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期”被贴上“叛逆”的标签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huawuq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春期叛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谈到“青春期”,人们脑海中会立刻呈现“叛逆”两个字,“青春期=叛逆”似乎成了一个不证自明的“公式”。青春期就一定会叛逆吗?“青春期=叛逆”这一认识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青春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是生理、心理快速成长和变化的时期,是一个生理性的自然成长过程。而“叛逆”是一种主观判断,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价值认定。“青春期”与“叛逆”的关系一直是学界探讨的问题。生物学界、心理学界认为,“叛逆”是青春期个体因生理、心理发展变化而引起的消极行为和情绪;教育界认为,“叛逆”是家庭、学校、社会影响作用于青春期个体的后果。这两种观点都先预设了“青春期会叛逆”这一事实,然后从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两个方面去寻求依据。本文试图运用社会学的标签理论,突破“青春期产生叛逆”的线性逻辑,重新探寻“青春期叛逆”的前因后果。
  叛逆的界定标准源于成人世界的规范
  标签理论是解释越轨行为(又称偏差行为)如何产生及其发展的理论。其理论根源于符号互动理论,即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探讨越轨行为,认为越轨是社会互动的产物。标签理论认为,社会权力阶层界定了社会规范,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被公布于众后,就会被归类为越轨行为,越轨行为是由“初级越轨”向“次级越轨”再向“习惯性越轨”逐步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标签张贴”起到了一种关键性的“催化剂”作用。
  所谓“叛逆”,顾名思义,就是反叛的思想、行为,违背了社会的运行规则。“青春期叛逆”指的是青少年违背了长辈的要求和规范的思想、行为,从而被成人群体标签化的过程。“青春期”为何会被贴上“叛逆”的标签呢?依据标签理论,“叛逆”可以理解为一种偏差行为,这种偏差行为的界定标准是成人世界对青少年的要求和规范。违背了成人的要求和规范的思想、行为就成了“叛逆”。“叛逆”可以理解为“不顺从”,这里蕴含了一种不对等的关系,表明成人群体与青少年群体具有上下等级的不平等关系,所以,成人制定的规则要求青少年必须遵从,这是传统“家长制”的体现。“家长制”强调家长的绝对权威性,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规则条例来控制和规范家庭成员。
  “家长制”是传统儒家“孝”文化的产物,“孝”文化在传统社会中主要运用于子对父的关系之中,强调晚辈对长辈的服从。在现代社会,这种传统孝文化依然影响着子辈与长辈之间的互动关系。当子辈群体的想法和行为违背长辈群体的要求与规范时,子辈群体就会被称为“叛逆”。
  而成人眼中的“叛逆”,其实是青少年追求自我独立的表现。青春期是由儿童逐渐发育为成年人的过渡期,随着身体的成长,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所以青少年渴望独立与表现自我。而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给社会带来丰裕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由开放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也更加促进了青少年的自我表达与自我选择。青少年与长辈群体的互动存在于长幼的层级关系当中,使得青少年容易压抑自身的情绪和想法。如果长辈群体缺乏适当的沟通和教养方式,青少年与长辈群体之间就会产生交流障碍,青少年寻求独立和尊重的心理会备受打击。他们可能因此逃离长辈群体,背离长辈群体的行为规范。青少年的自由选择与成人世界的权威固守之间产生冲突和背离,自然就被贴上“叛逆”的标签。
  青少年被标签化后的无奈
  当“青春期”被贴上“叛逆”的标签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首先,从青少年群体的角度看,可能会有两种后果,要么青少年对“青春期叛逆”产生认同,从而服从成人的规范,成为大人眼中的“乖孩子”;要么青少年违背成人的规范,回到同辈群体中进行角色定位,形成他们自己的行事风格,我行我素,成为大人眼中的“坏孩子”。大人眼中的“乖孩子”和“坏孩子”,孰是孰非,孰优孰劣?我们不能用二元对立的思维对青少年进行评判,而应该分析青少年群体行为选择背后的原因。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别人对于自己的观点和反应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来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在自我观念形成的过程中,他人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这里的“他人”可以指代“内群体”中的“他人”,也可以指代“外群体”中的“他人”。
  青少年的“内群体”相当于同辈群体,“外群体”相当于成人群体。青少年群体由于性格、生活环境的影响,有的会融入一群“志同道合”的同辈群体中,有的则无法加入同辈群体。融入同辈群体的青少年,能够在同辈交流中找到更多共同话题,更能够表达自我;但也容易产生“趋同”心理,希望得到同辈群体的认可,所以一些不太成熟的冲动性想法和行为会在这一群体中合理地存在。成人群体中的青少年,与成人的交流存在于长幼的层级关系中,他们会更多地选择顺从,牺牲自我的表达,去迎合成人的要求和规范,久而久之,青少年缺乏主见和创新,容易压抑自身的情绪和想法,甚至形成不健全的人格。总而言之,不管是对“青春期叛逆”的认同,还是违背成人制定的规范,都是青少年群体被标签化后的无奈之举。
  其次,从成人群体的角度看,“青少年叛逆”标签化后,成人世界对青少年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认为人到了青春期就一定会经历一段叛逆时期。这种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以固化、趋同的观点来看待青少年群体,忽视了青少年的个体差异和社会性发展。青少年群体之所以成为成人眼中“叛逆”的存在,其實是成人固守传统的育儿理念,无视青少年需求的结果。
  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依次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些需求层次的发展依赖于人自身的发展和外在的社会条件。人从幼儿到成年的成长过程中,需求也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青少年处于从儿童期到成年期的过渡阶段,他们不仅有基本的生理和安全的需求,也更加需要爱与尊重,甚至开始探寻自我实现。
  这些需求的满足需要成人群体的支持,如家长、教师等。现实中,许多家长往往给青少年提供了丰裕的物质生活条件,却忽视了青少年的精神需求。家长们要么无条件宠爱,要么过度主导和支配,青少年没有得到真正的爱与尊重,会变得任性妄为或胆小顺从。学校教师实施的是一对多的班级教学形式,他们没法满足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青少年个体的差异性需求。所以,青少年在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要么压抑自己的需求,失去自我,要么逃离成人世界,进入同辈群体的小圈子中,获得暂时的自我满足。
