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性随缘 融合摩和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d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玛和 1942年生,苏州人,笔名摩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南京印社副社长,东吴印社名誉社长,苏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著名篆刻家张寒月先生入室弟子。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展、国际展等。《中国书法》等有专题报道。
  
  篆刻艺术自明代文彭首倡“吴门印派”,此后流派纷呈,苏州的篆刻艺术代有传人。当代有张寒月、瓦翁、蔡谨士、矫毅、沙爱翁等前辈名家,此后又涌现出一批卓具实力的中青年名家,周玛和便是这样一位中坚人物。
  早在20年前,他的印作就荣获书法报“首届黄鹤金奖”。周玛和的崭新印风,给印坛带来了清新生机,对吴门印坛更是产生了不小的震动!在成绩和荣誉面前,他一直保持着平常心。不断进取,频频在全国和国际性的大展赛中入展获奖,令人瞩目!
  篆刻艺术自明清传承到当代,一直是以“风格化的篆书和风格化的刀法”彼此消长融合。其流派纷呈、代有人出自不必说。和当代印坛的中青新锐一样,周玛和很早就认识到观念转变的重要性。“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复以最大的功力打出来”,这是人们对待传统的态度。然而真正能入能出的委实不多,能够吃透怎样入怎样出的更是不多。周玛和认为怎样出甚至比怎样入更为重要!因为“出”还关系到体验传达的诸多环节。
  要使篆刻艺术走出延续数百年的旧格局,就必须在观念上进行先行的突破和超越。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的历史”。所谓的传统印是个人主观认识、理解的传统。故而,“我”与“传统”、“今”与“古”、“人”和“我”在当下得到统一,没有分别。具备这样的姿态,方能消弭障碍,方能突破传统、超越传统和创造传统。因而,周玛和反对一味模仿强求形似、显露技巧和玩弄刀法,而是立足于自己的内心依据,对传统体味辨别,遗貌取神。这样“率性随缘”和儒家“正大中和”审美理想在他那里得到相融。周玛和对甲骨钟鼎、秦玺汉印乃至吴昌硕、赵古泥、齐白石、来楚生等浑朴苍劲、随机爽利一路情有独钟。这种主动的选择,自然要比盲目的崇拜附和来得高明。他刻印,常说:“没有计划,没有目标,自由自在”。这样的态度,其实即是禅家的“率性随缘”、“顿超直入”。能如此,自然情真意切,不落窠臼。避免因法害意、刻意修饰带来的匠气。他的每副作品都蕴涵独特的生命意味及形式意味。
  
  和明清印家一样,周玛和十分注重篆法的作用,注重书法与篆刻的渊源关系。然而,与明清印家不同的是,周玛和的“印从书出”,不仅仅从篆书来,更从真书、行草,从甲骨陶文、丝帛砖瓦文字等一切古来的文字遗存中汲取养分,这样大大地拓展了篆刻艺术的取法范围,增加了“印从书来”的信息含量。因此他能“日日得师”(周玛和印语),不会重蹈前人的格局,“明心见性,法无定则”,自由地入,自由地出。
  证诸在印内,求之在印外。学养人品是艺术家的基本要求。周玛和认为,学养二字,首先是学,然后在养。“学”即是学习吸收、融会贯通。“养”便是消化陶冶、积累调和。篆刻艺术虽也需要一定的天赋,但更重要的是需从大道自然、社会人生,从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中去参透体悟。落实到创作中,才能有活生生的天机流动,随机得法,才能“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他博取杂收,涉猎多方,特别是对书画艺术的领悟和借鉴很多,这样刻起印来就能左右逢源,俯拾而得。他的书画作品十分注重整体的把握,他说全局是各个局部构成的全局,局部是依附于整体的局部,只有在肢解整合中反复观照,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全局。他认为整体的气势是一副作品的生命力和全局的精神所在。能否感染人、打动人,整体气势的贯注极其重要。谈他的书画作品,不论大幅小幅,均洋溢着一种蓬勃的生命元气。
  书画上的气势,很自然地潜入他的分寸篆刻之中。读他的篆刻,给人突出的印象便是,印面虽小,气魄宏大,升腾、斜出、扩张,一如书画纵放自如、横浑竖深,随机得势。他常说世间万物,皆是因缘和合,要在主次有序,虚实相生,在众多层面的对立冲突中,谋取最后的和谐统一,这就能产生新质,将事物推向前进。一切科学和艺术,都是来源于对立统一的思想原理,科学家、艺术家都是搞综合的高手,都是在对立统一中融会贯通。
  吴昌硕先生曾说:“画与篆法可合并,深思力索一意唯孤行”。即是说书画中的笔墨情趣同样可以渗透到印中天地。周玛和于此别有会心,很早就做过诸多有益的尝试,在他的篆刻作品中,我们不难感受到这种源自书画的笔情墨趣。中锋偏锋乃至皴擦点染以及枯润虚实,笔墨刀石相辅相成,精妙传达出他心中的意境。
  周玛和无意功名,不为名利役使,从不自我标榜,而是恬淡自守,将篆刻看作是神圣的游戏。难怪他一直保持着平常的心态,正是有了这平常心,他的雕虫小技中蕴大道理、大智慧。于是有了他印艺的不平常。
其他文献
在我接触的当代诗文作品中,梁衡享誉文坛的系列散文名篇,无论是写人写景或单纯的议论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几天,捧起欣榆主编、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梁衡散文》图文珍藏本,又一次感受到审美的愉悦与思想的魅力。此书编为“仰望高山”、“刻在青史”、“走近政治”、“人文地理”、“人生风景”、“人生感悟”六辑,共五十四篇文章及附录。这其中,无论是写革命伟人的《特利尔的幽灵》、《这思考的窑洞》、《觅渡、觅渡、
