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儿童时代,儿童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折射出来的是对外部世界的好奇、期待、纠结,甚至是恐惧,他们会循着自己内心的好奇、期待、糾结或恐惧去探求、尝试、接纳或是不断修正,在这个充满童趣、惊险、艰难甚或是痛苦的历程中,儿童也在收获成长。
对外部世界的好奇,让《地球上的王家庄》里的“我”,跳入乌金荡去巡游水世界,在父亲身边试图去理解父亲的宇宙世界,赶着八十六只也可能是一百零二只鸭子出了乌金荡去探求《世界地图》绘出的世界;也让《爬上树的孩子》里叫辰吉的男孩儿,为了求证星星是否低得挂在了树梢儿上,更是想看看变成星星的妈妈是否真的下来了,自告奋勇地冒着黑夜,爬上了枝叶茂密的树顶。
对于第一次要自己独立完成的事项,即使已经是大孩子的儿童,满心期待之余,也不免有些紧张,甚至是有些恐惧。就像《玫瑰方》中的小菁,她是那么期待见到他,在去医院门口等他之前,做了精心的打扮,裙子是叠了放在枕下压过的,因为她认为那样会平整些,还偷偷准备了红丝带,是到医院路上才系在腰上的。但她没有按约定站在医院的标牌前,而是站在马路对面。她是有些紧张,甚至有些莫名的恐惧,因为以前都是哥哥带她来,这次是她自己一个人来,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一个本该和自己最亲近而实际又很疏远的他。她多么想亲近他,想了解他,有一次跟哥哥见他时,还曾想偷偷地摸摸他有着青色胡子茬的脸,当然只是想想。他来了,没有在约好的地点停下,而是直接走了过去,她跟着,想喊又不知喊他什么,看他走向了自己的家,女孩又回到医院门牌下等他,希望刚才看到的不是他,能在这里等到他来。很久之后,她想回家了,又怕回家碰到他,她只能在一个僻静的地方等。直到人家开了饭,她才回家,见到妈妈夹在小碟里的玫瑰乳,那是她最喜欢吃的,她哭了,哭了一整晚,她精心打扮,她看到他了,可又没见到,这和她预想的一点都不一样。
从孩童时代走过来的人,大概都经历过《目击者的记忆》中“我”的处境,对于一个儿童来说,真相有时很简单,就是亲眼所见的事实,但有时又确实是复杂,真相往往被抱定习惯认识的人们怀疑而被改编了,而人们又往往愿意相信被改编过的真相。“我”第一次说出的真相——就是我亲眼看到的事实——被根本没在现场没看到事件发生的人们(包括老师和同学)给改编了,而其他人选择相信了这个改编过的真相,以至于我在那一段时间都在怀疑自己看到的是不是真相,甚至把赌注押在了被别人改编的真相上。幸亏睿智的校长巧妙地利用了大家的误会(大家都认为张良华跳楼后生命垂危),还原了事件本来的真相。
正处在儿童时代的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过类似以上小朋友的经历呢?在我们的好奇心被人误解时,在我们面对让我们期待又紧张的事件时,在我们的天真被误解时,在我们亲眼所见的真相被怀疑时,我们依循自己的好奇心继续探寻了吗?我们能够克服紧张甚至恐惧做出自己的决定吗?我们能保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吗?我们能够坚持自己看到的真相而不被别人的诱导所动摇吗?
《地球上的王家庄》中的小主人公独自探险弄丢了八十六只也可能是一百零二只鸭子之后,被队长揪了耳朵,被爸爸打了巴掌还踢了一脚,又被村里的人喊作“神经病”,而他反倒非常高兴,因为爸爸探索宇宙世界也被他喊作“神经病”,他和爸爸平起平坐了。这说明他的探险并没有结束,他对探险依然有着好奇心,他将来或许真的能成为探险家,因为他那时毕竟才八岁。
《爬上树的孩子》中的辰吉,没有无休止地、毫无意义地与其他伙伴争论下去,而是独自承担起一探究竟的重任,他要亲自去弄明白。当然,故事的结尾让人匪夷所思,你期待的结尾会是怎样的呢?你能重新给故事续一个结尾吗?
《玫瑰方》中的小菁经历了由期待到失望的心路历程,哭了一整晚的她,对妈妈说:“我就是不要玫瑰红方了。”这对一个十一二岁的儿童来说,是艰难的决定。那“玫瑰方”是她最爱吃的,离婚后的爸爸一年只看她一次,给她买一次。她以前是多么期待这一天啊,一天的独自经历,让她决定不再需要这一天了。小姑娘长大了。
《目击者的记忆》中的“我”,被刘老师的谆谆“诱”导裹挟着,被班长和老大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诱着,终于不再坚持自己的真相,没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怀疑自己看到的真相,采用了大家的说法作为证词。这大概就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力量。当然,故事的结局是圆满的,但试想,如果没有张良华跳楼这个变数,或者是校长在看到张良华跳楼时没有灵机一动,结果又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我”能够坚持独立思想,不受别人的影响,张良华是不是也不用跳楼呢?
