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的鴜鹭湖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px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小说《鴜鹭湖的忧郁》,整篇弥漫着一种浓浓的忧郁氛围。这种忧郁烘托了环境,映照了人物,使整个作品烙上深深的忧郁“气质”。作者构建作品忧郁氛围运用了多种方法、多重意象,包括“忧郁的月亮”“忧郁的雾气”“忧郁的人们”,他们的忧郁共同构建了鴜鹭湖的忧郁,让读者深深地沉浸在鴜鹭湖的忧郁之中。
  关键词: 小说《鴜鹭湖的忧郁》 忧郁 月亮 雾气 人们
  
  “九一八”后的东北平原,沉浸在战争前的死寂中。这片曾养育千百代人的黑土地,也在死寂中等待着,等待着那不可知的未来。而她的子民们同她一样在等待中度过艰难的每一天,他们没有憧憬、没有希望,有的只是那浓浓的忧郁。这浓浓的忧郁同时弥漫了整个的天空和大地。端木蕻良的小说《鴜鹭湖的忧郁》正是给我们展现了这样的一幅画卷,让我们看来有些悲壮,有些凄凉,更有些忧郁。
  一、忧郁的月亮
  小说开篇便描写了这样一轮忧郁的月亮:“一轮红橙橙的月亮,像哭肿了眼睛似的,升到光辉的铜色的雾里。”这便为以后故事的展开定下了一个忧郁的基调。张爱玲曾把月亮比作一滴眼泪,但这里作者把月亮比作“哭肿了的眼睛”,更传神地表达出了忧郁的神态。月亮的忧郁是感性的,是富有感染力,它感染了周围的雾气,使雾气也平添了几分忧郁。当这些忧郁的雾气笼罩在鴜鹭湖面上时,这忧郁的鴜鹭湖便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描写景物的功力之深厚。在文本中景物描写占有很大的比重,这对小说气氛的营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说发生的背景是一个月夜,因此,不可避免地对月亮进行了多次细致和精彩的描述。文本中的月亮作为一个意象的存在,见证了这片大地上所发生的一切,并多次出现,以不同的风貌出现。除了刚开始的那段描写外,在两个主人公出场后,“只是月亮已经升起来了,一切的物象都清晰的渐渐的渐渐的化作灰尘和把握不迭的虚无。暗影在每个物什的空隙偷藏着,凝视着人。那棵夜神样的大紫杨,披下来的黑影,比树身的体积似乎大了一倍,窒息的铺在水面上。一块出水尖石,在巨荫里苍霉的发白。全湖面浸淫着一道无端的绝望的悲感”。月亮出现了,月光下的景物仿佛有了生命,而这种生命是阴沉的、颓废的、绝望的,它感染着周围的一切,包括天地、空气和人,为小说增添了浓重的感情色彩。文本的结尾处,月亮已经西沉了,作者这样写道:“月还是红憧憧的,可是已经透着萎靡的苍白。”这时的月亮像小说中玛瑙的心情一样,低沉中透着无奈和苍凉。
  月亮的存在感染了作品的气氛,同时它的存在和移动也暗示了时间的流动。从故事开始的月亮“升到光辉的铜色的雾里”,到“这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一切的物象都清晰的渐渐的化作灰尘和把握不迭的虚无”,再到“月亮像一个炙热的火球,微微的动荡在西边的天幕上”,直到“月亮已经西沉了,白茫茫的大雾带着刺鼻的涩臭……”,最后,“月还是红憧憧的,可是已经透着萎靡的苍白”。由作者一系列的月亮描写,我们不难看出,月亮提示着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从另一角度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展开。
  二、忧郁的雾气
  月亮是忧郁的,月光下的空气也是忧郁的。在小说中作者选取了最具忧郁“气质”的“雾”,作品从始至终一直“雾气未散”,让整个故事弥漫着一层忧郁的雾气。故事一开始,作者便写到了笼罩在鴜鹭湖上的“雾”,“热郁的闪着赤光,仿佛是透明的尘土”。这“雾”是不同寻常的,它与“像哭肿了的眼睛似的”月亮相呼应,合力营造了一个忧郁的围氛。来宝和玛瑙在困顿中的谈话要结束了,也许是他们的话题太沉重,也许是他们太疲惫,在这里有这样一段关于雾的描写:“雾现在已经封合了,另有一道白色的扰混的奶气似的雾露还一卷一卷的卷起来,绕着前边的芦苇,湿冷腻滞的水面团成了几乎看不见的水玻璃球。然后又兀自摊成一层粘雾,泛着白气,渐渐的,又与上层的黄雾同化在一起。透着月光,闪着一廓茫无涯际的空洞洞的光。”