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杰出的儿童心理专家阿莫那什维利指出,衡量一个教师好坏的重要标准即学生是否有强烈的阅读愿望。如果大部分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缺少阅读的欲望,则这个教师必然是一个不称职的教师;如果班级的很多学生都愿意阅读,那么他就是一个好教师;而如果班级的所有同学都钟爱阅读、迷恋阅读,那么他就不仅是一个好教师,更是一个优秀的教师。那么,在平时教学中,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让学生迷恋阅读呢?下面我就平时的教学经验谈谈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教师要适当煽情。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如果在此过程中,缺少审美热情,阅读则会变得了无生趣。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适当煽情可以激起学生内心对情感的认同,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教学《咏华山》时,我带着一脸的神秘说:“本课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老师特别喜欢。它与过去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你能读懂这篇课文吗?”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去。结果他们很快就发现这种课文文中有诗了,有人喊起来:“我在文中找到诗句的意思了。”还有的说:“哇,华山好高啊,都在天的上面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探索、审美阅读也由此开始。当然,教师煽情,一定要自己动情,要用自己真挚、强烈、坦荡的情感冲击学生的情感世界,叩击学生的心扉,使自己、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的思想产生共振,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情感的交融,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
二、学会在忘情中感悟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毋庸置疑,这座桥梁本身就折射出作者浓厚的情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其中,深刻感悟,点点挖掘,才能领会作者心声,与作者的灵魂碰撞,实现情感的契合。如教学《放小鸟》时,我先让学生看一看这只长着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小鸟,感受小鸟的美丽与可爱。然后我以焦虑、着急的语气读课文中描写小鸟在笼子中生活的部分,之后引导:小鸟这是怎么啦?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小鸟振作起来呢?牵住情感,从喜欢——心痛——着急,寻找原因:突然,小鸟朝着窗外叫起来。哦,原来是看到妈妈找他来了。找到原因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学生决定放小鸟回家,这样让学生的情感动起来,时刻揪住他们的心,使得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次情感的抉择,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与成长。在学生初读课文入情后,教师要更加珍视,切准学生情感世界的节奏,使学生随着作者和人物的内心而律动。只要教师把握学生的情感纽带,适时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悟,学生情感的涟漪就必然会逐渐涌动。
儿童在感受课文内容并为之动情时,情感世界趋向高涨,大脑皮层处于兴奋中,他们的注意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老师应善于捕捉学生面部表情的变化,从朗读课文的声调,从他们发言的节奏,敏锐地感觉情感的浪花正逐渐涌动在孩子的心头。教师要把握这一阅读的契机,适时用阅读材料中的那些精彩片断和词句,让学生饱含情感地体会那些浸润着作者情感的词句,读出神韵。当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感受到小鸟离开妈妈后是多么的无助与伤心,妈妈失去孩子后是多么的焦急与痛苦时,对课文的内容就有了深刻的感悟。水到渠成了,让学生尽情地朗读。学生在朗读中,读出了喜欢、着急、痛苦、欣喜与责任,读出了理解,读出了情感,读出了韵味,从而走进了文中“我”的情感世界。痛快抒发,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说,想抒发情感。这时老师及时引导孩子抒发自己此时内心的感受:“把小鸟放了以后,同学们一定有话想说。”此时就让他们痛痛快快地去说,去赞美,去谈放后感,从而激活情感。
三、体验不同的“感受和理解”
“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刻读同一首诗,体会也会出现差异。教师在传授学法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允许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让他们把自己独特的体会、对问题的看法尽情表述出来,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享有自己的舞台,能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发展。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三个小伙伴》是怎样栽树时,我问学生打算怎样学习这篇课文,结果发现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边看插图,边读课文,用插图来帮助理解。”有的说:“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有的说:“边读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立刻忙碌起来,有的有滋有味地读;有的埋头圈、点、写;有的与小组同学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自主学习。全班交流时,学生结合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观点。通过这样的拓展,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增强,学生的大脑不再是储存知识的容器,要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品味、领悟,教师也要用自己智慧的火种,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题不能泛泛而谈,要有一定的深度、广度,让学生去想、去议、去争辩,自己去发现结论。这样,学生才会在真切的主体参与中充分品出自己的味,提炼自己的情,还升华为自己的悟……这种情况下的读已经不再仅仅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再现了,而是能够充分外化作者和自己情感与理解的“二度创作”,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读书的最高境界,切实感受读书带来的乐趣,思维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获得的成就感自然与众不同。
