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有机化工废水处理工程改进及分析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tjyydtj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工程改造实例,介绍了树脂吸附预处理及厌氧-耐盐菌好氧活性污泥工艺在高盐分增塑剂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总结了工艺运行调试方法。改造后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回收废水中大部分邻苯二甲酸,能够耐受较高盐量,处理效果较好,各项出水指标均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实现了废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他文献
《生态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生态学高级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报道生态学领域前沿理论和原始创新性研究成果。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依靠和团结广大生态学科研工作者,探索生态学奥秘,为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生态学研究深入发展,为我国培养和造就生态学科研人才和知识创新服务、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生态学报》主要
期刊
厌氧发酵技术是解决环境污染及能源需求问题的重要途径。针对常见的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和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存在的甲烷发酵技术问题,开展了产甲烷系统的调控技术研究。在特定条件下,比较CSTR和ABR两类反应器的甲烷发酵系统效能。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4 000 mg/L、HRT为24 h条件下,CSTR系统运行73 d后可形成完整甲烷发酵,对COD的去除率维持在70%左右,但系统运
期刊
针对东营南郊引黄水库微污染原水,在不同絮凝方式及搅拌速度条件下,进行了污泥回流强化絮凝效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当污泥回流量在5%~10%时,对絮凝/沉淀工艺的强化效果较好,此时,采用省略传统搅拌方式中的中速和慢速搅拌过程而仅在300 r/min条件下快速搅拌50 s的絮凝方式,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以及沉淀效能均优于传统絮凝方式,对DOC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42%和39%。
期刊
研究了几种人工生态强化净化技术对滞流景观水体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显示:碳素纤维生态草表面可形成稳定的生物膜,对水质的改善效果最好,对NH3-N、TN、T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4%、92%、92%和85%,生态草对浮游藻类繁殖和水体色度增加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且该抑制作用随着其密度的增加而增强;间歇曝气充氧法对水中氮、磷及色度的去除效果较好,但与其他方法相比,曝气扰动会使水中COD浓度增加
期刊
将Carrousel氧化沟工艺与生物膜工艺相结合而形成新型复合式Carrousel氧化沟。研究了主沟道底部曝气量、隔板填料区出水量、污泥回流比对COD、NH+4-N、TN去除效果的影响,以期获得较佳的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在进水量为136 m3/d、水力停留时间为7.1 h、主沟底部曝气量为22 m3/h、隔板区底部曝气量为16 m3/h、隔板区出水量为4 m3/h、污泥回流比为100%的条件下,出
期刊
构建以厌氧(An)、好氧(O1和O2)、缺氧(A1和A2)、快速曝气(O3)单元组成的新型短程硝化同步反硝化除磷工艺。在其中厌氧(An)/缺氧(A1)的运行环境,成功驯化出了一种能以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磷菌(DPB),其兼具脱氮与除磷双重功能,实现了一碳两用的目的,节约了能耗和曝气量。通过静态试验发现,亚硝酸盐型反硝化除磷速率为4.78 mg/(L·h),硝酸盐型反硝化速率为6.2
期刊
简要分析了污泥处置厂的布局原则,结合各省辖市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水平,采用单位污水污泥产率法预测了河南省污泥处置厂的布局规模,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对集中式布局方案的设计,以经济性为准则研究分析基本网络和辅助网络体系的服务范围,确定了网络中每个污泥处置厂的建设规模,从而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河南省污泥处置网络体系,为河南省污泥处置厂的建设布局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2014年7月28日,全球领先的预测分析及决策管理软件公司费埃哲公司(纽约证交所代码:FICO)近日透露,Yarra Valley水务公司自采用费埃哲强大的决策管理技术以来,其80%的开发申请已实现自动化。Yarra Valley水务公司采用的是费埃哲FICOBlaze Advisor业务规则管理系统,利用其审批水、地申请耗
期刊
为提高活性氧化铝对氟的吸附能力,采用硫酸铝钾对其进行改性处理,考察了硫酸铝钾浓度、改性时间、固液比、吸附时间、p H值、温度等因素对改性活性氧化铝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除氟剂的最佳改性条件是:10 g/L的硫酸铝钾溶液按固液比为1 g∶7 m L浸泡活性氧化铝4h。通过连续吸附试验考察了改性活性氧化铝除氟性能,并验证了其可再生性、无二次污染。结果表明:活性氧化铝改性后的饱和吸附量为1.59 mg/
期刊
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纳米TiO2改性聚乙烯醇(PVA)/聚哌嗪酰胺复合纳滤膜。使用渗透试验、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静态接触角仪等对复合膜进行性能测试和结构表征。SEM和AFM照片证实,改性纳米TiO2在膜表面分布均匀。改性TiO2的加入增大了膜表面粗糙度,复合膜的亲水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比不同TiO2添加量的纳滤膜的性能,添加量为0.05%的复合膜的性能最佳,该添加量的复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