这是怎样的一幅雾景啊,它像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这不正影射了两人彼时彼地的心情吗?夜更深了,两人睡着了,此时的“雾更浓了,对面已经看不清人了”。这为“偷青”提供了一个客观条件,当他们俩去捉人时,玛瑙是很矛盾的,此时他眼前的雾“像一块郁结的血饼样的向自己掷来,不由的心头一阵冷悸……”,这时的雾不再绵软,不可触摸,它变成了一种观之有形、触之有感的实体,它足以将人打倒。玛瑙眼中的雾是变幻的,当他与“偷青”的小女孩进行了简短的对话后,“玛瑙向四外无告地望了一眼,月亮已经西沉了,白茫茫的大雾带着刺鼻的涩臭,慢慢的摊成棉毡,为着破晓的冷气的漫延,开始凝结起来”。玛瑙由小女孩的处境想到了自己的处境,他怎能不悲凉呢。同时他又试图找到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他努力地找,但找不到,无奈的他,思绪也开始像雾一样凝结起来。当玛瑙再次被小女孩的话语所震撼后,他的“心头像铅块一样沉重”,他眼前出现了“雾的浪潮,一片闷都都的窒人死命的毒气似的,在凄惨的大地上浮着,包育着浊热,恶瘴,动荡不停。上面已经稀薄,显出无比的旷敞,空无所有”。这雾的浪潮中,透着一种凄惨与绝望,同时也有绝望至极后的松弛。
  三、忧郁的人们
  忧郁的月亮、忧郁的雾气所带来的是自然的忧郁,而比自然更具感性的是人的忧郁。来宝和玛瑙的忧郁更多地体现在他们的对话中。他们的忧郁来自于他们的家庭,特别是玛瑙,自己还小,父亲又多病,兵荒马乱中连肚子也填不饱。十六岁的他过早地懂得了生活,在他清纯的心灵上笼上了一层浓浓的忧郁。他要为家庭分担负担,他说:“可是怎么办呢,爹老了,去年讨了三副力母丸也不见好……我要讲年造一年赚一百呢就活变开了。”同时他妈对他也十分期待,期待他能早日撑起起这个家,不再拿“半拉子钱”,但是他真的能担负起如此重担吗?来宝是这样说的:“你得讲得出去呢,不用说你,就我咱,这年头儿没有人要,谁家敢说出一百块钱要人,到上秋粮食打出一百块钱了吗?……何况你又瘦瘦的……”来宝毕竟大了几岁,他看得要准一些,但即使是他也不能找到个中深层的原因,只能归结为“何况你又瘦瘦的……”玛瑙不想立刻打破自己朦胧的梦想,于是便说:“我勤俭点呵,多出点活呵。”这就更显幼稚了。更让人心酸的事情是,自己在大豆田里“护青”,而爹又趁着浓雾去“偷青”,这是怎样的无奈,更为尴尬的是又被带了个正着。玛瑙对爹愤恨吗?他感到羞耻吗?不,绝不是这样的,在他心中爹绝不是一个贼,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农民,一个负载家庭重任的英雄。爹这样做是迫于生活,没有办法。此时的心情更多的是内疚和同情,可同情也需要资本,他没有。他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所以原本忧郁的他只能是更加忧郁。
  如果说玛瑙的忧郁大多来自家庭的窘境,同时大豆田里发生的两次“偷青”,也加深了玛瑙的忧郁,通过与小女孩的对话,他知道小女孩的家境同自己的也没有什么差别,父亲早亡,爷爷病重,只有妈妈在维持着这个灾难深重的家。一个女人家在那样的年头,死了丈夫,上有老下有小,那种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再艰难也要过下去,所以她不得不选择了“偷青”。玛瑙看见了小女孩无异于看见了自己,他可怜她、同情她,当小女孩说:“求求你,你不要向我说话了……”“我割的太少了,……我妈就要来了,……该打我了……”玛瑙忧郁的心甚至有些绝望,“心头像铅块一样的沉重”。小女孩的恐怖让他震惊。虽说忧郁的玛瑙此时十分无奈,那么当他再次听到小女孩神经质的辩诉:“我割的不多呀,我割的不多呀,我……再让我割一点吧……我妈就要来了呵!……”这时他不再仅仅是忧郁的玛瑙了,而是愤怒的玛瑙了,他摆脱了忧郁,超越了忧郁,于是“玛瑙一声不响地从她手里将镰刀莽撞地夺下来,替她割着。……”。小说最后一句也许就是玛瑙的最好写照,“远远的鸡声愤怒的叫着,天就要破晓了”。
  来宝相对玛瑙来说,他要洒脱一些,但在他身上我们就看不到忧郁吗?不,他的忧郁埋藏得要深些,他忧郁的事情也许不是仅限于家庭,同时在他的忧郁中又有一丝希望存在。“我忘記告诉了你,就要好了呢,听说小×到×京合作去了,就要出兵了……”,由此看出,来宝对出兵是寄托着希望的,他预测出兵的结果应该是“地还是归地主的,可是粮食值钱了,人有人要了呵!”他的希望仅此而已,因为被生活所困的他太容易满足了。来宝固然在本文中是“护青”者,但他对“偷青”者还是同情的,因为他知道他们的生活状态,他们和他一样的贫穷和无助。当他错打了玛瑙的爹爹后,他的心里感到内疚,只是抱起膝头坐在那里发呆,他的忧郁深深埋藏在心里。
