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培养和训练思维能力有助于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创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努力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导想象,点燃思维
“想象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头脑中的库存,启发学生主动想象,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为训练学生思维打下良好基础。
1.观察想象。观察想象是思维的“触角”。教师在诱导学生想象时,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获得感性经验,从而丰富表象。如教学《李时珍》一文,当学生学到“李时珍走了上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老农、医生、渔民、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时提问:“李时珍怎样向他们请教?”这时,我先引导学生仔细看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画着谁、他们在做什么,然后要求他们以模拟对话的形式展开想象:“李时珍拿着药草,笑微微地问老农:“____。”老农说:“____。”这样,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就能“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升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
2.对比想象。对比想象亦称相反联想,是指具有相反特征或本互排斥的事物之间所形成的联想。如教学《炮手》一文时,我先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分别找出描写炮手脸色的词句,结合重点词语,谈谈自己脑海中得到的印象。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从“苍白”、“惨白”、“煞白”这三个近义词中,体会到炮手不同的心理变化,从而感受到炮手为了祖国的利益而默默奉献的精神。经常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想象,让学生把对语言的理解和因此而萌发的情感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鼓励求异,拓展思维
求异思维也称发散思维,即由一点或一方面向与之相关的各点或各个面渗透或扩散的思维方式,是思维训练的核心。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训练,以拓展思维空间。
1.质疑问难。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这个“疑”,不是无端而发,而是经过人脑的紧张思考、分析,得不到解决而提出来的,是迸发智慧的火花,是思维发展的新起点。所以,每堂课,我都给学生发问、发表自己见解的时间,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养成“好问”的习惯。如教学《丰碑》时,学生提出“军需处长在部队中是个不小的官,将军怎么会认不出他来呢”,这一问奇巧有趣又合乎情理,我则让学生回头细读第七小节。这样,学生便从“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中顿悟。由此可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并在学生疑而不决时相机诱导,促其释疑,对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2. 标新立异。教师利用教材中的“空白”,引导学生进行补充情节或改变主题的训练,允许学生“标新立异”,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如教学《凡卡》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①凡卡的信爷爷能收到吗?你从哪里看出来?②凡卡做梦和寄信有什么关系?我们怎样理解凡卡甜蜜的希望?③凡卡的爷爷如果收到信,会不会把凡卡接回去?为什么?④请你设想一下,凡卡梦醒之后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中,我又热情鼓励他们,给他们充分发展思维的机会,使不同禀赋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这样,小学生既以自己的思维填补了课文的艺术空白,又锻炼了思维能力。
三、培养创新,延伸思维
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创新是创造性思维的延伸。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最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实行启发式和讨论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显然,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思考力的培育者和创造意识的扶植者。我们在钻研教材、挖掘教材创造因素的同时,要旗帜鲜明、不失时机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1.敢想。事生于虑,成于作。科学家告诉我们:人们“不可能”做的事,往往不是缺乏力量和金钱,而是缺乏想象和观念。孩子们善于想的童真天性,展现了他们智慧的无限潜能。当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学习过程,共同探求新知时,想的能力远远超出大人的意料。教学中,我努力给学生多创设思考情境,多留出思考时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促其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如学完《司马光》后,学生认为那么大的水缸硒破了很可惜,他们认为下面的做法也能达到救出那个小朋友的目的:①往缸里扔绳子,落水的小朋友抓住一头,其他小朋友抓住另一头,把他拉上来;②把救生圈丢给他,他套着就能浮出水面;③伸进一根棍子,让他们自己顺着棍爬出来;④把沙、土放进缸里,水就会溢出来,他站在沙土堆上就不会被淹死了……这些想法可能“离奇古怪”,也许缺乏足够的根据,或者是错误的,但这样想的孩子比那些只会死背教材的学生更有潜力,更应该加以鼓励和引导。因为,敢想是向创新迈出的关键一步。
2.善思。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深入地、独立地思考问题,才能发现新方法,得到新见解。教师要教育学生不迷信、不盲从、不唯书,要善于点燃学生思维的“导火线”,迫使学生进入深思的境界,保证创新能力不断发展。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层次分明,语言明快,文词优美。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人自然的美,我提问:“山上积雪融化了是什么?”有个学生脱口而出“水”,又有个学生迟迟疑疑地说:“小溪。”充分肯定了他俩的看法后,我提示:“请你们想得更远些、更美些。”此时,课堂上出现了“嘴里争论不休,手势比划不停”的喜人场面。经过热烈的讨论,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学生们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越说越远、越想越美,创新的甘露有力地推动他们的思维向更深更广处发展。
