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挤出效应分析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jun1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就业既具有增加就业的正面作用,同时也有挤出就业的负面作用。通过分析1993-2007年间我国区域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城镇就业统计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企业的就业挤出效应。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就业;就业挤出
  
  引言
  
  就业挤出效应是指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为了和外商投资企业开展竞争,国内企业不得不减少就业人员,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或者由于外商投资企业的激烈竞争,使国内一些企业倒闭破产,从而导致许多就业者失去就业岗位。尽管由于我国统计上的缺陷,无法通过确切的数据来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并购国内企业释放出了多少失业人口,也无法通过一定的数据来说明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的竞争,国内企业减少了多少就业人员以及国内企业停产或倒闭排挤出了多少失业人口,但是这种释放和排挤一定是存在的,而且其数量也是较大的。
  
  一、我国区域城镇就业类型变化统计分析
  
  下面我们通过对1993-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四大地区的就业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看是否能近似地描述和说明FDI对中国各地区就业的挤出效应。
  
  
  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数据计算整理。按登记注册类型的职工人数与按城乡分就业人数统计的城镇就业人数不一致,在统计年鉴中是按不同标准统计的。本文采用按登记注册类型统计的职工人数来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库计算。
  1.东部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职工人数变化
  为了清晰地描述15年来东部地区就业的变化,根据表1、图1,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1993-1997年间,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东部地区城镇职工人数是增加的,由1993年的5986万人增加到1997年的6572万人,增长了9.79%;1998-2002年则是下降的,2002年较1997年减少了267万人;2003年之后则呈现上升趋势,2007年比1997年增加了2744.4万人,增长了41.76%,比1993年增加了3330.4万人,增长了55.64%,职工人数的这种变化是与东部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变化相一致的,1993-1997年 和2003-2007年这两个时期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是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
  


  (2)分登记注册类型来看,国有单位的职工人数总体呈下降态势,分阶段看,1997年之前国有单位的职工人数变化不大,1994、1995、1996年比1993年还略有增加,这说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国有单位还是东部地区主要吸納劳动力的单位形式。1998年后东部地区国有单位的职工人数不断减少,尤其是1998年较1997年减少了607万人,减少了15.66%,这可能与中国1996年后在城市国有企业中全面推行劳动人事制度市场化的改革有关,1996年后国有企业职工大量下岗分流,FDI大量流入与国有企业竞争的行业,再加上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国有出口企业大量倒闭,使得国有单位的职工人数不断减少。到2007年东部国有单位的职工人数较1993年减少了1713.2万人,减少了 44.68%。这其中不乏外商投资企业对国有企业的就业挤出因素。
  (3)城镇集体单位职工人数1993-2007年间减少了1075.1万人,减少了79.76%,这可能与城镇集体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敌民营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而同期外商投资企业的职工人数则由1993年的229.24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283.2万人,增长了4.60倍;其他形式的单位(包括股份合作单位、联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和个体)同期职工人数也是不断增加的,由1993年的574.8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5639.5万人,增长了8.81倍;同期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职工人数合计减少了2788.3万人。2788.3万职工人数的减少不能完全说是由外商并购东部地区的企业以及FDI企业对东部企业的挤压所造成的,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说其中一部分可能是由外商并购以及外商对东部企业的挤压所造成的。这可能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进入我国的大型跨国公司增多,这些高技术水平跨国公司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与之相比,国内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市场营销能力等都比较低。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国内企业处于劣势,导致FDI我国国内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导致一些国内企业倒闭,职工失业。由于FDI集聚在东部,造成FDI存量对我国就业的负面效应在东部地区表现尤为明显。因此不能低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产生的这种负面影响,必须正视这种情况。
  2.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职工人数变化
  


