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小说《鴜鹭湖的忧郁》,整篇弥漫着一种浓浓的忧郁氛围。这种忧郁烘托了环境,映照了人物,使整个作品烙上深深的忧郁“气质”。作者构建作品忧郁氛围运用了多种方法、多重意象,包括“忧郁的月亮”“忧郁的雾气”“忧郁的人们”,他们的忧郁共同构建了鴜鹭湖的忧郁,让读者深深地沉浸在鴜鹭湖的忧郁之中。
关键词: 小说《鴜鹭湖的忧郁》 忧郁 月亮 雾气 人们
“九一八”后的东北平原,沉浸在战争前的死寂中。这片曾养育千百代人的黑土地,也在死寂中等待着,等待着那不可知的未来。而她的子民们同她一样在等待中度过艰难的每一天,他们没有憧憬、没有希望,有的只是那浓浓的忧郁。这浓浓的忧郁同时弥漫了整个的天空和大地。端木蕻良的小说《鴜鹭湖的忧郁》正是给我们展现了这样的一幅画卷,让我们看来有些悲壮,有些凄凉,更有些忧郁。
一、忧郁的月亮
小说开篇便描写了这样一轮忧郁的月亮:“一轮红橙橙的月亮,像哭肿了眼睛似的,升到光辉的铜色的雾里。”这便为以后故事的展开定下了一个忧郁的基调。张爱玲曾把月亮比作一滴眼泪,但这里作者把月亮比作“哭肿了的眼睛”,更传神地表达出了忧郁的神态。月亮的忧郁是感性的,是富有感染力,它感染了周围的雾气,使雾气也平添了几分忧郁。当这些忧郁的雾气笼罩在鴜鹭湖面上时,这忧郁的鴜鹭湖便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描写景物的功力之深厚。在文本中景物描写占有很大的比重,这对小说气氛的营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说发生的背景是一个月夜,因此,不可避免地对月亮进行了多次细致和精彩的描述。文本中的月亮作为一个意象的存在,见证了这片大地上所发生的一切,并多次出现,以不同的风貌出现。除了刚开始的那段描写外,在两个主人公出场后,“只是月亮已经升起来了,一切的物象都清晰的渐渐的渐渐的化作灰尘和把握不迭的虚无。暗影在每个物什的空隙偷藏着,凝视着人。那棵夜神样的大紫杨,披下来的黑影,比树身的体积似乎大了一倍,窒息的铺在水面上。一块出水尖石,在巨荫里苍霉的发白。全湖面浸淫着一道无端的绝望的悲感”。月亮出现了,月光下的景物仿佛有了生命,而这种生命是阴沉的、颓废的、绝望的,它感染着周围的一切,包括天地、空气和人,为小说增添了浓重的感情色彩。文本的结尾处,月亮已经西沉了,作者这样写道:“月还是红憧憧的,可是已经透着萎靡的苍白。”这时的月亮像小说中玛瑙的心情一样,低沉中透着无奈和苍凉。
月亮的存在感染了作品的气氛,同时它的存在和移动也暗示了时间的流动。从故事开始的月亮“升到光辉的铜色的雾里”,到“这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一切的物象都清晰的渐渐的化作灰尘和把握不迭的虚无”,再到“月亮像一个炙热的火球,微微的动荡在西边的天幕上”,直到“月亮已经西沉了,白茫茫的大雾带着刺鼻的涩臭……”,最后,“月还是红憧憧的,可是已经透着萎靡的苍白”。由作者一系列的月亮描写,我们不难看出,月亮提示着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从另一角度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展开。
二、忧郁的雾气
月亮是忧郁的,月光下的空气也是忧郁的。在小说中作者选取了最具忧郁“气质”的“雾”,作品从始至终一直“雾气未散”,让整个故事弥漫着一层忧郁的雾气。故事一开始,作者便写到了笼罩在鴜鹭湖上的“雾”,“热郁的闪着赤光,仿佛是透明的尘土”。这“雾”是不同寻常的,它与“像哭肿了的眼睛似的”月亮相呼应,合力营造了一个忧郁的围氛。来宝和玛瑙在困顿中的谈话要结束了,也许是他们的话题太沉重,也许是他们太疲惫,在这里有这样一段关于雾的描写:“雾现在已经封合了,另有一道白色的扰混的奶气似的雾露还一卷一卷的卷起来,绕着前边的芦苇,湿冷腻滞的水面团成了几乎看不见的水玻璃球。然后又兀自摊成一层粘雾,泛着白气,渐渐的,又与上层的黄雾同化在一起。