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移动金融在近年里迅速崛起,银行业也顺应趋势开始抢占市场。科技正在改变个人的金融行为,也在改变未来银行的模式。APP门户与电子钱包业务繁荣发展,智能设备将成为客户随时随地与银行连接的载体。智能设备和大数据双繁荣是未来银行的最优情景。在此情景下银行如何确保行业内领先地位十分引人深思。
关键词:移动金融;电子钱包;智能设备;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当你走进一家连锁服装店,电子指示墙会根据你之前的购物习惯和微博上的愿望清单推荐当季最新商品。你戴上最新的智能眼镜,它将通过脑电波采集为你筛选推荐商品。你使用iPhone8手机扫描裙子上的电子标签,按提示输入密码,就能完成付款。当你走出商店,会立刻收到一条来自商店的短信,通知你搭配裙子的项链的3D打印图样已经发送到你的电子邮箱,供你自行打印使用。
这些情景也许就发生在不远的将来。从脑电波采集到3D打印,这些新技术都已经问世。
未来的生活模式决定着未来银行的模式,融入更多科技元素的生活模式是大势所趋。
一、“APP”—迅速兴起的商业银行新门户
中国互联网中心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末,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其中手机网民达到4.2亿人,超过台式电脑成为上网第一终端。
“信息技术之于银行业,如同空气一样须臾不可或缺,历史上每一次通讯技术的变革,都会带来银行的变革。”银行具有鲜明的“IT属性”。得益于智能手机、3G网络和云计算等业态的发展,移动金融在近两年里迅速崛起。而对于市场反应敏锐的银行业也顺应趋势,纷纷开始在该领域跑马圈地,抢占市场。
目前已有工行、招行、浦发、民生、宁波等50余家银行推出了APP客户端。其中,有的银行还针对不同的手机系统推出了多个版本,以招行为例,就有包括iPhone版、Android版、JAVA版等5个版本。APP俨然成为商业银行新门户。
2013年1月,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招行、工行、建行APP客户端的月度覆盖人数均在千万以上,同时交易量也是增势迅猛。
过去几年,银行APP客户端的重心是在聚集客户和流量上,但未来,银行要解决的是如何将庞大的“流量”转化为银行的收入点。而目前来看,银行APP客户端在降低交易成本和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方面的效果已经显现。
以招行为例,通过手机银行完成一笔交易的成本约为柜台交易成本的十五分之一。以招行2012年手机银行资金变动类交易笔数测算,仅这项业务去年全年就为招行节省了超过1亿元。
银行APP客户端不但可以降低传统渠道的成本,其核心价值还在于增加银行的服务渠道,在提供更便捷服务的同时可以带来新的收益。例如,现在不少银行的APP客户端里都有与第三方商户合作的插件,如商旅服务、话费充值等,因为提供了客户资源和用户访问量,商业银行除了可以收取一部分支付手续费外,还可以从商户那里获得一部分客户渠道拓展费用。
二、“电子钱包(digital wallet)”—星火燎原的商业银行新业务
自一百年前第一张支票面世,以及上世纪五十年代第一张塑料借记卡诞生以来,再也没有什么能够像“电子钱包”一样,让人们期盼另一次支付革命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电子钱包,指的是一种依托网络的在线支付技术,但随着移动通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流行,“电子钱包”已经包含了新的意义——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移动支付技术手段,亦称“移动钱包”。
在美国,关于“电子钱包”业务的最新发展,当属传统信用卡巨头Visa对其新发布的“V.me”进行测试。早在今年上半年,“V.me”系统即以面世,它将客户所有的账户整合在一起,客户每次在进行网络支付时,只需输入姓名和密码,而不是提供个人详细信息和填写卡号等内容,即可完成交易。这种系统的使用,将大大简化了支付流程,并在安全性上提供了保证。
从长远角度来看,随着移动通讯的不断革新,以智能手机为终端的支付业务必将占据电子钱包市场的主流。那些矢志于移动支付技术的公司,也在积极的打造明日帝国。Square就开发了能嵌入智能手机的读卡器,能够让支付流程绕过传统的流程,在手续费方面也比刷卡消费低了很多。目前,Square对其加盟商店仅收取2.75%的手续费。
