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家训:永远充满好奇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tian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永玉是中国画院院士、画家、作家,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著有《黄永玉木刻集》《黄永玉画集》,书画代表作品有《阿诗玛》、生肖邮票《猴》和毛主席纪念堂山水画。
  12岁独自外出谋生,14岁发表作品,32岁享誉全国,50岁考驾照,80岁上时尚杂志封面,93岁飙车……这个人的名字叫黄永玉。
  黄永玉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从400多年前的老祖宗到现在,黄家一直没有离开过笔墨砚台。黄永玉小时候经常听太婆说:“我们家不买田,一块砚田足够了!”多读书、写好字,是黄家的祖训,也是黄永玉不敢违抗的家规。
  但黄永玉从小就不喜欢上学,人称“黄逃学”,身为学校校长的父亲竟然也从不逼迫。最长一次,他竟然逃了大半个月的学,家人遍寻他不着,以为他不在了。但等黄永玉在外玩儿一圈终于回到家时,父亲非但没打他,还温柔地叫他赶紧吃东西。吃饱后,父亲告诉他:“我们不在这里念书了。”12岁那年,黄永玉离开家乡,只身前往福建集美中学读书,但是考试成绩出来,他6门功课成绩加起来不到100分。于是他又得了个外号“黄留级”。
  但不上学不等于不读书,写字、画画、谱曲或唱歌,一个不喜欢上学的孩子,一定要掌握其他的爱好、手艺。黄永玉的父亲喜欢画画而且是无师自通的,他告诉儿子:要拿音乐家的耳朵去听厨房的锅盆碗盏交响。他工作之余,常常会下厨,为家人做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黄永玉一直记得,父亲发明了一个烤箱,然后给家人烤了个大蛋糕。“你可以不上学,但不能对新鲜东西失去兴趣!”满脸崇拜地看着父亲时,父亲对黄永玉说了这样一句话。
  在集美中学连留五级后,黄永玉选择退学,父母也默许了。自那以后,黄永玉疯狂爱上木刻,但木刻填不饱肚子,他就做了一把猎枪,白天打猎,晚上刻木刻。所以在全民饿肚子的年代,他却顿顿吃肉。这得益于父亲的影响,永远不能对新鲜东西失去兴趣,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努力做到极致。
  黄永玉之所以能如此洒脱自由,也与爷爷的教育分不开。他不喜欢上学,爷爷也支持,还说:“学堂那些书读下去是有用的,像盖房子砌墙脚,但砌墙脚不等于盖房子。盖房子要靠以后不停读课外的书。但是,不管你以后长大成人是穷是富,当不当名人、专家,多懂点稀奇古怪的知识还是能占便宜的,至少能做个快活人。”
  爷爷引导黄永玉多读书,读有趣的书,还让他学打拳。90岁的爷爷曾告诉黄永玉:“打拳强身,还练精神,提醒我们做个正派人。”黄永玉就疯狂爱上了打拳。当时,黄家还富裕,父亲提着金华火腿去给他请当地最好的拳击师傅,后来家道中落,请不起老师了。有人跟黄永玉的母亲借院子学拳,她说,院子不要钱,但前提是让儿子跟着一起学拳。
  1945年,黄永玉爱上了广州姑娘張梅溪,她出身名门,长相好看,但当时的黄永玉是四处流浪的打工仔,长相也一般。为了追到她,他做了个小号,每天对着张梅溪呜里哇啦地吹。半个月下来,张梅溪动心了,黄永玉的小号也吹得有模有样。
  90岁时,黄永玉给自己画的自画像是位赤脚、露肚脐,手舞足蹈、开怀大笑的老头儿。93岁那年,他开着一辆红色跑车,带着朋友去兜风。当有人问他为何不睡午觉时,如今94岁的黄永玉说:“我又不是老头儿!”
