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丰富用户体验原则的产品设计分析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pri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技术的兴起,从人机交互到服务设计,用户体验的范畴、内容服务和连接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用户的背景也变得非常丰富,情感需求也日益多元化。
  用户体验会进化,使用产品过程中容易出现惰性,需要不断的丰富体验的形式,以物联网为平台可以不断提供新的生活场景,出现新的交互形式,因此,结合物联网思维可以更好地为用户体验做设计。
  一、用户体验下的新生活场景
  (一)用户体验的范畴、内容服务和连接方式
  用户体验是人们对使用或期望使用的产品、服务或系统的认知、感受和回应(ISO 9241-210)体验设计的研究核心是如何通过特定的设计对象(产品、服务、人或任何媒体)使消费人群产生一段可记忆的、能反复的体验。
  直接的体验意味着更多的是一种与人五感直接相联系的反馈,人与产品之间的体验能够创造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产品更容易被接受。进一步的体验会产生可记忆以及反复回味的效应。根据ISO定义,用户体验包括了用户在使用产品和服务之前、之中和之后的所有情绪、信念、偏好、感觉、生理和心理上的回应、行动和成就感。用户体验不仅局限于好用,其心理状态的变化是重点。
  判断产品和服务设计的质量好坏,并不是测试用户花了更少时间和努力来完成既定的任务,而是看有没有给用户一个强烈的动机来体验产品和服务,有没有让用户在使用产品服务过程中去赞叹和回味,进一步去认可产品的品牌价值。
  在人机交互体验潮流下的物联网时代,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技术的兴起,从人机交互到服务设计,用户体验可以通过无处不在的交互界面融入生活场景之中。用户未来也将在不同平台之间自由转换使用产品或服务,包括:手机,Pad,以及作为未来发展趋势的智能穿戴设备。同时,随着技术发展,人-机交互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包括:视觉、听觉、语言、触觉等。
  (二)场景化的设计
  设计的方向已经从功能化的设计转向场景化的设计。用户沉浸于场景赋予的价值感受,迭代的场景也刷新着用户生活方式。科技引领的创新与连接已经扩展到生活的各个维度,持续造就新价值场景。例如共享单车,不仅有基于功能的定向思维,而且扩展出了新的价值交換场景,代表最后1公里社会化连接与物联网基础设施能力。路上骑车的人数猛增到原来的10倍甚至更多,人们因为共享单车的便利使用,扩充了很多新的生活方式。它的场景贯穿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上下班、逛街、出游。
  用户体验研究中注重场景行为分析,例如在烹饪时,其间的用户和产品都是与周围的环境产生互动,形成一个完整的人-产品-环境三者交互的场景。物联网的出现使设计师可以用设计的方法把不同语义的场景联系起来,并在两类不同事物间建立联系从而创造出新的意义。
  以厨房为例,不仅仅定义为烹饪的场所,更好的状态是要在这个空间通过烹饪的方式获得一种生活状态,可能是为了健康生活,也可能是通过直播或者教烹饪的过程的方式作为营生的一种工作行为,或者可能是一种怀念儿时在胡同吃百家饭长大的情怀。其过程应该更加愉悦,更具分享的快乐,甚至可以通过间歇的碎片时间获得信息。因此,在丰富定义内容的空间内使用的任何产品或者任何交互行为,都可以设定基于原有功能以外的更多内容。
  二、提升用户体验的设计原则
  (一)适当的障碍设计
  体验本身是个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产生了的与众不同的感觉。它又是可以变化的,多元化的用户背景导致个体理解的差异性,相同的用户在不同的时間地点,体验也会随着感知的变化而变化。
  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持续提供一种新鲜的,刺激的体验,让人们持续地从与产品的交互行为中享受到不同的兴奋感觉。体验会进化也会产生惰性,所以反馈在设计中与人的交互形式必须不断变化,才能保持长久的吸引力。
  (二)丰富用户和产品的情绪关联
  Kevin silver,提出了“交互设计语言”的五个维度:语言、视觉展现、物理实体或空间、时间和行为。不仅适用于检验线上类型交互设计,对于产品设计用户体验的细化和分析也非常有参考意义。
