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朗凯特:全美国都相信的主持人

来源 :启迪·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c88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话,还是不听话?
  
  “2乘2等于几?”
  “4。”这个刚刚转学来的孩子第一次举a手回答。
  “不对。应该答什么?”
  “4。”他肯定自己是对的。
  “过来站在全班同学面前,想想正确答案。”女教师说。
  他就站在那里,穿着母亲为他准备的最好的衣服,面对着他还不认识的正在窃笑的同学们,试图忍住泪水。
  下课铃声响了,教师问:“现在,你想出答案了吗?”
  他承认没有。
  她启发他:“应该这样回答,‘4,夫人。’”
  他在70年之后写道:“直到后来,这种特性才在我身上强烈地显露出来:我厌恶哪怕是最轻微的兵营式一律化或集体服从的暗示……我一直在想,是否是这种独立的迫切性促使许多人选择了新闻业这一行。”
  
  播,还是不播?
  
  20岁出头时,他是个电台的播音员,老板冲进办公室向他大叫:“赶快播!赶快播!市政大厅着火了,3个人跳下来了,都死了。我夫人刚给我打的电话,我家就在马路对面,赶快!”
  他伸手去抓电话。
  “你干什么?”老板问,“赶快播!赶快播!”
  他要给消防队打电话核实一下。
  “你不用核实,我夫人从头到尾看得一清二楚。”
  他还是抓起了电话,老板气疯了,自己在话筒面前把这当成最新要闻播了出去,就在这时他的电话接通了,消防队说那算不上是火灾,脚手架着了火,马上就会熄灭,而且也没有人受伤。
  事件的结局是,他被解雇了。
  
  接受,还是拒绝?
  
  他后来坐在主持人台上,坚持直播的最后一分钟也随时插入最新的新闻,哪怕会造成播出的混乱。如果来不及编
  辑,他就在广告时间自己在打字机上把内容敲下来。
  有一次播放最后的广告时,他的秘书说有位先生是他的老朋友,执意要他接听电话,并说他就算在直播中也一定愿意这么做。
  他认识这个人,是约翰逊总统的助理。
  他接了电话,对方说:“沃尔特,总统几分钟前去世了,是心脏病。”
  就在这个时候广告播完了,他还在听电话,直播间摄像机上的红灯已经亮了。
  全美国的电视观众都在电视上看到一个侧身接电话的主持人。
  现场的编导都崩溃了。
  他继续听了两秒钟,然后对着电话说“汤姆,等一下”,转身向着电视观众报道他刚刚得知前总统约翰逊死于心脏病,他正在向奥斯汀的总统办公室了解更多的细节,在节目结束前他把电话里得知的所有内容转告了观众,就像早已准备好的稿子一样完整。
  但是,约翰逊总统生前,自己打电话来对节目内容发牢骚,而且指名必须让他接的时候,他却拒绝了。
  
  全美国都相信的人
  
  他童年曾去灌木丛打猎。
  当他拾起那只依然活着的温热的小麻雀,看到它望着自己的眼睛时,禁不住流下眼泪。
  “它甚至都不责备我,只是对我感到失望。”
  从那以后他终身再没有打过猎。
  他在电影院里会因为看到任何弱小的动物或者人受到伤害而热泪盈眶。这一点一直到老年也没有改变。
  有不少人问我:“他为什么被认为是最受美国人信任的人?”
  我想,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是个凡人,一直是——他总是直接对人们说话,他从不恐惧人们,也不讨好他们。他只是像普通人一样说话。
  美国建国两百周年的时候,他做直播,面前摆好了著名作家们为盛大的开幕式写好的词。可是随着红灯亮起,这一天的气氛淹没了他,他没有念“早上好,这里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他脱口而出的是“起来吧,起来吧,今天是你的生日”——他的制片人快晕过去了,可是那些还在自己的卧室里睡眼惺忪的人听了会开怀一笑,然后去叼自己的牙刷。
  他对宇航的狂热和知识足可以让他在电视上连续3个小时单独做技术分析,为了阿波罗登月发射的一瞬间,他说他准备的东西和宇航局一样多。
  但那一刻,他只说了两个单词——“去吧,孩子”。
  人们信任一个人,是因为他在心中引起的共鸣。
  肯尼迪遇刺时,他是第一时间报道此事的主播。
  “中部标准时间——半小时前(停顿)肯尼迪总统于凌晨1时死亡(停顿)……”
  他卡住了,做了两次深呼吸,平息下来,这是他唯一一次在电视上难以自制地哽咽。
  他连播6个小时后,回到办公室想给妻子打电话,但是有人打电话进来了,是个自称住在花园大道的女人。
  “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吗?我要投诉,你们在这时候让那个克朗凯特播音,我们都知道他恨肯尼迪,他流的都是假惺惺的鳄鱼眼泪。”
  他说:“你现在正在跟克朗凯特通话,你是个白痴,夫人。”
  