  现在来分析中西部和东北地区1993-2007年城镇按注册登记类型划分的职工人数变化情况,这里选择有代表性的年份来分析,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1)中部地区1993-2007年间国有单位职工人数由2659万人减为1502.2万人,减少了1156.8万人,减少了43.51%;城镇集体单位的职工人数由761.9万人减少至202.7万人,减少了559.2万人,2007年较1993年合计减少了73.40%,国有单位职工人数和城镇集体人数合计减少了1716万人;而外资单位职工人数在中部地区城镇职工人数所占比例偏低,尽管从1993年的22.6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01.27万人,增长了3.48倍,所占中部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职工人数1993年的比例0.60%,2007年这个比例上升为2.52%,但从全国来看中部地区1993-2007年之间,在FDI企业的就业总人数1993年占当年全国FDI企业就业人数的7.84%,2007年,占全国FDI企业就业的6.76%,下降了1.08%。1993-2007年间,在其他形式单位就业的人数从1993年的298.5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2210.6万人,增加了6.41倍。
  (2)西部地区国有单位职工人数由1993年的2720万人减少为2007年的1737.7万人,减少了982.3万人,减少了36.11%;城镇集体单位职工人数由1993年的609万人减为2007年的131.6万人,减少了477.4万人,较少了17.55%,西部地区这两项合计职工人数减少了1459.7万人。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职工人数减少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少,与中部地区相差不大,这和西部地区的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特点有关。而西部地区外资单位的职工人数1993年为17.8万人,占当年西部地区城镇职工人数的0.49%,2007年为44.6万人,增长了1.51倍,占当年的1.06%,就全国总体来看,1993年西部地区外资单位的人数占全国的6.18%, 2007年占全国比重的3%,下降了3.18%。
  (3)东北地区在1993年-2007年间,国有单位职工人数从1993年的1706.1万人下降到2007年的786.9万人,减少了919.2万人,减少了53.88%;城镇集体单位职工人数由1993年的万人减少到2007年的84.4万人,减少了589.9万人,减少了87.48%,国有和城镇集体职工人数合计减少了1509.1万人。而外资单位职工人数在地区城镇职工人数所占比例偏低,尽管从1993年的18.6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67.3万人,增长了2.62倍,所占东北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职工人数1993年的比例0.71%,2007年这个比例上升为3.33%,但从全国来看中部地区1993-2007年之间,在FDI企业的就业总人数1993年占当年全国FDI企业就业人数的6.45%,2007年,占全国FDI企业就业的4.50%,下降了1.95%。1993-2007年间,在其他形式单位就业的人数从1993年的218.9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084.8万人,增加了3.96倍。
  
  二、小结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就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特别是外商投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我国就业做出了更大的贡献。由于85%以上的FDI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使得FDI就业创造效应主要也是在东部地区有所体现,FDI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就业创造效应微乎其微。对东部地区来说,FDI在拉动就业增长中作用明显,在国有资本对就业拉动逐渐削弱的情况下,FDI和民间资本日益成为拉动地区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而对中西部地区和东北来讲,在FDI和民间资本对就业拉动作用有限的情况下,国有资本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从长期来讲,今后在增加和扩大就业方面,最为重要的是重塑外商直接投资与内资之间的关系,确立外商直接投资与内资在增加和扩大就业中的地位与作用,要充分发挥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内资积累、强化内资增加就业的功能,建立以外商直接投资带动就业为辅,以国内投资拉动就业为主渠道的就业模式。
  
  作者简介:张平,女,甘肃政法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其他文献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和铁道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校。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交通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学校设有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理学院、人文社
期刊
从天津市教委获悉,2010年天津市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预计近12万人,其中研究生1.2万人,本科生5.7万人,专科(高职)生5万余人。2010年高校毕业生总数高于2009年,就业形势依然趋紧,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市教委发出通知,并制定八项措施,全力做好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广大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一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续推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二是加大工作力度,引导高
期刊
教育部11月20日召开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袁贵仁在会上强调,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不松懈、不动摇,继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的重要决策,认清形势,树立信心,全力以赴做好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袁贵仁指出,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和
期刊
近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的《山东省就业促进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中,对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等问题又进行了新的规定。  修改稿规定,明确要求用人单位使用实习生要签实习协议,学生实习时间不得超过在校学习时间的30%。同时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实习协议签订之日起,15日内向实习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用人单位使用实习生的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30%。实习期
期刊
【摘要】在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与时俱进、具有创新品质的学生,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以此类课程中的ACCESS课程为例,介绍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ACCESS;数据库应用与开发;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适当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
期刊
2009年秋季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16日正式启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根据网络招聘会人才需求信息的汇总分析,发布了高校毕业生招聘职位需求十大专业。  这十大专业是:工商管理类、电子信息类、土建类、经济学类、机械类、交通运输类、医学类、教育学类、化工制药类和管理工程类。  据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主任司益磊介绍,参加本次服务周活动的人力资源社会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和公共就业服
期刊
【摘要】当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已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但基本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外交学院针对在校本科学生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需求状况做了全面详细的调查,本文就学生对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实际需要、对课程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汇总,供即将开设或正在完善就业指导相关课程的同仁参考。    【关键词】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
期刊
调查:2010年企业薪酬及大学毕业生薪酬有所回升     智联招聘薪酬数据研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  全球金融风暴后的2009年,中国经济企稳回升,人才市场也渐渐抹上暖色。日前,智联招聘薪酬数据研究中心就全国5428家企业(样本企业构成为外资:民营:国有=4:4:2)进行调研统计,全面盘点2009年不同行业、城市间职场人薪酬总体状况和毕业生起薪点,并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者们最新的分析预测,为2009年
期刊
【摘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贯穿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西部基层就业的工作中,是保障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地区建功立业形成长效机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人文关怀 引导和鼓励 面向基层就业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关系国计民生与社会和谐的大事。然而目前,单就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来说,就是异常严峻的。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就业的强劲需求也逐渐由东向西、由大
期刊
【摘要】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形势不容乐观,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矛盾日益显现。本文通过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从女大学生自身调适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两方面入手,寻求应对之道,以期提升新形势下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金融危机;女大学生;就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近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已呈暴发态势。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就业岗位却没有
期刊