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于性灵与法度之间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leo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读建铭的书法,须从其学书的时代背景说起。大抵五十岁左右的人可能明白,建铭的启蒙时代,仿佛又是一个“存天理,灭人欲”的时代,那时一切都被作为“工具”来使用,人如此,艺术更是如此,哪能奢谈什么艺术的本体性和人的主体性。在小县城,偏于一隅,凭借天生的心灵手巧接触一些工艺美术,无所师承,又少有交游,孤寂中即使若有所悟,也是大多数来自内心的独白与自我对话。待到人心有点苏醒,传统文化的封尘始被拂去,书法有点“热”起时,对建铭来说已经晚了,只能靠自学解渴,面对沉重的传统和躁动的现实,时为迷惘所困。1991年他终于决定负笈杭州,到浙江美院去进修。后来的事实证明,他这一步跨得太重要了,几乎对今后的艺术进境与人生道路起了根本的决定作用。因为当时的书坛和艺术思潮早已今非昔比了,浙美面对这“换了人间”的情势倒是较客观而冷静。既没有迂腐地死守传统,仅把书法看作古典文学的附属,也没有落入“前卫”的怪诞,把书法的本质也一同抛弃了,这注定建铭在这里能渐修渐悟,取到真经。更何况,他即将遇到三位老师,一位是长于古典文学和书法教研的实力派导师章祖安字秋农,另一位是善于自出机杼,出入古今的后起精英陈振濂,还有一位是篆刻创作和印学理论研究方面卓有建树的刘江。这三位老师的成就至今仍给建铭以学养和底气。
  由于建铭在长期的自学经历中多半是执着于技法的探索,进入浙美前对真草篆隶各体的经典碑帖多所猎涉,颇有心得,因此在打通技法这一关上有明显的优势,当时在创作上虽然尚未有突破,却为今后艺境的提升作好了较充分的准备。有一次陈振濂老师看了他的各体临帖日课和创作习作之后,很有信心地认为:这样广泛的学习与积累,不赶时髦,虽然苦于长途跋涉,但一旦找到了开悟的契机,其艺境将是无可限量的。同时,秋农先生又为建铭展示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形而上思维的世界,他的教诲既能对浪得浮名之徒当头棒喝般的警醒,又能给好学深思之辈以充满理趣的启迪。他告诫道:“有什么比装出一付现代人面目的样子更容易的事呢﹖”“有志于书法艺术的青年,时时刻刻不要忘了自己民族的传统。”“书法为最高等级的人心营构之象,是经过多少代哲人和艺术家共同努力,最终营造出来的极端丰富的无限之象。”由形而下的技法追求而又进入了形而上的思维世界,为成全建铭的独特书艺个性铺平了道路。可以这么说,在今后的创作中,“技”的锤炼和“道”的参悟,以及技与道这两个层面的内容在建铭创作中的交替凸现,涵盖了建铭书法的全部内容。建铭于草书用功最勤,对二王、张旭、怀素、黄山谷、米南宫、徐青藤、王觉斯都有较好的把握,为对草书技法全面融会贯通以促进面目意趣的个性化,他于黄山谷的草书探究最精。他清楚地认识到,从晋唐风韵到明清恣肆表现的书风,黄山谷实在是一个绕不过的重镇和桥梁,对攻破草书理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铭的草书作品中法度精熟无碍且大胆铺毫以求更丰富的线条意趣,其丰厚浑然的线质和激越跌宕的气势,以及整幅作品充实洒落的风貌,足以代表他书法艺术的水平。他的行书作品则取意在米南宫和徐青藤之间,有时是米底徐面,有时是徐里米表,生熟交汇,饶有古意。其隶书作品又同样能显示其猎涉的广泛性和取舍的灵活性。一般说来,隶书难得古意,既得古意而又难能有灵动之趣。建铭则取石门的豪放和礼器的精炼,参以简帛的灵动笔意,又借鉴金冬心、邓石如、吴昌硕的结字奇趣,并对现代诸家适性而取,使作品显得老成而不保守,可爱而不轻佻,颇能体现自身的学养和艺术气度。对于篆刻,他一直倾心于赵之谦和黄牧甫,也激赏中原李刚田的印风,清新雅致,醇厚朴实,有劲健内秀的气质,也有畅达秀逸的面目,这些年他一直想从刀笔兼济的创作方法中,同时获得书和印的精进,梦寐以求地向往着自然、古雅、充实、正大的意境。
  
  然而,面对自我,建铭却无法自满自得,他的秉性使他永远也不可能象有些人那样踌躇满志,可把艺术玩弄于股掌之间,他总觉得通往艺术理想的路仍然那么遥远,甚至困惑尚多于明了。经过这些年的修正,本身的性灵和艺术固有的法度,究竟何者为“体”,何者为“用”,在理智上早已有了清醒的认识,但在创作实践中却难以找着稳定的支点。建铭常对笔者说起,当他沉浸在一幅作品的不断推敲,在对技法、感情和形式诸方面不断提炼和提升的过程中,当感到力不从心又欲罢不能时,甚至会产生一种身心要被窒息的感觉。这说明,他在书法作品的构成因素诸方面,技法、情感、形式单项的理路似乎都已打通,却要继续在总体把握的高度和气度上求得恰如其分的火候,这恰恰是通往书学最高境界的不二法门。因此,要说建铭的作品究竟有何不足的话,笔者认为他尚未完全摆脱形而下的技法和形式因素对他性灵和情感的根本性束缚。从作品的表现来看,有时性情为法度所囿,便落入常格,有时性情能跃而至法度之上,则作品灵气充溢,艺境高逸。但其许多作品却由这两种状态糅合而成,尤其在其草书长卷和大草立轴中,这种过程十分明显。徘徊于性灵与法度之间,既是对建铭创作状态的真实表述,也决定了其作品的基本内容和面目,即使在篆刻作品中也是这样,由于建铭较多流连激赏于明清印学流派中的宏逸流美一路,故在对秦汉古印风骨气韵的表现与张扬方面,显得不足,可以说,这种状态既是当代人面对传统不由自主的自我束缚,也是社会长期在工具理性支配下造成的共同时代特征。
  总之,我们既欣喜于建铭已取得的艺术成就,也更加殷切地期盼建铭今后在打通技法和形式美的理路之后,更加致力于情感的升华和性灵的张扬,以达到更高的艺术进境。
其他文献
1967年10月生于山东桓台县。中国美院毕业,2003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三期中国画名家研修班,山东省美协会员,山东画院画师,淄博市青年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自从陈绶祥先生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第一届中国画名家研修班以来,很多有志于学习国画的画家都集中到研究院,在先生身边朝夕请教,问学不已。他们有的是通过同学朋友的推荐,有的则慕名而来。在随侍先生的数年间,我认识了他们中的不少人。其中,王韶