参考文献:
[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2]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教师要适当煽情。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如果在此过程中,缺少审美热情,阅读则会变得了无生趣。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适当煽情可以激起学生内心对情感的认同,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教学《咏华山》时,我带着一脸的神秘说:“本课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老师特别喜欢。它与过去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你能读懂这篇课文吗?”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去。结果他们很快就发现这种课文文中有诗了,有人喊起来:“我在文中找到诗句的意思了。”还有的说:“哇,华山好高啊,都在天的上面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探索、审美阅读也由此开始。当然,教师煽情,一定要自己动情,要用自己真挚、强烈、坦荡的情感冲击学生的情感世界,叩击学生的心扉,使自己、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的思想产生共振,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情感的交融,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
二、学会在忘情中感悟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毋庸置疑,这座桥梁本身就折射出作者浓厚的情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其中,深刻感悟,点点挖掘,才能领会作者心声,与作者的灵魂碰撞,实现情感的契合。如教学《放小鸟》时,我先让学生看一看这只长着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小鸟,感受小鸟的美丽与可爱。然后我以焦虑、着急的语气读课文中描写小鸟在笼子中生活的部分,之后引导:小鸟这是怎么啦?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小鸟振作起来呢?牵住情感,从喜欢——心痛——着急,寻找原因:突然,小鸟朝着窗外叫起来。哦,原来是看到妈妈找他来了。找到原因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学生决定放小鸟回家,这样让学生的情感动起来,时刻揪住他们的心,使得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次情感的抉择,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与成长。在学生初读课文入情后,教师要更加珍视,切准学生情感世界的节奏,使学生随着作者和人物的内心而律动。只要教师把握学生的情感纽带,适时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悟,学生情感的涟漪就必然会逐渐涌动。
儿童在感受课文内容并为之动情时,情感世界趋向高涨,大脑皮层处于兴奋中,他们的注意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老师应善于捕捉学生面部表情的变化,从朗读课文的声调,从他们发言的节奏,敏锐地感觉情感的浪花正逐渐涌动在孩子的心头。教师要把握这一阅读的契机,适时用阅读材料中的那些精彩片断和词句,让学生饱含情感地体会那些浸润着作者情感的词句,读出神韵。当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感受到小鸟离开妈妈后是多么的无助与伤心,妈妈失去孩子后是多么的焦急与痛苦时,对课文的内容就有了深刻的感悟。水到渠成了,让学生尽情地朗读。学生在朗读中,读出了喜欢、着急、痛苦、欣喜与责任,读出了理解,读出了情感,读出了韵味,从而走进了文中“我”的情感世界。痛快抒发,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说,想抒发情感。这时老师及时引导孩子抒发自己此时内心的感受:“把小鸟放了以后,同学们一定有话想说。”此时就让他们痛痛快快地去说,去赞美,去谈放后感,从而激活情感。
三、体验不同的“感受和理解”
“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刻读同一首诗,体会也会出现差异。教师在传授学法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允许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让他们把自己独特的体会、对问题的看法尽情表述出来,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享有自己的舞台,能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发展。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三个小伙伴》是怎样栽树时,我问学生打算怎样学习这篇课文,结果发现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边看插图,边读课文,用插图来帮助理解。”有的说:“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有的说:“边读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立刻忙碌起来,有的有滋有味地读;有的埋头圈、点、写;有的与小组同学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自主学习。全班交流时,学生结合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观点。通过这样的拓展,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增强,学生的大脑不再是储存知识的容器,要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品味、领悟,教师也要用自己智慧的火种,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题不能泛泛而谈,要有一定的深度、广度,让学生去想、去议、去争辩,自己去发现结论。这样,学生才会在真切的主体参与中充分品出自己的味,提炼自己的情,还升华为自己的悟……这种情况下的读已经不再仅仅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再现了,而是能够充分外化作者和自己情感与理解的“二度创作”,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读书的最高境界,切实感受读书带来的乐趣,思维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获得的成就感自然与众不同。
参考文献:
[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2]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