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与坚守

来源 :儿童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onezhao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儿童文学选刊》,心中总有温暖的感觉。同时,岁月的水库仿佛开了一扇闸门,许许多多的回忆仍然那么清澈地涌流出来。
  《儿童文学选刊》是1981年创刊的。我是从1982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的。在此之前,我写的都是成人文学。诗歌、散文、小说,什么都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进入了儿童文学的领域。那时,我在武汉的一个远郊中学教书,刚好担任了一个“慢班”的班主任。那时,应试教育刚刚开始了原始生长,初三毕业班被分成了准备升学的“快班”,以及准备放弃,以免影响学校“升学率”的“慢班”。快班的学生安排了晚自习,慢班的学生则没有安排。学校认为,没有必要。人比人,气死人。慢班的学生和家长思想动荡,很有意见。那时,我刚大学毕业不久,血气方刚,向校长力争,慢班也有上晚自习的权利。我认为,仅仅凭一两次考试的成绩,还有老师主观的印象,就将一批所谓成绩不好、表现不好的学生视为“垃圾”,是不公平的。世界上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我对校长说,每个学生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盏灯,教师就是上帝派到人间,去点亮这盏灯的点灯人。
  校长说,好吧,你去点灯吧。
  我就点燃了慢班上晚自习的灯。
  我还记得那天晚上,学校停电了。快班的学生放学回家了,但是,我的学生们,却点燃了各种各样的简陋的煤油灯,从田埂上,从大湖上,如同一颗颗星星,摇曳着,向着学校汇聚。孩子们好兴奋啊,我们也可以上晚自习啦!那天晚上,在飘忽的煤油灯下,我宣布,我们班,不是慢班,而是争气班!我愿和同学们一道,拼一把!
  就这样,我和学生们开始了争气之旅。初三毕业考试,我们班有一半的学生升入了高一的快班,我也成为快班的班主任。
  有了这样的经历与体验,便有了创作的冲动。那时,《中国青年》正在举办“五四征文”的文学大赛,我便创作了以校园生活经历为内容的短篇小说《吸力》,投给了《中国青年》。后来,突然得知《吸力》在《儿童文学》发了头条,而且,还获得了《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后来才得知,是《儿童文学》的老编辑刘莹老师去《中国青年》,在众多的征文稿件中,发现了我的小说,便要去,发表在《儿童文学》上。紧接着,我受邀去北京,参加了《儿童文学》的全国作者讲习班。冰心、严文井、叶君健,都是我们的老师。我就这样,开始了儿童文学的创作。
  那是1982年,是《儿童文学选刊》创刊后的第二年。我的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吸力》,就被《儿童文学选刊》选载了。紧接着,我在北京讲习班写的第二篇小说《清香清香的栀子花》,又被选载了。在当时,乃至现在,《儿童文学选刊》是儿童文学界独一无二的存在,对于一个刚刚开始儿童文学创作的青年作者,作品能被选刊选载,是一个莫大的鼓勵。由此,我便逐渐走上了儿童文学创作之路。
  1983年的夏天,我有幸受到《少年文艺》的邀请,赴上海参加教师作者的笔会,第一次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延安西路1538号。我少年时代喜爱阅读的《少年文艺》《小朋友》,还有许许多多的儿童文学的书籍,都是出自这里啊。而《儿童文学选刊》,也在那栋小木楼里。我见到了仰慕已久的陈伯吹先生、任大霖先生、任大星先生、郑马先生,还有周晓先生。周晓先生是《儿童文学选刊》的灵魂。他戴着眼镜,微笑着,待人彬彬有礼,儒雅而温暖,一派学者之风。同时,他又是学养丰厚、眼光独到的评论家,当他发表自己的见解时,他又是犀利的,尖锐的,真诚而坦率的。我很钦佩并喜欢他的学者风骨。虽然他一直没有单独为我的作品写过评论,但是,在平时的交谈中,他给予我很多的指点,当然,也充分肯定过我的创作。我和朋友们也曾去过周晓老师的家中,登门拜访,畅谈文学。那是难忘的青春岁月,至今回想,仍觉温馨。
