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un0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本文对初中化学问题情境的形成途径、问题情境法的优点和创设问题情境的注意事项做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 化学教学 问题情境 创设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041-01
  1 形成问题情境的途径
  1.1 自然现象形成问题情境
  自然界的许多变化充满神奇色彩,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但对学生而言却是一个个解不开的“谜”。这些“谜”对学生有极大的诱惑力,激励他们去探索其中的奥秘。例如,学习碳酸盐性质时,引导学生观察溶洞中奇特的钟乳石和石笋,学生就能提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这里会发生哪些化学反应呢?
  1.2 演示实验和实验设计形成问题情境
  精心设计的演示实验,往往带给学生的是惊奇、不解和矛盾,促使学生迅速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结合现象进行思考。实践证明,演示实验的素材十分丰富,极易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是设计问题的最佳情境。利用实验设计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得到启发,再让学生动手实验,台上台下焦点聚集在一起,认真观察、情绪高涨,参与实验,积极思考。
  1.3 利用学生错误设置问题情境
  在学习、实验或测验的错误中,有一类是凭经验“想当然”的结果,往往因依赖权威而不多思索。如果不创设问题情境,会让学生逐渐依赖权威,而失去创新能力。学生事后一旦发现肯定的结论与事实相悖时,“出乎意料”的惊讶感油然而生,他们迫切希望找到充足的理由去否定自我。这时教师让学生用实验证实,老师再加以解释,让知识更完善。这样问题情境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暴露出知识的不完整,而通过查资料或再实验来完善知识结构。
  1.4 利用学生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的看法设置问题情境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自发或受教师启发能对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有时甚至展开激烈的争讨。教师在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同时,引导他们从正、反两方面冷静地进行思考,从不同观点的冲突中领悟化学知识的内涵。
  2 问题情境式教学法的优点
  2.1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反省认识能力
  问题情境式教学法多采用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化学实验中用问题情境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从实验目的、原理、方案的制定、仪器的选择组装、药品的选择、操作到结果的分析积极参与,主动动脑动手,独立观察、分析。让学生可以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受到原有知识经验或思维定势的影响,对遇到新的知识会出现错误的结果,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在这种教法中学生真正置身于问题的情境中,对教师抛出的问题和自己遇到的问题能积极独立的思考,调整自己的思路,保证问题的顺利的解决,从而提高了反省认知的能力。
  2.2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师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从不同角度、途径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寻找与此有密切联系的知识,自然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激活了思维,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会积极主动回忆是否碰过类似的问题,能否用先前的方法或技能来观察现象分析变化的原因,剖析问题的实质,并将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所有的信息进行归纳,从而发现规律,获取新知识,将新的问题解决,从而提高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2.3 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融合,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问题情境教学下的实验设计不仅包括实验的设计、观察、分析、归纳等知识,还包括实验操作技能。学生在解决实验时,要明确实验目的,搞清实验原理,将所学的各部分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来分析、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原有认知的进一步完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既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注意把握问题式教学的原则
  第一,把握适宜时机,如:(1)在枯燥无味中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在似是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2)要在知识的衔接处创设问题情境;(3)在重点、难点处创设问题情境。
  第二、把握适宜难度。创设问题情境能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过难,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其思维启动不起来,会严重挫伤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第三,把握适宜的跨度。化学学习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即前面学过的内容是后面内容的基础,而后面要学的内容又是前面内容的延伸、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重知识之间的跨度,不要就题论题。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学生既能巩固了以前的知识,又为以后学习有关知识作好铺垫。
  第四,把握适宜的坡度和角度。教师应根据学生认识差异,结合思维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特点创设不同坡度问题情境,逐步引导学生接近目标。教师围绕一个问题,从多层次、多侧面创设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不要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
  第五,把握适宜速度和密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后,要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与回答,并让学生进一步说明、补充、修改,再后进行评价;教师还可以用停顿、拖长语音、手势、眼神、面部表情来引导、诱导学生思考。课堂中问题不宜太多,否则学生忙于应付,精神过度紧张,久而久之就会分散注意力,从而变成教师独处课堂表演,增强了学生的依赖性,最终变相的“满堂问”。
  情境是放飞思想的舞台,问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剧烈碰撞,产生火花,就能开出鲜艳的花朵。因此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有刺激性的问题情境,把孩子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让学生在刺激性情境中尽情想象、尽情飞翔!
其他文献
一个8岁小男孩,给总理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请求总理告知国人:停止浪费纸张,从而减少对森林的砍伐和环境的污染。他还附上了一幅自己画的环保宣传画,希望总理把它做成广告,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达,交通频繁,人口密集,各种工伤、车祸、急性疾病大量上升。因此,院外急救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我院急救中心自1998年12月至1999年7月共安全救护转
鲍勃·摩尔在美国动机激励教育领域享有崇高的威望,被公认为是与拿破仑·希尔齐名的世界名人,美国当代最杰出的励志大师。他的代表作《你也能当总统》一书,曾经鼓舞和激励了
对中国邮政发展的思考山东省邮电管理局邮政运营部王世春邮政通信是各个产业中出现比较早的产业之一,在世界历史上,邮政通信曾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信手段,也是最广泛、最普
奉献是一种品质、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习惯.生活在幸福中的每一个人,要懂得感恩、付出和分享,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多次参加义务献血、上海第197例非亲缘关系
日本建设机械化协会在成立40周年的1989年设立会长奖励表彰制度,今年是第9次。应征技术14项,有6项获奖,其中获会长奖1项:超大型液压挖掘机EX3500的开发(日立建机株式会社)。获副会
2012年现世的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功格、恳泽画像以及迄今尚未现世的舍楞、默们图、沙喇扣肯、雅兰丕勒、德勒德什、达木拜扎勒桑画像,均系乾隆三十六年九月下旬清宫西洋
细水雾特有的灭火体系,可以快速灭火,显出了持续优势。它放宽了要求,针对区段内的耐压墙体、各类密闭墙体都消除了这一要求。渗透成效凸显,可阻止住延展的火情,规避后续复燃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在内的基本能力。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学活动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次学习方式的革命。下面笔者就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来谈谈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6-5962(2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冠状动脉再通后血流缓慢的临床意义。方法: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使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再通。相关冠状动脉血流心肌梗死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