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4(B)—0038—01
一、口语表达作业
1.讲学校的新鲜事情、学校组织的活动、与同学之间的交往、教师对自己的评价等等。这项作业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让家长对孩子多了一些了解,可谓一举两得。
2.转述教师的话。学校经常有一些事情需要家长了解并配合,教师又不能一个一个通知家长。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话转述给家长听,并让家长把孩子转述的内容写下来,第二天上交。为了转述正确,学生不由自主地认真倾听。这项作业,不仅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还培养了他们捕捉信息的能力。
3.为家长讲故事。课本中的很多文章故事性强,非常有趣,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本中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4.给家长当小老师。小学生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尤其是教师的一举一动。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回家给爸爸、妈妈当小老师,把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讲给家长听。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回家讲得头头是道,惟妙惟肖,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效果很好。
5.给家长朗读课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道出了朗读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朗读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培养语感的有效手段。但这类作业较难检查,有些学生会偷懒不完成。所以,要提高朗读作业的实效性,首先必须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其次必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如果条件许可,可以请学生将自己的朗读用录音机录下来,拿到班上与其他同学进行“朗读大比拼”。
二、“自主”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创造能力得到提高,使“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落到实处,教师就必须在“自主”作业上下工夫。由于“自主”作业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因此,学生做起来兴趣盎然。 这样的作业,使学生的个性真正得到了张扬,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拓展作业
语文教材是把学生引向人类文化智慧宝库的一条通道,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向学习人类的文化智慧延伸。这里的延伸,是指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线到面、从已知到未知的延伸。只有实现这个延伸,才能打破封闭的教学局面,形成开放的势态。
1.搜集作业。布置与学生所学有关的作业,让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将教材与各种补充阅读配合起来,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收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
2.画画作业。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画画,笔者经常看见学生们在本子上认真地涂、画。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画画作业,从而激发学生作业的兴趣。
3.手工制作作业。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语文作业不能受学科的限制,教师应打破学科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联系,让语文与自然、社会等学科结合起来。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做一些小实验、小制作,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小探索。
4.表演作业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不少课文故事情节性较强,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表演。这样的作业,不仅激发了学生作业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还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5.积累作业。语文学习的过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积累的知识达到一定的程度,学生的语文能力自然而然会得到提高。因此,可以给学生布置积累作业。比如,每学习一篇新课文,要求学生认识10个生字,8个词语。
四、爱心劳动作业
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爸爸、妈妈生日那天,为他们献上一首歌,说几句祝福的话;“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时,献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礼物,表达自己的孝心。为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服务观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家做一些家务活。比如,扫地、擦桌子、倒垃圾、洗衣服、整理房间、做简单的饭菜等。还可以要求学生在双休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4(B)—0038—01
一、口语表达作业
1.讲学校的新鲜事情、学校组织的活动、与同学之间的交往、教师对自己的评价等等。这项作业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让家长对孩子多了一些了解,可谓一举两得。
2.转述教师的话。学校经常有一些事情需要家长了解并配合,教师又不能一个一个通知家长。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话转述给家长听,并让家长把孩子转述的内容写下来,第二天上交。为了转述正确,学生不由自主地认真倾听。这项作业,不仅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还培养了他们捕捉信息的能力。
3.为家长讲故事。课本中的很多文章故事性强,非常有趣,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本中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4.给家长当小老师。小学生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尤其是教师的一举一动。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回家给爸爸、妈妈当小老师,把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讲给家长听。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回家讲得头头是道,惟妙惟肖,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效果很好。
5.给家长朗读课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道出了朗读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朗读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培养语感的有效手段。但这类作业较难检查,有些学生会偷懒不完成。所以,要提高朗读作业的实效性,首先必须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其次必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如果条件许可,可以请学生将自己的朗读用录音机录下来,拿到班上与其他同学进行“朗读大比拼”。
二、“自主”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创造能力得到提高,使“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落到实处,教师就必须在“自主”作业上下工夫。由于“自主”作业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因此,学生做起来兴趣盎然。 这样的作业,使学生的个性真正得到了张扬,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拓展作业
语文教材是把学生引向人类文化智慧宝库的一条通道,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向学习人类的文化智慧延伸。这里的延伸,是指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线到面、从已知到未知的延伸。只有实现这个延伸,才能打破封闭的教学局面,形成开放的势态。
1.搜集作业。布置与学生所学有关的作业,让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将教材与各种补充阅读配合起来,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收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
2.画画作业。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画画,笔者经常看见学生们在本子上认真地涂、画。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画画作业,从而激发学生作业的兴趣。
3.手工制作作业。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语文作业不能受学科的限制,教师应打破学科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联系,让语文与自然、社会等学科结合起来。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做一些小实验、小制作,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小探索。
4.表演作业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不少课文故事情节性较强,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表演。这样的作业,不仅激发了学生作业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还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5.积累作业。语文学习的过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积累的知识达到一定的程度,学生的语文能力自然而然会得到提高。因此,可以给学生布置积累作业。比如,每学习一篇新课文,要求学生认识10个生字,8个词语。
四、爱心劳动作业
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爸爸、妈妈生日那天,为他们献上一首歌,说几句祝福的话;“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时,献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礼物,表达自己的孝心。为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服务观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家做一些家务活。比如,扫地、擦桌子、倒垃圾、洗衣服、整理房间、做简单的饭菜等。还可以要求学生在双休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