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多维度协同化的制造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临沂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asdf32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工科背景下,针对制造业人才培养模式传统、人才培养落后于产业发展、创新创业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在系统分析制造业专业高等教育现状和规律的基础上,基于OBE理念,提出了多维度协同化的制造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了高校、企业、政府、科研院所、职业院校五方协同合作,设计了“五链”融合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搭建了“五维实践平台”,推进双创课程示范化、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内容信息化、课堂模式国际化、学业评价多样化“五化”模式改革.最后,将新理念、新模式应用到山东省地方高校制造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实践表明学生能力显著提升,学生考研率、就业创业率、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人数及获奖率显著提高,专任教师得到了锻炼,“双师”比提高.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新的阅读形式,“碎片化”阅读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读者阅读体验丰富等诸多优势,但是又存在容易造成知识结构体系内容完整性、逻辑性被破坏,导致情绪、情感、情操等感情系统构建缺失,导致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混乱等诸多不足.要发挥“碎片化”阅读的优势,又要避免可能出现的对学生认知体系、情感表达、价值观念方面的影响问题,应该围绕“碎片化”阅读状态下构建语文素养体系提出改进思路:应从培养师生良好的媒体素养、发挥教师阅读主导作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方面等多方面入手,协同发挥作用.
随着学前教育的改革不断推进,研究者开始重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学习品质”也成了重点研究主题.本研究以青海省都兰县三所幼儿园为例,选取幼儿园小中大班共90名幼儿为被试.调查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现状,发现该地区3-6岁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中男孩与女孩在专注与坚持、问题解决、反思与回顾、沟通与合作4个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其中女孩的学习品质发展得分均高于男孩的学习品质发展得分.在好奇与探索、主动性与参与性、想象与创造3个方面女孩学习品质发展得分高于男孩学习品质发展得分,但是男女生之间差异不显著;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
习近平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发表了大量有关科技创新的论述,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党的十九大以来,学界对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研究进一步展开,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发展轨迹、主要内容、理论特征、现实意义等方面.尽管研究成果丰富多样,但研究著作十分缺乏,某些方面的研究仍比较薄弱.系统梳理这些研究成果,能够为进一步深化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习近平经济治理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在新时代中国经济治理与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思想体系,渊源于波澜曲折的近代经济建设史、中国传统经济治理智慧以及当代中国经济战略思想.其内在机理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治理”为基本格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大经济”为发展主旨,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以“人民中心观”为治理归宿,以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深刻变化的“大时代”为驱动力量.在实践运行中构建经济平稳向前的整体推进机制、面向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机制、内部挖掘潜能的创新驱动机制以及向外激发动能的开放包容机制等,
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学法是国际上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音乐教育体系,在学校音乐教学中使用这三种音乐教学法可以提高学龄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这样的教学是儿童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学龄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和价值理性.习近平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重要论述的形成是时代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统一.研究习近平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重要论述的形成逻辑,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贯彻这一重要论述具有重要意义.
沂蒙精神是山东党政军民集体创造的宝贵财富,是人民性、革命性、时代性、历史性、实践性等多元整合的结果,其核心是“生死与共,水乳交融”,它根植于人民的革命斗争实践、生产实践创造中.沂蒙精神代代相传,形成了政治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学术传播、教育传播、文学与艺术传播等多样化形态.这种与时俱进、多样化的传承形态是沂蒙精神内涵日益丰富、永葆先进性的重要保障.它与优秀的齐鲁文化、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全国红色革命文化一起,成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要资源.
21世纪前十年,中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沿着上个世纪的道路继续走向深入化和专业化,在传播、接受和比较研究、复调研究、宗教文化学研究和社会学批评等领域都有着可圈可点的贡献,每一个方向都形成了这一时期的研究基点、原理性判断和相对热点,传播、接受、比较研究和社会学批评出现了新的研究路径,复调理论和宗教文化学研究则实现了新的理论突破,其中不乏有精彩的论断.不过同情性理解的缺乏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粗制滥造现象仍是一个较为严重的弊端.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相关编纂、写述实践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可观、可喜的成绩,然而问题颇多,偏弊不少,为此率先创见性地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心史\'”写作的文学命题.此命题既是对我国古代著名文评家刘勰《文心雕龙》“文心”题旨概念的策应性借用,又是呼应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文学史是灵魂的历史”理念的一种文学史创述实践.注重“文心”进程,融糅各式体裁,消解“大家”、派系“标签”,以文学心灵现象作为突破性切入点,为文学史写“心”,从文学作品的“内灵”“外心”以及“精魂”三个方面、层面进行互文式的交映钩稽,
汤因比打破了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以文明作为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在他看来,文明没有优劣之分,任何文明都具有价值上的等同性.文明在哲学上是同时代的,也是平行的,亦可比较,通过对文明成长兴衰规律的历史考察,从而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文明作为一个有机体,有着自身独特的生命周期,任何文明都将经历起源、生长、衰落和解体的发展阶段,这是文明自身演进历程中无法逾越的内在界限.其中,挑战—应战模式贯穿文明发展始终,是文明成长的内在动力.汤因比立足于文明内在性的发展视角,凸显了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具有深刻的历史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