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2-138-01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课与常规的语文教学课有很大不同。它不能像上语文课本上的课文那样“精雕细琢”深入挖掘,而是用同步阅读课本上的文章对语文课本进行补充、拓展、丰富。相对于课内知识的深度,我们在群文阅读课上更注重阅读的广度和兴趣,让孩子成为阅读的主人。在课堂教学操作策略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围绕主题选好文章
围绕一个主题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才能保证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可以结合教材单元主题,也可以从文章内容、人文內涵、表达方式等多角度去确定主题,精选文章。
1.从文章内容角度定主题。以时间为主题,如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册 “童年的脚印”群文阅读;以人物为主题,如六年级下册“缅怀革命先辈”群文阅读;以事物为主题,如“千姿百态的荷花”群文阅读;以事件为主题,如“送别诗”群文阅读等。
2.从人文内涵角度定主题。如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尊重生命”群文阅读;以成长教育为主题的“名人成长小故事”群文阅读;以爱的教育为主题的“人与动物”群文阅读等。
3.从表达方式角度定主题。如以写作体裁为主题的 “演讲稿”群文阅读;以写作方法为主题的 “有特色的人物外貌描写”群文阅读等。
二、 按一定结构呈现文章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不能一篇一篇孤立地呈现文章,也不能把多篇文章无序地全部呈现,最好有一定的结构,才能取得群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应。我们可以根据文章主题和特点,合理选择举一反三、分组递进、反复重读等群文阅读教学结构,有效地呈现文章。
1.举一反三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即先读一篇文章,再读一组文章。如群文阅读“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教学,可先指导学生阅读《小壁虎借尾巴》,再指导学生阅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犟龟》一组文章,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童话故事中“反复结构”的表达方式。以一篇带多篇,很好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2.分组递进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即先读一组文章,再读另一组文章。如《太阳·石头·风》群文阅读教学时,先指导学生读两首有关太阳的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想象的丰富性;再指导学生读两首有关石头的诗歌,在学生感受诗歌想象的丰富性的基础上,发现诗歌语言的有趣性;最后引导学生阅读三首有关风的诗歌,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想象的丰富性和语言的有趣性。这种教学结构,一组一组地呈现文章,学生始终在多个文本共读中进行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反复重读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即先读一组文章,再重读这组文章。如群文阅读《对友情多面向的探讨》教学时,先指导学生从《我喜欢你》《阿贵只有九岁》《打过架那天的夕阳》《等待》《赠汪伦》等五首友谊诗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两首诗读一读,写一写自己最有感受的句子,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再指导学生小组合作,用概念图的方式整理出五首诗中所传达的有关朋友的想法。如朋友之间有快乐、有争执、有生离、有死别等。这种教学结构,充分利用文章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提高语文能力。
三、抓整体设计问题理解文章
群文阅读教学需要单篇文章阅读作基础,但重点是指导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教学时,我们要把多篇文章看成一个阅读整体,设计比较性、迁移性、冲突性等问题,将多篇文章横向联合起来,培养学生重整、伸展、评鉴、创意等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1. 设计比较性问题。比较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常见的比较有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内容比较、形式比较、相同点比较、不同点比较、粗略比较、精细比较等。
2. 设计迁移性问题。在一篇带多篇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迁移性问题,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阅读所得运用到其他文章的阅读之中。如略读课文《刷子李》的群文阅读教学,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黑衣上没有白点—黑衣上出现白点—黑衣上的小洞”的情节结构,习得“一波三折”的写作方法;再引导学生阅读《张大力》《苏七块》《泥人张》等多篇文章,并思考:哪些文章也运用了“一波三折”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迁移中巩固知识、形成能力。
3.设计冲突性问题。可以抓住多篇文章之间的差异,设计激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如蒋军晶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孔子的故事》,在引导学生感受孔子的伟大之后,让学生深入思考:请大家再读这些文章,孔子有没有让你不太满意的地方?教学群文阅读《创世神话》,在引导学生感受各国创世神话的民族性、本土性等特点之后,让学生深入思考:创世神话是先人的想象,不是科学,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读?从而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课与常规的语文教学课有很大不同。它不能像上语文课本上的课文那样“精雕细琢”深入挖掘,而是用同步阅读课本上的文章对语文课本进行补充、拓展、丰富。相对于课内知识的深度,我们在群文阅读课上更注重阅读的广度和兴趣,让孩子成为阅读的主人。在课堂教学操作策略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围绕主题选好文章