伟大的思想家卢梭说过:“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独立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没有思想的能力。”儿童时代,能有独立的思想,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有独立思想,可以坚持自己的理想,不管是去探险还是探密;离开别人的扶助,做出发自本心的决定;可以坚持真理,不为外物所扰;可以保有一颗爽真、质朴的童心,做真实的自己。
周云燕,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民办上海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校长。
对外部世界的好奇,让《地球上的王家庄》里的“我”,跳入乌金荡去巡游水世界,在父亲身边试图去理解父亲的宇宙世界,赶着八十六只也可能是一百零二只鸭子出了乌金荡去探求《世界地图》绘出的世界;也让《爬上树的孩子》里叫辰吉的男孩儿,为了求证星星是否低得挂在了树梢儿上,更是想看看变成星星的妈妈是否真的下来了,自告奋勇地冒着黑夜,爬上了枝叶茂密的树顶。
对于第一次要自己独立完成的事项,即使已经是大孩子的儿童,满心期待之余,也不免有些紧张,甚至是有些恐惧。就像《玫瑰方》中的小菁,她是那么期待见到他,在去医院门口等他之前,做了精心的打扮,裙子是叠了放在枕下压过的,因为她认为那样会平整些,还偷偷准备了红丝带,是到医院路上才系在腰上的。但她没有按约定站在医院的标牌前,而是站在马路对面。她是有些紧张,甚至有些莫名的恐惧,因为以前都是哥哥带她来,这次是她自己一个人来,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一个本该和自己最亲近而实际又很疏远的他。她多么想亲近他,想了解他,有一次跟哥哥见他时,还曾想偷偷地摸摸他有着青色胡子茬的脸,当然只是想想。他来了,没有在约好的地点停下,而是直接走了过去,她跟着,想喊又不知喊他什么,看他走向了自己的家,女孩又回到医院门牌下等他,希望刚才看到的不是他,能在这里等到他来。很久之后,她想回家了,又怕回家碰到他,她只能在一个僻静的地方等。直到人家开了饭,她才回家,见到妈妈夹在小碟里的玫瑰乳,那是她最喜欢吃的,她哭了,哭了一整晚,她精心打扮,她看到他了,可又没见到,这和她预想的一点都不一样。
从孩童时代走过来的人,大概都经历过《目击者的记忆》中“我”的处境,对于一个儿童来说,真相有时很简单,就是亲眼所见的事实,但有时又确实是复杂,真相往往被抱定习惯认识的人们怀疑而被改编了,而人们又往往愿意相信被改编过的真相。“我”第一次说出的真相——就是我亲眼看到的事实——被根本没在现场没看到事件发生的人们(包括老师和同学)给改编了,而其他人选择相信了这个改编过的真相,以至于我在那一段时间都在怀疑自己看到的是不是真相,甚至把赌注押在了被别人改编的真相上。幸亏睿智的校长巧妙地利用了大家的误会(大家都认为张良华跳楼后生命垂危),还原了事件本来的真相。
正处在儿童时代的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过类似以上小朋友的经历呢?在我们的好奇心被人误解时,在我们面对让我们期待又紧张的事件时,在我们的天真被误解时,在我们亲眼所见的真相被怀疑时,我们依循自己的好奇心继续探寻了吗?我们能够克服紧张甚至恐惧做出自己的决定吗?我们能保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吗?我们能够坚持自己看到的真相而不被别人的诱导所动摇吗?
《地球上的王家庄》中的小主人公独自探险弄丢了八十六只也可能是一百零二只鸭子之后,被队长揪了耳朵,被爸爸打了巴掌还踢了一脚,又被村里的人喊作“神经病”,而他反倒非常高兴,因为爸爸探索宇宙世界也被他喊作“神经病”,他和爸爸平起平坐了。这说明他的探险并没有结束,他对探险依然有着好奇心,他将来或许真的能成为探险家,因为他那时毕竟才八岁。
《爬上树的孩子》中的辰吉,没有无休止地、毫无意义地与其他伙伴争论下去,而是独自承担起一探究竟的重任,他要亲自去弄明白。当然,故事的结尾让人匪夷所思,你期待的结尾会是怎样的呢?你能重新给故事续一个结尾吗?
《玫瑰方》中的小菁经历了由期待到失望的心路历程,哭了一整晚的她,对妈妈说:“我就是不要玫瑰红方了。”这对一个十一二岁的儿童来说,是艰难的决定。那“玫瑰方”是她最爱吃的,离婚后的爸爸一年只看她一次,给她买一次。她以前是多么期待这一天啊,一天的独自经历,让她决定不再需要这一天了。小姑娘长大了。
《目击者的记忆》中的“我”,被刘老师的谆谆“诱”导裹挟着,被班长和老大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诱着,终于不再坚持自己的真相,没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怀疑自己看到的真相,采用了大家的说法作为证词。这大概就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力量。当然,故事的结局是圆满的,但试想,如果没有张良华跳楼这个变数,或者是校长在看到张良华跳楼时没有灵机一动,结果又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我”能够坚持独立思想,不受别人的影响,张良华是不是也不用跳楼呢?
伟大的思想家卢梭说过:“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独立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没有思想的能力。”儿童时代,能有独立的思想,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有独立思想,可以坚持自己的理想,不管是去探险还是探密;离开别人的扶助,做出发自本心的决定;可以坚持真理,不为外物所扰;可以保有一颗爽真、质朴的童心,做真实的自己。
周云燕,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民办上海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