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记叙性材料作文审题技法

来源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uwei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记叙性材料进行作文,是中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也是高考、中考常见的考试类型。而审题是最关键的一步,举足轻重,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如何抓住材料要害,吃透材料内涵,不少学生往往不得要领。本文就记叙性材料作文的审题要点进行归纳,并通过具体素材,运用理论指导审题实践,以期提纲挈领,举一反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一、记叙性材料审题的一般方法
  1. 看对象,看叙写的对象是什么。
  2. 看所为,看主人公或叙述对象做了什么。
  3. 看结果,看做的结果怎样。如果是两个对象的要兼顾双方,考虑相互关系。不能只考虑其中一方,犹如数学中所给的条件还没用完,就以为已做出题目,那必定是错的。
  4. 想原因,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
  5. 定情感,从含有褒贬色彩的词语中看我们应该具有的情感倾向,然后对其结果进行正确评价,从而提出紧扣材料的观点来。如果材料没有明显的情感倾向,是中性的,那么只要言之成理,扣住材料内容,持肯定或否定的态度都可以。
  在审题立意时,定情感很重要。怎么定情感?一要从含有褒贬色彩的词语中确定;二要从表明情感倾向的句子中确定;三要合乎社会的主流情感取向。要从传递正能量的角度,确立应该具有的情感倾向,不能以个人好恶代替文本自身具有的或者应该具有的情感倾向。
  6. 提观点。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抓住材料本质的观点。这里特别强调“本质”二字,观点要切中材料要害,切中命题者在题干部分暗示的信息。
  7. 如果是动植物故事,尤其是寓言故事,要善于通过相似联想或类比联想,将其转换为社会生活道理或人生哲理。
  8. 如果用比喻或象征手法写的,要通过相似联想,找准本体或象征义。
  在这个过程中,“看结果”“想原因”“定感情”很重要,一定要牢牢抓住事件的结果或具有褒贬色彩的词语思考“为什么”,从而确定我们应该具有的情感倾向,它是立意准确与否的生死线。
  二、审题演练
  下面结合具体材料,分析阐释。
  (一)阅读下列材料,提出正确的观点。
  有一个人,走进一家婚姻介绍所,看到两扇门,分别写着“美丽的”和“不太美丽的”。他便推开“美丽的”门走进去。又有两道大门分别写着“温柔的”和“不太温柔的”。他又推开“温柔的”门走进去。下面依次是“聪明的”和“不太聪明的”、“有钱的”和“不太有钱的”、“智慧的”和“不太智慧的”等九组大门,每一道,他都推开最好的门进去。到了最后一道门,门上写着“你追求的太完美了,请到大街上找去吧!”。
  分析:
  看对象:求婚者。
  看所为:到婚介所择偶。
  看结果:到大街上去找(没找到)。
  想原因:追求太完美了。
  定情感:否定。
  为什么要否定呢?从总要选择最好的叙述中可以看出他求全责备的心理,从“你追求的太完美了,请到大街上找去吧!”的贬义叙述中也可看出“否定”的情感倾向。
  提观点:待人接物不能求全责备,要以包容的心态来对待生活。
  标题举隅:不要苛求完美。
  (二)下面是一份初一学生名篇名句填空的试卷实录,画线部分是该生的填写内容,看后引人深思。请自拟题目,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名句填空题:
  (1)君子成人之美,小人夺人所爱。
  (2)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妻妾成群。
  (3)结发之妻不上床,糟糠之妻不下堂。
  (4)英雄宝刀未老,老娘风韵犹存。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
  (6)天生我材必有用,钱到月底不够花。
  (7)三个臭皮匠,臭味都一样。
  (8)半夜三更鬼敲门,路上行人欲断魂。
  (9)人生自古谁无死,下个就要轮到你。
  分析:
  看对象:初一学生。
  看所为:填写名句。
  看结果:一塌糊涂。
  想原因:社会不良因素的玷污所致。
  此处是关键点,也是难点。注意结合“初一学生”的身份,题干中“联系社会现实”的提示。尤其是他填写的内容折射了他的心灵遭受玷污的社会根源——有价值观错误而致的,如“富则妻妾成群”;有乌七八糟的古装剧毒害而致的,如“小人夺人所爱”“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半夜三更鬼敲门”;有现实污浊毒瘤的影响而致的,如“结发之妻不上床”“钱到月底不够花”;等等。这些是造成这一结果的本质,是填写一塌糊涂的根源。
