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破冰之旅

来源 :中国物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moy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邮政业具有社会公用事业的性质,因此对其改革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感,这也是邮政改革裹步不前的原因之一。然而多年政企合一的运营模式,带来的是邮政专营下的连年亏损,不走出现行的经营体制,中国邮政业就难脱困境。如今,继电信、民航打破垄断之后,保守的邮政行业也逐渐放开胸怀,迎来了改革的春天。
  2005年7月20日,《邮政体制改革方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获得“原则通过”,中国邮政将一分为三,政企分开是大方向:重建国家邮政局,作为国家邮政监管机构;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各类邮政业务;加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实现金融业务规范化经营。这项重大改革方案,很快吸引了众多眼球。
  
  改革方案,现实犹存疑虑
  
  毫无疑问,“政企分开,监管独立”的改革思路,对改变邮政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尴尬境况,扭转连年亏损的形势,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也许,中国邮政从此将借改革之船,乘风破浪扬帆出海。然而,到目前为止,社会各界的反应并不如预期中的热烈,也难听到同业者称快的掌声,也有很多人对其改革的预期效果产生质疑,甚至还引起了国际快递巨头的抨击。这不能不让人怀疑这次邮政改革的坚决性和彻底性。
  如果细心观察和稍加分析不难发现,中国邮政改革似乎依然给人一种“混沌”的感觉。因为,这次改革方案仅仅解决了“政企分开”的初步问题,而对广为外界关注的邮政专营问题并没有做出具体的安排,没有提及如何分拆普遍服务业务和竞争性业务等关键性问题。再加上《邮政法》经历18年的酝酿仍然迟迟不能出台,由此可以预测,中国邮政行业今后仍然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混乱时期。
  
  政企分开,遭遇短板效应
  
  我们熟知,现代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木桶原理”:一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是由围成木桶的最长木板或平均长度决定,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同样,邮政改革能否突破错综复杂的局面,关键要抓住问题的核心,这块起关键作用的“短板”,就是市场化与公益化的双重困扰。
  实现政企分开,就必须走公司化与市场化运作的道路,摘掉头上的“红帽子”,这样邮政行业才能真正具有活力,市场竞争才有公信力。然而,邮政业历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除了追求商业性目的外,还必须充分考虑其公益性目标,把社会效益放在突出位置,不容忽视弱势群体的需求。但是,邮政的市场化不愿意面对公益化的“慈善”,而公益化又担心市场化太过“势利”。这两个问题拧结在一起,使邮政改革步履维艰。
  
  业务划分,招致外资叫板
  
  就在邮政改革方案频频见诸报端之际,DHL、UPS和FedEx、TNT等四大国际快递巨头委托CAPEC(亚太国际速递商协会)发表声明,希望中国邮政改革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政事分开,在快递领域引入公平竞争机制。在声明中,CAPEC再次对《邮政法》修改最敏感的部分提出建议,要求邮政企业分业经营、限制邮政专营和建立独立的监管部门。
  事实上,跨国快递公司与中国邮政的摩擦由来已久。多年来,双方就业务定性和拆分问题争执不断,焦点集中在快递与邮政之间存在竞争的业务方面,即邮政业务中的物流和信件专营,特别是信件专营。有业内人士称,四大跨国快递的声明,名义上希望中国邮政改革“政企分开”,实质上是想按照他们的商业目的,重新定义中国的邮政信件专营范围,介入“本不属于他们的经营范围”。
  据业内人士分析,四大国际快递公司通过CAPEC联合发表声明,表明了他们即将在中国开始新一轮“圈地”运动。
  国外物流与快递公司涌入中国市场,预示着中国市场竞争主体的剧烈变化。他们既要与中国邮政争夺国内市场,也要抢夺国际市场,特别是UPS、FedEx、DHL等都已把中国作为重要的亚太市场,目前国际EMS的主要业务量都已落到了他们手中。中国邮政的物流配送体系优势,在国外速递公司直航中国重要城市后,正在逐步丧失,如果任其发展,这种比较优势会变为弱势。
  短短十几年间,国外快递企业已经在中国市场牢牢站稳了脚跟,据统计,光四大国际快递公司就已占据中国国际快递业务80%的市场份额。
  