  在本文中,小女孩显现出的不是忧郁而是恐惧,因为在她这样的年龄根本不知道忧郁,幼小的心灵只知恐惧的滋味。她不会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半夜出来干活,她不会知道母亲为什么要这么操劳,她更不会知道自己不幸的根源是什么,她只知道弥漫在夜色中恐怖。也许等她再大些,才会明白那曾经发生过的一切,那该是多么的让她心痛与忧郁。
  在小说中一直有一个人物未出场,她的话好像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却又那么的清晰。这个人便是小女孩的妈妈,一个普通的东北妇女。提到她不由地会让人想起路翎的小说《饥饿的韩素娥》,以及莫泊桑的小说《羊脂球》,其中的女主人公与其是多么的相似。她是不幸的,在文中她的话语是轻佻的,但在这轻佻的背后,又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和忧郁。她忧郁得麻木了,她知道生活不相信忧郁,忧郁对于她艰难的生活只能是雪上加霜,可是她又能怎样呢?她的做法不关系道德,甚至有些凄凉、悲壮。这只能说是忧郁的另一种体现、另一种境界。
  忧郁的月亮,忧郁的雾气,忧郁的人们,这一切都深化了鴜鹭湖的忧郁。这篇以作者故乡的地名为题,写发生在大豆田里东北农民相互同情相互帮助的故事,正验证了一九三六年七月作者给鲁迅先生信中说的两句话:“东北农民不是‘九一八’以后才变得顽强的,是‘九一八’之后才得到指示的。”
其他文献
摘 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但是当前的“两课”教学却面临着“学生不欢迎,教师很茫然”的困境,作者分析了当前高校政治课不受欢迎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课 不受欢迎 提高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任,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国家和教育部门
摘 要: 一般而言,死亡是一件既可怕又神圣的事情。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止,一切的结束。人一旦作古,便与尘世再无牵连。然而,从文学视角看,死亡常常被作家用来表达意味深长的隐含意义。本文以艾略特的名篇《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为例,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读和探讨死亡与救赎,特别是女性自我救赎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死亡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 自我救赎  在世人眼中,死亡似乎是一件既可怕又神圣的事情。死亡意味
摘 要: 本文文章分析了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如何加强农村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作出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 德育教育 现状 工作方法和途径    一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日益拉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特别是青壮年都进城务工,将孩子留给祖父母、外祖父母代为照管,久而久之,隔代教育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隔代亲的教育造成了长辈对孩子的溺爱、宠爱,从而致