  定情感:应该是痛心,不应该是否定嘲讽。
  因为这只是一个初一的小孩子写的,好比七八岁的小孩唱《这一夜》,体现的不是小孩思想不纯,而是他受到的玷污很深,责备的不应该是小孩,而应该是他所处的环境。
  提观点:从写作实践看,学生提出的观点如下。
  ①记忆知识要准确;②默写不能想当然;③名句背诵不可忽视;④玩世不恭者戒;⑤岂可游戏人生;⑥净化你的灵魂;⑦是谁玷污了年青的灵魂。
  以上七个观点,①②③流于表面,肤浅;④⑤⑥貌似准确,实则没有考虑题干中“初一学生”所暗示的信息——认知有限,其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受外界影响巨大,因而不能把材料对象“初一学生”列为讽刺否定的对象,也就是说情感倾向性上,不应该把他们作为否定的对象;⑦抓住了本质,揭示了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源。
  (三)阅读下列材料,提出正确的观点。
  某山上有两间和尚庙,甲庙和尚常吵架,互相敌视,生活痛苦;乙庙和尚则和睦友善,生活快乐。于是,甲庙的住持前往乙庙请教乙庙的小和尚。小和尚说:“因为我们经常做错事。”甲庙住持正疑惑不解,忽见一名和尚从外面匆匆而归,走进大厅时不慎滑了一跤,正在拖地的和尚立刻扶起他来,说:“都是我的错,把地擦得太湿了。”站在大门口的和尚跟着进来,懊恼地说:“都是我的错,没有告诉你大厅正在擦地。”被扶起的和尚则自责地说:“不,不,是我的错,都怪我自己太不小心了。”前来请教的甲庙住持看到这一幕,已心领神会了。
  分析:
  看对象:甲庙的住持。
  看所为:到乙庙求教。
  看结果:看到甲庙摔跤認错一事,明白了乙庙快乐的原因。
  想原因:从自身找原因,勇于认错。
  定情感:肯定——乙庙认错的风度,甲庙住持解决问题的态度。
  提观点:勇于责己多和谐;用心用智,化解难题。
  (四)阅读下列材料,提出正确的观点。
  一盆鲜花娇美艳丽。花儿不禁喜滋滋道:“看,我多美!人们取景留照都要以我为中心,不以叶子为中心。”叶子听后,大为不悦,商量了一下,就纷纷离开花枝,结果花儿很快就枯萎凋零了,原先青葱翠绿的叶子也很快干枯四散了。
  分析:
  看对象:花儿、叶子。
  看所为:花儿自夸,看不起叶子;叶子商议,离开花枝。
  看结果:花儿枯萎凋零,叶子干枯四散。
  想原因:花儿失去叶,叶离开了花枝。
  定情感:否定——花儿骄狂,叶子冲动。
  善类比:如同不会合作、两败俱伤的人。
  这是寓言故事,要类比为社会生活事理。“一盆鲜花娇美艳丽”象征和谐美好的东西;“花儿、叶子”象征组成和谐美好的有关成分;花儿自诩,象征社会上自高自大的个人英雄主义者;叶子“纷纷离开花枝”,象征各自为政、不懂合作的人;“花儿很快就枯萎了”“青葱翠绿的叶子也很快干枯四散了”象征美好事物的消失,道出不懂合作的苦果。
  提观点:合作,才能创造美丽;个人英雄主义不可取。
  总之,记叙性材料的审题,基本要诀是“三看一想一定”;确定应该具有的情感倾向;寓言故事,要抓相似点,善于类比。
  ◇责任编辑 晏祥辉◇
其他文献
千百年来,对于“何以为师”,人们从未放弃过思索与探讨。《韩诗外传》:“知如源泉,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陶行知:“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乌申斯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苏霍姆林斯基:“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教师到底是群什么
期刊
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中有多个知识点涉及计算,如关于汇率、劳动生产率、价值量、通货膨胀等考点的计算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加减乘除箭头法”解《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加减乘除箭头法”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弄清各量之间的关系,而各量之间的关系笔者将其概括为“加减乘除”的关系。  “加”,題中有“增加”“提高”“上升”等字眼时用加(+),算式可以表示为1+x%,如题
期刊
为了区分以往的精读课与略读课,统编教材编写者设计了教读课和自读课这两种课型。教读课和自读课在编写体例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教读课有单元导语、预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自读课有旁批和阅读提示。可以说,旁批是统编教材自读课的一个亮点。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朱于国老师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构建》一文中指出:“文旁设置‘旁批’,或点拨阅读门径,或提示阅读重点,或引导深入思考,通过搭
