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经营多动症”

来源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ulukuaic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营自闭症”与“经营多动症”


  尽管企业经营失败的表现五花八门,但归结起来无非两大重要病因:其一是“经营自闭症”,没有能够因时而变、因势而动,企业的经营管理因循守旧多年不变,像一潭死水。其二是“经营多动症”。和有些企业因循守旧,死在长期缺乏创新变革的“自闭症”不同,一些企业死在频繁瞎折腾的“多动症”。
  “经营自闭症”也可称之为“经营痴呆症”,指的是企业因循守旧,缺乏必要的创新变革意识,产品(服务)缺乏足够的创新差异、竞争力不足,市场策略与管理手段等陈旧落伍,结果是企业的衰老甚至衰亡。“经营自闭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核心人物的知识与能力欠缺,没有意识到企业需要创新变革,或者不知道哪里需要创新变革、需要何种创新变革、如何创新变革。核心人物的“不知”,是“经营自闭症”的首要病因;老板(核心人物)的境界,就是企业的天花板。此种情况下,除了老板的自我修炼,从“不知”到“知”,或是吸引有能力的经营合伙人、职业经理人加盟企业,没有别的“治疗”良方。
  中国改革开放的早、中期,各行各业的市场机会与红利都很丰富,加之没有强劲对手,即使是简单的跟随模仿也可能获得不错的业绩,无需过多的创新变革。但现如今的环境完全不同了。各种红利丧失了,各行各业的“头部品牌”均已形成,企业患上创新变革不足的“经营自闭症”是很危险的。
  其二,被早期的成功误导,以为一招鲜可以吃遍天。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也是失败之母。有些企业因为早期的成功而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甚至飘飘然;因为早期的成功而没有及时自我审视反省,创新变革与危机意识不足,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因时、因地、因势地实施变革创新,经营手法多年一成不变、管理手段多年一成不变,甚至产品也多年没有重大创新升级,最后导致“痴呆”与“自闭”。
  多数时候,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创新变革不足的“经营自闭症”,却忽视了导致企业业绩欠佳甚至衰亡的另一大重要病因——“经营多动症”。
  所谓“经营多动症”,是指企业的“定力”不足、经营管理多变,频繁改变经营领域、市场定位、品牌诉求、团队组织等,不能安心培养核心经营管理团队、坚守核心业务,频繁换人、朝令夕改、四面出击,企业经营管理团队不稳定,核心业务不突出,品牌、团队、管理等无形资产不能得以有效累积而导致业绩欠佳甚至经营失败的经营行为。
  “经营多动症”很容易与创新变革的意外失败相混淆,因此很容易被人忽视,甚至会被当成“创新变革先驱”的正面案例看待。任何创新变革都是有风险的,都可能发生事先难以预测的意外事件与后果,此种状况不属于经营病态,属于创新变革所不可避免的风险、代价。而“经营多动症”却不同,它不属于意外事件而属于病态,是可以事先察觉、避免的。

“经营多动症”的病因分析


  “经营多动症”的病因主要如下:
  其一,核心人物不自信与焦虑焦躁,决策频繁受到企业内外因素的影响干扰,缺乏坚定的经营管理主见、思路,总是不停地否定自己、左右摇摆。
  其二,企业决策一言堂,决策随意,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理性的集体决策机制,可以一定程度避免决策的随意性、多变性与经营上的多动症。有些民营企业,表面上也有“决策委员会”“战略委员会”之类的决策机构,但都是形式主义,关键时刻老板一票可以否定所有人的意见观点,集体决策、民主决策机制名存实亡。
  其三,经营上的博彩与机会主义。这山望着那山高,见异思迁,总是觉得别人家的饭菜更香,不能静下心来选择并持之以恒地培养打造企业的核心业务与核心竞争力。岂不知机会总是属于有准备并持之以恒为之付出努力的人。那些核心主导业务不强就过早实施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就属于“多动症”的典型表现之一。对于企业,抵御诱惑与捕捉机会同样重要。放弃某些机会,最多影响企业一时的发展速度与规模,一般不会导致生存危机;不善于抵御诱惑,四面出击,则可能让企业在艰难环境到来时连块生存的“根据地”都没有,面临退无可退、守无可守的尴尬境地。

