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导读例谈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haojie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正确、有效地朗读呢?笔者就以指导感情朗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 由面到点层次读
  读书有层次才能读出味道,学生才会产生阅读的兴趣。因为读出层次,学生能品尝到脑力劳动后成功的快乐——读出了文字背后的含义;能领略到阅读后的真谛——文本中人物精神对自身的感染。我是这样设计《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第3自然段朗读指导的:
  首先,我引导学生整体读。第二,再由整体到部分读,即默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语句令你感动?用“——”画出有关内容,并想想为什么令你感动?第三,由面到点读,抓住学生感悟到的“语言点”品味读,即要求在读文时,你认为哪些词语特别应该想象着读,就读出文字表达的情境。第四,自读,内化、提升。
  四步设计,每一步都有鲜明的目的,扣住“点”朗读,就等于扣住了具有表现力的语言,训练就有了落脚点。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深刻,情感才能被激发出来,最终内心激起的情感通过朗读喷发表达出来。
  二、 不同角度情感读
  教学第1、2自然段,笔者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挖掘文本内涵,调动学生的情感去读书。
  1. 利用写作特色。扣住数字让学生思考:你从哪个数字读出了谈迁的心血?400多万字是我们语文书的多少倍?他这样改了几次?通过特殊的“数字”来感受人物精神,帮学生把简单的文字读丰厚,读出立体感,读出数字中的情感。接着,通过读,提升情感:让我们带着这沉甸甸的心血,读一读这句话。
  2. 扣住心情变化。谈迁为400多万字的编年史《国榷》,付出了20多年的心血,可转眼间化为乌有,这不是致命的打击吗?作者是怎样写出他此时的心情的?谈迁“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他在思什么呢?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回想两个自然段内容。(播放《二泉映月》)随着音乐,教师激情描述:“为了《国榷》,我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熬成了风烛残年的老人;为了《国榷》,我抄一点史料走了一百多里路,还遭人家的白眼;为了《国榷》,我博览群书,却家徒四壁,现在更是一无所有。”想着想着,谈迁不禁老泪纵横。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揭示了谈迁心情的变化,在这样的动情描述中,再读此两段,学生的情感便能随着文中人物情感变化而起伏,受到感染是必定无疑的。
  3. 换位思考。我们现在都是“谈迁”,让我们带着自己20多年的心血,带着转眼间就化为乌有的伤痛,带着仅留下的体弱多病的身体和两行流淌不止的热泪,有感情地朗读第1~2自然段。此时,学生情感达到了高潮,朗读宣泄,在内化、升华情感的同时,体会文字表达的效果,体会到了汉语言文化的魅力。
  三次有感情指导读,扣住了语言,扣住了作者及文本中人物的情感,通过学生的阅读思考激起了自身潜在的情感,读出了“心血”的真正含义。
  三、 巧妙评价欣赏读
  教师应带着欣赏的态度去聆听和感受学生的每一次朗读,让他们体会到被赏识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但是对学生所出现的明显的错误,也不能一夸了事,而是应该很巧妙地找出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再委婉地提出值得改进的地方,这样既成就了学生成功的愿望,又能使学生对自己的不足有所认识。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小学)
其他文献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大多会涉及到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等信息,即通常说的“知人论世”。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用来助推文本解读,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还是必要的。但在教学实践中,
一、 基于学情,“新”“旧”相接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表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现状,把握教学起点,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因此,对于某一语言训练点,我们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设计相应难度的训练内容,架构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使学生有语言上的增量。如比喻这一修辞手法,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些难度适宜的
要实现低年级写字指导的高效,我们提倡备课“精耕细作”。“精耕”,是指精心备课,依据教材特点,结合汉字书写的规律集中指导,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做到讲有侧重;“细作”,则需要教师从儿童认知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在教学策略上追求讲有规律,讲有针对性。  一、 利用教材的编排序列,讲有侧重  1. 利用整个低年级教材的生字编排序列,确定年级训练目标。在对苏教版小语教材一二年级生字进行归类和梳理之后,
教学机智是构建在对教育理论深刻领会之上的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能和技巧,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机智而灵活地教育学生、化解矛盾、沟通思想,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一种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决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及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间。这样,我们的教案、我们的教学才能在动态生成
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师生的有效提问。怎样组织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每位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 精心设计备课,明确提问目的  什么样的问题有价值?什么样的问题应该提?这也是我们在备课时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我想,设计提问的依据是:对达成教学目标,凸显重点,突破难点,有价值的问题应该提,必须提;反之,应该舍,必须舍。这样,才能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益。
一、 善用插图,滋养写话  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和文字一样,都是重要的教学资源。笔者在学生掌握拼音及一定量字词的基础上,让他们练习用自己的话把图意写下来。如果一课有多幅图,每幅图用一两句话写下来,再让学生在两幅图之间展开联想,添上过渡句子,使之更连贯。如果是单幅图,可按观察顺序用几句话写出来,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学生以图为依据,有的灵活地运用了课文中的词句,有的把课文中的话变成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所务,唯在启发引导,使学生……执笔而自能合度。”“合度”就是符合习作表达的要求,真正达到“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标准。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习作引导呢?  一、 抓住生活细节,利于学生表露真言  感情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写作的原动力,习作是作者情感喷发的产物。“情”的调动能把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有机地串联起来,从而使写作成为很容易的事,欣然动笔,水到渠成。  
教学生掌握习作知识,并不是只有“讲”这一种笨方法,我们要向高级营养师学习,将各种营养成分溶入孩子们喜爱的小食品中,让他们在享受中自然吸收了丰富的营养。因此,理想的方法是教师“心中有法,口中无法”。  一、 把习作技法藏在故事里  喜欢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把枯燥的写作方法转化成生动的故事呈献给学生,能够化解教学中的难点,他们也乐于接受,而且记忆深刻。如习作指导课《漫谈观察》,什么是观察?怎样观察?单凭
新接的这个五年级学生习作基础薄弱,对于当堂写作,他们也有不同的应对策略:有的是“搬运工”,提前做好应对,将作文选上的相似作文提前读熟;有的是“速记员”,干脆坐等,老师说一句他立刻记一句;有的是“磨洋工”,一直磨到你不得不放他回家。  一、 “老师和你们一起写!”  仿写是练习写作的主要方法。我降低难度,从仿写入手,在课文中寻找训练点,当堂练习仿写,请三个习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练笔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由此可见,情感是文章的生命。一篇缺少情感的文章,无论有多么华丽的辞藻,巧妙的结构,都不能称之为是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