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积极学习国外市场营销的成功经验,加强市场调研,转变经营理念,整合营销资源,丰富营销手段,努力在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009年7月,笔者参加了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举办的高级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培训班先后考察了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与英国政府、文化机构、中介组织、大学以及创意企业的人士多次进行交流研讨。
英国文化创意产业概况
英国曾经是“世界工厂”,但自从失去了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后,如何调整产业结构,获取高附加值产品,为国内劳动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就成了英国历届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1997年,布莱尔当选英国首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并亲自担任主席。布莱尔提出,要以高度的革命性、创造性和创意性来证明英国的实力,使英国从世界工厂转变为当今世界的创意中心,全方位提高英国的核心竞争力。
英国政府设立了诸多专门的政府机构负责管理创意产业,相关的部门有文化媒体运动部、商业创新和技能部、贸易与投资局、文化委员会,还有受英国女王任命的独立运作的艺术委员会。英国政府的推进措施主要集中在企业财政扶持、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出口扶持以及支持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等方面,努力为创意产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政府的推动和鼓励下,创意产业已发展成为英国雇用就业人口最多的第一大产业,其产值仅次于金融服务业。英国的音乐产业,占全球音乐产业的15%,音乐销售市场位列世界第三,出口的净收益比英国钢铁工业还要高。英国视频游戏的销售额占全球的16%,占据了英国和欧盟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和美国10%的市场份额。英国的动画片在托尼奖中占有一席之地。英国是美国音乐剧目的第二大来源国。
如今,英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创意产品生产国。2001年,文化创意产业产值达到了1125亿英镑,出口额达115亿英磅,约占英国外贸出口总额的4.2%。仅伦敦一个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每年就实现210亿英镑的产值。2003年,英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实施了税收优惠等政策,进一步推动了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有效抵补了货物贸易的逆差。1997年至2005年间,英国培育了12万多家创意企业,提供了200万个就业岗位,相关从业人员数量占到了英国就业人口的一半。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英国推动经济增长与降低失业率的有效策略。据著名的毕博管理咨询公司估计,到2015年,英国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将比1995年增加46‰产值增加幅度将高达136%。
英国政府能够敏锐发现并准确把握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的历史机遇,是文化创意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英国政府一是紧抓文化创意,二是紧抓文化市场,既做导向的“风向标”,又当发展的“助推器”。英国政府树立了“只要市场能管,政府就不管,但也不远离”的理念,将文化创意企业外包给文化委员会、行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中介组织进行管理。中介组织积极发挥专业性作用,指导、扶持创意企业发展,负责对创意项目进行评审,并支持帮助创意产品推向市场。政府及各专业委员会则对各中介组织实施监督、评审和考核。
英国还非常重视培养全民的创造力。布莱尔曾说,英国今天之所以能够存在与繁荣,得益于国民的创新能力、再思考的能力和创意的能力一一他们思维非常活跃,常常对新想法抱有好奇心,喜欢迎接新的挑战。而思维活跃,很大程度来源于与艺术和文化的互动。为此,英国政府自2001年3月起,实施了拨款及税收减免等措施,以鼓励博物馆和画廊实行免费入场制度。此举很快得到大英博物馆、国家艺术画廊、国家肖像美术馆、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泰特英国美术馆以及泰特现代美术馆等诸多机构的响应,这就意味着每年约有4200多万人次免费参观博物馆和画廊。文化艺术走下了神坛,就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激发人们潜在创造力的作用。10年来,英国文化部对博物馆和画廊的投入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8%,2008年投入总额达到3.36亿英镑。英国政府还非常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和能力培养,这是创新型人才辈出的基础。他们极为重视营造全社会的创意氛围,通过扶持文化事业培育公民的创意能力。
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
北京是中国的文化中心,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和条件。近些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通过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引导、规划保障和资金支持,一个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正在形成。据初步统计,目前北京市有5万多家文化创意企业,并已形成了21个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其中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8000多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13.7%。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数超过百万,吸纳就业效果十分显著。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全年实现产业增加值1497.7亿元,占GDP比重为12.6%。据初步核算,北京动漫网络游戏的产值突破了80亿元,占全国四分之一强;电影票房达到8.1亿元,比2008年增长52.8%;61家营业性演出场所共演出16397场,演出总收入9.33亿元,比2008年增长48.8%;71家文物拍卖企业共举办拍卖会157场,古玩与艺术品交易额达125亿元,比2008年增长50%。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尽管如此,北京文化资源的优势也还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与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进一步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在北京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众所周知,北京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但却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北京的文物资源总量为3550处,文物建筑200万平方米,居全国首位,其中世界文化遗产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北京地区有博物馆151座,馆藏文物226多万件,大多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与历史价值,有些属于世界级、国宝级藏品。目前,北京市民平均每1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已经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所有这些,都为北京压缩传统的重化工业,大力发展高科技和文化产业,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此,今后应继续大力建设以软件、游戏、动漫等行业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大力建设以传统工业资源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大力建设以大型文化创意企业集团为龙头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同时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内部结构的不断优化。另外,还要进一步认识到,文化创意引发的不仅仅是纯文化产业的崛起,而且将会全面渗透到其它产业领域,促进其它产业向个性化、文化化发展,甚至还会使濒临消失的农业时代的 手工业和手工艺获得复兴的契机。