  他宣布了越战结束
  
  他一直恪守他的信条,“不偏不倚的立场”,以至他的同事抱怨他“过于谨小慎微了”。他的老板希望他在晚间新闻的最后5分钟加上自己的评论。他拒绝了:“我做的不是社论,我做的是头版,最重要的是为电视观众提供真实客观的报道,如果我一会儿想不带偏见地报道,一会再就同一题目发表一篇鲜明的社论,观众会把整个广播业看做持偏见的行业。”
  他每天的结束语都是“事实就是如此”,这也是他去世前最后一篇博客的名字。
  当然,这样的报道方式往往谁都不讨好。
  在美国发动越南战争不久后,他决定“拿民意测验中民众对我们高度信任来冒一冒险”,去了越南。他穿上战服的样子完全没有电影里的战地记者叼着雪茄的倜傥样儿,就像个老实的大叔。他与士兵一起进入顺化,道路被伏兵封锁,最后他和12个装着陆战队员遗体的袋子一道乘直升机离开。
  回到美国后,他唯一一次在节目中发表明确的意见:“说我们陷入僵局似乎是唯一现实的,又是让人沮丧的结论。本记者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唯一合理的出路在于谈判……”
  约翰逊总统的机要秘书回忆当晚的情况:“总统关掉电视机说‘如果我失去克朗凯特,我就失去了大半个美国’。”
  大卫·哈尔伯斯坦的书《影响力之所在》中写道:“由电视主持人来宣布战争的结束在历史上尚属首次。”
  
  神圣的宁静
  
  他在生活中最爱的是赛车和航海,他是专业的赛手。
  新闻业让人的血液里充满对不可知的冒险与狂热,或许是这个行业自动选择了这样的人——他对“这广袤深色宇宙中的一点鲜艳”的蓝色星球感到永恒不灭的好奇和敬意。
  他穿过高山,越过峡谷,航过大海,行走各处。
  “最让人感到满足的,是在太阳落山之前在一处无人的小海湾抛锚,斟上一杯酒,舒舒服服地坐下,看鹅、鸭子和潜鸟滑向你,然后黑暗慢慢降临,万籁俱寂。”他说。
  2009年7月17日,他去世,92岁。他曾一次次奋斗争取,现在,他享受这神圣的宁静。
  