苹果公司于今年9月份随同IOS6系统一同发布的Passbook终端。也许是苹果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惊喜,评论界对Passbook的期待很高,因为它能够在一个更大的平台里将众多商家的忠诚卡、折扣卡、礼品卡以及银行卡等信息整合在一个apps里,大大解决众多商家各自为政的弊端,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有的评论家就预测,考虑到苹果拥有超过4亿的iTunes账户,Passbook绝对能在支付系统市场上掀起一股热潮,甚至能在多个方面改变支付市场的前景。例如,商家们在观察市场后,或许就在考虑在移动支付市场中到底是采用apps技术,还是近程通讯技术。至少,上规模电子钱包apps的整合业务或许已经开始。
电子钱包业务将给50年未有实质变化的支付方式带来巨大的革新,尤其是随着青年一代的成长,以智能手机为终端的电子钱包业务必将在市场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从而丰富消费者的支付方式,简化消费流程和等待时间。电子钱包业务在国内的前途必会一片广阔,并逐步发展成为另一种主流支付方式。
三、设备与数据的双繁荣
从一个月才“登门”的网点到实时查看的手机银行,从钱包里塞满了的银行卡到一部手机就能轻松刷卡支付。科技正在改变个人的金融行为,也在改变未来银行的模式。在渣打银行首席信息官的iPad上,只需轻轻的几下点击,就能看到渣打银行在中国内地多个支行网点的现场视频。iPad是智能设备,这些视频资料就是大数据,银行通过收集网点视频资料,将其作为银行高层管理一家网点的客流情况和服务情况的数据,经过综合分析,可对网点资源和服务人员进行调配。 对企业银行同样适用。比如最近两年热门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银行通过企业日常的贸易结算情况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给予企业是否适用人民币结算的正确建议,并提供更好的现金管理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智能移动设备将成为全方位的平台,能够运行各种第三方应用程序,并将代替个人电脑,成为新的电子商务渠道。
智能设备和大数据将在未来生活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因而对未来银行的模式至关重要。
智能设备,包括手机、数码相机、手表甚至汽车等,将成为客户随时随地与银行连接的载体;大数据是未经标准化的、通过不同渠道分布及获取的大规模数据库,可以用于分析业务趋势和预测业务模式,推动产品多样性和专用性的发展。
智能设备和大数据两者紧密相连:传递信息的智能设备不断增加,大数据亦不断扩大。如何借助创新科技在未来适应客户的生活模式、满足他们的金融需求,是银行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大数据与智能设备的发展前景未卜,在陈立明看来,未来主要有四种可能情形:“理想派”——大数据与智能设备双繁荣;“保守派”——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稳步提高,但智能设备使用率很低;“保护派”——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稳步提高,但智能设备使用率很低;“怀旧派”——智能设备和大数据未取得突破性发展。
每一种可能的情形对未来银行的影响都不同。对中国市场而言,最有可能发生就是“大数据与智能设备双繁荣”。
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且不存在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重建问题;另一方面,人们对科技的接受度与成熟市场不同,对智能设备的使用和消费习惯出现了“Skip Generation”的现象,即中国很多银行用户从接受网点服务直接跳到网上银行,甚至手机银行,而不像国外银行客户都经历了网点—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转变过程。
智能设备和大数据双繁荣是未来银行的最优情景。全球经济复苏、社交网络的高度使用、智能设备价格下降及适度的数据保密措施等原因,让大数据得到充分利用和分析,以提供个性化、可预测性的增值产品和服务。同时客户拥有精细、创新的智能设备。
在此情景下,简单地复制电子银行功能和堆砌应用产品已经难以为继,银行需采取以下措施以确保行业领先地位:第一,充分利用各种新兴媒介进行品牌营销,打造品牌效应;第二,与未来市场的新成员,如数据整合商、智能设备生产商、大型零售商,电信运营商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第三,提供全方位服务渠道,使客户能随时随地与银行连接。