  《儿童文学选刊》不仅选载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且,还开设有评论的专栏,经常为选载的作品附上评论。刘绪源先生开设的专栏,就很受欢迎。绪源也是位儒雅的学者,同时,也富有独到的思想锋芒。绪源以及许多评论家和作家的文章,使《儿童文学选刊》闪耀着思想的光芒。作为一本选刊,是应该有着自己鲜明的精选标准的,是应该有着自己鲜明的文学品格的。它不是无所不有的大超市,而是具有引领作用的开风气之先的灯塔。在我成长的征途上,《儿童文学选刊》便以其坚守的文学品格引领着我,成为我的良师益友,让我受益匪浅。
  我要感谢《儿童文学选刊》对我的厚爱,选载了我不少的短篇作品,《闪烁闪烁的小星星》《渴望》《“女儿潭”边的呐喊》《战争在晚自习爆发》《男儿有泪》,等等。惭愧的是,后来的许多年,我基本上没有创作短篇小说了。但是,我仍然珍惜每一期寄来的刊物,认真地阅读学习。在《儿童文学选刊》创刊四十周年之际,我要致敬所有的编辑,以及一任任主编们:任大霖,姜英,施雁冰,周晓,秦文君,周基亭,周晴。感谢你们对中国儿童文学所做出的独特的历史贡献,感谢你们对一代代儿童文学作家的发掘、推荐、培养与引领。感谢你们对我的选择。感谢你们给予我最珍贵的文学品格的熏陶与坚守。我所回报的,是我对儿童文学的坚守,一如当年周晓老师最爱提及的一句话:我一直是矿井里的掘井工。
  2019.12.29.燕郊
  董宏猷,武汉人,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会长。曾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作家协会主席。著有长篇小说《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十四岁的森林》《鬼娃子》等,系列小说《天上掉下个胖叔叔》《小男生小豆包》,诗集《亲爱的乞力马扎罗》,长篇散文《三峡绝唱》,等等。三次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四次获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作品在中国台湾多次获奖。多部作品译介海外。
其他文献
自从老婆婆坐在小椅子上读了一本书,小椅子就学会了思考。  学会了思考的小椅子,再也不喜欢安安静静地被人坐着了。  小椅子一边走来走去,一边思考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作为一只小椅子,难道我只有被人坐这一个用途吗?”  “如果我不愿意再被人坐了,那我还是一只小椅子吗?”  “难道我必须整天待在家里,一直为别人做事吗?”  “一只小椅子可以为自己做些什么事情吗?”  “一只小椅子最喜欢做的事情,又是什
期刊
1  这是从前猎人长吉娶新娘子的那天晚上的事情。  那是一个秋天。  猎人伙伴们各自带来了酒呀肉呀什么的,祝贺了一番之后,只剩下长吉和媳妇两个人面对地炉了。这种时候,应该说一句什么逗乐的话才好,长吉一边想着,一边拨弄起地炉的灰来了。  新娘子的眼皮一下子红了,垂下头去。  就在这时,从开着一条缝的门外,“簌簌簌”,响起了脚踩在落叶上的声音。紧接着,就从门的窄缝里传来了一个声音:  “是来道喜的。”
期刊
知了龟  知了猴  爬杈  知拇吖  蚂知了  哔蝉  海咦  老咕哝  蛭蟟  知了這个家伙  有这么多奇怪的名字  所以同学们给我起了几个外号  不算什么  要求  猫国王斜着眼  向上看我  然后纵身  从地上蹦到桌子上  再蹦到堆满杂物的大衣柜  顶上  蹲好  从上向下看着我  慢条斯理地说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  眼看快要过年了  你能不能  在我每天的饭菜里  加上一条小鱼?”  