期刊
梁文博1956年生于山东省烟台市。198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政协常委、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术学院副院长。作品曾入选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美展,多次获奖,并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7年获“中国画坛百位杰出画家”称号,其作品入选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百年中国画大展”、“中华世纪之光中国画提名展”和“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等画展。出版有《
期刊
一  当人们走进运动场观看一场足球赛的时候,很少会把视线集中在门将身上。他们只有两人,各自为交战双方守住自家的大门。他们穿着颜色独特的球衣,与对方门将不同,与自家球员也不同,在绿色的草地上通常都很显眼。他们多半都身材高大,机警、灵活、敏捷。他们专注着球的走向,他们清楚地知道“球比人快”的道理,随时处于备战状态中。当对方球员带球飞奔而至的时候,他们必须在瞬间决定接应的办法,是跑出禁区拦截还是站在自家
期刊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卷第1374页在“风景画”条里,对风景画的定义是:“以风景为题材的绘画。有时在其中也添画一些人物和动物作为点景。中国画中的山水画实际上也是风景画,但不使用风景画这一概念”【1】。既然“山水画实际上也是风景画”,那么为什么又不使用“风景画”这个词呢?这里是否存在某种悖论,其中必有值得我们探究的深意。本文试图从文化背景及其审美心理的差异来探讨概念的不可简单归属性。    中西绘画
期刊
潘良桢 1947年生,现在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任职。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书法虽是“小道”,而前贤尚谓之“夫书者,玄妙之技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足见书法对艺术家技法修练、眼界气度和学养器识要求之苛刻。  潘良桢幼承庭训,六岁起即在祖父旺耀公督促下识字、习书。真正打下坚实基础,则是文革动乱初期的待业四年,那一时期他将神龙本《兰亭》、智永《千文》、米芾《蜀素》、《苕溪》各临数百甚至上千遍。近二十
期刊
周玛和 1942年生,苏州人,笔名摩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南京印社副社长,东吴印社名誉社长,苏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著名篆刻家张寒月先生入室弟子。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展、国际展等。《中国书法》等有专题报道。    篆刻艺术自明代文彭首倡“吴门印派”,此后流派纷呈,苏州的篆刻艺术代有传人。当代有张寒月、瓦翁、蔡谨士、矫毅、沙爱翁等前辈名家,此后又涌现出一批卓具实力的中青年名家,
期刊
耳边常常听到观画者脱口而出“有情趣”,心里喜滋滋颇有得意感。中国画写意讲究笔情墨趣,也是其审美标准之一。笔如何会有情﹖墨怎样能生趣﹖数十年的追情求趣,砚边的点滴积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情趣理念和情趣造型——“爷孙情”系列。  情与趣是人的心理活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情,各式各样的趣,这些情趣都会与生活中的各种内容融合在一起,并通过各种外在的动态、表情表现在我们的眼前。本人最喜欢祖孙之间那些天真活泼
期刊
好几年前,我一时兴起到香港小游两天,董桥先生看得起我请我在陆羽茶室吃午餐,道群兄从中做东。记得那天我太兴奋了,居然说得多吃得少,当着董公的面说了我最喜欢、最惊艳的是他的《从前》一书,那忆旧那感伤那淡淡的苍茫和难以捉摸的身世炎凉,注定会令人感念、令人伤怀。我说我感触最深的是,董公用一种淡淡的笔触勾画出了那种深得见不到底的水一样的人世忧伤。我又继续说,《橄榄香》一书则延续了《从前》铺设的轨迹,进入了半
期刊
白煦先生少嗜书艺,性好艺文,经年不辍。其书从唐楷入手,在反复临习中,帖相转换,日久渐积,重法、韵、势的相互统一,从形到意无不悉心揣摩,在实践中体会书艺之真谛;强调技法在心法统摄下的整体性,着眼从气格、气度、气脉、气息等角度综合审视作品,使书风朝着凝重、雄浑、奔放、高古的方向发展。后觉帖易流俗,少古拙之姿,于是追溯魏晋、南北朝碑版法帖,在汉隶、碑刻上用功至深,被碑之方峻奇肆、谨严宽博所吸引,那些历经
期刊
潘玉良(1895—1977),中国现代旅法著名画家,是第一个以雕像作品走进巴黎现代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家。她把她的生命和才华全部奉献给了人类艺术,是绘画雕塑一般优异的双艺人才。潘玉良从一个从未受过正规教育的孤儿、艺术的追求者到中国最高学府的教授、驰名世界画坛的艺术家,这一系列的身份转换可谓天翻地覆。潘玉良的传奇人生固然有着一些偶然的外在因素,但她四十多年的顽强精进和不懈拼搏才是根本和关键。一  潘玉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