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他们发展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各地幼儿园都倍加重视户外活动的开展,体育游戏之花频频开。但由于对体育游戏研究的较少,在组织开展体育游戏中往往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一、体育游戏过程模式化
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教师开展体育游戏流程大多是:准备活动→自由探索→示范讲解→集体游戏(或竞赛)→放松活动。其实体育游戏的定位是幼儿快乐的、自由的、自主的,在教师有序组织下完成的体育活动。如,体育游戏:玩纸板(见下表)。
表格中体育游戏是同组教师设计的同为“玩纸板”的两个不同形式的体育游戏,游戏(一)是以情境为主的模式化游戏,而游戏(二)是由游戏(一)修改后的设计。通过实践证明,游戏(二)充分激发了幼儿玩纸板的兴趣,调动了幼儿玩纸板的积极性,游戏循序渐进,深受幼儿喜爱。
解决对策:游戏形式要灵活多样。之所以说是体育游戏,而不是体育课,就在于是以游戏的方式开展体育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可以增加幼儿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游戏时,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多揣摩,多实践,采用多种多样的开展方法,让体育游戏远离模式化,让体育游戏成为深受幼儿喜欢的活动。
二、关注“教”多于关注“学”
在游戏中教师应少控制一些,放手让幼儿自主地游戏。在体育游戏中,应注重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幼儿参与活动的原动力,教师组织的体育游戏活动只有引起幼儿的兴趣,激起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还要关注幼儿的参与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调整策略。如,体育游戏:美丽的彩虹伞(中班),两位老师都采用了以“拉个圆圈走走”为音乐背景,带领幼儿手拉彩虹伞绕圆圈走。游戏的兴趣点是:抖动彩虹伞。教师A一遍又一遍地教幼儿怎样拉着彩虹伞转圈走。此教师缺乏对幼儿的观察,不能根据幼儿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师教得辛苦,幼儿玩得无趣。教师B则不同,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因势利导,将彩虹伞变成了美丽的小池塘,风儿轻轻吹,浪花轻轻摇(幼儿轻轻抖动彩虹伞),风儿呼呼吹,浪花滚滚翻(幼儿大幅度抖动彩虹伞)。活动中教师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本”,发现问题,从幼儿兴趣出发,及时调整活动策略,活动开展得轻松,幼儿玩得尽兴。
解决对策:让幼儿成为体育游戏的主体。体育游戏是在“以人为本”、“尊重幼儿”这一教育观、儿童观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师在开展体育游戏时应充分引导幼儿主动地参与体育游戏的全过程。但凡能让幼儿自己选择、准备或作出决定的,都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幼儿成为体育游戏的主体。
三、教师主导多,高控常规
在幼儿园中多数教师怕在户外开展体育游戏,因为幼儿一到户外容易兴奋,不好把控,往往就导致高控。如,体育游戏:拾麦穗(大班),此游戏主要器材是长绳,以长绳布置游戏场景。因为这一活动是在园内交流,教师担心活动中幼儿乱,所以在设计活动时就首当其冲考虑怎样能控制幼儿不乱。开展游戏时,教师便不自觉地常常强调幼儿要遵守规则,最后教师终于如愿以偿地完成了体育游戏活动。
解决对策:提高教师体育游戏的组织能力。在幼儿园中,可以多开展关于体育游戏的观摩活动或体育游戏多研活动,在组织游戏中,在研讨中,不断提高教师体育游戏的组织能力。通过不断地锤炼,使教师能轻松驾驭体育游戏。同时要关注幼儿体育游戏的规则培养。规则是游戏的核心组成部分,在遵守规则参与游戏过程中,可以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
四、注重预设,忽视生成
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过多地注重预设,一些教师往往在活动前一个人冥思苦想,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设计体育游戏活动的形式,把准备工作做得很“细致”。如做许多的头饰或胸饰,准备很多的活动材料,布置大型的场景等等。为了完整地把体育游戏开展好,习惯性地沿着预设按部就班地开展游戏,生怕出什么差错,却很少关注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的突发表现,忽略了生成。如,体育游戏:打老鼠(大班),在游戏最后,教师组织用石头(沙包)打完老鼠,一幼儿在一画有老鼠的纸板上痛快地又蹦又跳,大声叫嚷着:“踩死你!踩死你!”童真显露。教师可抓住这一契机,教育幼儿争做清洁小卫士,把“死老鼠”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然而教师只是把“死老鼠”从这一幼儿的脚下拿走而已,后无小结。
解决对策:紧抓生成促发展。在体育游戏中,教师要“尊重幼儿”,做到细心地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及其细微的情绪变化,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说,平等地与他们对话,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使游戏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成为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
