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来源 :实用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m19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为嗜铬组织的肿瘤,1921年由Pick正式命名.主要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其次为交感神经节和旁交感神经节,但体内含嗜铬组织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其临床表现以高血压为主.过去对该病的诊断以实验室检查为主,随着B超、CT,尤其是MRI等影像学应用的不断成熟,影像学的检查对于嗜铬细胞瘤的早期定位、定性诊断和手术切除后的观察成为首选方法[1,2].至今,少见对嗜铬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综述文章,因此,笔者对其做一综述.
其他文献
应用简单的直流测量,建立可供了解双栅砷化镓场效应晶体管性能的图解法。器件对称性不是必要条件。 Use simple DC measurements to build graphical solutions for underst
在 LS—Ⅰ型激光手术器的基础上,激光协作小组研制了 LS—Ⅱ重型激光手术器,这种手术器现在在医院中应用,有很多优点:CO_2激光器立式安装,使用方便。CO_2激光器采用 GG—17玻
患者 男 ,3 0岁 ,头晕乏力 2年 ,黑便 2月 ,加重 2周入院。体检 :慢性贫血貌 ,营养差 ,腹平软 ,未及包块 ,左侧腹股沟扪及1cm× 2cm大小的淋巴结。实验室检查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
目的初步评估移床扫描技术(MobiTrak)在盆部及下肢动脉MR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临床上疑有盆部和下肢动脉疾病的病人进行了三维动态增强MRA检查.其中3例同时进行了动
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检测活体内细胞生理或病理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以反映代谢和生化信息的一种非损伤性技术,已广泛用于评价人体组织肿瘤
记者从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日前,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该局新筹建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支持云南桥头堡建设。 Reporter from Yunnan 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was
男 ,68岁 ,因排尿困难 7d ,加重 1d之主诉入院。查体 :下腹部膨隆 ,压痛明显。尿常规 :红细胞 (+ + ++ ) ,白细胞 (+ + ) ,蛋白少许。反应 :酸性 ,脓球 (+ + )。B超检查 :膀胱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 ,ARDS)是近年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ARDS起病急 ,愈后差 ,死亡率高。随着发病机制和病理的深入研究 ,已有许多进展 ,2 0 0 0年我国制定出 5项新的诊断标准 ,明确
胼胝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大的白质纤维束,位于大脑纵裂底,起连接、联系两大脑半球的功能.发生于胼胝体的缺血性梗塞比较少见,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较少.为提高对胼胝体梗塞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