  邮储剥离,难言利益纠纷
  
  在中国邮政系统中,大部分收入来自邮政储蓄(中国邮储的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央行对储蓄资金支付的巨额转存利息),这也是中国邮政系统的独特景观。而中国邮政储蓄业务,既独立于邮政局的其他业务,又隶属于邮政局,没有独立的核算体系,资金相互占用,远离金融监管。
  据悉,早在1999年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已正式批准成立邮政储蓄银行,然而此后一再难产,究其原因亦在于邮政业普遍服务的特殊地位和相应的财政困境,邮政局对邮政储蓄收入十分倚重。据业内粗略估计,一旦邮储从邮政主业中剥离,整个邮政系统将减少30%的收益,有些基层乡镇甚至高达60%至70%。显然,邮储银行能否独立,关键在于补偿机制的建立。而邮政储蓄迟迟不能独立存在,在于其巨额利息收入背后隐含财政补贴的意味。专家分析,建立补偿机制的前提在于准确测算普遍业务支出,但专营范围一旦不能准确测定,普遍业务支出的测算便没有基础。可见,实施邮政改革的前提在于理清各方利益。
  
  邮政改革,直面冷静思考
  
  由于邮政改革牵涉面广,所以务必要贯彻积极稳妥的方针,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分步实施,配套推进,同时考虑各方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1.中国邮政改革既要强调与国际接轨,又要尊重中国国情,在制订改革方案和措施时,要充分考虑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距悬殊和贫富差距较大的特点。
  2.中国邮政改革还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市场化与公益化的关系;二是核心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关系;三是业务结构调整与专业化经营的关系。
  3.关于专營业务和竞争性业务的划分,必须体现邮政行业固有的非营利性的普遍服务原则和通信安全原则。要注意通信与货运的区别,不能笼统地将两者纳入“快递”的范畴,因而全面开放快递市场。特快专递(EMS)属于邮政通信服务,而不是货运业务,应该坚持信件专营。
  4.邮政专营范围的界定,在初期可以考虑应用“重量+资费”的方案,以避免垄断之嫌。譬如100克的邮件,如果客户愿意付出比邮政更高的邮资,可以允许其他快递公司递送。而在普遍服务补偿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过分强调专营权的范围缩小。
  5.由于补偿机制的建立,涉及到普遍服务的维持、专营权的划分、邮储分离等一系列关键性课题,所以应考虑采用国家财政补贴、设立普遍服务补偿基金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建立补偿机制,以均衡各方利益。
  6.改变邮政储蓄单一的收益方式,逐步实行市场化运作,通过创新业务品种(比如开展城市中间业务、争取邮政国际汇款业务等),提高服务水平,提高赢利能力和市场生存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入世以及物流市场对外资的全面开放,全球知名的物流巨头正以极快的速度向中国市场渗透。在这种物流市场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物流企业不仅要面对本土的入侵者,同时还要走出国门,参与全球范围的竞争。然而,从目前中国物流企业发展状况来看,物流业整体水平还不高,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包括传统的运输和储运等流通企业和新型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规模和实力都比较小,真正实力超群、竞争力强的物流企业迄今为止还为数不多
期刊
在仓库系统的内部,企业一般依赖于一个非自动化的、以纸张文件为基础的系统来记录、追踪进出货物,以人为记忆实施仓库内部的管理。对于整个仓储区而言,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劳动效率的低下和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随着货物数量的增加以及出入库频率的剧增,这种模式会严重影响正常的运行工作效率。同时,由于商品流通的加剧以及配送数量和配送次数的急剧增加,现有的已经建立的计算机仓储管理系统已难以满足仓储管理实时
期刊
