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之花绽放光彩

来源 :教育界·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h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重分数”“重成绩”的教育理念,培育学生的道德素质。作为三大主科之一的语文,拥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即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笔者结合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分析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启迪。
  【关键词】德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受到了各界广泛关注。小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生活情感经历相对较少,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与影响。而利用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教育,能够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目的,对学生的成长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素质教育推行的成果斐然,但不排除还有部分教师只重视学生的成绩与分数,忽视了语文德育的目标。语文教师应以人文素养教育与情感教育来涵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更深一步地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健康成长。
  一、提升自身道德素养,起到模范表率作用
  教师为人师表,必须起到模范与表率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前提,便是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试想一位教师如果素质低下、没有道德涵养,如何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与生活中,一言一行均要以严格的要求规范自己,依照《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待人处事,在课上用语规范、文明,课下严于律己、诚恳待人、乐于助人、任劳任怨,为学生起到表率作用。
  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每一位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向四有教师靠拢,人人争做四有教师。”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教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终身学习理念,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以个人魅力来感染学生,向学生传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此外,教师要拥有一颗爱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给予学生课堂“存在感”,尊重和平等对待学生;当学生回答问题时给予一个微笑和肯定,当学生回答错误时用鼓励的言语帮助学生找回自信;要散发教师独特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输出正能量。
  二、充分挖掘教材德育元素,潜移默化渗透德育
  小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年龄偏小,因此可塑性也相对较高。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对文本进行研读和深度把握,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感受文章的内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教育。
  以三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要求激发学生对童话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关注主人公的命运,感受文本中所具有的情感内涵。首先,教师可让学生自己默读,快速解决生字词问题,之后让学生尝试概括文章。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概括,也是考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的一种方式。本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位卖火柴的小女孩孤苦无依,在下雪天依旧卖火柴,擦燃了幾次火柴后,最后在幸福的幻觉里冻死了。学生通过初步概括课文,可以对小女孩的命运进行一定的把握,感受其命运的悲惨,对小女孩的身世产生怜悯之情。其次,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同学们,卖火柴的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她分别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之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找出答案。最后,在课堂快结束时,教师可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讲一讲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和看法。比如,有的学生表示:“这个小女孩太可怜了,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最后还被冻死了。”有的学生认为:“从这个故事里,我得到的道理是要珍惜当下的生活。我们现在很幸福,比这个小女孩幸福多了,我们要珍惜时光,过好每一天。”还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小女孩没有亲人很可怜,我们都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们一定要孝顺家长、尊敬长辈。”……教师通过这样的阅读课堂,对教材中的德育元素进行了深入挖掘,培养了学生的同情心,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产生了幸福感,使其懂得了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三、利用情感进行渲染,在语文课堂贯穿情感教育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人文性,是“饱含情感”的学科。而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语文学科的情感性,缺乏情感教育,导致学生大多死记硬背,无法理解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更无法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此背景下,笔者结合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分析在情感教育要求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策略,希望能够突出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要想开展好语文情感教育,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首先需要对文本内容进行了解和把握,并利用自身的知识、能力对文本进行分析,产生情感,然后以自身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熏陶,以此进行情感教育,达到完成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例如,《父爱之舟》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和他父亲之间的故事,突出了父爱的伟大之处,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爱意。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对本文的主旨进行把握,然后让学生感受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元素。为了进行情感渲染,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作者达成情感共鸣,教师可以播放歌曲《父亲》:“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用这首歌来渲染本节课的氛围;在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时,继续带领学生从文章中找寻能够凸显作者情感的句子,并进行朗读,从而让学生深入文章字里行间,感受父亲深沉的爱。此外,教师还可以联系新旧知识,如结合小学中低年级时学到的《游子吟》《慈母情深》,带领学生来感受母爱的伟大,并要求学生在课下写一篇关于本课阅读的读后感,写一写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透过文本感受到文本背后的情感,培养情感思维,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与阅读感受;让学生在情感中受到感染,慢慢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规范。   四、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将生活元素与阅读结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同样有着启迪价值。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主要集中在语文课堂学习,课堂是其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仅靠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教师需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此时,教师便可以組织语文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在生活中感受道德的魅力。在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元素相联系,这既可以回归生活,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语文知识,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主要是对小兴安岭的美丽之处进行了介绍,对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变化进行了讲解。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观和富饶的物产,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及家国情怀。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生活经历有限,他们可能无法理解文本中那种对祖国的饱满热情。此时,教师便可以将文本迁移,带领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组织一次研学行动,让学生到本地的大自然环境中,感受自然的魅力。学生对长期生活的环境是比较熟悉的。此时,教师讲一讲本地区的丰富物产及一年四季的变化,学生便会油然而生一种对家乡归属感和浓浓的自豪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进行深度阅读。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饱满情感,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上教学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联系个人的经历来分析文本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背后的内涵和情感,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进而培育学生爱国之情。教师如此进行德育教育,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果。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进行德育前,教师必须提升自我的道德素养,为学生起到榜样模范作用;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借助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利用情感教育来渗透价值观念;开辟语文第二课堂,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在生活中感受道德的存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非一日之功,任重而道远。教师要找到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笔者在研究过程中还有一些疏漏之处,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加以斧正。
  【参考文献】
  关金屏.如何强化小学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德育功能[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183-184.