  最自然的交互方式不一定就是最适合的用户体验,即使初次接触时设计师设计的温暖自然的交互感,会吸引用户花费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和感受(第四维度),但是体验依然会产生适应性和惰性。对于绝大多数的设计而言,较多的障碍和冲突给设计带来的影响通常是负面的,设计师追求一种直接的操作方式,例如一键使用功能的设置:微波炉上的加热牛奶按键。理想中的用户体验应该是易用且快速的,但是实际上并非一直如此,初次适应的温暖适宜感过后,适当的障碍和刺激能让用户感觉更满足,更有参与感。
  美国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研究发现,投入越多的劳动(情感)就越容易高估物品的价值。他把这种现象称为“宜家效应”。用户和自己亲手组装的宜家家具有独特的情感联系,劳动的付出带来了情感上的喜爱,用户和产品之间产生了情绪关联.(第五维度)人们喜欢成就感所附带的能力感和控制感,成就感可以来自于多种形式的产品设计界面和设计结构。
  三、跨平台体验设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物联网的普及,用户未来将在不同平台之间自由转换使用,提升跨平台多通道用户体验,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不同人群的需求。利用网络把原有单一线下的实体产品联入互联网,通过用户与其他操作平台形成联系,完成物联网的闭环。此外,因为互联网的连接,可以不间断地扩大或者改变用户的体验方式。
  (一)建立行为信息库
  首先对用户的行为进行系统分析,建立行为信息库,梳理实际场景中用户在各种情景模式下适合的操作使用平台,各个任务流程最适合使用的人机交互方式。
  以厨房为例,对典型用户使用油烟机的行为进行场景枚举(如表1)所示。
  (二)分析和整合任务及需求   明确不同操作平台,不同人-机交互通道方式适用的场景和使用目的,以及跨平台,多通道交互方式之间的转换与结合方式。以油烟机使用为主体的操作平台主要有三个,分别是油烟机机体本身的交互界面一看,触摸;手机交互界面(准备部分相关菜谱APP查询、通讯、第三方服务APP查询)一看、听、语音、触摸;娱乐终端交互界面例如ipad等(娱乐,社交使用)一看、听、语音、触摸。
  传统的操作平台仅限于看和触摸(第二、四维度),新加入的平台扩充了听、语音的操作通道。(第一维度),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与互联网相连,获得以及分享更多的信息和资讯。其转换方式需要参考使用过程中的任务优先级,以评定用户可以提供的交互方式。
  (三)设计交互行为的基本准则
  不同的任务特征对于用户交互行为有不同的需求,包括:用户需要的交互通道、用户可提供的注意力、用户需要的信息类型及方式等。基于不同任务分类及其特征,有基本的设计准则。
  1.关注主要需求或高频任务的信息及操作提供方式,弱化其他信息和操作,常用功能的切换:例如优先显示用户的几个主要任务(照明强度/左右/吸力强度/摄像头切换),使用户能够快速使用。
  2.通过非打扰的交互通道完成次要需求,尽量减少用户在做饭过程中的思维和操作负担,以保证安全。例如语音控制通讯平台。
  3.同类型的功能可以跨平台整合或者无缝切换。例如娱乐属性的满足,可以内嵌至油烟机机身,通过手势可以做到从手机或者pad切换至机体,无须打断原有的任务可以连续播放。
  4.增强其社交属性。做饭中的一些行为方式:例如听广播、听音乐、看菜谱属于私人行为,需要连接某APP联入互联网完成。此时APP的职能属性和终端当下使用状态是强关联而且是工具化的,用户需要在做饭这个固定时间内自己完成点击打开、查询、确定等一系列的操作。而类似直播行为就属于一种新增的社交关联,它使用场景就从厨房可以延伸到餐厅甚至是居民楼内的共享空间。
  例如早期下厨房类APP,功能只定位为看菜谱的工具,后期增加了上传对应菜品的图片,学习和讨论怎么做得更好的论坛以及附加相关食材贩售的链接,增加了其社交属性,非单一的工具。用户可以通过APP,把做饭的体验融入到生活其他的各个环节。
  5.增添奖励机制,升级附加价值:用户需要不断刺激产生新鲜感以获得更加多的体验,传统产品因其物理形态和使用方式难以发生大的改变,在产生体验惰性之后不能提供适当的刺激。但是物联网的普及,给刺激的提供了可能。因其可以不断更新的内容、服务方式、交互方式,提供新的行为、新的故事场景,不断加深和用户产生的感情联系。
  例如设计中常见的奖励机制,摩拜单车的红包车就是其中较为成功的形式,鼓励用户把隐藏在城市里利用率降低的单车循环利用起来,当用户找到红包车并把它骑到热闹的街区时,其感受不仅仅来自红包奖励的金钱数额,更多来自拯救了这辆无人问津的单车的成就感,两者之间能够建立情感联系。
  通过抽油烟机内置的APP,可以设计与烹饪或者生活娱乐相关联小任务,例如每天更新一首做饭时候喜欢听的歌曲,连续一周可以获得相对应的最近超市的限时折扣商品,促使用户去不断关注和更新线上内容。
  此外还有很多奖励机制可以参考游戏的设定,例如签到、积分、成就徽章、排行傍等,给予用户以福利或者奖励的机制来强化互动行为,增加用户忠诚度。抓住用户的心理需要明确的目标,并且完成之提供明确的回报。这样以奖励和挑战为核心的设计形式能够在交互中影响用户行为,不断地刺激用户来执行预期的行为。