透着月光,闪着一廓茫无涯际的空洞洞的光。”这是怎样的一幅雾景啊,它像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这不正影射了两人彼时彼地的心情吗?夜更深了,两人睡着了,此时的“雾更浓了,对面已经看不清人了”。这为“偷青”提供了一个客观条件,当他们俩去捉人时,玛瑙是很矛盾的,此时他眼前的雾“像一块郁结的血饼样的向自己掷来,不由的心头一阵冷悸……”,这时的雾不再绵软,不可触摸,它变成了一种观之有形、触之有感的实体,它足以将人打倒。玛瑙眼中的雾是变幻的,当他与“偷青”的小女孩进行了简短的对话后,“玛瑙向四外无告地望了一眼,月亮已经西沉了,白茫茫的大雾带着刺鼻的涩臭,慢慢的摊成棉毡,为着破晓的冷气的漫延,开始凝结起来”。玛瑙由小女孩的处境想到了自己的处境,他怎能不悲凉呢。同时他又试图找到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他努力地找,但找不到,无奈的他,思绪也开始像雾一样凝结起来。当玛瑙再次被小女孩的话语所震撼后,他的“心头像铅块一样沉重”,他眼前出现了“雾的浪潮,一片闷都都的窒人死命的毒气似的,在凄惨的大地上浮着,包育着浊热,恶瘴,动荡不停。上面已经稀薄,显出无比的旷敞,空无所有”。这雾的浪潮中,透着一种凄惨与绝望,同时也有绝望至极后的松弛。
三、忧郁的人们
忧郁的月亮、忧郁的雾气所带来的是自然的忧郁,而比自然更具感性的是人的忧郁。来宝和玛瑙的忧郁更多地体现在他们的对话中。他们的忧郁来自于他们的家庭,特别是玛瑙,自己还小,父亲又多病,兵荒马乱中连肚子也填不饱。十六岁的他过早地懂得了生活,在他清纯的心灵上笼上了一层浓浓的忧郁。他要为家庭分担负担,他说:“可是怎么办呢,爹老了,去年讨了三副力母丸也不见好……我要讲年造一年赚一百呢就活变开了。”同时他妈对他也十分期待,期待他能早日撑起起这个家,不再拿“半拉子钱”,但是他真的能担负起如此重担吗?来宝是这样说的:“你得讲得出去呢,不用说你,就我咱,这年头儿没有人要,谁家敢说出一百块钱要人,到上秋粮食打出一百块钱了吗?……何况你又瘦瘦的……”来宝毕竟大了几岁,他看得要准一些,但即使是他也不能找到个中深层的原因,只能归结为“何况你又瘦瘦的……”玛瑙不想立刻打破自己朦胧的梦想,于是便说:“我勤俭点呵,多出点活呵。”这就更显幼稚了。更让人心酸的事情是,自己在大豆田里“护青”,而爹又趁着浓雾去“偷青”,这是怎样的无奈,更为尴尬的是又被带了个正着。玛瑙对爹愤恨吗?他感到羞耻吗?不,绝不是这样的,在他心中爹绝不是一个贼,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农民,一个负载家庭重任的英雄。爹这样做是迫于生活,没有办法。此时的心情更多的是内疚和同情,可同情也需要资本,他没有。他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所以原本忧郁的他只能是更加忧郁。
如果说玛瑙的忧郁大多来自家庭的窘境,同时大豆田里发生的两次“偷青”,也加深了玛瑙的忧郁,通过与小女孩的对话,他知道小女孩的家境同自己的也没有什么差别,父亲早亡,爷爷病重,只有妈妈在维持着这个灾难深重的家。一个女人家在那样的年头,死了丈夫,上有老下有小,那种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再艰难也要过下去,所以她不得不选择了“偷青”。玛瑙看见了小女孩无异于看见了自己,他可怜她、同情她,当小女孩说:“求求你,你不要向我说话了……”“我割的太少了,……我妈就要来了,……该打我了……”玛瑙忧郁的心甚至有些绝望,“心头像铅块一样的沉重”。小女孩的恐怖让他震惊。虽说忧郁的玛瑙此时十分无奈,那么当他再次听到小女孩神经质的辩诉:“我割的不多呀,我割的不多呀,我……再让我割一点吧……我妈就要来了呵!……”这时他不再仅仅是忧郁的玛瑙了,而是愤怒的玛瑙了,他摆脱了忧郁,超越了忧郁,于是“玛瑙一声不响地从她手里将镰刀莽撞地夺下来,替她割着。……”。小说最后一句也许就是玛瑙的最好写照,“远远的鸡声愤怒的叫着,天就要破晓了”。
