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村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推动了农村教育的发展。然而农村教育仍然是教育事业最薄弱的环节,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差距就是教师的差距,导致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师资水平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因此,努力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师资水平,稳定教师队伍,既是确保教育和谐发展的基础,又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环节。
1 农村师资特点
1.1 年龄结构不合理。在农村教师队伍中,年龄老化严重,缺少中青年骨干教师,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这一现象在农村小学尤为突出。
1.2 大部分教师长期在农村学校工作,管理相对落后,工作环境相对艰苦,从而导致部分教师工作缺乏热情,养成了松散的习惯,难以专心教学。
1.3 管理体制不够完善,难以贯彻有效的激励机制,部分教师缺乏竞争意识以及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不注重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
1.4 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研水平不高,教师的传帮带效果比较差,从而使得教师成长的外部条件受到很大的限制。
1.5 有的农村学校不能及时补充新的教师,部分有一技之长的青年教师流向城区学校,从而使得农村学校学科失衡,教师难以专业化,部分学校甚至出现“一主一负”的兼课现象。
2 改善农村师资的建议
2.1 关爱教师的身心健康。现在全社会都在关心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然后,教师的身心无时不在作用于学生,教师的心理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教师的健康赢得教育的生机,教师的作为引领着学生的发展。简言之,当全体教育工作者身心健康,才能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有效的保证。所以,全社会都要来关心教师,尊重教师,理解教师的劳动,给教师松绑,让教师宽心,减轻教师的压力,给他们创设和谐愉悦的工作环境。建立专门的教师心理咨询机构,提供以中老年教师为主的心理培训。给他们上心理辅导课,为他们解除心理疑惑,为他们定期体检,关爱他们的身心发展。同时要加强农村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挖掘在农村勤勉工作、献身教育的中老年教师典型,并广泛宣传、营造学校正面典型的气氛,激励广大农村中老年教师对学生负责,对农村的发展负责,对学校负责,对自身发展负责。要培养农村中老年教师良好的心理素养,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同时,注重健全人格。使他们具有从事教育活动的高尚动机,具有热爱农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所教学科的情感,具有自尊、自强、自立的坚强意志,具有公正无私、谦虚诚实、活泼开朗、自得其乐的良好性格。
2.2 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积极想办法改造农村学校环境,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让年轻有为的教师进得来留得住。
2.3 努力解决农村教师的后顾之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肯多花时间、多费精力,争取到政府、兄弟学校和社会单位的理解和支持,并为教师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能安心从事农村的教育工作。
2.4 建立教师奖励基金。对长期从事农村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对贡献突出的予以重奖。
2.5 尽可能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教育行政部门应引导农村学校开源节流,争取更多的财政支持,增加学校的收入,不断改善农村学校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以次提高农村教师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增强教师们的上进心。
3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通过实施“名师共享”活动,让有高超教学艺术、全新教育理念的骨干教师到偏远山区学校上指导课,帮助薄弱校教师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教改教研活动,以公开课、讲座等多种形式实现“教改成果共享”、“教育信息共享”,帮助扶持薄弱校。要充分发挥城镇教育对农村教育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教育相对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
人才是立校之本、强校之本,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办不成高水平的学校。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督促教师参与进修培训,多学知识,增长才干,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使教师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成为全社会的表率。
1 农村师资特点
1.1 年龄结构不合理。在农村教师队伍中,年龄老化严重,缺少中青年骨干教师,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这一现象在农村小学尤为突出。
1.2 大部分教师长期在农村学校工作,管理相对落后,工作环境相对艰苦,从而导致部分教师工作缺乏热情,养成了松散的习惯,难以专心教学。
1.3 管理体制不够完善,难以贯彻有效的激励机制,部分教师缺乏竞争意识以及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不注重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
1.4 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研水平不高,教师的传帮带效果比较差,从而使得教师成长的外部条件受到很大的限制。
1.5 有的农村学校不能及时补充新的教师,部分有一技之长的青年教师流向城区学校,从而使得农村学校学科失衡,教师难以专业化,部分学校甚至出现“一主一负”的兼课现象。
2 改善农村师资的建议
2.1 关爱教师的身心健康。现在全社会都在关心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然后,教师的身心无时不在作用于学生,教师的心理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教师的健康赢得教育的生机,教师的作为引领着学生的发展。简言之,当全体教育工作者身心健康,才能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有效的保证。所以,全社会都要来关心教师,尊重教师,理解教师的劳动,给教师松绑,让教师宽心,减轻教师的压力,给他们创设和谐愉悦的工作环境。建立专门的教师心理咨询机构,提供以中老年教师为主的心理培训。给他们上心理辅导课,为他们解除心理疑惑,为他们定期体检,关爱他们的身心发展。同时要加强农村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挖掘在农村勤勉工作、献身教育的中老年教师典型,并广泛宣传、营造学校正面典型的气氛,激励广大农村中老年教师对学生负责,对农村的发展负责,对学校负责,对自身发展负责。要培养农村中老年教师良好的心理素养,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同时,注重健全人格。使他们具有从事教育活动的高尚动机,具有热爱农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所教学科的情感,具有自尊、自强、自立的坚强意志,具有公正无私、谦虚诚实、活泼开朗、自得其乐的良好性格。
2.2 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积极想办法改造农村学校环境,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让年轻有为的教师进得来留得住。
2.3 努力解决农村教师的后顾之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肯多花时间、多费精力,争取到政府、兄弟学校和社会单位的理解和支持,并为教师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能安心从事农村的教育工作。
2.4 建立教师奖励基金。对长期从事农村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对贡献突出的予以重奖。
2.5 尽可能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教育行政部门应引导农村学校开源节流,争取更多的财政支持,增加学校的收入,不断改善农村学校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以次提高农村教师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增强教师们的上进心。
3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通过实施“名师共享”活动,让有高超教学艺术、全新教育理念的骨干教师到偏远山区学校上指导课,帮助薄弱校教师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教改教研活动,以公开课、讲座等多种形式实现“教改成果共享”、“教育信息共享”,帮助扶持薄弱校。要充分发挥城镇教育对农村教育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教育相对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
人才是立校之本、强校之本,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办不成高水平的学校。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督促教师参与进修培训,多学知识,增长才干,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使教师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成为全社会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