一、体育游戏过程模式化
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教师开展体育游戏流程大多是:准备活动→自由探索→示范讲解→集体游戏(或竞赛)→放松活动。其实体育游戏的定位是幼儿快乐的、自由的、自主的,在教师有序组织下完成的体育活动。如,体育游戏:玩纸板(见下表)。
表格中体育游戏是同组教师设计的同为“玩纸板”的两个不同形式的体育游戏,游戏(一)是以情境为主的模式化游戏,而游戏(二)是由游戏(一)修改后的设计。通过实践证明,游戏(二)充分激发了幼儿玩纸板的兴趣,调动了幼儿玩纸板的积极性,游戏循序渐进,深受幼儿喜爱。
解决对策:游戏形式要灵活多样。之所以说是体育游戏,而不是体育课,就在于是以游戏的方式开展体育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可以增加幼儿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游戏时,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多揣摩,多实践,采用多种多样的开展方法,让体育游戏远离模式化,让体育游戏成为深受幼儿喜欢的活动。
二、关注“教”多于关注“学”
在游戏中教师应少控制一些,放手让幼儿自主地游戏。在体育游戏中,应注重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幼儿参与活动的原动力,教师组织的体育游戏活动只有引起幼儿的兴趣,激起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还要关注幼儿的参与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调整策略。如,体育游戏:美丽的彩虹伞(中班),两位老师都采用了以“拉个圆圈走走”为音乐背景,带领幼儿手拉彩虹伞绕圆圈走。游戏的兴趣点是:抖动彩虹伞。教师A一遍又一遍地教幼儿怎样拉着彩虹伞转圈走。此教师缺乏对幼儿的观察,不能根据幼儿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师教得辛苦,幼儿玩得无趣。教师B则不同,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因势利导,将彩虹伞变成了美丽的小池塘,风儿轻轻吹,浪花轻轻摇(幼儿轻轻抖动彩虹伞),风儿呼呼吹,浪花滚滚翻(幼儿大幅度抖动彩虹伞)。活动中教师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本”,发现问题,从幼儿兴趣出发,及时调整活动策略,活动开展得轻松,幼儿玩得尽兴。
解决对策:让幼儿成为体育游戏的主体。体育游戏是在“以人为本”、“尊重幼儿”这一教育观、儿童观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师在开展体育游戏时应充分引导幼儿主动地参与体育游戏的全过程。但凡能让幼儿自己选择、准备或作出决定的,都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幼儿成为体育游戏的主体。
三、教师主导多,高控常规
在幼儿园中多数教师怕在户外开展体育游戏,因为幼儿一到户外容易兴奋,不好把控,往往就导致高控。如,体育游戏:拾麦穗(大班),此游戏主要器材是长绳,以长绳布置游戏场景。因为这一活动是在园内交流,教师担心活动中幼儿乱,所以在设计活动时就首当其冲考虑怎样能控制幼儿不乱。开展游戏时,教师便不自觉地常常强调幼儿要遵守规则,最后教师终于如愿以偿地完成了体育游戏活动。
解决对策:提高教师体育游戏的组织能力。在幼儿园中,可以多开展关于体育游戏的观摩活动或体育游戏多研活动,在组织游戏中,在研讨中,不断提高教师体育游戏的组织能力。通过不断地锤炼,使教师能轻松驾驭体育游戏。同时要关注幼儿体育游戏的规则培养。规则是游戏的核心组成部分,在遵守规则参与游戏过程中,可以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
四、注重预设,忽视生成
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过多地注重预设,一些教师往往在活动前一个人冥思苦想,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设计体育游戏活动的形式,把准备工作做得很“细致”。如做许多的头饰或胸饰,准备很多的活动材料,布置大型的场景等等。为了完整地把体育游戏开展好,习惯性地沿着预设按部就班地开展游戏,生怕出什么差错,却很少关注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的突发表现,忽略了生成。如,体育游戏:打老鼠(大班),在游戏最后,教师组织用石头(沙包)打完老鼠,一幼儿在一画有老鼠的纸板上痛快地又蹦又跳,大声叫嚷着:“踩死你!踩死你!”童真显露。教师可抓住这一契机,教育幼儿争做清洁小卫士,把“死老鼠”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然而教师只是把“死老鼠”从这一幼儿的脚下拿走而已,后无小结。
解决对策:紧抓生成促发展。在体育游戏中,教师要“尊重幼儿”,做到细心地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及其细微的情绪变化,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说,平等地与他们对话,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使游戏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成为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