  永葆童心不是懵懂无知,而是永远以一个孩子的热情去奔跑并热爱自己和这个世界。这是老顽童黄永玉的幸福秘籍,也与爷爷和父亲的影响和教育不无关系。
  摘自《婚姻与家庭》
其他文献
如果忙于工作的人不喜欢自己被挡在时髦话题之外的感觉,我觉得可以看看微博上的一些热门讨论,其中一些还是挺有趣的。  比如“为什么我没有男朋友”。话题参与者们给出了很多答案,其中比较主流的是:我太优秀了,让男性们相形见绌,找男朋友不是应该找比自己更优秀一些的人么;或者我太独立了,是“女汉子”,男人都喜欢那种小鸟依人的女性;再有就是我太聪明了,男人喜欢女人傻乎乎的,因为那种女的比较好哄好骗。  看了这些
期刊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狮子成了草原之王,老虎成了森林之王。于是,生活在这两处的动物们,都自然而然地奉它俩为各自的保护神。  忽一日,草原保护神来到森林,要求森林保护神和它见一面。  老虎知道来者不善,质问狮子来此想干什么。  “你别多心。”狮子说,“我这次来就是想逮几只森林的小动物尝尝鲜,没有觊觎你森林之王的意思。”  见狮子如此说,老虎马上借故离开,任由狮子在森林里胡作非为,吃掉了一些小动物。  
期刊
帅伯伯是个典型的男子汉。他是退伍军人,身材高大壮实,喜欢和小孩子打成一片。经常有小屁孩在他伸展的手臂上吊单杠,比拼谁坚持的时间最长。这样的挑战甚至升级成了组合对擂,帅伯伯的长手臂最多一次吊过8个小屁孩。  他的性格也是雷厉风行。我们住的小区单元的电梯经常会罢工,但过一会儿又正常了。我们都已经习惯这种状况,并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几分钟。等电梯的队伍里绝对没有帅伯伯,他一定是直接走楼梯到10楼的家,尽管几
期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清单。比如说最近想换工作,想开个微信公众号,想学做一手好菜等等等等……可是呢,我们又总是“忙”或者“没办法”,最后实现了的,可能只有“今晚想吃两袋薯片”。你看,你就是个爱吃薯片的人,其他所有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都推到了明天。  按照1万小时定律所说,在任何领域成为行家都得投入1万小时成就技艺。可是就像那些给新生儿挂上“距离高考还有6000天”的妈妈一样,人会逐渐发现人生之
期刊
这样的90后不是全部也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只有自己这一代才算上“正常人”,轻易地把环境的宽松和个性混为一谈,将手段的多元等同于自由;也因为年轻,他们不羞于炫耀自己的优越,除了自己,又看轻和蔑视一切。  我(去年)过年去我姥姥家拜年,把名片拿出来,“啥?都当上老总了?”她说,“做人啊,要踏实。”  她觉得我这个公司和200万投资都是编的,为了掩饰我毕业了还没有找到“正式工作”的尴尬。  我读北大的时候
期刊
前几天,有个朋友告诉我,他所在的大学正在推广一种名为MOOC的教学方式,也就是“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中文昵称“慕课”。这个朋友所在的大学是国内顶尖学府,也是一所百年老校。据说,以后老师在网上用视频给学生讲课,课堂上的课时将会缩短,主要用于答疑和交流。校外的人打开电脑,连上网络,即便不是这所学校的学生,也可以听到名校名师的授课。  其实,这种教学方式在国外已不新鲜了,国内也有学校试水。看来,互联网
期刊
读书有没用?面对这个问题,平时不摸书的人也会大喝一声:当然有用。政治正确的答案在这里似乎只有一个。  我有个堂哥,大我一岁,是二伯父的第二个儿子。他只上了一年学,就再也不愿意读书。二伯父的大儿子读书成绩不错,全家指望他考上大学,跃出农门,光宗耀祖,所以并不在乎小儿子的选择,乐得他回家帮忙干活。  我记得几年之后的寒假,有一晚,我和小堂哥一起睡,席子下垫着香喷喷的干稻稈,我们聊到了一个严肃的话题:读
期刊
秦武王嬴荡长得人高马大,身体壮硕,有不少蛮力没地方使,就经常与一些勇士摔跤、打斗。一些大力士因此受到了重用,还加了俸禄。有点蛮力就能当大官,这自然吸引了不少大力士,齐国人孟贲就是其中之一。  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瓷器活儿。孟贲以力大无穷而闻名于世,据说他在水里不怕蛟龙,在陆地上不惧虎狼,在野外看见两头牛打架,他就去劝架,用手一分,一头牛倒地不动了,但另一头牛还不停止。孟贲大怒,左手按着牛头,右手用力
期刊
很多美学方面的学者都认为艺术家是有些先天与人不同的禀赋在,这种禀赋并非人人可以求得的,应该承认,它是上天的一种宠遇。  不过,对我们一般人来说,我们虽无法求得宠遇,却可以借培养后天的兴趣来弥补这种遗憾。也就是说,就算我们的孩子不能在成人之后成为一个很伟大的画家,我们却可以让他在一生之中都具有很好的艺术修养以享受作为一个欣赏者的乐趣。  我们有的父母付得起很昂贵的学费,送孩子去学画、学钢琴、学小提琴
期刊
看了《清明上河图》,我们知道北宋的首善之区开封,是个繁华的城市。  有一位身居乡野的士大夫,薄有赀财,向往首都的声色欢娱和排场气派,不甘为土佬的他,总有一种怏怏然的遗憾。有人提示:何不到相国寺的花市,觅一都市女子,讨回来做妾,让她侍候你,你不就过上京城人的生活了吗?  果然,这位老土央媒婆撮合,花了若干银两,用一顶小轿,将一位原是蔡太师府上的美娇娘抬回来,心里自然十分高兴。那女子很看不上乡间的土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