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a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以表象为载体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 培养 思维能力
  心理学认为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也就是说事物不在面前时,如果有一定条件刺激或影响,它的形象仍会在人们在头脑中再现。从这概念可以看出,表象是主体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形象,是直观的,具有形象性;但表象需要在多次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多次知觉概括的结果,它有感知的原型,却不限于某个原型,是对某一类对象的表面感性形象的概括性反映,这种概括常常表征为对象的轮廓而不是细节,因此表象具有概括性。这两种特性我们可以简言之,就是概括化了的形象,间接地对表象事物进行抽象,形成概念性特征。这个过程形同小学生思维特点,由形象到抽象。因此我们可以表象为载体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培养学生抽象思维。也就是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借助直观、形象的具体事物开展教学,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正确的事物表象,从而获得算理、发展思维。
  一、善于拓展感知渠道,丰富表象积累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心理学认为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构成表象的材料均来自过去知觉过的内容。可以看出表象是以感知为源头,没有感知,表象就不可能形成。因此,要丰富学生表象积累,我们必须要拓展感知渠道和范围,让更多的事物进入学生视野,并加以强化入脑入心。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感知越丰富,建立的表象越具有概括性,就越能发现规律性知识。但是丰富学生的感知不能靠大量的、单一的材料简单重复,而是要多方位、多种形式、多种感官参与感知,如运用实物、模型、图片、操作等途径,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正确而丰富的表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加强直观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一方面通过观察,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感知;另一方面通过演示、操作,像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充分感知,获得丰富的表象。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和面积》时,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圆周”和“圆面”的表象,教师可以找一个圆的实物模型,在圆的周围镶有红线的圆,把圆的周长明显地显露出来让学生观察;再让学生用手指沿着圆周边缘摸一圈,在触觉中突出“周界”的感觉,使学生感知圆的周长是一周封闭的曲线,与长方形、正方形成折线状的周长不同。再让学生伸开手掌对圆的表面用手摸一摸,获得“平面”的感觉,使学生感知到圆的面积是指封闭曲线内部平面的大小。然后再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圆的实物上用彩色笔把绘出圆的周长,用阴影部分表示出圆的面积。最后再让学生对圆周长、圆面积比较,加深印象。这样通过观察、摸一摸、画一画、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来获得具体的圆的周长和面积概念表象,在以后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时,学生头脑中就会浮现出“圆周”和“圆面”相应的表象,不会造成二者混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空间观念。
  二、善于以表象为基础,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研究表明,形象思维总是和感受、体验关联在一起,即需要借助具体事物形象。而数学又是抽象的,逻辑的,也就需要教师把抽象的算理、空间、符号、推理等变成可感可触的事物,让学生在看、听、摸、折、拼等动作中发展形象思维。这个过程是以表象为基础的。在发展形象思维过程中,我们如果让学生借着具体事物发挥进行联想和想象,并对形象进行概括加工,就能达到识别事物本质,甚至获得创造性的想象活动。表象的形成虽然离不开感知,但它一旦形成,却能摆脱感知的局限性,而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形象思维从本质上讲也可以说是表象的运动和发展。我们可以通过运用表象来展开丰富的想象活动。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不过,想象的水平是依一个人所具有的表象和质量的情况为转移的。表象越贫乏,其联想与想象越狭窄、肤浅;表象越丰富,其联想和想象越开阔、深刻。所以开展联想和想象活动也是训练学生形象思维的重要手段。例如,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会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学习的“圆的面积”之后就强化了“什么是圆的周长”概念。
  三、善于加强数形结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这说明数学有两大研究对象,即“数”和“形”,这两者有机统一在数学中,成为数学发展的内在因素和主要内容。因此数学教学需要数形结合,一方面借助于图形的性质将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量关系形象化、简单化,给人以直观感;另一方面,将图形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可以获得准确的结论。具体到教学中,就需要加强“数”和“形”的信息转换、相互渗透。这样不仅使学生解题简洁明快,还能开拓解题思路,为研究和探求数学问题开辟新路子、新方法。所以我认为数形结合是连接数和形的“桥”,既可以说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也可说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教学时必须把数形结合的思想贯彻始终,慢慢让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特别是“图形和几何”教学中,几何图形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既具体又抽象,因此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对几何图形的感知与理解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教师既要利用感知因素来促进学生对空间形式的概括,又要防止和克服感知因素的消极影响,以达到对图形本质的理解。最好是指导学生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更是为培养实现“中国梦”栋梁之材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郝书芳.小议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能力训练[J].中国教师.2008年S1期
  [2] 陈艳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吉林教育.2011,19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地理课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门科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 幅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培育着我们建设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地理知识给我们揭示了地球上的许多奥秘,启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激励学生爱科学的情操。也是我们生活的向导。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学习兴趣;技巧  地理课的内容是最令人感兴趣的,但是宏观广大而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学生难以成功地感知,理解和记忆
期刊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和语言情境的理性认识,借助视听感知和想象,使学生的到身临其境的体验,进而培养健全学生阅读能力,以便达到了良好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设情境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任务,阅读教学与识字教学、听说教学、作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谓一损皆损、一容具
期刊
摘 要:创新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创新,可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问题”。 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以精心设计的提问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参与学习,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知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提问技巧 以人为本 有效性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
期刊
语文教学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要求学生多读。“熟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脍炙人口的古训。它就道出了“读”的重要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阅读。  “读书”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读就是对某一篇文章,经精心揣摩研究,体会其味,理出文章的脉络,把捏作者的思路,透彻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广义的读就是指一切与眼中所见的文字、人、事、物有关的视觉与大脑中枢神经的反应,带有一定的思辨性。如读文
期刊
摘 要: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好手段,教学中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将学生情感置于乐观的状态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理运用 情境教学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学习知识的必要性,同时也真正地体会到“获得必需的数学”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强调
期刊
摘 要: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下一代未来的前途和命运。针对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期望过高,过分管制等问题存在问题,提出了现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创建和谐的家庭环境等对策。  关键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对策  独生子女生活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信息技术发达和社会竞争激烈的时代,其家庭教育暴露出不少问题,并且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期刊
摘 要:审美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它可以促成人对自然和社会定向的审美关系,提高人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发展人的审美理想和创造美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通过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渗透 审美教育  教育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美的教育。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审美教育更显得重要。审美教育不仅能培养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可是课堂提问也是有技巧可言的,有效的问题方能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更是促进学生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开发智能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艺术;有效探究  数学新课程改革犹如一缕春风,给数学教育创新带来了新生机,它展现出一种崭新的理论思路。而课堂提问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语言,是创新教学的重要形式,是通过师生相互交流,检查学习
期刊
摘 要:在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如何有效利用这些错误,成就精彩的科学课堂,是本文讨论的关键。  关键词: 合理利用 错误导火索切入点突破口聚宝盆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在学习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易犯的错误,尽管老师多次讲解、反复强调,总有学生冥顽不灵、一错再错,可能是老师没有抓到错误的“七寸”,也可能就是错误的“先入
期刊
摘 要: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本文是从上好第一节课的目的、作用、意义及设计的内容、方案、技巧等各方面,与我们的语文老师就如何上好第一节课做一些共同的探讨。俗话说“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应重视利用好第一节课,激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让学生对语文课一见钟情,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 使学生从很高的层面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