。我终于赢过了高考,赢过了自己,我终于可以笑着对自己说,这场仗,你赢得很漂亮。
飞机起飞了,大地的轮廓越来越模糊,慢慢消失不见。
申城去,辞家三千里。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我终于又站在了这里,身后灯光璀璨恍如白昼。我永远忘不了报到那天的夜晚,那个拖着行李箱,站在江边泪流满面的姑娘。我看到震旦3591平方米的巨大LED屏上,滚动着11个大字:这里是上海,为梦想而努力。
那一刻,我仰望星空,用微笑掩饰住了滑下的泪水。我做到了,我回来了。
不要说那是你的远方,你有手有脚有心跳,为何不能让远方成为你的归途!逆着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天空会丰满你的羽翼,厚重你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