一、导想象,点燃思维
“想象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头脑中的库存,启发学生主动想象,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为训练学生思维打下良好基础。
1.观察想象。观察想象是思维的“触角”。教师在诱导学生想象时,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获得感性经验,从而丰富表象。如教学《李时珍》一文,当学生学到“李时珍走了上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老农、医生、渔民、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时提问:“李时珍怎样向他们请教?”这时,我先引导学生仔细看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画着谁、他们在做什么,然后要求他们以模拟对话的形式展开想象:“李时珍拿着药草,笑微微地问老农:“____。”老农说:“____。”这样,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就能“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升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
2.对比想象。对比想象亦称相反联想,是指具有相反特征或本互排斥的事物之间所形成的联想。如教学《炮手》一文时,我先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分别找出描写炮手脸色的词句,结合重点词语,谈谈自己脑海中得到的印象。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从“苍白”、“惨白”、“煞白”这三个近义词中,体会到炮手不同的心理变化,从而感受到炮手为了祖国的利益而默默奉献的精神。经常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想象,让学生把对语言的理解和因此而萌发的情感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鼓励求异,拓展思维
求异思维也称发散思维,即由一点或一方面向与之相关的各点或各个面渗透或扩散的思维方式,是思维训练的核心。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训练,以拓展思维空间。
1.质疑问难。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这个“疑”,不是无端而发,而是经过人脑的紧张思考、分析,得不到解决而提出来的,是迸发智慧的火花,是思维发展的新起点。所以,每堂课,我都给学生发问、发表自己见解的时间,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养成“好问”的习惯。如教学《丰碑》时,学生提出“军需处长在部队中是个不小的官,将军怎么会认不出他来呢”,这一问奇巧有趣又合乎情理,我则让学生回头细读第七小节。这样,学生便从“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中顿悟。由此可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并在学生疑而不决时相机诱导,促其释疑,对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2. 标新立异。教师利用教材中的“空白”,引导学生进行补充情节或改变主题的训练,允许学生“标新立异”,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如教学《凡卡》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①凡卡的信爷爷能收到吗?你从哪里看出来?②凡卡做梦和寄信有什么关系?我们怎样理解凡卡甜蜜的希望?③凡卡的爷爷如果收到信,会不会把凡卡接回去?为什么?④请你设想一下,凡卡梦醒之后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中,我又热情鼓励他们,给他们充分发展思维的机会,使不同禀赋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这样,小学生既以自己的思维填补了课文的艺术空白,又锻炼了思维能力。
三、培养创新,延伸思维
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创新是创造性思维的延伸。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最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实行启发式和讨论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显然,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思考力的培育者和创造意识的扶植者。我们在钻研教材、挖掘教材创造因素的同时,要旗帜鲜明、不失时机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1.敢想。事生于虑,成于作。科学家告诉我们:人们“不可能”做的事,往往不是缺乏力量和金钱,而是缺乏想象和观念。孩子们善于想的童真天性,展现了他们智慧的无限潜能。当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学习过程,共同探求新知时,想的能力远远超出大人的意料。教学中,我努力给学生多创设思考情境,多留出思考时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促其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如学完《司马光》后,学生认为那么大的水缸硒破了很可惜,他们认为下面的做法也能达到救出那个小朋友的目的:①往缸里扔绳子,落水的小朋友抓住一头,其他小朋友抓住另一头,把他拉上来;②把救生圈丢给他,他套着就能浮出水面;③伸进一根棍子,让他们自己顺着棍爬出来;④把沙、土放进缸里,水就会溢出来,他站在沙土堆上就不会被淹死了……这些想法可能“离奇古怪”,也许缺乏足够的根据,或者是错误的,但这样想的孩子比那些只会死背教材的学生更有潜力,更应该加以鼓励和引导。因为,敢想是向创新迈出的关键一步。
2.善思。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深入地、独立地思考问题,才能发现新方法,得到新见解。教师要教育学生不迷信、不盲从、不唯书,要善于点燃学生思维的“导火线”,迫使学生进入深思的境界,保证创新能力不断发展。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层次分明,语言明快,文词优美。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人自然的美,我提问:“山上积雪融化了是什么?”有个学生脱口而出“水”,又有个学生迟迟疑疑地说:“小溪。”充分肯定了他俩的看法后,我提示:“请你们想得更远些、更美些。”此时,课堂上出现了“嘴里争论不休,手势比划不停”的喜人场面。经过热烈的讨论,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学生们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越说越远、越想越美,创新的甘露有力地推动他们的思维向更深更广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