“经营多动症”的典型表现


  其一,用人多动症。具体表现为:不给经营管理团队足够的熟悉成长时间或基础建设时间,总是期望空降个神仙让企业一夜之间脱胎换骨。一旦达不到期望,又立即转向寻找新的“大神”。用人的多变,又进一步加剧了管理与策略的多变。因为每个新入职的经营管理者,或多或少会带来一些新的做法,破坏原有的策略与管理的积累。高管团队的稳定,是管理与经营策略稳定的前提与基础。没有稳定的高管团队,企业势必陷入“多动症”。
  企业用人的多变,源自核心人物“识人”的不自信或者“不知人”;或者源自核心人物缺乏自我反省,总是把结果归结为下属表现欠佳,而没有自我反思策略、管理的失误,总是希望从别人身上找到原因,总是认为最需要改变的是下属而不是自己。
  其二,管理多动症。具体表现为:频繁导入、频繁变更管理“招式”,让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疲于应付、无所适从。企业仿佛成了各种管理招式的试验场,最后却猴子掰玉米一无所获。岂不知管理的招式运用,是需要时间消化积累的。在一定时间段内,即使再先进的管理手段,企业也是有消化吸收极限的,不是导入越多越好、越快越好。
  其三,品牌傳播多动症。具体表现为:创意崇拜,终端形象、品牌形象、核心诉求(核心广告语)等频繁折腾变化,遇上一个“大师”就改变一次形象,没事就喜欢折腾品牌形象、广告语,品牌资产难以有效积累。品牌资产的积累,坚持比创意更重要。奔驰、丰田、本田,原本都是人名,与汽车毫无关联,坚持久了,就成了汽车代名词。再“土”的品牌形象与广告语,传播久了都会累积品牌价值联想与记忆;再好的创意,如果频繁变化,累积的是费用而不是资产。品牌形象与诉求频繁变化,谁也不认识你是谁,谁也不记得你是谁。