来宝相对玛瑙来说,他要洒脱一些,但在他身上我们就看不到忧郁吗?不,他的忧郁埋藏得要深些,他忧郁的事情也许不是仅限于家庭,同时在他的忧郁中又有一丝希望存在。“我忘記告诉了你,就要好了呢,听说小×到×京合作去了,就要出兵了……”,由此看出,来宝对出兵是寄托着希望的,他预测出兵的结果应该是“地还是归地主的,可是粮食值钱了,人有人要了呵!”他的希望仅此而已,因为被生活所困的他太容易满足了。来宝固然在本文中是“护青”者,但他对“偷青”者还是同情的,因为他知道他们的生活状态,他们和他一样的贫穷和无助。当他错打了玛瑙的爹爹后,他的心里感到内疚,只是抱起膝头坐在那里发呆,他的忧郁深深埋藏在心里。
在本文中,小女孩显现出的不是忧郁而是恐惧,因为在她这样的年龄根本不知道忧郁,幼小的心灵只知恐惧的滋味。她不会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半夜出来干活,她不会知道母亲为什么要这么操劳,她更不会知道自己不幸的根源是什么,她只知道弥漫在夜色中恐怖。也许等她再大些,才会明白那曾经发生过的一切,那该是多么的让她心痛与忧郁。
在小说中一直有一个人物未出场,她的话好像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却又那么的清晰。这个人便是小女孩的妈妈,一个普通的东北妇女。提到她不由地会让人想起路翎的小说《饥饿的韩素娥》,以及莫泊桑的小说《羊脂球》,其中的女主人公与其是多么的相似。她是不幸的,在文中她的话语是轻佻的,但在这轻佻的背后,又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和忧郁。她忧郁得麻木了,她知道生活不相信忧郁,忧郁对于她艰难的生活只能是雪上加霜,可是她又能怎样呢?她的做法不关系道德,甚至有些凄凉、悲壮。这只能说是忧郁的另一种体现、另一种境界。
忧郁的月亮,忧郁的雾气,忧郁的人们,这一切都深化了鴜鹭湖的忧郁。这篇以作者故乡的地名为题,写发生在大豆田里东北农民相互同情相互帮助的故事,正验证了一九三六年七月作者给鲁迅先生信中说的两句话:“东北农民不是‘九一八’以后才变得顽强的,是‘九一八’之后才得到指示的。”
关键词: 小说《鴜鹭湖的忧郁》 忧郁 月亮 雾气 人们
“九一八”后的东北平原,沉浸在战争前的死寂中。这片曾养育千百代人的黑土地,也在死寂中等待着,等待着那不可知的未来。而她的子民们同她一样在等待中度过艰难的每一天,他们没有憧憬、没有希望,有的只是那浓浓的忧郁。这浓浓的忧郁同时弥漫了整个的天空和大地。端木蕻良的小说《鴜鹭湖的忧郁》正是给我们展现了这样的一幅画卷,让我们看来有些悲壮,有些凄凉,更有些忧郁。
一、忧郁的月亮
小说开篇便描写了这样一轮忧郁的月亮:“一轮红橙橙的月亮,像哭肿了眼睛似的,升到光辉的铜色的雾里。”这便为以后故事的展开定下了一个忧郁的基调。张爱玲曾把月亮比作一滴眼泪,但这里作者把月亮比作“哭肿了的眼睛”,更传神地表达出了忧郁的神态。月亮的忧郁是感性的,是富有感染力,它感染了周围的雾气,使雾气也平添了几分忧郁。当这些忧郁的雾气笼罩在鴜鹭湖面上时,这忧郁的鴜鹭湖便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描写景物的功力之深厚。在文本中景物描写占有很大的比重,这对小说气氛的营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说发生的背景是一个月夜,因此,不可避免地对月亮进行了多次细致和精彩的描述。文本中的月亮作为一个意象的存在,见证了这片大地上所发生的一切,并多次出现,以不同的风貌出现。除了刚开始的那段描写外,在两个主人公出场后,“只是月亮已经升起来了,一切的物象都清晰的渐渐的渐渐的化作灰尘和把握不迭的虚无。暗影在每个物什的空隙偷藏着,凝视着人。那棵夜神样的大紫杨,披下来的黑影,比树身的体积似乎大了一倍,窒息的铺在水面上。一块出水尖石,在巨荫里苍霉的发白。全湖面浸淫着一道无端的绝望的悲感”。月亮出现了,月光下的景物仿佛有了生命,而这种生命是阴沉的、颓废的、绝望的,它感染着周围的一切,包括天地、空气和人,为小说增添了浓重的感情色彩。文本的结尾处,月亮已经西沉了,作者这样写道:“月还是红憧憧的,可是已经透着萎靡的苍白。”这时的月亮像小说中玛瑙的心情一样,低沉中透着无奈和苍凉。