食品安全是一个全国人民共同关心的课题,而冷链物流技术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的保障体系。10月17日,中国物流技术协会在风景秀丽的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区召开了食品安全与冷链物流技术应用研讨会,上百名与会代表就食品冷链技术问题进行了研讨。食品制冷技术在世界上是一个有上百年历史的成熟技术,在中国也属通用型成熟技术,但是利用到物流系统的食品保鲜中是近些年才开展起来的,国家也是在“九五”期间才开始立项研究冷
期刊
为促进医药企业业务流程及商业运营模式的变革,实现传统医药商业流通企业转型的战略决策,日前,重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与重庆和平药房连锁公司宣布投资1.88亿元,在重庆火车东站近邻的上桥地区开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最具现代化的和平医药现代物流中央配送中心,面积约3万平方米。  该中央配送中心属重庆惟一国债支持的医药物流技改项目,建成后,药品配送时间可大幅缩短。重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光跃介绍说,例如以
期刊
铁路    欧亚16国共同致力于道路运输发展  欧亚16个国家的交通部长日前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将共同致力于欧亚大陆的道路运输发展与合作。  阿塞拜疆、白俄罗斯、中国、捷克、格鲁吉亚、希腊、伊朗、哈萨克斯坦、蒙古国、巴基斯坦、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土耳其、乌克兰、越南16个国家的交通部部长和部长代表出席了9月27日在北京召开的欧亚交通部长级会议及第三届欧亚道路运输大会。随后,16国的交通部
期刊
公司    FedEx 呈强劲增长趋势  联邦快递母公司近日宣布,截至8月31日第一季的每股收益达1.10美元,相比2004年同期为1.08美元。第一季的业绩计入了一项7 900万美元的一次性非现金开支,与若干运作设施的租约会计调整有关,这主要来自联邦快递。若不计算这项开支,第一季的每股收益可达1.25美元。FedEx Corp.录得第一季综合业绩如下:  1.营业额达77.1亿美元,较去年69.
期刊
物流园区自20世纪60年代在日本出现以来,被许多发达国家重视。德国、英国、荷兰、法国等国都规划并建成了一大批物流园区。这种现象的背后,是经济发展和物流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在起作用。    园区带来的诱惑    物流园区是综合了金融、交通、物流企业于一体的从事大规模物流活动的场所。它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从而带动了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依存性增大,商品和原材料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流动
期刊
虽然离在山东省潍坊市举办第三届全国城市物流园区交流研讨会的时间和地点已经有点遥远了,但秩序井然、座无虚席的会场,以及参会者与专家的互动交流使得会议“被迫”一再延续,许多专家被代表层层“包围”的场面至今还让人意犹未尽。有些同仁现在还向笔者抱怨说那次的论坛没有讲“尽兴”,也没有听“过瘾”。从这些对物流园区的关注程度来看,园区真的又热起来了,也是到了该热的时候了。以下是笔者结合了众多专家学者的一些观点和
期刊
在国内外关于“十一五”规划的报道中,中央统筹区域发展一事,被认为是“六大内容”之一。之所以要提统筹,关键在于区域经济以及有關协调上的乱象越来越多。    自改革开放以来,从贸易加工区、保税区、工业园,到现在的海关保税物流中心A型、B型等名词的出现,甚至出现一些专有的物流港名词等等,这些现象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    然而,是否每个省市都要上马物流园区?这非常值得人们深
期刊
远东铁路局公共关系处宣布,在第一届远东国际经济大会框架内,举办了一次研讨俄罗斯东部交通运输战略的圆桌会议。与会者一致表示俄罗斯远东地区在世界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远东地区不仅是俄罗斯面向亚太地区国家的大门,而且能使远东地区成为欧亚间物流的主要过境服务区。而“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应发挥积極作用,吸引主要的物流,特别是集装箱货物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运输。  “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