进一步发挥政府与中介组织的作用。目前,北京市的文化管理部门兼有行业管理、发展文化事业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三重职能,要进一步理清政府和文化市场的关系,发挥好各自的作用。政府应加强政策研究,重点抓好文化战略管理,抓好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规划,抓好文化事业的发展。应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的导向性和基础性作用。应完善平台和渠道建设,建立科学的退出机制。要发挥文化发展基金会、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等中介组织联系政府、联系企业、联系市场的作用,有效使用政府拨款,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政府还应创新资金投入体制和机制,丰富资金渠道来源,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进一步营造公民创意环境,培育公民创意能力。近些年来,北京不断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相继制定出台了补贴文化活动、补助文化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由北京市文化局扶持的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会资助了文化艺术新人新作、贫困学生艺术教育、表演艺术进校园等公益文化活动项目。政府投入约上亿元,免费向游人开放首都博物馆等36家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点资助了音乐普及演出、北京国际音乐节、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北京国际舞蹈演出季、北京新年音乐会等文化活动;实施了农村文艺演出“星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电影放映工程、读书益民工程、文化广场建设工程等惠民工程。在此基础上,还应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在满足公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还要有意地激发公民的创意灵感,培养公民的创意兴趣和创意能力,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进一步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出精品,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而市场营销是文化创意产业得以发展的关键。例如,莎士比亚的经典剧目,都是经过精雕细刻、千锤百炼的,而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品牌形象,进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却离不开演出机构的市场营销。北京的演出市场虽然新剧目层出不穷,但形成品牌的不多,也很难培育不出忠诚的观众和繁荣的市场。因此,要积极学习国外市场营销的成功经验,加强市场调研,转变经营理念,整合营销资源,丰富营销手段,努力在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要继续巩固和扩大国内文化市场,大力开拓国外市场。要调查了解国外市场的需求、特点和运作规则,主动与国外经纪机构联系合作,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积极输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品,同时尝试在国外建立自己的文化“桥头堡”,为更多的文化项目“走出去”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2009年7月,笔者参加了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举办的高级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培训班先后考察了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与英国政府、文化机构、中介组织、大学以及创意企业的人士多次进行交流研讨。
英国文化创意产业概况
英国曾经是“世界工厂”,但自从失去了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后,如何调整产业结构,获取高附加值产品,为国内劳动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就成了英国历届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1997年,布莱尔当选英国首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并亲自担任主席。布莱尔提出,要以高度的革命性、创造性和创意性来证明英国的实力,使英国从世界工厂转变为当今世界的创意中心,全方位提高英国的核心竞争力。
英国政府设立了诸多专门的政府机构负责管理创意产业,相关的部门有文化媒体运动部、商业创新和技能部、贸易与投资局、文化委员会,还有受英国女王任命的独立运作的艺术委员会。英国政府的推进措施主要集中在企业财政扶持、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出口扶持以及支持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等方面,努力为创意产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政府的推动和鼓励下,创意产业已发展成为英国雇用就业人口最多的第一大产业,其产值仅次于金融服务业。英国的音乐产业,占全球音乐产业的15%,音乐销售市场位列世界第三,出口的净收益比英国钢铁工业还要高。英国视频游戏的销售额占全球的16%,占据了英国和欧盟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和美国10%的市场份额。英国的动画片在托尼奖中占有一席之地。英国是美国音乐剧目的第二大来源国。
如今,英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创意产品生产国。2001年,文化创意产业产值达到了1125亿英镑,出口额达115亿英磅,约占英国外贸出口总额的4.2%。仅伦敦一个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每年就实现210亿英镑的产值。2003年,英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实施了税收优惠等政策,进一步推动了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有效抵补了货物贸易的逆差。1997年至2005年间,英国培育了12万多家创意企业,提供了200万个就业岗位,相关从业人员数量占到了英国就业人口的一半。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英国推动经济增长与降低失业率的有效策略。据著名的毕博管理咨询公司估计,到2015年,英国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将比1995年增加46‰产值增加幅度将高达136%。
英国政府能够敏锐发现并准确把握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的历史机遇,是文化创意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英国政府一是紧抓文化创意,二是紧抓文化市场,既做导向的“风向标”,又当发展的“助推器”。英国政府树立了“只要市场能管,政府就不管,但也不远离”的理念,将文化创意企业外包给文化委员会、行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中介组织进行管理。中介组织积极发挥专业性作用,指导、扶持创意企业发展,负责对创意项目进行评审,并支持帮助创意产品推向市场。政府及各专业委员会则对各中介组织实施监督、评审和考核。
