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染在广西文创旅游纪念品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aiy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蜡染作为传统手工工艺,早在古代中国就已开始使用,后来遍布全球,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文化创意产品不只是一种商品,更是艺术和文化与产品相结合的艺术诞生品,本文主要针对将蜡染应用于广西文创旅游纪念品并且促进广西文化的传播、经济的发展以及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进行研究。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交互
  蜡染作为传统手工工艺,早在古代中国就已开始使用,后来遍布全球,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在如今高科技的印染和数码印花技术占据着我们日常的设计生产,传统的纺织业也只能在边远的少数民族存在,面对这种局面,如何让蜡染与广西文创产品有机结合从而走进千家万户,是我们面对的考验。
  一、蜡染的简介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贵州、云南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擅长蜡染。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二、蜡染的材料及工具
  1、织物
  蜡染用织物以棉布应用最为广泛,另外,麻布、丝绸、绵绸、丝毛交织物、薄型毛织物等也都可以作为蜡染用布。
  2、蜡
  蜡是蜡染工艺的重要材料。蜡分有动物性蜂蜡、植物性木蜡和矿物性石蜡,一般蜡染多采用市场上易买到的蜂蜡和石蜡。蜂蜡是由蜂蜜的风潮提炼而成的动物性蜡,因色泽呈棕黄色,又称为黄蜡。蜂蜡粘性大,不溶于水,熔点约在62度到66度之间,封涂在织物上不易开裂,有很强的防染性能。石蜡是矿物性蜡,是由石油提炼而成的。凝固的石蜡呈白色半透明状,所以也被称为白蜡或矿蜡。石蜡质脆,粘性小,不溶于水,熔点约在58度到62度之间,封涂在织物上易开裂,蜡染中有很好的冰纹效果,防染性能不如蜂蜡。在实际应用中,常是蜂蜡与石蜡的参合使用。
  3、燃料
  坏防染效果。因此在选用染料时应根据染物的品种选用低温型的染料为好,如活性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纳夫脱染料)、还原染料等。但低温型染料有时色谱不全,所以有时也选用一些高温型染料,如酸性染料、直接染料等。但在蜡染中仍只能在35℃以下低温浸染。民间蜡染多采用蓝靛等植物染料,但制作麻烦,色谱不全。所以,现在做蜡染常用的是化学染蜡染制作中常用低温染色工艺,这是因为蜡的熔点低,使用高温染色工艺将破料。
  三、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
  文化创意产品是艺术相关产品经过重新设计,再加上创造力的活动。现在文化产品逐渐转向商业化。铜鼓是广西民俗文化的代表物之一,我们可将铜鼓以蜡染的方式展现于包、挂毯、衣服等织物上,或者以纤维艺术的形式展现与公共空间中。花山壁画中的的造型千奇百怪,在文创产品的开发上,我们不仅仅可以将其进行结构重组,更可以利用蜡染的形式将其展现于产品包装设计中。近年来,文化创意产品的展现呈现出多样化,人们不仅仅迷恋于传统的伴手礼,半开放式的交互体验成为当下越来越流行的方式。在文创产品的销售中,我们不妨也借鉴此种营销模式,将蜡染产品生产制作时的地点进行改造,使游客可以亲眼观赏到产品的制作流程,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消费者参与到其中的环节,亲自体验蜡染带来的制作的乐趣,这对携帶孩子的父母一类消费群体而言具有良好的亲子互动性,同时也可以刺激孩童对广西传统文化的兴趣。交互式的体验营销方式将有力地传播广西民俗文化的影响力,让消费者轻松自在的享受整个过程。它将广西少数民族的地域性特征,文化性,观赏性,实用性,人文性展现了出来。
  三月三是广西特有的传统节日,我们更可以通过与三月三的特殊节日结合起来,在人山人海老少欢聚的气氛中促进蜡染文创产品的销售,即可引起消费者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促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广西地域文化,利用传统节日的氛围弘扬优秀的传统,展示文创产品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并获得认可,届时即发扬了文化魅力又提升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雷青.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J].内蒙古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03)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韩萱(1994—),女,汉族,广西桂林人,设计学研究生,单位:广西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第二作者:王凯娜(1992—),女,汉族,陕西渭南人,设计学研究生,单位:广西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本论文属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从事草地生态教学,业余时间喜好阅读诗歌。于是,想把兴趣与工作结合起来,想从有缘接触到的现代诗歌中,探寻诗歌所表现的诗人的生态思想。中国的山水田园诗就是一种优秀的生态文化,生态思想不是天方夜谈,是寻找新新人类丢失的爱心,一颗大爱之心,“老吾老,幼吾幼”,爱人之老和人之幼,爱一草一木,爱野生动物。。。。。,是土壤动物及以及海洋动物、陆地动物、微生物、植物才构成了和谐的自然环境,他们是古老的真正的主人。
期刊
