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绝大部分历史教师习惯于让学生接受性学习。依照教材讲结论,或按教师的认知水平去理解历史现象、评价历史人物。教师可以结合高中历史选修4的学习,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对袁世凯这样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做出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袁世凯客观评价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80085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比较重要的人物。但现行教材对袁世凯的活动表述有限,对其评价为:“他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代表人物,是他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作为中学历史教师,不能简单地让学生记这些结论,而应该结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用不同史观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一、袁世凯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有功之人
就袁世凯的一生而言,在政治上能积极投身清末的新政,尽管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它顺应了时代潮流,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在他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实行的责任内阁制体现了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原则,对反封建专制具有进步作用。在经济上,袁世凯提出重农、重工、重商“三重”思想, 并将三者并重加以大力倡导和实际发展。为此他扶持像周学熙这样的工业企业家,使民族企业进一步发展来增强国力。所以,袁世凯在中国经济近代化方面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在军事方面,袁世凯对清末巡警制度的创立功不可没,他一手编练的北洋新军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军队。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要看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从袁世凯在晚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诸方面的贡献看,他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有功之人。
二、对袁世凯的主要活动要客观、一分为二去评价
1.关于“袁世凯在戊戌变法中的告密问题”
关于袁世凯在戊戌变法中是否告密的问题似乎不用再去争论。这从中国史学会主编的《戊戌变法》记载,以及美国孔祥吉《蔡金台密扎与袁世凯告密之真相》的考释,就可得出“袁世凯无疑是告密的元凶”这一结论。现在的问题是要去探讨袁氏告密是不是导致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从历史上看,袁世凯曾是康、梁维新活动的支持者和参加者,且袁本人也上书给光绪帝。从这一点上说袁世凯的思想是进步和爱国的。但从其在任山东巡抚时绞杀义和团运动,到最终选择掌握生杀大权的慈禧并为其表忠心,可以看出其思想性格的两面性——随着革命形势发展变化,袁世凯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这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袁世凯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2.关于袁世凱与辛亥革命问题
辛亥革命后的中华民国昙花一现,而袁世凯掌握中华民国权力则成顺理成章之事。当时的形势一方面是政局陷入混乱,孙中山手中无权无枪、无力收拾局面;另一方面国内议和之声高涨,袁世凯有北洋新军做后盾,加之有帝国主义的支持。这就显然不存在孙中山是否让位的问题,当然这与袁世凯两面三刀,在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承诺,诸如“通电拥护共和、拥护《临时约法》、到京就职”等不无关系。
至于袁世凯的垮台,这应该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因为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任何逆历史潮流之思想、行为必将被人民大众所唾弃,更不要说袁氏已经到了可笑可叹的程度——居然做起了皇帝,把中国带入封建皇帝时代,这是中国人民不答应的。加之因为自身利益还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而招致举国声讨,从而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3.关于袁世凯与《二十一条》的关系问题
对于《二十一条》袁世凯不是主动接受的,起初他也进行了抵抗,并寄希望于西方列强对日本加以制约,结果可想而知——人家忙于一战懒得管闲事;而且袁称帝心切,需要日本列强的支持。于是他默认并接受了《二十一条》,这就成为其当政时不可饶恕的一大罪责,被当做“卖国贼”也就不足为奇了。
4.关于袁世凯的帝制自为问题
帝制自为是袁世凯一生中的最大败笔,也是袁世凯评价的关键所在。为实现其皇帝梦,袁世凯可以说是费尽心机、无恶不作。他先后废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暗杀国民党元勋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接受《二十一条》。最为可耻的是他所制定的《大总统选举法》,不仅规定大总统可连选连任,且继承人也得由现任总统推荐,从中可以看出袁氏为了称帝真是不择手段。洪宪帝制对人民来说是一场深重的灾难,袁世凯在一片唾骂声中一命呜呼,也真是咎由自取。
总之,对袁世凯的评价,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要坚持一分为二和时代性的原则:既要对其在推动中国近代化中作出的贡献给予肯定,又要对其逆历史潮流的行为予以批判。
[参考文献]
[1]论袁世凯内阁与清末国家政体近代化[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4).