期刊
在高考复习备考时应做一些整合。整合,其本意是把零散的东西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形成有效的一个整体。知识整合是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在本文中谈论的“整合”,既包含了知识的整合,又有方法和思维的整合。具体来说有三点:其一是试卷题型的整合;其二是阅读和答题的整合,即读写整合;其三是文本体裁的整合。  一、试卷题型的整合——一词一句一份题  一张语文试卷,其基本单位是词语和句
期刊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非常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文言文也不例外。八年级上册出现了两篇文言文自读课。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文言文一般都是教读课“预习”中就提出的任务,也就是说,在正式讲课之前,学生应该对文章的基本内容有一个大致的把握,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花一部分时间点拨个别难点,但不能把大部分时间用于解释字词与翻译文句,要投入相当精力诵读课文和研讨问题。自读课的“阅读提示”抓住文章最精粹的点进行分析,为学生的
期刊
一、文本解读相关理论和分析  文本解读的方式是因人而异的、多元化的。在阅读教学中,作者与读者共同赋予文本意义。深层解读文本意味着诸如梳理结构、提炼归纳、推断隐含意义、批判性分析等阅读策略的综合运用。张秋会、王蔷结合三中心论、语篇分析理论和图式理论,从语篇的整体性出发,阐释了如何从主题角度、内容角度、文体角度、语言角度和作者角度进行文本解读。刘林峰、谢平提炼出文本解读的五个方面:梳理篇章结构、提炼重
期刊
一、分级阅读教学设计原则  阅读教学设计的原则很多,Active Reading(积极阅读)原则是分级阅读教学中实用性很强的一种。在Anderson提出的Active阅读教学策略的基础上,陈则航和闫赤兵老师提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成为积极的阅读者,并对Anderson的理论做出了一些调整(见下表),使得它对绘本及分级阅读的教学设计更有指导意义。  其中,不同点在于: 
期刊
编者按: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一个亮点,也是实施的一个难点。大多数语文老师习惯于把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和课堂,综合性学习只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开展,也可以发动学生,充分利用周末、寒暑假时间到社
期刊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该倡议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它既是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实现多元、自主、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也是深化区域合作、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中国主张,更体现了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朝着公平、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责任担当
期刊
大家好,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罗婕,来自昆明滇池中学。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学生”的学“生”故事》。  从教16年,我做了13年的班主任,今年39岁,明年就40。按理说,也该是一枚油腻的中年妇女了,可你们知道吗?在许多老教师眼里,现在的罗婕比刚工作那会要显得年轻。前不久,班里的一名家长无意间说起了孩子对我的印象:罗老师,我们家孩子可喜欢您了,说您没心没肺的。电话另一端的我哭笑不得。  老了老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