英国还非常重视培养全民的创造力。布莱尔曾说,英国今天之所以能够存在与繁荣,得益于国民的创新能力、再思考的能力和创意的能力一一他们思维非常活跃,常常对新想法抱有好奇心,喜欢迎接新的挑战。而思维活跃,很大程度来源于与艺术和文化的互动。为此,英国政府自2001年3月起,实施了拨款及税收减免等措施,以鼓励博物馆和画廊实行免费入场制度。此举很快得到大英博物馆、国家艺术画廊、国家肖像美术馆、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泰特英国美术馆以及泰特现代美术馆等诸多机构的响应,这就意味着每年约有4200多万人次免费参观博物馆和画廊。文化艺术走下了神坛,就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激发人们潜在创造力的作用。10年来,英国文化部对博物馆和画廊的投入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8%,2008年投入总额达到3.36亿英镑。英国政府还非常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和能力培养,这是创新型人才辈出的基础。他们极为重视营造全社会的创意氛围,通过扶持文化事业培育公民的创意能力。
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
北京是中国的文化中心,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和条件。近些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通过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引导、规划保障和资金支持,一个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正在形成。据初步统计,目前北京市有5万多家文化创意企业,并已形成了21个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其中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8000多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13.7%。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数超过百万,吸纳就业效果十分显著。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全年实现产业增加值1497.7亿元,占GDP比重为12.6%。据初步核算,北京动漫网络游戏的产值突破了80亿元,占全国四分之一强;电影票房达到8.1亿元,比2008年增长52.8%;61家营业性演出场所共演出16397场,演出总收入9.33亿元,比2008年增长48.8%;71家文物拍卖企业共举办拍卖会157场,古玩与艺术品交易额达125亿元,比2008年增长50%。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尽管如此,北京文化资源的优势也还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与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进一步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在北京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众所周知,北京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但却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北京的文物资源总量为3550处,文物建筑200万平方米,居全国首位,其中世界文化遗产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北京地区有博物馆151座,馆藏文物226多万件,大多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与历史价值,有些属于世界级、国宝级藏品。目前,北京市民平均每1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已经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所有这些,都为北京压缩传统的重化工业,大力发展高科技和文化产业,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此,今后应继续大力建设以软件、游戏、动漫等行业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大力建设以传统工业资源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大力建设以大型文化创意企业集团为龙头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同时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内部结构的不断优化。另外,还要进一步认识到,文化创意引发的不仅仅是纯文化产业的崛起,而且将会全面渗透到其它产业领域,促进其它产业向个性化、文化化发展,甚至还会使濒临消失的农业时代的 手工业和手工艺获得复兴的契机。
进一步发挥政府与中介组织的作用。目前,北京市的文化管理部门兼有行业管理、发展文化事业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三重职能,要进一步理清政府和文化市场的关系,发挥好各自的作用。政府应加强政策研究,重点抓好文化战略管理,抓好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规划,抓好文化事业的发展。应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的导向性和基础性作用。应完善平台和渠道建设,建立科学的退出机制。要发挥文化发展基金会、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等中介组织联系政府、联系企业、联系市场的作用,有效使用政府拨款,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政府还应创新资金投入体制和机制,丰富资金渠道来源,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进一步营造公民创意环境,培育公民创意能力。近些年来,北京不断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相继制定出台了补贴文化活动、补助文化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由北京市文化局扶持的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会资助了文化艺术新人新作、贫困学生艺术教育、表演艺术进校园等公益文化活动项目。政府投入约上亿元,免费向游人开放首都博物馆等36家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点资助了音乐普及演出、北京国际音乐节、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北京国际舞蹈演出季、北京新年音乐会等文化活动;实施了农村文艺演出“星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电影放映工程、读书益民工程、文化广场建设工程等惠民工程。在此基础上,还应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在满足公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还要有意地激发公民的创意灵感,培养公民的创意兴趣和创意能力,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进一步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出精品,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而市场营销是文化创意产业得以发展的关键。例如,莎士比亚的经典剧目,都是经过精雕细刻、千锤百炼的,而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品牌形象,进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却离不开演出机构的市场营销。北京的演出市场虽然新剧目层出不穷,但形成品牌的不多,也很难培育不出忠诚的观众和繁荣的市场。因此,要积极学习国外市场营销的成功经验,加强市场调研,转变经营理念,整合营销资源,丰富营销手段,努力在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要继续巩固和扩大国内文化市场,大力开拓国外市场。要调查了解国外市场的需求、特点和运作规则,主动与国外经纪机构联系合作,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积极输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品,同时尝试在国外建立自己的文化“桥头堡”,为更多的文化项目“走出去”创造条件、搭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