[2]袁世凯与中国经济近代化——袁氏重农、重工、重商思想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2).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关键词]袁世凯客观评价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80085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比较重要的人物。但现行教材对袁世凯的活动表述有限,对其评价为:“他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代表人物,是他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作为中学历史教师,不能简单地让学生记这些结论,而应该结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用不同史观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一、袁世凯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有功之人
就袁世凯的一生而言,在政治上能积极投身清末的新政,尽管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它顺应了时代潮流,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在他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实行的责任内阁制体现了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原则,对反封建专制具有进步作用。在经济上,袁世凯提出重农、重工、重商“三重”思想, 并将三者并重加以大力倡导和实际发展。为此他扶持像周学熙这样的工业企业家,使民族企业进一步发展来增强国力。所以,袁世凯在中国经济近代化方面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在军事方面,袁世凯对清末巡警制度的创立功不可没,他一手编练的北洋新军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军队。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要看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从袁世凯在晚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诸方面的贡献看,他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有功之人。
二、对袁世凯的主要活动要客观、一分为二去评价
1.关于“袁世凯在戊戌变法中的告密问题”
关于袁世凯在戊戌变法中是否告密的问题似乎不用再去争论。这从中国史学会主编的《戊戌变法》记载,以及美国孔祥吉《蔡金台密扎与袁世凯告密之真相》的考释,就可得出“袁世凯无疑是告密的元凶”这一结论。现在的问题是要去探讨袁氏告密是不是导致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从历史上看,袁世凯曾是康、梁维新活动的支持者和参加者,且袁本人也上书给光绪帝。从这一点上说袁世凯的思想是进步和爱国的。但从其在任山东巡抚时绞杀义和团运动,到最终选择掌握生杀大权的慈禧并为其表忠心,可以看出其思想性格的两面性——随着革命形势发展变化,袁世凯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这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袁世凯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2.关于袁世凱与辛亥革命问题
辛亥革命后的中华民国昙花一现,而袁世凯掌握中华民国权力则成顺理成章之事。当时的形势一方面是政局陷入混乱,孙中山手中无权无枪、无力收拾局面;另一方面国内议和之声高涨,袁世凯有北洋新军做后盾,加之有帝国主义的支持。这就显然不存在孙中山是否让位的问题,当然这与袁世凯两面三刀,在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承诺,诸如“通电拥护共和、拥护《临时约法》、到京就职”等不无关系。
至于袁世凯的垮台,这应该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因为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任何逆历史潮流之思想、行为必将被人民大众所唾弃,更不要说袁氏已经到了可笑可叹的程度——居然做起了皇帝,把中国带入封建皇帝时代,这是中国人民不答应的。加之因为自身利益还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而招致举国声讨,从而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3.关于袁世凯与《二十一条》的关系问题
对于《二十一条》袁世凯不是主动接受的,起初他也进行了抵抗,并寄希望于西方列强对日本加以制约,结果可想而知——人家忙于一战懒得管闲事;而且袁称帝心切,需要日本列强的支持。于是他默认并接受了《二十一条》,这就成为其当政时不可饶恕的一大罪责,被当做“卖国贼”也就不足为奇了。
4.关于袁世凯的帝制自为问题
帝制自为是袁世凯一生中的最大败笔,也是袁世凯评价的关键所在。为实现其皇帝梦,袁世凯可以说是费尽心机、无恶不作。他先后废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暗杀国民党元勋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接受《二十一条》。最为可耻的是他所制定的《大总统选举法》,不仅规定大总统可连选连任,且继承人也得由现任总统推荐,从中可以看出袁氏为了称帝真是不择手段。洪宪帝制对人民来说是一场深重的灾难,袁世凯在一片唾骂声中一命呜呼,也真是咎由自取。
总之,对袁世凯的评价,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要坚持一分为二和时代性的原则:既要对其在推动中国近代化中作出的贡献给予肯定,又要对其逆历史潮流的行为予以批判。
[参考文献]
[1]论袁世凯内阁与清末国家政体近代化[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4).
[2]袁世凯与中国经济近代化——袁氏重农、重工、重商思想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2).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