  四、拆疊结构的应用
  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物理实体交互过程(第三维度),可以增加玩乐的体验乐趣,例如折叠形式的结构应用。折叠结构的形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目的是为节省材料和资源、合理利用空间或者便携。例如中国古代的伞、胡床和折经本的发明。现今,折叠的结构应用,除原有的功能性目的以外,也有追求的是在拆解重组或者重复利用其结构后所产生的玩味的情绪关联,获得满足的用户体验。
  折和叠的含义不同,但是有着一定的关联。折会产生叠的效果,但叠的产生原因却不全都是折。总体可以归纳为几个类型(如图1)所示,折叠可以使面积或体积较大的物品减小面积缩小体积,相对也可以扩大空间的体积,增大同等体积物品的多角度空间利用.
  折叠结合的应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圆心(或轴)为基准折叠,例如折扇、望远镜、伞等都属此类折叠产品。这些产品有单轴、双轴和多轴,组合形式灵活。这种结构各部分之间规律性强,容易折叠,大小也易一致,是应用较早、最广又较经济的方法之一。二是平行折叠,利用川可学亡平行的原理进行折叠,例如百叶窗、旅行杯、一些产品的液压伸缩杆结构、体育馆的活动看台等。平行折叠的优点是活动灵活,易产生特殊的动感。
  对于相对窄小的厨房空间来说,抽油烟机等体积较大的家用电器可以充分利用折叠组合的结构以节省空间。其可调节的结构特点可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不同身高的用户可以通过调节产品的可折叠结构,处于一个最佳的相对高度,既不过低带来心理的压抑感,又不过高影响吸烟工作效率。而传统的顶吸和侧吸模式,安装以后均不可调节.结合多轴基准和平行结构的折叠形式,油烟机的产品造型变化灵活度高,使用调节方式多变,可以带来较强的心理满足感。(如图2、3)所示的折叠结构的油烟机设计方案(作者指导)。
  结语
  科技引领的创新与连接已经扩展到生活的各个维度,设计师更多地关注产品合理的用户体验,而不是简单的产品功能。丰富的用户体验是每个设计师都在追求的目标。场景化的设计可以通过物联网把产品用户和原本断开的场景联系在一起,持续造就新场景和新价值。
  基于丰富用户体验原则的产品设计方法,已经通过物联网把实体产品设计与线上交互设计联系起来,相互为依托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体验会进化,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容易出现惰性,因此,通过障碍设计、增加社交属性、设计奖励机制和升级附加价值等设计方法,可以不斷提供一种持续的刺激,而物联网给这种刺激的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未来用户对产品人性化设计的定义有了更高的标准,需要的不只是单一的实体产品,而是以产品作为媒介的展开的完整服务平台。
其他文献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轨道交通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尤以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磁悬浮交通这四大领域发展最为迅速。表现就是中国轨道交通凭借着方便、快捷、舒适的特性给予用户良好的体验。动车是轨道交通系统中关键的一节,也是乘客经常接触到的轨道交通子系统。动车车厢内部的人机工程设计是否合理,决定了用户的乘坐体验。  系统交互性理论(systematic interactive theory)应用于
期刊
摘要:为了将中国早期优秀设计案例应用与融入到现代设计教学中。分析了早期中国(1926-1949年)霓虹灯设计个案,总结了这些霓虹灯设计的特点与形制,并将早期设计案例应用到现代课程与设计教育体系中。不仅可以做到以史为鉴,学习与领会早期设计中设计理念与手法,而且将这种“过去”与“现在”柜结合的设计教学思路弥补民族设计教育缺失。实现设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目的。不仅研究了中国设计体系的早期发展状况,而且为
期刊
摘要:探索疗愈环境的设计方法在老年公寓公共空間的具体应用。首先从疗愈环境的设计要素入手,归纳为自然疗愈、人文疗愈、空间疗愈的三方面的因素。接着,选取亲和源康桥老年公寓和亲和源迎丰老年公寓的公共空间,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分析得到疗愈性设计特点。总结出老年公寓公共空间中的归属性、安全性、便捷性、互动性的四种疗愈性设计原则和方法。探讨出的疗愈性设计因素和设计原则,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增强自尊、自重、自爱感受