  一家企业与一家广告公司合作了几十年。有一天,企业老板问广告公司老板:“兄弟,我们合作了几十年了。但是,我刚才回想了一下,发现你们第一次提案之后,几十年没再给我们出过新的创意。你们岂不是没干活白白收了我们几十年的钱?”广告公司老板答道:“怎么没干活?其后几十年,我们一直在阻止你们做新的创意啊。”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却反映出深刻的企业经营哲理:在品牌传播与品牌资产累计中,甚至在企业整体经营中,坚持、坚守往往比创意更重要。频繁变换的好创意,将是最糟糕的创意;长期坚持的“土气”创意,若干年可能产生预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家居行业,日丰管蓝底白字的“土气”广告设计及“健康水管管用50年”的“土气”广告语,一用就是十多年,反而让人们牢牢记住了日丰管,成就了家居管道的领导品牌;慕斯寝具的矍铄老人形象也是异曲同工。
  企业经营,是动与不动、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自闭”与“多动”,都是危险的,切勿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动静结合,适度而“动”,才是经营的艺术。“自闭症”与“多动症”的发生,往往都与企业关键人物的修为境界有关。当企业长期难以突破天花板时,首先需要反思改变的是老板(核心人物),因为老板的境界决定了企业的天花板。企业可以通过合伙制、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职业经理人治理、集体决策制度等方式,减少老板的个人修为境界对企业发展的制约作用,从而一定程度上预防“自闭症”与“多动症”发生。
其他文献
颜值最高、最性感的键盘  这款键帽配色经过精心设计,灵感源自口红。79个键帽,79种颜色!每一个键帽都代表了一种热门的口紅色号,如W键是纪梵希304色号,T键是阿玛尼红管405,当你用它打字的时候,就好像真的在挑选口红色号一般。烟灰缸竟是一个空气净化器  googu“戈鼓”烟缸看似一个普通烟灰缸,却能有效净化空气去除二手烟,烟民必备。无论在家里、办公室、车里等环境下,均能方便吸烟者,更可有效保护身
期刊
大家应该很明确地感受到一点:这些一股脑儿出现在市场上的各种B2B平台,都是来革命的,革经销商的命。  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已经进入了下半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毫无疑问,新零售正是这下半场的焦点战役。  自2016年10月,马云在云栖大会上首次提出“新零售”战略至今,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无人货架、翻牌小店、智能货柜、无人便利店、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等各式各样的终端形态都打着新零售的旗号进入战场,媒体吹
期刊
《孙子兵法》开篇“计篇”中的“计”就是分析的意思,孙子兵法上说:“故经之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意思就是要通过五个方面的分析,而且要不断对比分析,搞清楚对方的情况。品牌营销最重要的第一步也必须是正确的分析。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分析?分析哪些内容较为有效呢?  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四维分析:通过对行业分析、用户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及自身分析,找到一个蓝海市场,或者找到一个差异化的路线,或者找到一个消费
期刊
森马于2012年成立了独立子公司森马电商,彼时,它正遭遇高库存与市值暴跌的双重压力。  每次从上海浦东机场飞往纽约纽瓦克机场,我都感觉像是从第一世界的“发达国家”飞到了第三世界的“落后国家”。  过去30年,中国经济实现了让全世界惊讶的高速发展,未来10?20年不出意外,我相信中国经济依然会保持高速发展。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在精神层面、文化软实力上跟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日本人很少穿
期刊
夏天到了,别穿冬天的衣服。这是对季节气候变化的判断。  比季节判断更重要的是时代判断,即社会处于什么样的时代。  在南美洲的智利曾经有一个奇特的景象:在蔚蓝的大海一侧,是一望无际的贫瘠沙漠。但这里的居民生活却非常惬意,因为智利的太平洋海岸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只要方法得当,就能捕到很多名贵的大鱼——鳀鱼、鳕鱼、凤尾鱼。  然而,从1982 年的春天开始,渔民们突然发现:鱼不见了。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无
期刊
快速提升销售业绩,拼的不是体力,是脑力!  提升销售业绩的公式  销售业绩等于什么?  销售业绩=消费者人数×消费金额×消费频率  所以,想提升销售业绩,有三个途径,分别是:增加消费者人数、增加消费金额、增加消费频率。  1.增加消费者人数  曾经有个做烧鹅的饭店老板对我说:“现在修路,饭店没生意,你有什么办法帮帮我吗?”我就问他:“那你们现在,每天都是用什么办法吸引顾客上门?”饭店老板说:“没有
期刊
一个经济体要想基业常青,你必需的依存条件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很多人会认为,投入的资源越多越好,拿钱、拿人砸就行。  其实不然。要想存活,你依赖的条件越少越好。那么,少到多少才合适呢?  少到用小的要素完成某一件事情,一定不能增加额外要素(奥卡姆剃刀原理)的程度。奥卡姆剃刀原理用到极致,就是简一律,即任何一个理性系统,它都运行在一条基本原理之上。  这时候也许你会问了,简一律和商业有什么关系? 
期刊
在人文与科学两个领域,人们对经典有不同的感受,畅游于人文,我们更容易对经典高山仰止,那些人文范畴的经典往往诞生于某个特定的时代,一旦时过境迁,那门技艺的最高峰往往也就一去不回了。中国古典文学有唐诗、宋词、元曲,西方有古典音乐和古典绘画。中国诗词的最高峰一定在唐宋,无论后世如何攀登,我们只能感叹唐宋经典的不可超越。同样西方的后世也从来没有再出现过贝多芬和莫扎特。在数码相机的时代,我们不可能再期待出现
期刊
历数历年的国产可乐品牌,从早年的崂山到娃哈哈旗下的非常可乐,虽有过百鸟齐鸣之景,但在百事与可口可乐两大巨头的压迫之下,大部分都销声匿迹。而近期,广药集团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又正式推出了一款名为“王老吉可乐”的可乐型凉茶饮料。  该款新型饮料,虽名曰可乐,但仍以凉茶作为主打,只在其中辅以二氧化碳,使其更有气泡的口感。与以往的国产可乐品牌不同,“王老吉可乐”从发布起就瞄准海外市场,用可乐这一国际元素带动民
期刊
发轫于西方国家的经典营销理论,走过了100多年的路,却在中国这个神奇的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之大争鸣:面对巨变的环境,不同行业新物种、新品牌的诞生和奇迹般的发展,旧有的营销理论是否还奏效?是否还能指导新环境下的营销?是否能指导新物种的营销活动?营销的底层逻辑是否发生了变化?将给市场、实业、营销从业人员等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中国营销第一刊《销售与市场》特辟專栏,为营销“新思想源泉”的产生尽微薄之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