  沃尔特·克朗凯特,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前任新闻播音员,被誉为“美国最受信任的人”。
  摘自柴静新浪博客编辑/刘杨
其他文献
忍得别人忍不了的,才当得起这个称呼。    我刚到化妆间就听说十几个临时演员都冷得跑了,大家推举我打电话给徐克。“导演,天气太冷了,又下雨,临时演员都跑了,还拍不拍?”“下刀子都要拍!”  到了现场才知道,我得站在高高的树顶上,表示东方不败武功高强。武术指导把两条“威亚”穿过戏服,扣在戏服里绷得紧紧的威亚衣上。个把钟头后才听导演喊:“预备!预备!预备!开风扇!放鸽子!Action!”一大群鸽子朝我
期刊
什么都可以的时代    我们今天所碰到的好像是一个“什么都可以”的时代。从一元价值的时代,进入一个多元价值的时代。但是,事实上,什么都可以,很可能也就意味着什么都不可以:你有知道的权利,我就失去了隐密的权利;你有掠夺的自由,我就失去了不被掠夺的自由。解放不一定意味着真正的自由,而是一种变相的捆绑。而价值的多元是不是代表因此不需要固守价值?我想当然不是的。  ——龙应台    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
期刊
那个女孩我认识,我们在一所中学里读书,我很了解她。她很有个性。   听同学议论,她还挺幽默,爱开玩笑,写一些谁也读不懂的文章。班里搞的讲演、篮球赛……她都很愿意参加,有时很出众,可有时又很怕羞。她爱笑,笑起来没有约束;她爱哭,哭是真的,比小孩子强不了多少;也爱争,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还爱侃,夸夸其谈,毫无顾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同学们追星,整天哼着任贤齐的《心太软》,又拼命地找到自己喜欢的球
期刊
美丽如飞鸿,爱不止今生。    她是北京电影学院89级的校花,北影招女生的第一要求就是漂亮,校花自然是美人中的美人。当然,这称号对现在的俞飞鸿来说轻如鸿毛。现在的她,更重要的身份是导演、出品人,两颊带着拍戏晒出的两坨“高原红”,只有一双眼睛依旧宝光流转。  从2006年至今,她没有拍过戏,所有精力放在一部电影上,为了它成立公司、找投资、写剧本、托人情,直到今天成品出来。美丽对于她,已经成为轻飘飘的
期刊
最牛的帝王的老师应该具备如下四个条件:  并非真的帝王的老师,最好是自告奋勇做的帝王的老师;  手里并没有可以左右帝王的权力或曰人脉资源,最好是布衣之士;  所教导的乃是在位的、说话算数的帝王;  对帝王说话的时候,使用的是居高临下的态度。  符合这四个标准的人,中国历史上应该不会很多。但是,绝非没有。  孟子。孟子是一代儒学大师,他周游列国的场面,比孔子要阔绰得多。经常是几十辆马车组成的车队,侍
期刊
你认为,考试的核心目的是什么?    我爸爸要参加公务员的考试,要我辅导他。  我原本不大乐意。因为前几天他刚刚怒斥过我冷漠不讲人情,废物做人失败,我内心还有怨气。之后的几天里,我爸每天下午都打着赤膊,手里拿着笔坐在饭桌面前,对着一大摊参考书和草稿纸算题。我们家的饭桌矮得突破人体工学的极限,我爸佝偻的脊柱和突出的肩胛骨,让我生出很大的同情。所以当他再次一路响亮地趿拉着拖鞋走到我面前,表情严肃得像要
期刊
“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在如今这个人人都可以成名的时代,我想这应该是很多“真英雄”和“伪英雄”的共同心声。没办法,时代变了,不必十年寒窗,不必术业专攻,成名变得简单啦,简单得让学院派看不惯——学术怎么可以像评书?简单到让摸爬滚打多年才小有成绩的明星们眼红——原来我本可以参加什么“海选”……    而“一夜成名”的各路明星们也上演了各自不同的人生剧本:有人一帆风顺,有人转瞬即逝,有人几经浮沉终于一
期刊
他们未出世就已是畸形。你还想说世界是公平的吗?    纪道思,是《纽约时报》的著名记者,全球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的得主。1998年,在印度中部恰尔肯德邦的一个小村子里,他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位丑孩子。  这是一个美丽的黄昏,绚烂的霞光从萨特堡山顶斜斜射下,似乎为山下宁静的村庄披上了一层粉红透明的披巾。纪道思走在一条宁静的小路上,举着相机,不时捕捉着镜头,神情专注而愉悦。忽然,他听到一阵质朴却异常动人的
期刊
它是一件华丽的睡衣,总希望被穿出卧室。    我们能做到不接受别人送来的虚荣之名吗?恐怕做不到,不漂亮的女人,接受不了他人的真话——“你不是美女”;愚笨的人也愿意听到他人赞美——“你真聪明”。我们明明知道他人没成本送的高帽不过是没用的虚名,我们不也都受用了吗?  那些讨巧的假话是让人们舒服,这个舒服的部位就是人的“虚荣心”。目前我们还不能通过物理与化学的手段把爱虚荣从人体中剥离出去,无论是科学还是
期刊
再伟大的冠军也要懂得感恩。    张怡宁9岁那年,第一次代表北京市东城区参加全市的少年比赛。进入单打决赛后,她的信心很足,因为对面这个小朋友在过去的比赛中没有赢过自己。教练一再对她说,你可是代表咱们区啊,一定要好好打。这样一说,她就有点紧张了。比赛开始,前两局打成1比1平。决胜局,渐渐被人家追上来,打成了13比15,领先的局面变得落后了。她急坏了,气自己,气着气着哭了起来。  教练和工作人员过来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