月亮的存在感染了作品的气氛,同时它的存在和移动也暗示了时间的流动。从故事开始的月亮“升到光辉的铜色的雾里”,到“这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一切的物象都清晰的渐渐的化作灰尘和把握不迭的虚无”,再到“月亮像一个炙热的火球,微微的动荡在西边的天幕上”,直到“月亮已经西沉了,白茫茫的大雾带着刺鼻的涩臭……”,最后,“月还是红憧憧的,可是已经透着萎靡的苍白”。由作者一系列的月亮描写,我们不难看出,月亮提示着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从另一角度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展开。
二、忧郁的雾气
月亮是忧郁的,月光下的空气也是忧郁的。在小说中作者选取了最具忧郁“气质”的“雾”,作品从始至终一直“雾气未散”,让整个故事弥漫着一层忧郁的雾气。故事一开始,作者便写到了笼罩在鴜鹭湖上的“雾”,“热郁的闪着赤光,仿佛是透明的尘土”。这“雾”是不同寻常的,它与“像哭肿了的眼睛似的”月亮相呼应,合力营造了一个忧郁的围氛。来宝和玛瑙在困顿中的谈话要结束了,也许是他们的话题太沉重,也许是他们太疲惫,在这里有这样一段关于雾的描写:“雾现在已经封合了,另有一道白色的扰混的奶气似的雾露还一卷一卷的卷起来,绕着前边的芦苇,湿冷腻滞的水面团成了几乎看不见的水玻璃球。然后又兀自摊成一层粘雾,泛着白气,渐渐的,又与上层的黄雾同化在一起。透着月光,闪着一廓茫无涯际的空洞洞的光。”这是怎样的一幅雾景啊,它像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这不正影射了两人彼时彼地的心情吗?夜更深了,两人睡着了,此时的“雾更浓了,对面已经看不清人了”。这为“偷青”提供了一个客观条件,当他们俩去捉人时,玛瑙是很矛盾的,此时他眼前的雾“像一块郁结的血饼样的向自己掷来,不由的心头一阵冷悸……”,这时的雾不再绵软,不可触摸,它变成了一种观之有形、触之有感的实体,它足以将人打倒。玛瑙眼中的雾是变幻的,当他与“偷青”的小女孩进行了简短的对话后,“玛瑙向四外无告地望了一眼,月亮已经西沉了,白茫茫的大雾带着刺鼻的涩臭,慢慢的摊成棉毡,为着破晓的冷气的漫延,开始凝结起来”。玛瑙由小女孩的处境想到了自己的处境,他怎能不悲凉呢。同时他又试图找到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他努力地找,但找不到,无奈的他,思绪也开始像雾一样凝结起来。当玛瑙再次被小女孩的话语所震撼后,他的“心头像铅块一样沉重”,他眼前出现了“雾的浪潮,一片闷都都的窒人死命的毒气似的,在凄惨的大地上浮着,包育着浊热,恶瘴,动荡不停。上面已经稀薄,显出无比的旷敞,空无所有”。这雾的浪潮中,透着一种凄惨与绝望,同时也有绝望至极后的松弛。
三、忧郁的人们
忧郁的月亮、忧郁的雾气所带来的是自然的忧郁,而比自然更具感性的是人的忧郁。来宝和玛瑙的忧郁更多地体现在他们的对话中。他们的忧郁来自于他们的家庭,特别是玛瑙,自己还小,父亲又多病,兵荒马乱中连肚子也填不饱。十六岁的他过早地懂得了生活,在他清纯的心灵上笼上了一层浓浓的忧郁。他要为家庭分担负担,他说:“可是怎么办呢,爹老了,去年讨了三副力母丸也不见好……我要讲年造一年赚一百呢就活变开了。”同时他妈对他也十分期待,期待他能早日撑起起这个家,不再拿“半拉子钱”,但是他真的能担负起如此重担吗?来宝是这样说的:“你得讲得出去呢,不用说你,就我咱,这年头儿没有人要,谁家敢说出一百块钱要人,到上秋粮食打出一百块钱了吗?……何况你又瘦瘦的……”来宝毕竟大了几岁,他看得要准一些,但即使是他也不能找到个中深层的原因,只能归结为“何况你又瘦瘦的……”玛瑙不想立刻打破自己朦胧的梦想,于是便说:“我勤俭点呵,多出点活呵。”