作者简介:沈 蓓(1984-),女,天津人,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经济学类金融方向。
关键词:移动金融;电子钱包;智能设备;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当你走进一家连锁服装店,电子指示墙会根据你之前的购物习惯和微博上的愿望清单推荐当季最新商品。你戴上最新的智能眼镜,它将通过脑电波采集为你筛选推荐商品。你使用iPhone8手机扫描裙子上的电子标签,按提示输入密码,就能完成付款。当你走出商店,会立刻收到一条来自商店的短信,通知你搭配裙子的项链的3D打印图样已经发送到你的电子邮箱,供你自行打印使用。
这些情景也许就发生在不远的将来。从脑电波采集到3D打印,这些新技术都已经问世。
未来的生活模式决定着未来银行的模式,融入更多科技元素的生活模式是大势所趋。
一、“APP”—迅速兴起的商业银行新门户
中国互联网中心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末,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其中手机网民达到4.2亿人,超过台式电脑成为上网第一终端。
“信息技术之于银行业,如同空气一样须臾不可或缺,历史上每一次通讯技术的变革,都会带来银行的变革。”银行具有鲜明的“IT属性”。得益于智能手机、3G网络和云计算等业态的发展,移动金融在近两年里迅速崛起。而对于市场反应敏锐的银行业也顺应趋势,纷纷开始在该领域跑马圈地,抢占市场。
目前已有工行、招行、浦发、民生、宁波等50余家银行推出了APP客户端。其中,有的银行还针对不同的手机系统推出了多个版本,以招行为例,就有包括iPhone版、Android版、JAVA版等5个版本。APP俨然成为商业银行新门户。
2013年1月,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招行、工行、建行APP客户端的月度覆盖人数均在千万以上,同时交易量也是增势迅猛。
过去几年,银行APP客户端的重心是在聚集客户和流量上,但未来,银行要解决的是如何将庞大的“流量”转化为银行的收入点。而目前来看,银行APP客户端在降低交易成本和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方面的效果已经显现。
以招行为例,通过手机银行完成一笔交易的成本约为柜台交易成本的十五分之一。以招行2012年手机银行资金变动类交易笔数测算,仅这项业务去年全年就为招行节省了超过1亿元。
银行APP客户端不但可以降低传统渠道的成本,其核心价值还在于增加银行的服务渠道,在提供更便捷服务的同时可以带来新的收益。例如,现在不少银行的APP客户端里都有与第三方商户合作的插件,如商旅服务、话费充值等,因为提供了客户资源和用户访问量,商业银行除了可以收取一部分支付手续费外,还可以从商户那里获得一部分客户渠道拓展费用。
二、“电子钱包(digital wallet)”—星火燎原的商业银行新业务
自一百年前第一张支票面世,以及上世纪五十年代第一张塑料借记卡诞生以来,再也没有什么能够像“电子钱包”一样,让人们期盼另一次支付革命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电子钱包,指的是一种依托网络的在线支付技术,但随着移动通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流行,“电子钱包”已经包含了新的意义——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移动支付技术手段,亦称“移动钱包”。
在美国,关于“电子钱包”业务的最新发展,当属传统信用卡巨头Visa对其新发布的“V.me”进行测试。早在今年上半年,“V.me”系统即以面世,它将客户所有的账户整合在一起,客户每次在进行网络支付时,只需输入姓名和密码,而不是提供个人详细信息和填写卡号等内容,即可完成交易。这种系统的使用,将大大简化了支付流程,并在安全性上提供了保证。
从长远角度来看,随着移动通讯的不断革新,以智能手机为终端的支付业务必将占据电子钱包市场的主流。那些矢志于移动支付技术的公司,也在积极的打造明日帝国。Square就开发了能嵌入智能手机的读卡器,能够让支付流程绕过传统的流程,在手续费方面也比刷卡消费低了很多。目前,Square对其加盟商店仅收取2.75%的手续费。
苹果公司于今年9月份随同IOS6系统一同发布的Passbook终端。也许是苹果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惊喜,评论界对Passbook的期待很高,因为它能够在一个更大的平台里将众多商家的忠诚卡、折扣卡、礼品卡以及银行卡等信息整合在一个apps里,大大解决众多商家各自为政的弊端,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有的评论家就预测,考虑到苹果拥有超过4亿的iTunes账户,Passbook绝对能在支付系统市场上掀起一股热潮,甚至能在多个方面改变支付市场的前景。例如,商家们在观察市场后,或许就在考虑在移动支付市场中到底是采用apps技术,还是近程通讯技术。至少,上规模电子钱包apps的整合业务或许已经开始。