围绕一个主题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才能保证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可以结合教材单元主题,也可以从文章内容、人文內涵、表达方式等多角度去确定主题,精选文章。
1.从文章内容角度定主题。以时间为主题,如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册 “童年的脚印”群文阅读;以人物为主题,如六年级下册“缅怀革命先辈”群文阅读;以事物为主题,如“千姿百态的荷花”群文阅读;以事件为主题,如“送别诗”群文阅读等。
2.从人文内涵角度定主题。如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尊重生命”群文阅读;以成长教育为主题的“名人成长小故事”群文阅读;以爱的教育为主题的“人与动物”群文阅读等。
3.从表达方式角度定主题。如以写作体裁为主题的 “演讲稿”群文阅读;以写作方法为主题的 “有特色的人物外貌描写”群文阅读等。
二、 按一定结构呈现文章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不能一篇一篇孤立地呈现文章,也不能把多篇文章无序地全部呈现,最好有一定的结构,才能取得群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应。我们可以根据文章主题和特点,合理选择举一反三、分组递进、反复重读等群文阅读教学结构,有效地呈现文章。
1.举一反三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即先读一篇文章,再读一组文章。如群文阅读“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教学,可先指导学生阅读《小壁虎借尾巴》,再指导学生阅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犟龟》一组文章,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童话故事中“反复结构”的表达方式。以一篇带多篇,很好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2.分组递进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即先读一组文章,再读另一组文章。如《太阳·石头·风》群文阅读教学时,先指导学生读两首有关太阳的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想象的丰富性;再指导学生读两首有关石头的诗歌,在学生感受诗歌想象的丰富性的基础上,发现诗歌语言的有趣性;最后引导学生阅读三首有关风的诗歌,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想象的丰富性和语言的有趣性。这种教学结构,一组一组地呈现文章,学生始终在多个文本共读中进行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反复重读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即先读一组文章,再重读这组文章。如群文阅读《对友情多面向的探讨》教学时,先指导学生从《我喜欢你》《阿贵只有九岁》《打过架那天的夕阳》《等待》《赠汪伦》等五首友谊诗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两首诗读一读,写一写自己最有感受的句子,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再指导学生小组合作,用概念图的方式整理出五首诗中所传达的有关朋友的想法。如朋友之间有快乐、有争执、有生离、有死别等。这种教学结构,充分利用文章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提高语文能力。
三、抓整体设计问题理解文章
群文阅读教学需要单篇文章阅读作基础,但重点是指导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教学时,我们要把多篇文章看成一个阅读整体,设计比较性、迁移性、冲突性等问题,将多篇文章横向联合起来,培养学生重整、伸展、评鉴、创意等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1. 设计比较性问题。比较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常见的比较有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内容比较、形式比较、相同点比较、不同点比较、粗略比较、精细比较等。
2. 设计迁移性问题。在一篇带多篇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迁移性问题,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阅读所得运用到其他文章的阅读之中。如略读课文《刷子李》的群文阅读教学,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黑衣上没有白点—黑衣上出现白点—黑衣上的小洞”的情节结构,习得“一波三折”的写作方法;再引导学生阅读《张大力》《苏七块》《泥人张》等多篇文章,并思考:哪些文章也运用了“一波三折”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迁移中巩固知识、形成能力。
3.设计冲突性问题。可以抓住多篇文章之间的差异,设计激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如蒋军晶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孔子的故事》,在引导学生感受孔子的伟大之后,让学生深入思考:请大家再读这些文章,孔子有没有让你不太满意的地方?教学群文阅读《创世神话》,在引导学生感受各国创世神话的民族性、本土性等特点之后,让学生深入思考:创世神话是先人的想象,不是科学,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读?从而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