期刊
引言  《工业设计史》是工业设计专业的理论必修课之一,教师通过系统地讲解使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爆发后工业设计的变迁与发展,从而掌握各种流派、设计公司、著名设计师及代表作品,初步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目前该课程的授课内容主要围绕何人可教授主编的《工业设计史》展开,其内容通常以线性的知识结构反映到老师的授课上。《工业设计史》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被设置在本科2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并不会主动使用一种“系统化
期刊
摘要:以年轻群体消费特征为基础基于传统文化对地区文化产品进行动漫化形象改良,细分文化消费市场,增强文化产品的差异性和竞争力。通过市场调查的产品信息分析年轻消费群体产品设计原则,结合现代设计观念对传统文化符号进行提炼,两者融合设计动漫形象进行文化产品创意设计。通过动漫大众时尚文化与传统民俗文化的融合,促进动漫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动漫 文化符号 文创产品 潮汕  中图分类号:TB47
期刊
摘要:探究符合老年用户认知和反应特征的智能产品交互设计方法。通过文献调查了解老年群体认知能力和反应能力特征;根据研究现状选择家用智能血压仪为研究产品对象;通过观察法观察老年使用智能血压仪的操作过程并进行记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老年群体对现有产品界面语义的认知结果,并通过SPSS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和探索未来产品设计趋势和倾向。得出符合老年用户认知和反应特性的设计案例。提出符合老年用户认知和反应特征的设
期刊
摘要:为城市公园的适老性改造提供参考借鉴。以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龙津公园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踏查、问卷调查以及随机访谈等方法,深入了解来园老年人的个人基本资料、活动状况以及对公园的使用情况。得到POE评价分析报告,同时结合龙津公园的设计背景及设计特色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优化建议。城市公园需要提高老年人安全系数,改善老年人活动设施,加强公园的服务管理,进一步利用植物功能。  关键词:老龄化
期刊
引言  产品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反复修正、走向完善的改进过程,能否高效、准确地达到设计目标,反映了设计开发的高水平和在多个设计方案中取得胜利的实力。数字化技术在设计界的运用普遍适用,相对于建筑设计的参数化表皮,工业设计可以用同样的辅助技术手段来设计。设计师在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设计产品时,快捷地修改产品造型和主要部分的建模速度,表现出实时模型状态和表面纹理,而且产生了全新的产品表皮设计风格,是
期刊
引言  随着空间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环境”之间的关系成为现代空间设计中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向传统文化学习的大的背景下,“石窟空间”作为传统佛教建筑的一种特殊形式受到了研究者的亲睐。出于实现“体验无限广袤的佛国世界”的基本设计目标驱动下,使用一定的设计策略将“有限”的石窟空间转变成“无限的佛国世界”就成了设计师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借景”恰恰可以实现这一设计目标。  一、概
期刊
2019年4月2日,中国美术学院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迎来了开馆以来首位华人设计师的作品大展。由于是在学院博物馆中的个展,展览着重选择了卢志荣在建筑、室内、家具、器物、雕塑五个领域的作品,创作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年,力求全面地反映出他的精神世界。展览将持续到2019年5月31日。  卢志荣不仅亲自设计了展陈空间,还邀请米兰理工大学建筑学家马尔科.比拉吉(Marco Biraghi)教授对其设计观念进行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