  宫存苹.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19(25):116.
其他文献
【摘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但是由于许多客观原因,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占比逐年增加,给农村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整本书的阅读教学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的重要内容,文章将具体谈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整书阅读指导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整书阅读;指导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属于2018年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C类课题“有效培养农村小
【摘要】桂北饮食文化资源,体现了少数民族艰苦奋斗、勤劳俭朴的传统美德。文章以此为载体,从当前农村初中普九的状况出发,阐述了桂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史、文化特点、积极影响,以及把它引入校本教研的意义,通过对桂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研究,力求使初中生的德育得到健康的发展,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得到顺利的开展。  【关键词】桂北;饮食文化资源;校本教研初探  饮食文化是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共同地域
【摘要】古诗词教学,不要升值加码,人为地拔高目标,自我加压,把古诗词解读得体无完肤,甚至超越作者的本意。欲“高”则不达,可采取“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朦胧教学法,写作背景,留一半糊涂;诗歌意境,留一半醉;主题思想,留一分遗憾,让古诗词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的遐想空间,留下意犹未尽的艺术享受。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教学;朦胧教学;新思考  博大精深的古诗词,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词,是小学
【摘要】初中是开展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将为学生未来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学在初中阶段是一门重要科目,直接影响到学生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因此,需要利用好多种教育资源,不断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成效,其中可以结合现代教学的需求,深入挖掘一些重要的错误资源,这样能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關键词】初中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利用  总体来说,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往往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要求比较严格
【摘要】论文对学生进行师徒定位与配对,制定相关师徒制度,充分利用学生的时间价值,通过“好带差”的二人组合,提出了“一师一徒”教学形式,并在教学工作中进行了实践与研究。实践证明,该教学形式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一师一徒”教学形式;师徒分类;制度制定;教学安排  通过对小组合作制的不足的思考以及对学徒制的具体应用研究,笔者提出“一师一徒”教学形式,并将该种教学形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小学阶段的教育更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是小学阶段三大主科之一,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是提高其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广大学者和一线教师已经认识到数学文化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对数学文化的运用并不是很理想。在此背景下,笔者结合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策略,希望可
【摘要】作为一门生成性课程,幼儿园地域文化生成性课程源于幼儿的生活和兴趣。地域文化生成性课程的建构与实施,需要发挥教师能动性,激发幼儿兴趣;尊重幼儿主体性,拟定生成课题;调动家长参与性,合作建构主题;注重思维逻辑性,拟定课程框架;关注课程科学性,寻求理论支撑;尊重课程完整性,制订评价标准,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关键词】地域文化;生成性;课程建构  幼儿园生成性课程作为一
【摘要】直观想象能力是促进学生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探究总结数学结论和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重要核心素养。本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系统分析和反思“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过程,探究了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直观想象;核心素养  可视化教学的发展有效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视化教学受教学设备、课件、课时等因素的制约,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摘要】音乐是一门陶冶情操的艺术,是对生活、自然、心灵的完美诠释。小学音乐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道德意识及健康的人格。而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打造音乐课堂,不仅可以让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体验音乐的魅力和韵味。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阐述如何将音乐和iPad进行有机结合。  【关键词】小学音乐;iPad设备;融合方法;教学研究  传统教学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局限性较强,
【摘要】交互式电子白板是现代教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其图、文、声、像、光、色并茂的特点把小学识字教学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教师不仅可以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可以突破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三多三难”教学难关,从而达到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三多三难”;有效应用  【关键词】本文属于2018年防城港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C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