摘要:历来学者公认,自秦至清,小篆有三座高峰:一为秦李斯;二为唐李阳冰;三为邓石如。“二李”均为“玉箸篆”,其后的篆书家大都难出其右。至有清一代,邓石如横空出世,一扫前人作篆旧习,无论从小篆的神采还是形质,都极大的扩展了小篆的表现空间,将沉寂近千年的篆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他笔下,委婉通畅与迟涩拙朴合二为一,既不失小篆之温文尔雅,又能得汉碑之雄强峭拔,一改几百年来先贤们截毫作篆务求匀整的传统。本文
期刊
摘要:“不过从画面上看。张僧繇的画貌并不明显,张氏绘画的很多精妙技艺,像点曳斫拂、简笔、凹凸法都无从辨识。只是画神人之体态、面目、衣饰倒还有僧繇‘诡状殊形’、‘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的特色。”——《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  关键词:绘画;创造性;没骨;疏体  张僧繇是南朝梁时代时绘画成就最大的人。擅写真、顼道人物,亦善画龙、鹰、花卉、山水等。擅作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时人称为超越前人的画家。
期刊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流传至今已经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它因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幽雅古朴,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强,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历史上曾古筝也在飞速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陶冶情操、修身养性首选的民族乐器之一。特别是随着从五声音阶发展到七声音阶,从演奏民族传统乐曲发展到演奏外国乐曲,扩大了筝在音乐中的影响力。近年来,古筝普及之势迅不可挡,因此,探讨古筝教学,对于古筝的推广
期刊
绪论《西游记》是我国优秀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本浪漫主义色彩较浓的小说,全书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突出了战斗性的主题,同时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了全书首要的地位。孙悟空是一只破石而生的美猴王,无父无母,他纵身一跳,在那水帘洞中,铁板下发现了一個“洞天福地”,领着群猴过着“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的自由生活。因不受天禄,大反天宫,惹了一场灾难。为消灾脱难,转拜佛
期刊
摘要:硫磺熏蒸是中药材常用的预处理工艺,具有漂白、杀菌和防腐的作用,但残留的SO2以亚硫酸盐形成存在可能会造成中药材有效成分改变,影响中药材的质量和疗效,检测亚硫酸盐残留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几种亚硫酸盐检测方法(直接观察法、酸蒸馏碘滴定法、比色卡比较法和分光光度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直接观察法不能精确测量二氧化硫残留量,并需要一定经验;酸蒸馏碘滴定法耗时长,操作影响因素较多;比色卡比较法不能精确
期刊
摘要:21世纪是个现代化的社会,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并存的世纪,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看中文化的多样性。尤其是舞蹈文化,伴随着人类的产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一瑰宝,从远古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它在不停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點点的进步。但我们在发展的同时,首先要平衡好发展与继承的关系,不能离开根,离开事物发展的源泉,同时也不能固循守旧,固步自封。只有各民族文化各具特
期刊
摘要:豫籍作家阎连科于1988年至2009年间创作的“耙耧系列”小说多以农村为背景展开故事。这一系列作品中,具有河南方言特征的语气词、河南方言土语、俚语俗语以及作者自制的方言词语等河南本土化语言被廣泛运用,这不仅有利于作品整体语言环境的营造,对于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从方言运用的总体概况、方言运用的具体表现以及运用河南方言创作的影响三方面,对阎连科“耙耧系列”小说中方言土语的运用
期刊
踏入社会,有人会问你:“在哪里高就?”通常别人也说成:“在哪里发财?”试问:做什么会发财,且永不言败呢?  据我所知,二零零零年炒得火热的“农家乐”,不到十年很多都关门大吉;二零一零高价的玛咖现在不及萝卜价;宁夏一家塑料厂公改私,两千多名职工下岗,自谋生路;如今赶红考公务员,可能当你四十岁面临下岗,到时你何技何能赖以生存?当官发财?事实证明,要当好官也别想发大财!  那么,有没有“铁饭碗”?我认为
期刊
摘要:策展人现象在中国艺术界的出现仅十余年,近些年来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独立策展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其发展状况都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博物属于国家拨款的、体制内的单位,博物馆策展人的发展及在工作中的侧重点和独立策展人有一定区别,同时也有重合之处。将独立策展人与博物馆策展人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读者更加了独立策展人的特点和工作状况。本文试讲从历史沿革、工作侧重点这两个方面对独立策展人和博物馆策展人进行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