电子钱包业务将给50年未有实质变化的支付方式带来巨大的革新,尤其是随着青年一代的成长,以智能手机为终端的电子钱包业务必将在市场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从而丰富消费者的支付方式,简化消费流程和等待时间。电子钱包业务在国内的前途必会一片广阔,并逐步发展成为另一种主流支付方式。
三、设备与数据的双繁荣
从一个月才“登门”的网点到实时查看的手机银行,从钱包里塞满了的银行卡到一部手机就能轻松刷卡支付。科技正在改变个人的金融行为,也在改变未来银行的模式。在渣打银行首席信息官的iPad上,只需轻轻的几下点击,就能看到渣打银行在中国内地多个支行网点的现场视频。iPad是智能设备,这些视频资料就是大数据,银行通过收集网点视频资料,将其作为银行高层管理一家网点的客流情况和服务情况的数据,经过综合分析,可对网点资源和服务人员进行调配。 对企业银行同样适用。比如最近两年热门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银行通过企业日常的贸易结算情况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给予企业是否适用人民币结算的正确建议,并提供更好的现金管理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智能移动设备将成为全方位的平台,能够运行各种第三方应用程序,并将代替个人电脑,成为新的电子商务渠道。
智能设备和大数据将在未来生活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因而对未来银行的模式至关重要。
智能设备,包括手机、数码相机、手表甚至汽车等,将成为客户随时随地与银行连接的载体;大数据是未经标准化的、通过不同渠道分布及获取的大规模数据库,可以用于分析业务趋势和预测业务模式,推动产品多样性和专用性的发展。
智能设备和大数据两者紧密相连:传递信息的智能设备不断增加,大数据亦不断扩大。如何借助创新科技在未来适应客户的生活模式、满足他们的金融需求,是银行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大数据与智能设备的发展前景未卜,在陈立明看来,未来主要有四种可能情形:“理想派”——大数据与智能设备双繁荣;“保守派”——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稳步提高,但智能设备使用率很低;“保护派”——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稳步提高,但智能设备使用率很低;“怀旧派”——智能设备和大数据未取得突破性发展。
每一种可能的情形对未来银行的影响都不同。对中国市场而言,最有可能发生就是“大数据与智能设备双繁荣”。
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且不存在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重建问题;另一方面,人们对科技的接受度与成熟市场不同,对智能设备的使用和消费习惯出现了“Skip Generation”的现象,即中国很多银行用户从接受网点服务直接跳到网上银行,甚至手机银行,而不像国外银行客户都经历了网点—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转变过程。
智能设备和大数据双繁荣是未来银行的最优情景。全球经济复苏、社交网络的高度使用、智能设备价格下降及适度的数据保密措施等原因,让大数据得到充分利用和分析,以提供个性化、可预测性的增值产品和服务。同时客户拥有精细、创新的智能设备。
在此情景下,简单地复制电子银行功能和堆砌应用产品已经难以为继,银行需采取以下措施以确保行业领先地位:第一,充分利用各种新兴媒介进行品牌营销,打造品牌效应;第二,与未来市场的新成员,如数据整合商、智能设备生产商、大型零售商,电信运营商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第三,提供全方位服务渠道,使客户能随时随地与银行连接。
作者简介:沈 蓓(1984-),女,天津人,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经济学类金融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