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课堂提问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y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师生的有效提问。怎样组织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每位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 精心设计备课,明确提问目的
  什么样的问题有价值?什么样的问题应该提?这也是我们在备课时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我想,设计提问的依据是:对达成教学目标,凸显重点,突破难点,有价值的问题应该提,必须提;反之,应该舍,必须舍。这样,才能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益。
  二、 精心设计课堂,抓住提问契机
  在教学中,只有在最佳时机提问效果才最好。所谓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的时候,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对教师的提问能入耳入脑。所以,应根据"学情"的变化,随时捕捉提问的机会,因势利导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1. 问在课题处。课题是课文的眼睛,它往往有揭示中心,概括课文内容的作用。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提示他们可以针对课题提出一些问题。一般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方面来提问,久而久之,使学生逐渐养成见题生疑的习惯,从而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比如:看到课题《水上飞机》,教师引导学生提问:水上飞机是什么样的呀?飞机在天上飞行,轮船在水上航行,课文中的飞机却能在水里飞行,这是为什么呢?水上飞机有什么用途呢?学生就能围绕这些问题兴趣盎然地进入课文学习。看到课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学生就会从:“把谁的心脏带回祖国?”“为什么要把心脏带回祖国?”“最后真的把心脏带回祖国了吗?”三方面思考。不管这些问题是否稚嫩,但都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起步,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教师都应鼓励。
  2. 问在关键处。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一般是围绕课文的重点而制定的。课堂上所提的问题,都要围绕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击鼓要击在鼓点上。好问题往往要问在文章的点睛处。如三年级课文《荷花》一课有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教者可在此提问:我们常说荷花从荷叶间“长出”来,这里为什么用“冒出”?教师指导学生联系上文,使学生体会到用“冒”字更能说明荷花长得很快,荷花的生命力旺盛等好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形象性,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问在矛盾处。有些课文看似矛盾之处,就是作者匠心所在,含有深意。我们要抓准要害,用心辨析,从而在质疑过程中更确切地把握文章主旨。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中,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思考:彭德怀亲自下命令杀了大黑骡子,就是为了充饥,为什么警卫员端来时,却发火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发现并不矛盾,这个地方恰恰最能反映彭德怀与大黑骡子之间的深厚情感。
  4. 问在空白处。有些课文,作者为了达到某些表达效果,对有些情节不作细微的叙述,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天地,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填补文章的空白,学生就易走进文章的“心灵”,领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进行创造性思维。如课文《狼和小羊》这样结尾:狼不想再争辩了,大声喊道:“你这个小坏蛋!骂我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结果会怎么样呢?”教师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并根据文章的情节进行合理想象。学生们经过思考,为小羊设想了两种命运:第一种设想是沿着课文的原意续写课文。如:软弱的小羊无力抵抗穷凶极恶的狼,被狼咬死了;第二种设想是改变了课文的原意,描绘出了与课文内容相反的结果。如:就在这时,小羊急中生智,对狼说:“亲爱的狼大哥,我得了一种传染病,您千万别吃我的肉,不然这种病会传染给您的。”狼半信半疑,最后还是放小羊走了……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自己的智慧进行合理的想象,极大地丰富了课文内容。
  5. 问在兴趣处。教师要抓住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点提问,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设计问题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问,尽量发掘他们的兴趣点,激发他们探究的乐趣。如:学生在学《石榴》一文时,可引导学生思考,石榴花又不是人,课文为什么要写石榴花开得“热闹”呢?通过讨论,学生对课文采用的拟人的写作手法就有了深刻的感悟。
  三、 精心引导学生,学会提出疑问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敢问”“会问”善于“发问”。学生自己经过深思后,提出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才是最有价值的。
  1. 营造氛围,使学生有“疑”敢“问”。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师讲生听,师问生答,课堂气氛沉闷压抑,以致学生心存顾虑,有话不敢说,有问题不敢提。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从民主、尊重出发,还课堂给学生,还问题给学生,营造质疑氛围,使学生敢想敢问。
  和谐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激发学生质疑的勇气。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出错误是学生的权利”观念,用真诚的微笑、信任的目光、热情的语言,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告诉学生有问题比没问题好,提错了比不提好,给学生以“心理安全”,消除学生担心出错的恐惧、焦虑心理。同时,教师要设法从空间和心理上“零距离”接近学生,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密切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自由提问。
  2. 授之以渔,使学生有“疑”善“问”。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会是前题,而让学生会学才是目的。我们要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但更应该让他们会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
  3. 持之以恒,使学生有“疑”好“问”。要想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就要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把这项工作贯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好习惯。通过不断的实践、训练,让学生能自己学会提出问题、学会质疑,形成主动学习的氛围。
  (作者单位: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梦幻色彩rn富里1988年8月12日出生于英格兰的曼彻斯特,此前的经历听上去带有一定梦幻色彩:比如他早产8周,出生时体重只有1磅,远低于正常标准;那时迈克·泰森还是无可争议的重
期刊
日前 ,国家科技部同意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申请 ,这标志着中国水稻研究所争创国家一流实验室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是中
抓住2018年的尾巴夺回轻重量级金腰带一扫往日的阴霾之后,乔恩·琼斯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履行自己的冠军义务,并早早地制定好了自己在2019年的“大计划”.只不过,在这位31岁的格
期刊
从五四运动倡导白话文开始,中国的小学语文教育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儿童的母语学习再也不要从四书五经开始,而是代之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白话文,这些长短句常常是为学生量身定做,再也不是板着面孔的说教,更不是替圣人立言的古文。这是否就是如今所说的语文教育以及教材编写的儿童视角?  以儿童为本位,体现对儿童的尊重和关怀,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今天,我们重新检视语文教育的儿童视角及教材应从哪些方面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阅读教学效率不高。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教师没有弄清楚语文教学究竟应该教什么,不知道怎样去确定教
一、 以习字为载体,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  1. 通过“临池”,探究汉字的书写规律。我们在写字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利用“法帖”,观察、比较找出汉字的结字规律,做到反复推敲,从而去领悟、归类。例如,教同偏旁的字:“榆、焚、杏、李、梁”时,学生反复比较这几个字后,发现都是“木”字旁,但“木”的位置不同,写法也就不同。“木”在左时,“捺”变成“点”;“木”在上时,“竖”写短些,“撇、捺”要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大多会涉及到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等信息,即通常说的“知人论世”。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用来助推文本解读,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还是必要的。但在教学实践中,
一、 基于学情,“新”“旧”相接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表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现状,把握教学起点,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因此,对于某一语言训练点,我们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设计相应难度的训练内容,架构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使学生有语言上的增量。如比喻这一修辞手法,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些难度适宜的
要实现低年级写字指导的高效,我们提倡备课“精耕细作”。“精耕”,是指精心备课,依据教材特点,结合汉字书写的规律集中指导,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做到讲有侧重;“细作”,则需要教师从儿童认知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在教学策略上追求讲有规律,讲有针对性。  一、 利用教材的编排序列,讲有侧重  1. 利用整个低年级教材的生字编排序列,确定年级训练目标。在对苏教版小语教材一二年级生字进行归类和梳理之后,
教学机智是构建在对教育理论深刻领会之上的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能和技巧,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机智而灵活地教育学生、化解矛盾、沟通思想,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一种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决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及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间。这样,我们的教案、我们的教学才能在动态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