  “青春期叛逆”是由于成人群体与青少年群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沟通障碍的结果。成人不懂得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固守传统的“家长制”育儿观念,未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方式;青少年追求自我独立,渴望自由,容易冲动,喜欢冒险。两者的不对称导致对立局面,最后“相看两相厌”。此处,我们不能把过错归咎于某一方,因为“青春期叛逆”是成人群体与青少年群体不良互动的过程。成人要以青少年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学会正确的教养方式和良好的沟通方式,善于运用“放大镜”,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予孩子鼓励和引导。青少年要了解自己身心发展的特点,不断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并进行自我调整。若学会了良好沟通,拥有了“求同存异”的开放与包容,“焦虑的家长”或许不会再焦虑,“浮躁的孩子”也不会再浮躁了。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碧泉书院。本文系湖南省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困境儿童社会保障体系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项目编号:17YBA380)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王梦茜
其他文献
学习不只是读书。从广义上说,一切为了适应生存而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行为都叫学习。学习有普适的方法,但更有千差万别的个体情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长,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性,找到个体与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适宜性,这是更为宏观的学习。  敏锐地发现并坚定地抓住自己的先天禀赋,是富有成效地进行学习的重要一步。选择符合自己天性的专业,就能充分发挥个人优势,还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快乐和愉悦,激发内源性动力,正所
音乐艺术的学习对孩子各方面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以传承发展民族特色艺术为着力点,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五处小学将目标锁定在“快板表演”上,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快乐快板”课程。  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五处小学始建于1987年,原属中铁十五局集团五公司子弟小学,曾获铁道建筑总公司“示范学校”、瀍河区首所“河南省文明单位”和“办学水平一类达标学校”称号。后因企业改制,学校停办3年。2007年,学校恢复办学并移交瀍河
能提出问题是学会学习的一种表现,也许不久之后知识会遗忘,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却会一直发酵升华,渗入思想,体现在行为中。  通过对高中历史统编教科书的教学实践与观察,笔者发现一线教师普遍感到教材容量大,授课进度提不上来,甚至完不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为了赶课就多半以灌输知识的方式来解决,大大压缩了涵育素养的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化解有限的上课时间和庞大的课时内容之间的矛盾?如何平衡基
“生命活力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要求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满意场”。从课堂教学系统的构成上看,就是要求在课堂教学这个“整体”之中,“教”与“学”这两个子系统能够优化组合,即教师通过“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热烈讨论”“争论和交流”与“体验领悟”,从而使“教”与“学”和谐一致。在“和谐”的教学中,师生交流互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成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从而使课堂变得高效。 
时光散落在生命的细节里,漏下一地碎金。作為一名小学教师,梁燕燕的身边每天围绕着一群孩子,日子平淡清喜,一张张童真的笑脸,便是岁月最好的打赏。人们常说,亲子之爱就像风筝的那根线,飞得再远,线牵在父母手中。老师的爱却如无根的白云,飘走了,便不求归期。风来,花开,老师一直站在原地,向着广阔的天空年复一年地用力托举……  “体育老师”别出机杼的语文课  1997年,梁燕燕从师范学校体育专业毕业,进入威海市
高中是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也是高等教育的预备阶段。高中时期的学生,自主发展意识逐步增强,思维更加灵活和开放,想象力和好奇心更加突显,独特个性日益彰显,身心的发展处在极不稳定的状态,这决定了高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机遇期和关键期,但也同样是挑战期。因此,给学生适宜的环境,信任并解放学生,让天性自由绽放,就成了高中教育非常重要的任务。我始终认为教育从未改变的使命就是: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的世界,而不是留在今天
家庭作业,英文是homework,字面意思是说,这部分的“功课”要在“家庭”中完成。而这里我有角度不同的另一个建议——以“家庭”为“作业”。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作为学生成长的基础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家不只是完成学校做不完、拿回来继续做作业的地方,家长也不只是学生作业完成过程的监督者、老师的辅助者,“家庭”应该成为一类有机的、重要的学习、研究内容。也就是说,我建议将家庭作为学生作业(学习)
绘本是由图文共同构成的书籍,通常以绘画为主。大部分幼儿在阅读绘本过程中,仅仅局限于观察图画,专注于“玩书”,如此阅读并未发挥出绘本的全部价值。成人如何有效帮助幼儿读懂绘本?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锦绣幼儿园在阅读绘本的基础上增加了讨论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个看似简单的讨论环节对幼儿成长有哪些意义呢?  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主思考能力。幼儿通过阅读,对绘本中的故事形成了一定的印象,此时展开讨论,幼儿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运算篇章的最后一个内容,对比内地与香港的課程教学可知,两地都十分强调数学学科的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方式处理和算法指导上,两地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在学生培养目标、学习能力和方法的指导以及学生学习评价方式上,两地课堂可以相互借鉴,优势互补,从而使两地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灵动、充盈。  两地教学之比较  教材选材均强调联系生活。北师大版小
为了做好“幼小衔接”,通过小学的“测试和面试”,家长“拔苗助长”,育儿焦虑严重,学前班“野蛮生长”、小学一年级“超标教学”……“幼小衔接”变成了“小学化”,“学前班”变成了提前入学。教育部最近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明确提出: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设学前班,特别强调“双向衔接”,并为“双向衔接”提供了具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