期刊
鲁迅早在日本时期写过一些文言的论文,发表在当时留学生们创办的杂志上,主要是五篇论文《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和《破恶声论》。鲁迅早期也曾有过一些文学活动,在《〈呐喊〉自序》里描述过《新生》诞生的过程:“我们想从事文学,第一步当然是出杂志。名目是取‘新的生命’的意思,所以只谓之《新生》。”但是《新生》办得并不顺利,原来一起办《新生》的人陆续散去,刚创始时就不顺利。鲁
期刊
一  动物的成长有个关键期,过了那个关键期,生命的模式就定型了。科普畅销书《所罗门王的指环》、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的康拉德·劳伦兹曾举出一些动物认父母的例子,指出往往在出生后的那个时刻最为重要,幼雏当时所见者往往即一见钟情,终生不移。有一部依据动物关键时刻理论所拍的电影《返家十万里》,即描述动物学家如何照顾一群雏雁,教导她们飞行。当滑翔机冉冉飞起升空,后面跟着幼雁排序飞翔时,这位
期刊
《毛泽东传》的作者罗斯·特里尔先生今年又有一本新书问世,书名就叫Australian Bush To Tiananmen Square(《从澳洲灌木丛林来到天安门广场》)。封面上端是一张作者身穿汗背心、双手握蛇的素颜照片和一张摄有三只袋鼠的美图,下端是作者身着白色西装衬衫站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金水桥前的留影,背景是天安门城楼上的巨幅标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毛泽东画像。猛然看见书名时我的耳边竟然响
期刊
我国是世界蜡染手工艺的发源地之一。对于蜡染的起源,各国说法不一。早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埃及的蜡染技艺已相当成熟,于是被猜测为蜡染工艺的发源地;印度被更多人猜测是蜡染的发源地,根据日本书籍《蜡染的技法》得知在公元前两千五百年,印度产生了蜡染并将其传至日本和中国。然而,中国的敦煌石窟里发现了早期的蜡染作品,说明我国汉、晋时期,已经在用防染色剂,这也足够说明我国也是蜡染的起源国之一。我国的蜡染文化兴起
期刊
1967年10月生于山东桓台县。中国美院毕业,2003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三期中国画名家研修班,山东省美协会员,山东画院画师,淄博市青年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自从陈绶祥先生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第一届中国画名家研修班以来,很多有志于学习国画的画家都集中到研究院,在先生身边朝夕请教,问学不已。他们有的是通过同学朋友的推荐,有的则慕名而来。在随侍先生的数年间,我认识了他们中的不少人。其中,王韶
期刊
梁文博1956年生于山东省烟台市。198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政协常委、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术学院副院长。作品曾入选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美展,多次获奖,并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7年获“中国画坛百位杰出画家”称号,其作品入选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百年中国画大展”、“中华世纪之光中国画提名展”和“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等画展。出版有《
期刊
一  当人们走进运动场观看一场足球赛的时候,很少会把视线集中在门将身上。他们只有两人,各自为交战双方守住自家的大门。他们穿着颜色独特的球衣,与对方门将不同,与自家球员也不同,在绿色的草地上通常都很显眼。他们多半都身材高大,机警、灵活、敏捷。他们专注着球的走向,他们清楚地知道“球比人快”的道理,随时处于备战状态中。当对方球员带球飞奔而至的时候,他们必须在瞬间决定接应的办法,是跑出禁区拦截还是站在自家
期刊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卷第1374页在“风景画”条里,对风景画的定义是:“以风景为题材的绘画。有时在其中也添画一些人物和动物作为点景。中国画中的山水画实际上也是风景画,但不使用风景画这一概念”【1】。既然“山水画实际上也是风景画”,那么为什么又不使用“风景画”这个词呢?这里是否存在某种悖论,其中必有值得我们探究的深意。本文试图从文化背景及其审美心理的差异来探讨概念的不可简单归属性。    中西绘画
期刊
潘良桢 1947年生,现在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任职。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书法虽是“小道”,而前贤尚谓之“夫书者,玄妙之技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足见书法对艺术家技法修练、眼界气度和学养器识要求之苛刻。  潘良桢幼承庭训,六岁起即在祖父旺耀公督促下识字、习书。真正打下坚实基础,则是文革动乱初期的待业四年,那一时期他将神龙本《兰亭》、智永《千文》、米芾《蜀素》、《苕溪》各临数百甚至上千遍。近二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