这就更显幼稚了。更让人心酸的事情是,自己在大豆田里“护青”,而爹又趁着浓雾去“偷青”,这是怎样的无奈,更为尴尬的是又被带了个正着。玛瑙对爹愤恨吗?他感到羞耻吗?不,绝不是这样的,在他心中爹绝不是一个贼,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农民,一个负载家庭重任的英雄。爹这样做是迫于生活,没有办法。此时的心情更多的是内疚和同情,可同情也需要资本,他没有。他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所以原本忧郁的他只能是更加忧郁。
如果说玛瑙的忧郁大多来自家庭的窘境,同时大豆田里发生的两次“偷青”,也加深了玛瑙的忧郁,通过与小女孩的对话,他知道小女孩的家境同自己的也没有什么差别,父亲早亡,爷爷病重,只有妈妈在维持着这个灾难深重的家。一个女人家在那样的年头,死了丈夫,上有老下有小,那种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再艰难也要过下去,所以她不得不选择了“偷青”。玛瑙看见了小女孩无异于看见了自己,他可怜她、同情她,当小女孩说:“求求你,你不要向我说话了……”“我割的太少了,……我妈就要来了,……该打我了……”玛瑙忧郁的心甚至有些绝望,“心头像铅块一样的沉重”。小女孩的恐怖让他震惊。虽说忧郁的玛瑙此时十分无奈,那么当他再次听到小女孩神经质的辩诉:“我割的不多呀,我割的不多呀,我……再让我割一点吧……我妈就要来了呵!……”这时他不再仅仅是忧郁的玛瑙了,而是愤怒的玛瑙了,他摆脱了忧郁,超越了忧郁,于是“玛瑙一声不响地从她手里将镰刀莽撞地夺下来,替她割着。……”。小说最后一句也许就是玛瑙的最好写照,“远远的鸡声愤怒的叫着,天就要破晓了”。
来宝相对玛瑙来说,他要洒脱一些,但在他身上我们就看不到忧郁吗?不,他的忧郁埋藏得要深些,他忧郁的事情也许不是仅限于家庭,同时在他的忧郁中又有一丝希望存在。“我忘記告诉了你,就要好了呢,听说小×到×京合作去了,就要出兵了……”,由此看出,来宝对出兵是寄托着希望的,他预测出兵的结果应该是“地还是归地主的,可是粮食值钱了,人有人要了呵!”他的希望仅此而已,因为被生活所困的他太容易满足了。来宝固然在本文中是“护青”者,但他对“偷青”者还是同情的,因为他知道他们的生活状态,他们和他一样的贫穷和无助。当他错打了玛瑙的爹爹后,他的心里感到内疚,只是抱起膝头坐在那里发呆,他的忧郁深深埋藏在心里。
在本文中,小女孩显现出的不是忧郁而是恐惧,因为在她这样的年龄根本不知道忧郁,幼小的心灵只知恐惧的滋味。她不会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半夜出来干活,她不会知道母亲为什么要这么操劳,她更不会知道自己不幸的根源是什么,她只知道弥漫在夜色中恐怖。也许等她再大些,才会明白那曾经发生过的一切,那该是多么的让她心痛与忧郁。
在小说中一直有一个人物未出场,她的话好像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却又那么的清晰。这个人便是小女孩的妈妈,一个普通的东北妇女。提到她不由地会让人想起路翎的小说《饥饿的韩素娥》,以及莫泊桑的小说《羊脂球》,其中的女主人公与其是多么的相似。她是不幸的,在文中她的话语是轻佻的,但在这轻佻的背后,又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和忧郁。她忧郁得麻木了,她知道生活不相信忧郁,忧郁对于她艰难的生活只能是雪上加霜,可是她又能怎样呢?她的做法不关系道德,甚至有些凄凉、悲壮。这只能说是忧郁的另一种体现、另一种境界。
忧郁的月亮,忧郁的雾气,忧郁的人们,这一切都深化了鴜鹭湖的忧郁。这篇以作者故乡的地名为题,写发生在大豆田里东北农民相互同情相互帮助的故事,正验证了一九三六年七月作者给鲁迅先生信中说的两句话:“东北农民不是‘九一八’以后才变得顽强的,是‘九一八’之后才得到指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