期刊
徐德霞:  你好,刘虎。首先祝贺你的长篇小说《风雪那年》获得了20188年度的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记得你原本是活跃于成人文学领域的,也写诗歌,对吗?后来怎么会想到进行儿童文学创作呢?  刘虎:  是的,我写过不少成人的小说和诗歌。至于儿童文学创作,那完全是女儿的一次激将所致。我生活在河西走廊一个偏远的小城,自小喜欢文学,所以孩子出生长大些后,我也给她订了许多文学类杂志。有一次她说:爸爸,你经常发
期刊
梁燕:  20199年111月,是《百万个明天》的幸运月吧,这个月它先后荣获了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单篇作品奖以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少儿科幻短篇金奖,祝贺它!  关于机器人,关于人工智能伦理层面的思考以及人类的命运,《百万个明天》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感伤、温暖而别致的故事。请问,这个故事的灵感从何而来?  秦萤亮:  谢谢。这个故事是我创作中断五年之后,重新提笔的第一篇作品。曾经偶然看到过一篇报道:《纽
期刊
埃莉喜欢在奶奶家庆祝独立日①。她爱听叔叔阿姨们用混杂着塔加洛语②的英语对话,爱和兄弟姐妹们在夜色下追寻萤火虫。埃莉最喜歡的,是奶奶做的醋烹鸡③,裹上香喷喷棕色酱汁的嫩鸡肉,堪称一道完美佳肴。  今年,当埃莉和爸爸提早来帮奶奶装饰屋子时,奶奶却告诉他们:  “对不起,可我现在必须得去看望一位生病的朋友。埃莉,我需要你来做醋烹鸡,你爸爸会帮忙的。”  “但我不知道怎么做啊!”埃莉说。  奶奶轻声笑着说
期刊
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本“苏格拉底式”的长篇小说,它的名字叫《巨人传》。  相信大家看到《巨人传》这个书名的时候,脑子里一定会浮现出很多和巨人有关的故事,像《杰克与豆茎》啊,《格列佛游记》里的大人国啊,当然,也许还有《进击的巨人》,打怪兽的奥特曼,等等。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本小说,可比这些故事都要精彩。不过,在开始讲故事之前,我想给大家先说说,我们为什么说它是一本“苏格拉底式”的小说。因为,这个评语
期刊
从前,有这样一座城池,它非常好,好到任何一个来过此城的人都不愿意离开——不管冒险家还是逃犯,吟游诗人还是手工业者,退伍老兵还是推销员,只要来到这里,就爱上了这里,从流连忘返到长期逗留,最后,无一例外都成了该城的居民。  因为只有迁入,没有迁出,仿佛传说中只吃不屙的饕餮兽,因此,这座城池就有了一个特别的名字:饕餮城。  可以想见饕餮城有多繁华——它寸土寸金,高楼林立;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每天,天
期刊
灰瓦片,是最坚硬的泥土。  和泥、脱坯、煅烧。泥土在窑里经烈火高温煅烧,沾染了满身烟火气息,褪去泥土的卑微,换上一种沧桑的青色,从里到外发生了质的蜕变,用手指轻轻一弹,发出金属的声响。从此,那些出自于地下的泥土,就有了一个新的名字——灰瓦片。  离开泥土,就离天空更近了。  熏染着满身的人间烟火,从此高居房顶。无论山间僻壤,还是通衢旷野,我们都可以看见它的身影。灰瓦片,离泥土远了,离天空却近了。 
期刊
“轰隆隆、轰隆隆……”刚刚还艳阳高照,瞬间豆大的雨点已经落下来。回家路上,我的头发衣服全湿了,不过清凉的雨点打在身上,我忽然想走得更慢一点!咦,这条肥肥的蚯蚓横在路上,不怕被路人踩瘪吗?让我把它挑回花丛中吧。哎,小蜗牛,你搬家也运气太差了,我捏着你坐飞机回家!到家后妈妈嗔怪我不躲躲雨,我却说一路有两个好朋友陪着,不怕下雨!  四(7)班许博文  一个寒冬的早晨,卫生间的玻璃上蒙着一层厚厚的霜。我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