摘 要: 大学生是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蕴含着巨大的创造热情和创业潜能。高校开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了南通市F大学的学生对创业现状的描述和评价,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开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现状 促进对策 
摘 要: 《杜子春》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根据中国唐代传奇《太平广记·杜子春》改写而成的童话。异时空下的两部作品,虽然主人公相同、故事情节相似,但立意相去甚远。原作的故事承袭自佛教,以修仙炼道为主题,而芥川更深化了杜子春内心世界的探索,肯定了人性中爱之伟大。  关键词: 《太平广记·杜子春》 唐代传奇 芥川龙之介 人性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是日本大正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在日本文坛
摘 要: 课堂教学艺术是旨在提升学生课堂教学素质与能力的各种手段与方法,能纳入教学艺术的要素很多,包括教师教态、心态调整艺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历史与现实的“切换”艺术;激发参与、倒入历史纵深的布白艺术,等等。  关键词: 新课改 历史教学 教学艺术 学科特点    近几年来,承载中国教育理想的新课程改革逐渐进入各省的千万所中小学校,尤其是广东、海南、山东和宁夏等地区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江苏也不甘落
摘 要: 译者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往往忽视了译者的主体性。本文以阿瑟·威利的译作《猴》为例,通过描述译者的翻译目的、翻译文本的选择及翻译策略,分析考察《西游记》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关键词: 《西游记》 阿瑟·威利 译本《猴》 译者主体性    一、引言  翻译对于文化交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长时间来,人们在承认翻译的巨大作用的同时,对翻译文化的创造者——译者却评价
摘 要: 为了增强古典文献学这样说明性强的课程的教学效果,作者以为应该积极减弱其单调的说明介绍,采用叙事的授课方式,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角度切入授课进程。为了提高授课效益,甚至可以添加授课情节。同时合理、高效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辅助手段彰显教学重点,摆脱一般性的琐碎的知识点,并佐以讨论辨析,寓教于乐。最后将古典文献学与当前的古籍收藏市场相关联,展现古典文献在当代的价值与影响,从功利的角度刺激学生对古典文献
摘 要: 有效开发和利用高校优质课程资源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途径之一。为此,绵阳师范学院展开了积极探索,主要的措施有:以选修课程为纽带,实现教师特长与学生兴趣的“共赢式”发展;以精品课程为龙头,实现课程质量的“阶梯式”推进;以电脑网络为平台,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互动式”共享;以优秀师生为表率,实现师生素质的“连带式”提高。  关键词: 高校优质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
摘 要: 《蝴蝶君》作为黄哲伦最具代表性的戏剧作品,一经上映便因其巨大的成功而备受评论界关注,并成为华裔戏剧里程碑式的经典作品。本文试图运用热奈特的五种“跨文本关系”分析《蝴蝶君》的创作,以揭示黄哲伦卓越的创作手法,即通过积极互文,使得文本获得颠覆性的新意。  关键词: 《蝴蝶君》 “跨文本关系” 互文性    1.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汤婷婷、谭恩美、李健孙、雷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